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防止窃电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1.在检查窃电前,应对被查用户生产经营状况,负荷及用电量情况,电工素质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遇到用电量突降,则更应仔细检查核对,决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当我们要对可疑用户进行检查时,必须尽快到达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处,突击检查,防止其破坏窃电现场。
2 检查时必须认真检查核对计量装置的封印是否完好,计量设备接线是否正确,运行状况是否与实际相符,有无过热,接触不良等,要特别注意细节的检查。笔者曾发现一起窃电,该窃电户采用高压计量方式供电,10KV计量箱与电表箱用电缆线连接,窃电者把电流线电缆用短路环将其短路,然后再用同色胶布包好。此窃电方法虽是简单,但因其手法较为细腻,而往往更难以查觉。
3 注意检查计量设备的配置是否与用户的实际负荷相符,如发现不符应及时更换。例如,当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在额定电流的20%~120%之间,其励磁电流所占比重较小,计量较精确。当电流互感器在额定电流的120%以上工作时,由于铁芯饱和,励磁电流较大,产生严重的负误差,少计很多电量。当电流互感器在额定电流的20%以下工作时,产生"大马拉小车"现象,低于5%时出现较大的负误差。
4 用电检查人员前往现场检查时要有耐心。我们在进行用电检查时由于要有用电方的有关人员在现场,特别是专用变用户,在其负责人不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随意停电进行检查以免影响生产。因此当有些窃电者在得知我们去查电时就先回避了,而这时我们就要耐心的等待,如果离开现场,窃电者就会乘机破坏窃电现场,等我们再回去检查时,已得不到窃电证据了。
5 注意用电检查的程序并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取证工作,在窃电户相关人员不在的情况下,不能私自进入窃电者的家中进行查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窃电手法也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技术化。因此,对用电检查人员要经常进行技术培训及经验交流,使用检人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及时撑控窃电动态,更好的打击、制止、防范窃电的不法行为。
② 电能反窃电
只能说明你们的技术还差了点,只要细心会找到的。
但最好是计量点外移。
③ 智能电能计量系统如何在电网中应用
.1 智能电能计量装置
2.1.1 智能计量装置的组成
智能计量装置是 “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智能电网”的信息化、互动化、自动化、坚强化和智能化,提供强有力的测量、控制方面的数据支撑。由智能电表、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组成。其结构原理见图1。
2.1.2 三种计量方式
高供高计:经高压电压互感器、高压电流互感器计量,倍率=电压互感器变比×电流互感器变比;高供低计:经专用配电变压器的用户,只经低压电流互感器计量,倍率=电流互感器变比;低供低计:接直通
图1 智能计量装置结构原理图(以三相四线高供高计为例)
2.1.3 智能电表
作为智能电网的终端采集器——智能电能表,应选择能进行GPRS 无线信息传输的功能完善的能实现供电公司与用户进行双向通信的高精度智能电表。
2.1.4 互感器
由于现阶段经济条件及技术的限制,目前还不能全面更换新型的智能互感器,检查现有的传统互感器,如果能满足计量要求的给以保留。
2.1.5 二次回路接线
在不更换现有线路的情况下检查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满足计量的要求,如果不满足计量要求应进行更换。
2.1.6 智能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
应用综合误差的概念合理选配计量装置中的TA、TV、智能电能表,使它们合成的综合误差最小,达到提高计量准确性的目的。智能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可以用下式表示:
d h b
γ = Yb+Yh+Yd
式中Yb——智能电能表的相对误差;
Yh——互感器合成误差;
Yd ——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误差。
在实际的计量装置中,除了智能电能表的误差 Yb可以在负荷点下将其误差调至误差最小,其他的计量置误差均与实际二次回路的运行参数有关。
根据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合理组合配对,使互感器合成误差尽可能小。配对原则是尽可能配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比差符号相反,大小相等,角差符号相同,大小相等。这样,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基本可以忽略,只需根据互感器二次压降误差配合电能表本身误差作调整,便可最大限度降低计量装置综合误差。
2.1.7 智能电能计量装置的全封闭管理
加强对智能计量的装置全封闭管理,杜绝无关人员的触动,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准确性。对于变电站计量的专柜专线用户,可采用对整个计量设施全封闭;对计量点设在用户处且计量方式为高供低计的用户,可改为高供高计的计量方式,将其计量装置从户内移至户外并安装在电线杆上;对低供低计带TA的用户的计量装置可采取在计量装置前一次进行全封闭;对直通用户可采取在表计前对线路等进行全封闭处理。
