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23-08-16 18:32:50

A. 电力执行技术标准有哪些

一、 避雷器 1、DL-T613—1997进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 2、GB 2900.12-89 电工名词 避雷器 3、GB11032—89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三、 带电作业 1、DL T 676-1999 带电作业绝缘鞋(靴)通用技术条件 2、GB 13034-91 带电作业用绝缘滑车 3、GB T 14286-93 带电作业术语 4、GB T 18037-2000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四、 电抗器 1、GB10229—88电抗器

五、 电缆与架空线 1、DL 508-93 交流110-330kV自容式充油电缆及其附件订货技术规范 2、DL T 487-2000 330kV及500kV交流架空送电线路绝缘子串的分布电压 3、DL401-9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4、DL-T5092—1999P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5、GB T3084.12-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局部放电试验方法 6、GB T3084.1-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7、GB T3084.4-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8、GB T3084.4-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交流电压试验 9、GB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0、GB50173-92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1、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六、 电流互感器 1、DL T 725-2000 电力用电流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 2、GB 1208-1997 电流互感器 3、GB T 17443-1998 500kV电流互感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4、GB1208—1997电流互感器 5、SD 333-89 进口电流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

七、电容器 1、DL-T604—1996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 2、DL-T628—1997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订货技术条件 3、DL-T653—1998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

八、电压互感器 1、DL T 726-2000 电力用电压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 2、GB 1207-1997 电压互感器 3、GB 4703-84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4、GB1207—1997电压互感器

九、断路器与隔离开关 1、DL T 405-1996 进口252(245)-550kV交流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技术规范 2、DL T 486-2000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订货技术条件 3、DL T 574-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4、DL T 593-1996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 5、DL486—92交流高压隔离开关订货技术条件 6、DL-T402—1999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7、DL-T404—1997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 8、DL-T405—1996进口252(245)~550kV交流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技术规范 9、DL-T593—1996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 10、DL-T595—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 11、DL-T603—199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 12、DL-T615—1997交流高压断路器参数选用导则 13、DL-T617—1997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14、DL-T618—1997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15、DL-T639—199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 16、DL-T640—1997户外交流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及熔断件订货技术条件 17、GB 10230-88 有载分接开关 18、GB 11023-1989 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 19、GB T 2900.20-1994 电工术语 高压开关设备 20、GB50171—92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21、GB7674—1997 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十、二次 1、DL-T559—94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2、DL-T584—95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3、DL-T587—199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4、DL-T623—1997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5、DL-T624—1997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十一、发电机 1、 GB50168—92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十二、防雷 1、电力系统通信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2、关于光缆建设应遵守防雷规程的通知 3、华东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保护

十三、红外 1、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十四、接地网 1、DL475—92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 2、DL475—92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 3、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4、GB50169—92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5、GB-T15544—1995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十五、其它 1、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2、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3、DL5009.2—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4、DL5009.3—199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5、DL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6、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 7、DL-T637—1997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8、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9、GB 50254--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0、GB156-93标准电压 11、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12、GB311.7—88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 13、GB50172—92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14、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15、GB763—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16、GBJ147-90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17、GBJ149-90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18、GB-T1980-1996标准频率 19、GB-T762—1996标准电流 20、电力建设工程调试定额 2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22、调试定额

