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热气溶胶灭火系统设计
3.1.14本条规定,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数量不宜多于10台。这是考虑预制灭火系统在技术上和功能上还有不如固定式灭火系统的地方;同时,数量设多了会增大失误的机率。故应在数量上对它加以限制。具体考虑到本《规范》对设置预制灭火系统防护区的规定和对喷头的各项性能要求等,认为限定为“不宜超过10台”为宜。
GB50370-2005里面有以上内容,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属于预制灭火系统装置,故不宜。
重庆九霄科技
⑵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气溶胶灭火系统介绍
气溶胶通俗说是细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稳定物态体系,专业是指以气体(通常为空气)为分散介质,以固态或液态的微粒为分散质的胶体体系。
自然界常见的气溶胶---云、烟、雾等。
气溶胶中粒子其尺寸多在10-5~10-1μm级,具有气体流动性,可绕过障碍物扩散。
气溶胶灭火装置中的药剂为固态,其药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喷放出来的组分为气溶胶。 第一代 烟雾灭火
第一代气溶胶灭火技术诞生于我国,也称烟雾灭火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由公安天津消防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完成的,他们自主研制出烟雾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用于扑灭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火灾。这是一项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灭火技术既有烟又有雾,既有细小的固体颗粒,又有水蒸气和N2、CO2灭火气体形成的气溶胶物质用于灭火。
第二代 K型气溶胶灭火
K型气溶胶灭火技术也叫钾盐类灭火技术,是气溶胶灭火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制。该气溶胶发生剂中主要采用钾的硝酸盐作为主氧化剂,其喷放物灭火效率高,但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钾离子,易吸湿,形成一种粘稠状的导电物质。这种物质对电子设备有很大的损坏性,故K型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不能使用于电子设备及精密仪器的场所。目前在市场上使用正在迅速减少。
第三代 S型气溶胶灭火
第三代气溶胶(S型)主要由锶盐作主氧化剂,和第二代钾盐(K型)气溶胶不同,锶离子不吸湿,不会形成导电溶液,不会对电器设备造成损坏,此类气溶胶由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原西安坚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于1999年自主研发成功。2001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经过严格的考察和验证,最终选择该公司生产的锶盐类气溶胶(S型DKL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用于保护其通信基站等配备有精密电子设备的场所。目前,锶盐类气溶胶产品已在几千个工程项目中应用,至今未发生一起损坏电子设备的事故,第三代气溶胶已越来越为广大用户所接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499.1 – 2004 气溶胶灭火系统第1部分: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按灭火装置充装气溶胶发生剂的主化学分可分为:
a) S型气溶胶灭火装置;
指充装含有35%-50%硝酸锶,同时含有10%-20%硝酸钾的气溶胶发生剂的灭火装置。
(型号:QRR/SL(落地式)、QRR/SG(壁挂式))
b) K型气溶胶灭火装置;
指充装含有30%以上硝酸钾的气溶胶发生剂的灭火装置。
(型号:QRR/KL(落地式)、QRR/KG(壁挂式))
c) 其他型气溶胶灭火装置。 燃烧进行的四要素: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及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灭火气体的灭火机理皆是消除燃烧四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
S型气溶胶灭火装置中的固态灭火剂通过电启动,其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大量凝集型灭火气溶胶,其成分主要是N2、少量CO2、金属盐固体微粒等。
S型灭火气溶胶灭火机理如下:
A、吸热降温灭火机理
金属盐微粒在高温下吸收大量的热,发生热熔、气化等物理吸热过程,火焰温度被降低,进而辐射到可燃烧物燃烧面用于气化可燃物分子和将已气化的可燃烧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速度得到一定抑制。
B、化学抑制灭火机理。
a、气相化学抑制: 在热作用下,灭火气溶胶中分解的气化金属离子或失去电子的阳离子可以与燃烧中的活性基团发生亲和反应,反复大量消耗活性基团,减少燃烧自由基。
b、固相化学抑制: 灭火气溶胶中的微粒粒径很小(10-9~10-6m),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可吸附燃烧中的活性基团,并发生化学作用,大量消耗活性基团,减少燃烧自由基。
c、降低氧浓度:灭火气溶胶中的N2、CO2可降低燃烧中氧浓度,但其速度是缓慢的,灭火作用远远小于吸热降温、化学抑制。 a. 对人体无伤害性:喷放的S型气溶胶灭火剂中其成分主要是N2、少量CO2、金属盐固体微粒等,均为无毒物质。
实际灭火中,S型灭火气溶胶喷放过程仅1分钟左右,完成灭火时间仅需2-3分钟,这个过程对人体无伤害。
b.灭火效能高,对电器无二次损害:S型灭火气溶胶灭火机理主要是吸热降温灭火、化学抑制灭火,故其灭火效率高。
S型气溶胶即锶(Sr)盐类气溶胶,其主氧化剂硝酸锶的分解产物为SrO、Sr(OH)2、SrCO3,这三种物质不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而不会形成具有导电性和腐蚀性的电解质液膜,从而避免了对设备的损坏。
K型、S型灭火剂附着物的表面电阻要求分别为不低于1MΩ和20MΩ(10MΩ以上为绝缘体)。
c.灭火器用量少:气溶胶灭火剂用量一般为130g/m3左右,而 其他气体灭火剂用量为300-1000g/m3.