2.1.8 智能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及验收
更换智能电表后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牢靠,按要求进行封闭,做好送电的准备工作;送电后检查 GPRS无线通讯是否正常,确认接线是否正确,现场校验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并做好原始记录工作;经校验合格的电能计量装置由验收人员及时实施封印,并由运行人员或客户对铅封的完好签字认可;把电流、电压互感器合成误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现场校验的综合误差通过计算形成数据表,在以后每次的周期校验时,都可以对照各项数据配合电能表进行调整,使计量综合误差达到最小;按规程规定做好电能表、互感器、周期检验和轮换工作;出具现场校准证书并妥善保管。
2.2 软件
系统管理软件以通讯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核心,提供数据处理、查询、统计、报表、备份等功能;采用分层的开发设计模式(前置机通讯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分析层), 灵活支持不同客户的要求。它包括厂站遥测系统、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配变计量、监测系统和低压集抄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有特殊格式报表, 权限控制等;持客户原有的管理系统,可与其它管理软件接口,提供数据接口和通讯接口,具有网络通讯功能,可随时查询有关信息。
2.3 系统通道
为了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构建一个双向、互动的模式,采用两级通道完成该功能。第一级通道——终端采集器/ 集中器与主站之间的远程通道,智能电能表所采集的数字化计量信息将通过高速通信网络上传至主站信息分析处理中心,数据经分析整理后,再通过通信网络传送给供电公司相关管理部门和用电客户,终端至主站的通信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当需要更改远程通道时, 不需要更换集中器设备, 只需更换通信模块;第二级通道——终端采集器/集中器与采集器的本地通道,本地通道网络中通信部分也是采用模块化设计, 具有通用的编程接口和电气物理接口。在采集器、智能电能表中,可根据所选的通信方式不同装配对应的标准通讯模块。目前,本地通道组网主要采用:RS485 、短距离无线方式或者混合方式。
2.4 主站管理系统
主站管理系统具有的大信息流量和高速信息处理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水平,将实现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全程实时监控,有效防止窃电行为、破坏计量设备行为的发生。对随时发生的计量设备故障和运行安全隐患可即时上传计量参数、故障现象等信息,方便计量人员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设备故障和事故隐患。大幅提升计量人员的故障处理能力,降低计量设备故障率,提高电能计量可靠性和安全性。
④ 关于窃电与反窃电的方式和方法
窃电:指以非法占用电能,以不交或者少交电费为目的,采用非法手段不计量或者少计量用电的行为。
反窃电:指利用一些智能装置探测线路中是否存在窃电现象。
一、窃电方式:
1.改动短路计量装置窃电:
改动短路计量装置的电流线圈。通常是在电能表内部或外部用导线将电流线圈短接,较常见的做法是用导线或并接电阻插入电能表的相线输入端和输出端,起到分流作用。用导线短接,而导线电阻几乎等于零,绝大部分电流将从短接导线通过,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几乎没有电流,致使电能表停转;若并接小于电流线圈电阻值的电阻时,电流线圈跟并接电阻形成并联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大部分电流将从并接电阻通过,电流线圈只有小电流通过,致使电能表按一定比例慢转,从而达到窃电目的。此种窃电方式称之为欠流法窃电。
2.断开电压联片或在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
断开电压联片或在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断开电压线圈就是使电压线圈失压导致电表不转。常见方法是把电能表的电压联接片松开,这种方法不必开表封,属较低级的窃电方法,新型普通电表已在电表内部短接联片。其二,开启电表外盖用一电阻串接在电压线圈上,所串接电阻用绝缘胶布或绝缘套管套住(具有隐蔽性),其原理是起到分压作用,把一部分电压分担到电阻两端,使电压线圈两端电压减小,达到少计电量的目的。此类方式亦称之为欠压法窃电。
3.调接零火线窃电:
调接零火线窃电。这种窃电方法是事先将电能表进线端的火、零线调接,根据电能表的内部电路结构,接零线端的输入跟输出是用联片短接的,因此,窃电户可利用自设(或另接)的零线用电,而电能表因没有反方向的电流回路通过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导致电表停转。这种窃电方法必须在室内装设倒闸控制开关,使经过电能表的零线和自设地线(或另接零线)能自由的控制。但自设地线会给用户的安全用电带来严重威胁。
4.断零窃电:
断零窃电。这种窃电方法事先必须将电能表进线端的零线断开并将其隐蔽。跟调接法窃电相似,都需要另接或自设地线,并在室内安装倒闸开关。在断开电表输入零线后,电流线圈仍可通过电流,而电压线圈会失去电压,这时,窃电户用电,电表是不会计量的。当窃电户想电表转动计量时,可从电表零线输出端反接零电位(即另接零线或自设地线),电压线圈获得电压,电表转动。其二,在反接零电位的导线上串接电阻,跟欠压法相似,起到少计电量作用。此类方式亦称之为断零法。