十六、试验 1、DL 417-91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 2、DL 474.1-6-92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交流耐压试验 3、DL474.1-92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4、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5、GB T 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6、GB T 16927.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二部分:测量系统 7、GB T 17627.1-1998 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定义和试验要求 8、GB T 17627.2-1998 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和试验设备 9、GB50150-91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10、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一般试验要求 11、江苏省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十七、外绝缘 1、DL-T627—1997电力系统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技术条件 2、GB 4585.1-84 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方法 盐雾法 3、GB 4585.2-1991 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方法 固体层法 4、GB 775.1-1987 绝缘子试验方法 第1部分 一般试验方法 5、GB 775.2-1987 绝缘子试验方法 第2部分 电气试验方法 6、GB 775.3-1987 绝缘子试验方法 第3部分 机械试验方法 7、GB T 2900.8-1995 电工术语 绝缘子 8、GB-T16434—1996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9、GB-T5582—9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B.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relay protection of power system)
最早的继电保护装置是熔断器。以后出现了以断路器为核心的电磁式继电保护装置、电子式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发展迅速的以远动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满足的四个基本要求:
1 选择性: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只将故障设备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保证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2 速动性: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能快速切除故障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的异常情况下的运行时间,使电动机不致因电压降低时间过长而处于停止转动状态,并利于电压恢复时电动机的自起动,以加速恢复正常运行的进程;此外,还可避免扩大事故,减轻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3 灵敏性:是指保护对其保护范围内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对于保护范围内故障,不论短路点的位置在哪里,短路类型如何,运行方式怎样变化,保护均应灵敏正确地反应。
4 可靠性:就是在保护范围以内发生属于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不应该由于它本身的缺陷而拒绝动作;而在其它任何不属于它动作的情况下,不应该误动作。
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外界因素(如雷击、鸟害等)、内部因素(绝缘老化,损坏等)及操作等,都可能引起各种故障及不正常运行的状态出现,常见的故障有:单相接地;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断线等。
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状态有:过负荷,过电压,非全相运行,振荡,次同步谐振,同步发电机短时失磁异步运行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用于快速切除故障,消除不正常状况的重要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他们能及时发出告警信号,或直接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事件。
1.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自动迅速,有选择的跳开特定的断路器(2)反映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2.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

C. 电力系统变压器的保护有哪些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3 电力变压器保护
2.3.1 对电力变压器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按本条的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 装置:

a.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
b.绕组的匝间短路;

c.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

d.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

e.过负荷;

f.过励磁;

g.油面降低;

h.变压器温度及油箱压力升高和冷却系统故障。

2.3.2 0.8MV·A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和0.4MV·A及以上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 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壳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瞬时动作于信号; 当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带负荷调压的油浸式变压器的调压装置,亦应装设瓦斯保护。
2.3.3 对变压器引出线、套管及内部的短路故障,应按下列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 作为主保护,保护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
2.3.3.1 对6.3MV·A以下厂用工作变压器和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以及10MV·A 以下厂用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当后备保护时限大于 0.5s时,应装设电 流速断保护。

2.3.3.2 对6.3MV·A及以上厂用工作变压器和并列运行的变压器,10MV·A及 以上厂用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的变压器,以及2MV·A及以上用 电流速断保护 灵敏性不符合要求的变压器,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2.3.3.3 对高压侧电压为330kV及以上的变压器,可装设双重差动保护。
2.3.3.4 对于发电机变压器组,当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没有断路器时,按2.2.3.4条 规定执行。

2.3.4 纵联差动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能躲过励磁涌流和外部短路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b.应在变压器过励磁时不误动;

c.差动保护范围应包括变压器套管及其引出线,如不能包括引出线时,应采取 快速切除故障的辅助措施。

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60kV或110kV电压等级的终端变电所和分支变电所, 以及具有旁路母线的电气主接线,在变压器断路器退出工作由旁路断路器代替时, 纵联差动保护亦可以利用变压器套管内的电流互感器,而对引出线可不再采取快速 切除故障的辅助措施。

2.3.5 对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应按下列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作 为后备保护,保护动作后,应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2.3.5.1 过电流保护宜用于降压变压器,保护的整定值应考虑事故时可能出现的过 负荷。

2.3.5.2 复合电压(包括负序电压及线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宜用于升压变压器、 系统联络变压器和过电流保护不符合灵敏性要求的降压变压器。
2.3.5.3 负序电流和单相式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可用于63MV·A及以上升 压变压器。
2.3.5.4 当按2.3.5.2条和2.3.5.3条装设保护不能满足灵敏性和选择性要求时,可采 用阻抗保护。
2.3.6 外部相间短路保护应装于变压器下列各侧,各项保护的接线,宜考虑能反应 电流互感器与断路器之间的故障。

2.3.6.1 双绕组变压器,应装于主电源侧,根据主接线情况,保护可带一段或两段 时限,较短的时限用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较长的时限用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 器。

2.3.6.2 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宜装于主电源侧及主负荷侧。主电源侧的保 护应带两段时限,以较短的时限断开未装保护侧的断路器。
当上述方式不符合灵敏 性要求时,可在所有各侧均装设保护,各侧保护应根据选择性的要求装设方向元 件。