如: HFC-227ea为 530g/m3
d.节省重量及空间:气溶胶灭火系统由于是固体常压存放,体积和重量大大减轻.其重量只有惰性气体的1/40,空间占用只有其1/15.
e.环境友好:气溶胶灭火剂不含大气臭氧层损害物质,其ODP、GWP值为零,是目前理想的哈龙替代物.
f.安装简便、维护费用极低:气溶胶灭火系统与其他气体安装相比安装只须一些导线的连接,所以安装极其方便容易, 可节省工时1/3以上.由于无高压容器、阀门、喷头等,维护极低。
g.节约成本:由于气溶胶灭火系统重量轻,占用空间小,安装简单,常压储存以及几乎可以忽略的维护费用,使其在气体消防产品中具有最低的成本。
⑶ 气溶胶灭火装置安装有什么要求
我也是查来的,希望有帮助。
主要分为分为热气溶胶和冷气溶胶。目前国内主要是热气溶胶。气溶胶与卤代烷类和惰性气体类哈龙替代技术不同,普通型的气溶胶灭火后有残留物,属非洁净灭火剂,而新一代S型气溶胶具有较高的洁净度。你们可以登录江西清华的网站了解一下,清华消防是全国最大的气溶胶生产基地。
装配方法各有不同,以下仅供参考。
一、与非消防电源系统的接口
当火灾被两个探测信号确认后,应切断与防护区有关的非消防电源,切断方式有两种:
1、通过灭火控制盘直接切断;
2、通过消控中心FAS系统接收区域火警信号后经控制模块直接切断,非消防电源配电箱总开关应设220V脱扣器。
二、与FAS系统的接口
S型气溶胶每个防护区控制盘向消控中心FAS系统发送火灾预报警信号(一级报警)、火灾确认信号(二级报警信号)、气体释放信号、系统故障信号。接口方式:控制盘以干节点或24V形式提供以上信号。消控中心FAS系统通过模块接收该信号。
三、与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接口
当火灾被两个探测信号确认后,应将防护区的防火阀关闭。关闭有两种方式:
1、通过灭火控制盘直接关闭;
2、通过消控中心FAS系统接收区域火警信号后经控制模块直接关闭。
四、灭火控制盘的供电要求
对灭火控制盘需提供220V、50HZ、2A的消防电源。
⑷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设计要求有哪些
S 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属于第三代气溶胶灭火技术,是由我国消防科研人员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哈龙替代产品,是列入国家标准《气体灭火设计规范》(GB50370-2005)重点提出设计要求的气体灭火系统之一。与其他气体灭火系统相比,S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具有环保无污染,灭火效率高、灭火时间短,安装维护简捷,成本价廉,系统本身安全性能相对可靠,且灭火药剂常压储存等优点。适用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需要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所有场所,还对燃油(燃气)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配电房、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充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有较好的灭火保护效果 S 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
⑸ QRR0.25G/S-Q是什么灭火装置一般用在哪儿
QRR0.25G/S-Q是热气溶胶灭火装置,一般用在电器柜专用消防产品。
一般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主要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不同的灭火剂具有不同的灭火机理。热气溶胶的灭火机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吸热分解的降温作用,另一方面是气相、固相的化学抑制作用,相互之间协同发挥。除此之外气溶胶灭火剂产物中的气相成分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简介
热气溶胶灭火剂的降温作用主要依靠的是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的吸热分解。任何火灾在较短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有限的。
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气溶胶中的固体颗粒能够吸收火源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那么火焰的温度就会降低,辐射到燃烧表面和用于将已经气化的可燃烧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⑹ s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对应的配电柜体积是多少
100g/m3。s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对应的配电柜采用公司统一设定,体积设为100g/m3,重量为0.51kg,极适合在狭小拥挤空间中设计安装使用。
⑺ S型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编制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499.1 – 2010 气溶胶灭火系统第1部分: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气溶胶灭火装置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