5.更换计数器齿轮窃电
更换计数器齿轮
其具体做法,是用小容量电能表的计度器更换大容量电能表的计度器,被更换后的电能表计出的电量比实际用电量成倍减少。比如,用5(10)安1800r/kWh的电能表计度器更换10(20)安900r/kWh的计度器,由于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没有变,那么铝盘转速不变,但计度器被更换后原900转计实际用电一度,变成了转1800转才计一度,计量电量比实际用电量减少一半。这种窃电方法的要点是要用同一厂家的电能表才能够互换计度器,否则机械尺寸无法对应。而采用这种方法窃电首要一关就是要开启表计封印。但现在供电部门所采用的电表封印都是新式封印,具有很好的防窃电性能。
6.绕越计量装置窃电
绕越计量装置窃电
绕越计量装置窃电主要体现在私接公线,这种窃电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容易操作并且较易破坏窃电现场,当窃电户得知有查电时,就及时将窃电电线用力扯开,让查电人员无从取证。由于窃电户私接导线的接触电阻都较高,再加上裸露或绝缘胶布封闭不紧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进一步增大接触电阻,在电流的热效应下会发生跳火断股甚至断线。此类窃电方式会给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威胁。
二、反窃电方式:
可采用反窃电装置,如智能防窃电控制装置。智能防窃电控制装置通过两种原理实现防窃电功能。
1、当计量箱被非法打开时,系统立即向监控中心、接警手机号码发送非法开门告警,由监控中心或维护人员作出是否进行远程断电处理。
2、当计量箱门被非法打开后,该智能装置会在30秒内通过控制开关自动切断电源,同时发出蜂鸣声警报。计量箱断电后,任何人不能自行恢复用电,必须由管理人员持有电子密钥才可以恢复用电。
⑤ 浅谈如何做好反窃电工作施麻烦告诉我
摘要:在法制化环境下,用电检查需要运用法律手段,对窃电者给予强有力的打击。由于窃电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实施窃电的主体构成日益复杂,窃电案件案值不断加大,查处窃电需要运用一些技巧,做到知已知彼,从而更好的为保护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
关键词:用电检查;窃电;问题;对策
在现行法制环境下,由于供电企业已不具备用电监察行政执法职能,但供电企业作为实施用电检查工作实施的主体,为能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有必要在现行法规赋予的权利下,针对不段更新的窃电技术,研究有针对性的反窃电技术,以保证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反窃电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用电检查工作效率低
检查客户用电属于供电企业管理电力市场的一个重要工作。目前,由于部分供电企业存在电力客户多、用电检查人员数量少、用电检查必要的仪器设备配备不齐全,以及供电企业在用电检查的流程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从而导致电力行业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致使用电检查工作效率不高。
(2)窃电证据难取
由于电能有别于其他商品,其生产、运输和销售同时完成,因而电能被盗不同于其他商品被盗,有其独特的表现:①窃电现场难于保持,窃电者完全可以迅速销毁窃电工具,不留下一点痕迹;②窃电工具小巧隐蔽,大多安装在室内对检查工作造成困难:③电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需要运输、储藏和销赃;④即使窃电者被现场抓获,却做不到其他违法者的人赃并获,因为被盗的电能供电企业不可能马上知道其具体的金额,查证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能通过调查询问和收集有关资料后再确定具体的电能数据。鉴于以上特点,供电企业一方面对窃电者的检查查处存在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已取得证据的可信度常在司法实践中又遭遇质疑,因为查证出的证据一般都缺少时间准确确定和人员证明。其结果是:供电企业的损失不能被较快的、全额的追回;窃电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更为严重的是,窃电行为日益严重,对全社会的用电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检查人员的思想认识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用电检查人员的思想水平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用电检查工作容易引起群众的反感,有着检查工作的实际难处,很多人不配合用电检查工作,利用各种方法逃避检查。种种社会现象造成了检查人员松懈对待检查工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社会因素必然会导致恶性循环。用电检查人员的管理水平也普遍不强,对于窃电行为没有很强的预防意识,发生了窃电行为也不会主动去寻找线索,联系群众找到根源,管理水平问题主要是由于检查人员没有联系群众的亲和力,对待工作只是一味地例行公事,缺少群众基础的检查工作很难做到完美。更有甚者,为了一些短期利益,用电检查人员自身还会出现违法行为。 2、提高反窃电的管理措施
(1)采用专用计量箱柜,提高计量装置的防窃电能力
(2)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
