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❸ 利用水和食用油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水和食用油的体积相同,由于水和食用油的密度不同,则水和食用油的质量不同;所以错误为没有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不变.
(2)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用同一酒精灯加热时,更容易控制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3)由表中第1、2 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的种类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而液体的质量不同,液体吸收的热量不同,由此可知: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有关;由第1、3 次或第2、4 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而液体种类不同,液体吸收的热量不同,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4)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时间长的液体吸收热量就多.故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5)此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我们做过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A、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用到了理想实验法,故A错误;
B.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C.探究“力的合成“用到了等效替代法,故C错误.
故答案为:(1)水和食用油的质量;(2)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质量;种类;(4)加热时间的长短;(5)B.
❹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2)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
(1)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故发生装置选择B;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选择C;则实验装置为BC;
(3)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4)要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只能用排水法,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从而测二氧化碳的体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层植物油,以防止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不会溶解在水中,故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答案为:(1)长颈漏斗;(2)BC,CaCO3+2HCl═CaCl2+H2O+CO2↑;(3)放在瓶口;
(4)防止CO2溶于水,测量不准确,无.
❺ 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室加
(1)仪器①为发生装置中用作反应容器的试管,仪器②为收集装置中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2)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高锰酸钾、反应条件为加热,因此应选用可用于对固体加热的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装置E为向下排空气,因此收集氧气时不选用此装置;采用F装置进行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为防止停止加热后水槽内的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出现炸裂,因此在收集完毕时应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然后熄灭酒精灯;当采取向上排空气收集满氧气时,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放在瓶口的带火星的木条则会复燃,因此通常采取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观察到木条复燃可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3)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所选择用药品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因此应选用发生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二氧化锰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2 2H 2 O+O 2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及其化学性质均不变,为反应的催化剂;因此,该反应为一种物质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两种物质,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的特点,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1)①试管;②集气瓶; (2)A;E;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回流至试管而使试管炸裂;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氧气收集满; (3)B;2H 2 O 2 2H 2 O+O 2 ↑;催化;分解反应. |
❻ 根据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室用
(1)由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可知:①为酒精灯,②为集气瓶;故答案为:①酒精灯 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同时产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其化学方程式为: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由于氧气不易溶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由于题目中只出现排水法(E),故只能选排水法;故答案为: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E;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由于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故可选B、C两个装置,而C装置中可通过分流漏斗来控制浓氨水的加入速率来控制氨气产生的速率;故答案为:C; (4)由于S燃烧产生的SO 2 被NaOH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住”从而掉不下来;由于量筒的刻度是从下往上增大的,由于题目中量取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6.0ml所以刻度应该在“5”的上方,所以是与a处刻度线保持水平;故答案为:硫燃烧产生的SO 2 被NaOH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 a. |
❼ 有机实验装置图|分水器实验装置图
有机实验猛吵竖常用反应装置
一 回流装置
1. 回流冷凝装置
在室温下,对于反应速率很小或难以进行,为了使反应尽快地进
行,常常需要使反应质较长时间保持沸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
回流冷凝装置,使蒸气不断地在冷凝管内冷凝而返回反应器中,以防
止反应物中的物质逃逸损失。
回流冷凝装置 回流冷凝干燥装置
水
引入水槽
回流冷凝 气体吸收装置
2. 回流滴加装置
有些反应在回流状态下进行得较剧烈,放热量大,如果将反应物
一次投入,反应会很难控制;或者有些反应为了控制反应的选择性,
也需要将反应物分批加入,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带滴液漏斗的回流滴
加装置,将其中一种反应物慢慢滴加进去,另外,可根据需要,在反
应瓶外面用冷水或冰水或通过热源加热。在许多合成实验(如非均相
反应)中为了使反应顺利进行,较好地控制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
和提高产率,常采用搅拌装置。
回流滴加装置 搅拌回流滴加装置
2. 回流分水装置
在进行某些可逆反应平衡反应时,为了使正向反应进行彻底,可
将反应物之一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若生成物之一是水,且生成
的水能与反应物之一形成恒沸混合物,这时可用回流分水装置。
分水器的作用是把反应产生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开来,也就是
降低产物的浓度使得平衡反应向右移动,从而提高反应的产量。要求
反应物或溶剂和水是不互溶的,而且密度应该是比水小的,这样在分
水器里水就能和反应物或溶剂分层,上层的反应物或溶剂又能继续流
回反应体系继续反应,而在下层的水就可以从反应体系里分离开来
了。 带水剂就是能够和水作用产生共沸物使得水更易被蒸出的物质。
制备乙酸乙酯时不可以用分水器,因为反应物、产物和水都是互
溶的无法分开来。只要和乙酸乙酯一起蒸出就,再用干燥剂就可以除
去了。
回流分水装置
二 分馏装置
对于有水生成的可逆反应,若生成的水与反应物之一沸点相差较
小(小于300C ),且两者能互溶,如水与以乙酸,若想分出反应生成
的水,反应物如乙酸也同时被分出,这时就不能用回流分水装置提高
反应产率,应用分溜装置。
分馏装置 蒸馏装置
三 蒸馏装置
对于有水生成的可逆反应,若生成的水与反应物和其他生成物的
沸点相差很小,且生成的水与反应物,其他生成物之间形成恒沸混合
物,反应物的沸点又比水的沸点低,如乙醇、溴乙烷和说,若想分出
反应生成的水,反应物如乙醇、生成的溴乙烷更容易被分出,这时可
采用边滴加边蒸馏装置。
为了控制不让较多的反应物被蒸出而损失,反应应边滴加边蒸馏,
若反应较难发生,还可采用边滴加边边回流的装置。
边滴加边蒸馏装置枝大 边滴加边回流边蒸蒸馏装置
四 减压蒸馏装置
减压蒸馏适合于在常压下蒸馏时,未达到沸点就已分解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A─克氏蒸馏瓶;B─接收瓶;C─毛细管;D─螺旋夹;E─安全瓶;
F─测压计;G─二通活塞
减压蒸馏装置
五 水蒸气蒸馏装置
水蒸气蒸馏装置主要应用于下列情况:
1. 分离在某些高沸点附近易分解的有机物;
2. 从不挥发物质或不需要的树脂状物质中分离所需的组分;
3. 从反应物中除去挥发性的副产物或未反应的原料;
4. 用其他分离纯化方法碰汪有一定操作困难的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被提纯物质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不溶或难溶于水;
2. 共沸腾下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
3. 在1000C 左右时,有一定的蒸汽压,一般不低于667Pa(5mmHg),若低于此值而又必须进行水蒸气蒸馏,应使用过热水蒸气蒸馏。
水蒸气蒸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