2.3.6.3 低压侧有分支,并接至分开运行母线段的降压变压器,除在电源侧装设保 护外,还应在每个支路装设保护。
2.3.6.4 对发电机变压器组,在变压器低压侧,不应另设保护,而利用发电机反应 外部短路的后备保护,在厂用分支线上,应装设单独的保护,并使发电机的后备保护 带两段时限,以便在外部短路时,仍能保证厂用负荷的供电。
2.3.6.5 500kV系统联络变压器高、中压侧均应装设阻抗保护。保护可带两段时限, 以较短的时限用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较长的时限用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3.7 多绕组变压器的外部相间短路保护,根据其型式及接线的不同,可按下述原 则进行简化:

2.3.7.1 220kV及以下三相多绕组变压器,除主电源侧外,其他各侧保护可仅作本侧 相邻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后备保护。
2.3.7.2 保护对母线的各类故障应符合灵敏性要求。保护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 时,可适当降低对保护灵敏系数的要求。
2.3.8 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如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 对外部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流,应装设零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可由两段组 成。
2.3.8.1 110kV、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每段可各带两个时限,并均以较 短的时限动作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或动作于本侧断路器, 以较长的时限动作于断 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3.8.2 330kV、500kV变压器,高压侧零序一段带时限动作于变压器本侧断路器, 二段设一个时限,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3.8.3 对自耦变压器和高、中压侧中性点都直接接地的三绕组变压器,当有选择 性要求时,应增设方向元件。

2.3.8.4 双绕组及三绕组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应接到中性点引出线上的电流互 感器上,零序电流方向保护也可接入高、中压侧电流互感器的零序回路。自耦变压 器的零序电流保护,应接入高、中压侧电流互感器的零序回路。当自耦变压器断开 一侧以后,内部又发生单相接地时,若零序电流保护的灵敏性不符合要求,则可在 中性点侧增设零序电流保护。

2.3.9 110kV、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如低压侧有电源的变压器中性 点可能接地运行或不接地运行时,则对外部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流,以及对因失去 接地中性点引起的电压升高,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

2.3.9.1 全绝缘变压器。

应按2.3.8条中的规定装设零序电流保护,并增设零序过电压保护。当电力网 单相接地且失去接地中性点时,零序过电压保护经0.3~0.时限动作于断开变压 器各侧断路器。
2.3.9.2 分级绝缘变压器。
a.中性点装设放电间隙时,应按2.3.8条的规定装设零序电流保护,并增设反应 零序电压和间隙放电电流的零序电流电压保护。当电力网单相接地且失去接地中性 点时,零序电流电压保护约经0.3~0.5s时限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b.中性点不装设放电间隙时,应装设两段零序电流保护和一套零序电流电压保 护。零序电流保护第一段设置一个时限,第二段设置两个时限,当每组母线上至少 有一台中性点接地变压器时,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较小时限动作于缩小故障影响范 围。零序电流电压保护用于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时保护变压器,其动作时限与 零序电流保护第二段时限相配合,用以先切除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后切除中性点 接地变压器。当某一组母线上的变压器中性点都不接地时,则不应动作于断开母线 联络断路器,而应当首先断开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此时零序电流保护可采用一 段,并带一个时限。
2.3.10 一次电压为10kV及以下,绕组为星形-星形连接,低压侧中性点接地的变压 器,对低压侧单相接地短路应装设下列保护之一:

a.接在低压侧中性线上的零序电流保护;
b.利用高压侧的过电流保护,保护宜采用三相式,以提高灵敏性。
保护带时限动作于跳闸。当变压器低压侧有分支线时,宜利用分支过电流保 护,有选择地切除各分支回路的故障。
2.3.11 0.4MV·A及以上变压器,当数台并列运行或单独运行,并作为其他负荷的 备用电源时,应根据可能过负荷的情况,装设过负荷保护。
对自耦变压器和多绕组 变压器,保护应能反应公共绕组及各侧过负荷的情况。

过负荷保护采用单相式,带时限动作于信号。

在无经常值班人员的变电所,必要时,过负荷保护可动作于跳闸或断开部分负 荷。

2.3.12 高压侧电压为500kV的变压器,对频率降低和电压升高引起的变压器工作磁 密过高,应装设过励磁保护。保护由两段组成,低定值段动作于信号,高定值段动 作于跳闸。Nwr设备管理资源网

2.3.13 对变压器温度及油箱内压力升高和冷却系统故障,应按现行电力变压器标准 的要求,装设可作用于信号或动作于跳闸的装置。

D. 大电网对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要求

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即通常所说的“四性”,这些要求之间,有的相辅相成、有的相互制约,需要对不同的使用条件分别进行协调。

