Ⅰ 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实验需要的工具
(1)实验过程中,要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因此,还需要一块秒表来记录时间; (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 (3)水沸腾实验加热时间过长,根据Q=cm△t知,加热时间长,可能吸收热量多,水的比热一定时,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或是水的初温太低,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4)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第6min记录的数据有误,因为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首先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6)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上升;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8℃,可能当时水面上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如果加热时间再延长一会儿,水的温度仍然保持不变,所以温度计的读数将不变; 故答案为:(1)秒表;(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3)给烧杯加盖;(5)如图所示; (4)6;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6)98;低于.
Ⅱ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是什么
1、按照实验装置,自下向上安装好实验装置(注意各个部分的衔接与安装高度)。
2、预先将烧杯内的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在加热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便水温均匀。
3、把装有一定量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此种加热方式叫水浴加热)。
4、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实验过程注意:
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有步骤,设计好实验方案,有步骤地进行实验,是科学探究所必需的。
在实验中,在相等的时间内测量一次温度,目的是为了寻找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取相等的时间间隔,也是绘制温度曲线的需要。否则,会给回归温度曲线带来不便。
Ⅲ 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装入2支试管中,再将2支
(1)40 (2)混合物发生凝乳反应现象,并越来越明显 (3)混合物不发生凝乳反应现象 酶在版60℃时已变性失活权 (4)将pH调至该酶活性最大时的pH,并保证所有实验组的pH相同 (5)实验结果不准确,因为酶与乳汁一旦混合就可能发生凝乳反应 |
Ⅳ 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1)
(1)由甲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而且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在零刻度以下,故读数为-8℃;
(2)由乙图中图象可知,从t1第到t5这段时间内,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是0℃;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
(3)从t2到t3的时间段,物体要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所以t2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小,t3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
(4)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0~t1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1=20℃,
在t5~t6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2=10℃,故△T1>△T2,
由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所以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1)-8;(2)晶体;(3)t3;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4)小;由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
Ⅳ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1.“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率
2.“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
这句话说明,在同一温度下,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是恒定的
3.读表,分别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下,光照下CO2吸收量,黑暗下CO2释放量
提取关键词:“光照”、“黑暗”、“CO2吸收量”、“CO2释放量”
“光照”,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
“黑暗”,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CO2吸收量”,光合作用,植物吸收CO2,积累有机物(葡萄糖)
“CO2释放量”,呼吸作用,植物释放CO2,消耗有机物(葡萄糖)
4.黑暗条件下,植物消耗葡萄糖空巧桐,释放CO2(呼吸作用)
光照条件下,植物消耗葡萄糖,释放CO2(呼吸作用)、积累葡萄糖,吸收CO2(光合作用)
5.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来源有两个:外界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
6. 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合成的葡萄糖=光照条件下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
消耗外界吸收的CO2合成的葡萄糖=黑暗条件下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积累的葡萄糖
7.种植植物(蔬菜、水果)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植物积累的葡萄糖
8.当光照与黑暗交替,且光照时间=黑暗时间时:
某一温度下光照条件吸收的CO2量-黑暗条件下释放的CO2量越大
该条件下种植的作物积累的葡萄糖量就越多
即20℃时,积累的有机物(葡萄糖)最多。
9.当昼夜不停光照时,光照条件下吸收的CO2量宽裤越多,积累的葡萄糖量就越多
即25℃时,积累的有机物(葡萄糖斗坦)最多。
10.净光合量=积累的有机物(葡萄糖)量=CO2吸收量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Ⅵ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个试管放入同一
(1)将酶和乳汁混合之前在同一水浴环境中保温15min,目的是使两者混合时温度一致,保证实验过程中温度的稳定.
(2)凝乳所需的时间越短,说明凝乳酶的活性越高.装置B、C和D的结果说明温度在20℃~40℃时,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3)装置A处于低温下,其中的凝乳酶活性非常低,如将装置A内混合物加温至40℃,会使凝乳酶活性升高,因此能凝乳.
(4)装置F中的凝乳酶在高温条件下已经变性失活,所以将装置F内混合物冷却至40℃时,凝乳酶的活性不能恢复,不能凝乳.
(5)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除了温度外还有pH等.
故答案为:
(1)使两者混合时温度一致,保证实验过程中温度的稳定
(2)在一定范围内(20℃~40℃)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3)能凝乳
(4)不能凝乳酶在高温时失去活性
(5)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