一) 按灭火装置安装方式可分为;
a)落地式灭火装置;
b) 悬挂式灭火装置。
二)按灭火装置喷口温度高低可分为:
a)限温性灭火装置;
b)非限温性灭火装置。
三)按灭火装置产生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种类可分为:
a)S型气溶胶灭火装置;
b)K型气溶胶灭火装置。
型号编制方法如下:
⑻ S型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相关参数
● 适用温度范围:-20℃~55℃
● 灭火时间:喷射结束后30S内
● 喷射时间:≤120S 喷射滞后时间:≤5S
● 启动电流:1A 启动电压:DC24V
● 最小启动电流: 500mA 5ms
● 最大安全电流: 250mA 5min
● 多台联动方式: 串联方式
● 药剂储存有效期: 6年 ●W=C2*KV*V
●W——灭火剂设计用量(kg)
●C2——灭火设计密度(kg/m³)
○ 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电气设备或早,C2­≥130g/ m³。
○ 电缆隧道(夹层、井)及自备发电机房火灾,C2­≥140g/ m³。
●V——防护区净容积(m3)
●KV——容积修正系数。
V<500 m³, KV=1.0;500<V<1000 m³, KV=1.1;V≥1000m³, KV=1.2。
⑼ S型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的气溶胶技术发展历史最早,技术已经成熟,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作为一种新型的灭火产品,国家相关规范正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目前有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A 499.1-2010《热气溶胶灭火装置》、GB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三部国家标准。
最新颁布的公安部行业标准GA 499.1-2010《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对GA499.1-2004标准作了更加科学的修订,将热气溶胶以性能指标为标准划分为S型和K型两种,克服了GA499.1-2004由于化学组分划分带来的品种繁多、应用推广不便以及管理成本高带来的不便; 产品分类增加了非限温型灭火装置。根据使用场所的需求,该类型灭火装置可以降低冷却剂的使用,减少装置自身质量,灭火效果也有一定的提高;对气溶胶灭火剂发生剂最大充装质量进行了限制;对气溶胶灭火剂发生剂和热气溶胶灭火剂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整;从产品的储存性能、安全性能、腐蚀性能等方面对2004版标准作了修订和补充;从环保要求方面,对冷却剂和冷却装置的材料提出了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规定。
该行业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规范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生产和检验、推动其技术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我国的气溶胶技术更加成熟。
近年来,我国消防产业发展迅猛,2004年消防产品的销售额约250亿元,2008年销售额达到了约460亿元,近五年平均年销售增长率达到了17%。消防产品市场主要分为自动灭火系统、报警设备、建筑防火、消防装备四大类,自动灭火系统市场规模约占全部消防产品市场的20%。自动灭火系统产品主要分为气体灭火系统、水喷淋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四大类。其中气体灭火系统占50%、水喷淋灭火系统占25%、泡沫灭火系统占15%、干粉灭火系统占10%。而在气体灭火系统中,主要有IG541、七氟丙烷、气溶胶三大类。2006年、2007年及2008年,气溶胶灭火产品在气体灭火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8%、4.99%、3.42%,其中S型气溶胶产品占气体灭火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17%、1.75%、1.80%。S型气溶胶灭火产品市场占有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我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广使用先进的消防和应急救援技术、设备。”目前,三大气体灭火系统中,IG-541是美国安素公司的专利产品、七氟丙烷是美国大湖公司的专利产品、只有S 型气溶胶是坚瑞消防独立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因此,随着国家对S 型气溶胶灭火技术的重点鼓励和支持,S型气溶胶的市场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传统的三大气体灭火系统基本上属于全淹没式灭火方式,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开发下,已研发出了一种可以局部灭火的气溶胶灭火器,针对汽车、厨房、家用等场所灭火,因气溶胶属于非储压式储存,从而大大减小了灭火的体积和重量,这种突破进一步体现了我国气溶胶技术在全球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