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连接实验装置;
检验装置气密性;
装入药品;
把试管固定专在铁架台上;
点燃酒属精灯;
开始收集氧气;
氧气收集满后,先移除水槽内的导气管,再移除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拆除实验装置,清洗仪器。
简单概括,实验步骤可以用“查、装、定、点、收、离、熄”来概括。
注意事项:
根据实验原理,药品,选择好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漏气,要重新连接实验装置直至装置检验不漏气;
装药品时如果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要早试管口出塞一团棉花;
固定试管,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铁夹夹在试管口的1/3处;
加热时要先对试管进行预热;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在水槽内的导气管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再开始收集;
氧气收集满后用玻璃片盖上,并把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实验结束后先移除导气管,再撤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槽内的水倒吸入试管底部而炸裂;
熄灭酒精灯时用酒精灯帽盖灭;
实验部分考察的内容基本上是这些,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安全和细节。
❷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简易装置的实验的详细步骤!
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 木条不复燃】回 ②取少量的二氧化锰答于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木条不复燃】 ③把②中二氧化锰加入到①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 木条复燃】 ④在③试管不再产生气泡后,再加入少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 木条复燃】
❸ 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
装置选择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示意图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示意图
装----装药品
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再盖上玻片)
熄----熄灭酒精灯
(可方便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注意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炸裂试管;
2.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
3.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4.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5.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收集气体不纯);
7.实验结束时,先导气管出水,再灭酒精灯:防止冷凝水回流试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
步骤:查---装---收
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实验示意图
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实验示意图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夹子把导管夹上(应使用两节导管,中间用较短橡皮管连接,便于检查),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的颈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装药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防止液体飞溅)
收---收集气体(同上高锰酸钾收集法)
注意点
①长颈漏斗的颈部应在液面以下(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控制反应速率);
②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氧气检验
检验方法: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O2。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O2已满。
排水法:
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是纯氧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级化学的一个实验,通常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实验完毕后,可以用过滤法回收。
❹ 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化学)
一定给分啊!我初三的
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
器材:铁架台,大试管,导管,单孔橡皮塞,水槽,水,集气瓶,棉花,酒精灯,火柴,玻璃片
1。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2。检查无误后,在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3。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着药品集中加热,导管口放入水中
4。集气瓶装满水,待导管均匀放初气泡后,用排水集气收集氧气
5。待到集气瓶口有气泡放出,在水下盖好玻璃片,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6。现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7。结束,整理器材
制取CO2(大理石和稀盐酸)
器材: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导管,集气瓶,玻璃片
1。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2。检查无误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
3。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CO2,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4。燃着火柴放在瓶口,熄灭,说明收集满
5。结束,整理器材!!
❺ 怎么连接制造氧气的装置 实验做法
(1)检查过气密性之后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2)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3)给试管加热。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
(5)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
❻ 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是什么
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玻片。
分析: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
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加热)。
反应的注意要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炸裂试管。
2、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
3、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4、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5、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收集气体不纯)。
7、实验结束时,先导气管出水,再灭酒精灯:防止冷凝水回流试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实验室制氧气
❼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如何链接
(1)在连接好装置后抄,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故填:在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锥形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2)集气瓶内若有气泡说明没有灌满水,需要将集气瓶稍微倾斜,将集气瓶灌满水;故填:将集气瓶稍微倾斜;
(3)二氧化锰不会分解生成氧气;故填:没有;
(4)当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立刻产生气泡,说明生成了氧气,但是此刻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排出来的是装置中的空气;故填:有气泡产生;有氧气生成;开始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
(5)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收集满了;故填: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
❽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装置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装置图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两套发生装置:
实验室中制备氧气,一般用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进行。
❾ 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组装氧气的装置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实验室通气系统枯渣:可以是防护罩和排风机,确保氧气不樱败液会泄漏到室内。
下面是组装氧气制备装置的步骤:
1、搭建实验室通气系统:将防护罩和排风机放置在实验室的通风口。防护罩要与排风机相连接,确保氧气不会泄漏到室内。
2、准备水槽:选择一只足够大的水槽,将它装在防护罩下方。接下来,将水槽中的水排空。
3、准备集氧瓶:将集氧瓶固定在水槽旁边的支架上,确保瓶子稳定不摇晃。
4、连接管路:首先,将毛细管和橡皮塞吊在水槽上方。然后将橡皮管从毛细管上伸出,插入集氧瓶底部的橡皮塞。接着,将橡皮管的另一端插入水槽的底部。
5、输送气体:将实验室的氧气输送进装置中,氧气会顺着橡皮管进入水槽,使水产生气泡,泡进集氧瓶中。
6、分离水和氧气:等到集氧瓶中有足够多的氧气后,关闭氧气进气口,然后用镊子夹住氧气出口,将集氧瓶上提,将水腾空出去。
7、去除水分:将氧气流过一些水至空气吸附剂,将氧气中的水分去脊物除,并将氧气收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