(l) 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最基本的性能要求,它又可分为可信赖性和安全性2个方面。可信赖性要求继电保护在异常或故障情况下,能准确地完成设计所要求的动作;安全性要求继电保护在非设计所要求动作的所有情况下,能够可靠地不动作。

(2) 选择性:是指在对电网影响可能最小的地方,实现断路器的控制操作,以终止故障或电网事故的发展。如对电力设备的继电保护,当电力设备故障时,要求最靠近故障点的断路器动作断开电网的供电电源,即电力设备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选择性除了决定于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性能外,还要求满足从电源算起,愈靠近故障点,其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启动值愈小,动作时间愈短;而对振荡解列装置,则要求当电网失去同步稳定性时,其所动作的断路器断开点,在解列后两侧电网可以各自安全地同步运行,从而终止振荡等。

(3) 快速性:是指继电保护应以允许的可能最快的速度动作于断路器跳闸,以断开故障或终止异常状态的发展。继电保护快速动作可以减轻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提高线路故障后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并特别有利于故障后的电力系统同步运行的稳定性。快速切除线路和母线的短路故障,是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最重要手段。

(4) 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对设计规定要求动作的故障和异常状态能够可靠动作的能力。故障时进入装置的故障量与给定的装置启动值之比,为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它是考核继电保护灵敏性的具体指标,在一般的继电保护设计与运行规程中都有具体的规定要求。

E. 国家电气执行的新"规范","标准"

1、安全电压标准

安全电压是指不带任何防护设备的情况下,人体接触到的对人体各部分组织,如皮肤、心脏、神经等没有任何损坏的电压。通常很难确定一个对人体完全适合的最高安全电压。

世界各国对于安全电压的规定不尽相同。有50、40、36、25、24V等,许多国家采用36V 为安全电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安全电压限定值为50V,25V 以下电压可不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

我国规定36、24、12V三个电压等级为安全电压级别,以供不同场所使用。在有高压触电危险地区的安全电压为36V,无高压触电危险地区的安全电压为24V。

在潮湿、有导电尘埃、高温和金属容器内工作时,则以12V为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规定是从总体上考虑的,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某些人也不一定绝对安全。可见,即使在规定的安全电压下工作,也不可粗心大意。

2、安全距离标准

安全距离指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带电导体和周围接地体、地面、不同相的带电导体以及工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

安全距离大小与施加于导体的放电特性及电压等级密切相关。对于雷电过电压,安全距离要根据避雷器的特性决定。对于操作过电压,安全距离根据电网可能出现的过电压倍数决定。

电网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因为其值不会超过110%,可以不考虑。电工专业规程中规定动作的各种情况下的安全距离,是电工设计人员、运行和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凭据。

(5)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扩展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系统和设备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人们对操作和维修却要求越来越简单、易行。这就需要电气信息的表达更有全局的概念,将复杂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给各个类别以清晰的符号表示,以便快速检索和查询。

常用电气安全标准的介绍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包括电气基础标准、电气安全标准、电气设备及运行标准、电气设计标准以及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图形及文字符号等内容。用于为从事电气工作人员,提供常用电气国家标准和与业务相关的电气技术标准指南。

F. 继电保护专业行规标准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5145-2001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147-2001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GB/T 14598-1998 电气继电器
GB/T 7261-2000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 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T 74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准则
DL/T 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624-19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DL/T 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671-1999 微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70-1999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770-2001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DL/T 95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不能确保是最新的规程。大致上都是行业标准。

G. 什么是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性、防止事故扩大、防止电网崩溃、恢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自动装置总称。一般是根据电力系统的电压、频率、负荷大小的变化,如引起电力网的不稳定运行,即通过这些安稳装置切除部分负荷,保证大电网迅速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就是装在两个同步电网的联络线上,当两网不能保持同步时,执行自动解列的装置。还有自动切机功能,就是当电厂出口发生设备故障,导致输送能力低于电厂实际功率时,切除发电机组。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原动机供给发电机的功率总是等于发电机送给系统供负荷消耗的功率,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使上述功率平衡关系受到破坏时,电力系统应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凭借控制设备的作用过度到新的功率平衡状态运行。

(7)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扩展阅读;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保护装置。电力设备和线路短路故障的保护应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再增设辅助保护。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和近后备两种方式。远后备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近后备是当主保护拒动时,是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辅助保护是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异常运行保护是反应被保护电力设备或线路异常运行状态的保护。