窃电与反窃电是一对矛和盾,在窃电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供电企业要多开展用电检查培训,让越来越多的检查人员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每一次窃电案例的教训,从中获取经验来武装自己,认真学习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做到深刻理解并能正确灵活运用,才能对付千变万化的窃电技术,才能在实际检查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3) 加强系统内外反窃电和用电检查工作经验交流
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个区域的用电状况也不一样,各地开展的反窃电行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组织系统内各单位的用电检查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学习反窃电行动开展得较好的地区的经验,将好的反窃电经验在全国推广。
(4)加大安全用电宣传教育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它的落实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步发展,甚至电网的安全稳定。单位可以定期开展用电整治专项活动,紧抓整治契机,重点开展”安全用电、文明用电”主题宣传活动,明确告知用户窃电是一种违法行为。在开展此项活动时,可以发放印有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单、安全用电手册、安全用电示意漫画等。在配合宣传的同时,可抽调电力检查人员在窃电较为突出的地区设点讲解,对电力政策、法规进行面对面的讲授,倡导文明用电,打击窃电行为。
(5)采用多种方式来检查窃电
1)经常性检查法。检查人员要经常进行用电检查,尤其是对于线损偏高的线路或台区要重点检查,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检查电能表、检查连接线、检查互感器。做到检查要经常,这样有利于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对窃电者也有警示作用。
2)电量检查法。根据客户的用电设备容量及其构成,结合考虑实际使用情况对照检查实际计量的电度数。
3)仪表检查法。用普通的电流表、电压表、相位表进行现场定量检测,从而对计量设备的正常与否做出判断。
4)用电能表检查。当互感器及二次接线检验确认无误而怀疑是电能表不准时,可用准确的电能表现场校对。
(6)运用法律手段打击窃电
用电客户虽然是供电部门的服务对象,历来供电部门对于窃电行为都是以劝说、催缴为主,但是对于一些窃电行为恶劣的用电客户有必要通过法律渠道对其进行制裁。对于性质和情节严重的窃电行为,为了防止其对社会用电行为造成极坏的影响,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打击。在用电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收集窃电的证据,并对窃电现场进行拍摄和保持;对于能够提供法律证据的个人和单位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对情节严重的窃电单位最好能够同公安部门一起进行收集证据和催缴活动,这样有利于震慑窃电者,保护用电检查人员。
3、结语由于窃电技术的不断更新,高科技在窃电技术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这对反窃电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与方法,建议以线损异常为突破点,对线损异常的线路和台区进行重点检查,在计量表计检查方面重点检查电流电压量的采集是否正常,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才能事半功倍,注重交流,才能更好的提高反窃电水平。
⑥ 智能电表用u型环能否窃电
智能电表用u型环能否窃电
能窃电
专利名称:电度表用非接触式u型环短路窃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度表防窃电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度表用非接触式U型环短路窃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际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为了各种目的而窃电,U型环短路窃电则是最常见的一种窃电方式,窃电给国家和电力部门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了防止窃电,各种各样的防窃电装置应运而生,审定公告号为2258279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电子式电度表的防窃电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在电度表内设置一个高频振荡驱动回路,所产生的几十KHZ高频信号加在电流回路的取样电路上,并在取样电阻上套一个磁环,该磁环和穿过其中的导线构成一个电感量很小的电感L,即在电流回路中串接一个小电感,该电感对50HZ的工作频率信号影响极小,但当几十KHZ的高频信号流过时就会产生一个较强的信号,再将该高频信号放大,滤去50HZ信号后即可将该信号作为检测电流回路是否短接的检测信号,当电流回路被从外部短路时,这个检测用的高频信号也被短路;检测信号降低,再经装置中设置的整流滤波回路整流后然后送入电压比较回路后与一个标准电平比较。当回路被短接时,比较回路输出高电平,所接的模拟开关闭合。该专利目的是解决U型环窃电问题,并对窃电者进行惩罚,但是该专利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该专利将高频信号直接加在电源回路中,这样会对供电电源造成一定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