H.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规定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规定?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
1、工作负责人应查对运行人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在工作屏的正、背面由运行人员设置“在此工作”的标志。如进行工作的屏仍有运行设备,则必须有明确标志,以与检修设备分开。相邻的运行屏前后应有“运行中”的明显标志(如红布幔、遮栏等)镇拿。工作人员在工作前应看清设备名称与位置,严防走错位置。
2、运行中的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作,发电机、调相机、电动机的开停,其电流、电压的调整及音响、光字牌的复归,均应由运行值班员进行。“跳闸连片”(即投退保护装置)只能由运行值班员负责操作。在保护工作结束,恢复运行前要用高内阻的电压表检验连片的任一端对地都不带使断路器跳闸的电源等。
3、在一次设备运行而停部分保护进行工作时,应特别注意断开不经压板的跳、合闸线及与运行设备安全有关的连线。
4、在检验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时,凡与其他运行设备二次回路相联的压板和接线应有明显标记,并按安全措施票仔细地将有关回路断开或短路,做好记录。
5、在运行中的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必须由一人操作,另一人作监护。监护人由技术经验水平较高者担任。
6、不允许在运行的保护屏上钻孔。尽量避免在运行的保护屏附近进行钻孔或进行任何有震动的工作,如要进行,则必须采取妥善措施,以防止运行的保护误动作。
7、在继电保护屏间的过道上搬运或安放试验设备时,要注意与运行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误碰造成误动。
8、在现场要带电工作时,必须站在绝缘垫上,带线手套,使用带绝缘把手的工具(其外露导电部分不得过长,否则应包扎绝缘带),以保护人身安全。同时将邻近的带电部分和导体
用绝缘器材隔离,防止造成短路或接地。
9、在清扫运行中的设备和二次回路时,应认真仔细,并使用绝缘工具(毛刷、吹风设备等),特别注意防止振动,防止误碰。
10、在进行试验接线前,应了解试验电源的容量和接线方式。配备适当的熔丝,特别要防止总电源熔丝越级熔断。试验用刀闸必须带罩,禁止从运行设备上直接取得试验电源。在进行试验接线工作完毕后,必须经第二人检查,方可通电。
11、对交流二次电压回路通电时,必须可靠断开至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回路,防止反充电。
12、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行短路接线时,应用短路片或导线压接短路。
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短路后,仍应有可靠的接地点,对短路后失去接地点的接线应有临时接地线,但在一个回路中禁止有两个接地点。
13、现场工作应按图纸进行,严禁凭记忆作为工作的依据。
如发现图纸与实际接线不符时,应查线核对,如有问题,应查明原因,并按正确接线修改更正,然后记录修改理由和日期。
14、修改二次回路接线时,事先必须经过审核,拆动接线前先要与原图核对,接线修改后要与新图核对,并及时修改底图,修改运行人员及有关各级继电保护人员用的图纸。修改后的图纸应及时报送所直接管辖调度的继电保护机构。
保护装置二次线变动或改进时,严防寄生回路存在,没用的线应拆除。
在变动直流二次回路后,应进行相应的传动试验。必要时还应模拟各种故障进行整组试验。升旅昌
15、保护装置进行整组试验时,不宜用将继电器接点短接的办法进行。传动或整组试验后不得再在二次回路上进行任何工作,否则应作相应的试验。
16、带方向性的保护和差动保护新投入运行时,或变动一次设备、改动交流二次回路后,均应用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来检验其电流、电压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并用拉合直流电源来检查接线中有无异常。
17、保护装置调试的定值,必须根据最新整定值通知单规定,先核对通知单与实际设备是否相符(包括互感器的接线、变比)及有无审核人签字。根据电话通知整定时,应在正式的运行记录簿上作电话记录,并在收到整定通知单后,将试验报告与通知单逐条核对。
18、所有交流继电器的最后定值试验必须在保护屏的端子排上通电进行。开始试验时,应先做原定值试验,如发现与上次试验结果相差较大或与预期结果不符吵扒等任何细小疑问时,应慎重对待,查找原因,在未得出正确结论前,不得草率处理。
19、在导引电缆及与其直接相连的设备上进行工作时,应按在带电设备上工作的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后,方能进行工作。
20、在运行中的高频通道上进行工作时,应确认耦合电容器低压侧接地绝对可靠后,才能进行工作。
21、对电子仪表的接地方式应特别注意,以免烧坏仪表和保护装置中的插件。
22、在新型的集成电路保护装置上进行工作时,要有防止静电感应的措施,以免损坏设备。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I. 什么是继电保护的四项基本原则,谈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1)可靠性:

指保护该动作时动作,不该动作时不动作,就是既不能误动也不能拒动,确保切除的是故障设备或线路。

(2)灵敏性:

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

保证有故障就切除。

指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对故障情况的反应能力。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应在区内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与短路的类型如何,都能灵敏地正确地反应出来。

通常,灵敏性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并表示为K1m。

其中故障参数的最小、最大计算值是根据实际可能的最不利运行方式、故障类型和短路点来计算的。

在《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16》中,对各类保护的灵敏系数K1m的要求都作了具体规定。

(3)选择性:

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避免大面积停电。选择性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选择性就是故障点在区内就动作,区外不动作。当主保护未动作时,由近后备或远后备切除故障,使停电面积最小。因远后备保护比较完善(对保护装置DL、二次回路和直流电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绝动作均起后备作用)且实现简单、经济,应优先采用。

(4)速动性:

指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快速切除故障。提高系统稳定性;减少用户在低电压下的动作时间;减少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

2、继电保护的四项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

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设计、配置和维护继电保护的依据,又是分析评价继电保护的基础。这四个基本要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往往又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电网的结构和用户的性质,辩证地进行统一。

(1)四性的先后顺序:

可靠性、灵敏性、选择性、速动性。

(2)四性的矛盾性:

① 灵敏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要满足灵敏性,保护动作定值就不能定的太高。但是保护定植如果太低,保护可能就不可靠。例如过负荷时,在受到扰动时保护就动作了。

② 选择性和速动性是相互矛盾的。

电流保护一般分为三段式保护,其中三段有个配合的问题,靠保护定植的不同和时间的不同来配合。这样就需要靠时间躲避保护区域交叉的问题,例如一段保护时间200ms,二段一般取500ms,当一段失灵的时候要靠二段来动作,500ms的时间无法满足速动性的要求。

(9)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扩展阅读:

1、继电保护可按以下四种方式分类:

(1)按被保护对象分类,有输电线保护和主设备保护(如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电抗器、电容器等保护)。

(2)按保护功能分类,有短路故障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前者又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后者又可分为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失步保护、低频保护、非全相运行保护等。

(3)按保护装置进行比较和运算处理的信号量分类,有模拟式保护和数字式保护。一切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运算放大器)保护装置,它们直接反映输入信号的连续模拟量,均属模拟式保护;采用微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保护装置,它们反应的是将模拟量经采样和模/数转换后的离散数字量,这是数字式保护。

(4)按保护动作原理分类,有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功率方向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纵联保护、瓦斯保护等。

2、一般情况而言,整套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元件、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三部分组成。

(1)测量比较部分:

测量比较部分是测量通过被保护的电气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2)逻辑部分:

逻辑部分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应该使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是否动作及是否延时等,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

(3)执行输出部分:

执行输出部分根据逻辑传过来的指令,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承担的任务。如在故障时动作于跳闸,不正常运行时发出信号,而在正常运行时不动作等。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

(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信号,以便值班员及时处理,或由装置自动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就会引起损坏或发展成为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暂短地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而引起的误动。

(3)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自动化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阅读全文

与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经典轩逸仪表盘上的油耗怎么看 浏览:278
货车铁皮小工具箱 浏览:651
dm工具箱 浏览:673
光驱位怎么装机械硬盘安装方法 浏览:115
为什么美的空调开一会就不制冷了 浏览:244
暖气片小阀门漏水怎么办 浏览:699
什么是轿车自带声浪阀门 浏览:446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浏览:796
消防器材有什么类别 浏览:923
淘宝基金工具箱在哪 浏览:804
冰箱只有软冷冻室不制冷什么原因 浏览:868
奉贤万泽精密铸造怎么样 浏览:633
洛江区五金机电城地图 浏览:915
win8系统怎么进入系统修复工具箱 浏览:967
特种设备检验费开票怎么开 浏览:59
怎么才能拧紧阀门 浏览:981
防雷装置检测间距是多少 浏览:559
机械搅拌发酵罐的搅拌器有哪些作用 浏览:135
皮肤的管理仪器有哪些 浏览:615
数控机床无力怎么回事 浏览: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