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轮机超速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若调速系统来由于某些故障自不能使汽轮机各调节阀及时迅速关小到零负荷位置,则机组的转速将上升过多,甚至超过规定的最高值,在机组转速过高时,则转动部件上的另件都将受到过大的离心应力(比例子转速的平方)而可能发生损坏,造成重大事故。因此汽轮发电机组中均毫无例外的都装有超速保护,当汽轮机的转速较额定值超过一定的数值后将动作,使汽轮机紧急停机,所以汽轮机超速保护装置是机组装置是机组超速保护的第二道防线。
Ⅱ 关于汽轮机超速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在汽轮机突然甩去全部负荷或调节系统工作失灵时,汽轮机转速的升高可能会回达到转子答强度所不允许的数值,而发生设备损坏的严重事故,汽轮机在强度上所允许的转速,称为极限转速,超速保护装置就是用来在转速超过额定转速的110-112%时,超速保护装置动作,自动关闭主汽门和调节汽阀,紧急停机,起到了保护设备安全的作用。
Ⅲ 提升机8大保护的作用谁知道
过卷 漏电保护,失压保护,断相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流保护。
断相、
Ⅳ 汽轮机有哪些主要保护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为了保证汽轮机设备的安全,防止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除了要求调节系统动作可靠以外,还应该具有必要的保护装置,以便汽轮机遇到调节系统失灵或其他事故时,能及时动作,迅速停机,避免造成设备损坏等事故。保护装置本身应特别可靠,并且汽轮机容量越大,造成事故的危险。
汽轮机保护系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汽轮机超速保护:当机组转速超过设定值时,发出停机信号;
2)电子保护系统:采集所有需要停机的模拟量的值,当这些值超过设定值时,发出停机信号;
3)汽轮机遮断系统:接受所有的停机信号,使停机电磁阀动作,遮断机组。
(4)提升装置的超速保护的作用是扩展阅读
汽轮机的油动机等液压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及振动力。由于设备材质为铸铁,铸造过程中难免存在不易发现的铸造缺陷,加上长时间满负荷运行。
在壳体的薄弱部位极容易出现砂眼渗漏或裂纹渗漏,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液压油的泄漏同时给现场工作环境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企业的安全连续化生产。
在出现此类问题后,企业往往没有及时有效的解决手段,由于铸铁的焊接性能非常差,加上液压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传统的焊补工艺根本无法实现修复。
而现场一般没有此类设备的备品备件,购买更换需要大量的停机时间。上述问题已可以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现场修复,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及良好的粘接力、耐压性,使得该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施工过程简单快速可满足现场施工之要求,并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率。
Ⅳ 曳引式电梯应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作用是什么
简而言之,曳引式电梯设置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属于电梯安全部件,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避免当电梯上行超速到额定速度的115%时,进行减速和制动,以保护轿厢内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Ⅵ 电梯限速器对电梯上行超速有保护作用吗
电梯限速器对电梯上行超速有保护作用:
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作了明确的规范要求,标准规定: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并对其技术条件作了相应的规范。但标准对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作用型式和作用部位没有强制的规定,而是允许采用各种不同的作用型式和作用部位。标准规定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减速元件可以作用于轿厢、对重、钢丝绳系统或曳引轮。于是针对不同的作用部位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型式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下面就针对各种不同型式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进行剖析。
2.直接作用于轿厢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作用于轿厢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通常是采用双向限速器-上行安全钳,也有采用与下行安全钳组合的双向安全钳。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就是保护轿厢上行超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减速元件直接作用于轿厢。因此这种采用双向限速器-上行安全钳的上行超速保护被认为是最可靠、最理想的方案。这种型式从结构上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对原结构影响不大,不会额外占用井道空间,不影响井道布置。而且限速器-安全钳联动的结构型式技术比较成熟,动作可靠,这种结构在高层高速电梯中应用较多。从产品成本来看,这种型式需增加上行安全钳和使用双向限速器,相应的增加了部分成本。
3.作用于对重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作用于对重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采用的是普通的限速器-安全钳结构,即在对重侧增加一套限速器-安全钳系统。
这种型式是通过防止对重下行超速来间接达到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这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方法。由于在对重侧增加了一套限速器-安全钳系统,对于对重架结构更改比较大,而且整个电梯系统配置了两套限速器-安全钳系统,井道布置也比较复杂。对重安全钳的采用使得对重侧导轨不可以使用空心导轨,因此这种方式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成本高。但这种结构配置的优势是其配件容易配到,不需要开发新型部件产品,特别是对于那种“在对重之下确有人能达到的空间存在” 又无法“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的实心桩墩”上的电梯,必须安装对重安全钳,此时可以把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与该对重安全钳合二为一,从而减少额外成本。
4.作用于钢丝绳系统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作用于钢丝绳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目前主要采用限速器-夹绳器结构。这是一种以限速器作为速度监控部件,以夹绳器作为减速元件的保护系统,在电梯上行超速时限速器带动夹绳器动作,夹住钢丝绳实现制动,这要求夹绳器固定可靠。夹绳器的优点是安装简单,不影响井道布置,特别是对于旧梯改造加装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的实现更具可操作性。
4.1 限速器-夹绳器系统按传动方式可分为机械传动和电气传动两种。
机械传动是指限速器与夹绳器之间通过闸线传动,当限速器上行动作后,拉动闸线,闸线另一端连着夹绳器的触发杆,闸线拉动触发杆触发夹绳器动作,夹绳器的前后夹板在夹紧力的作用下牢牢地夹住曳引钢丝绳,解除轿厢上行超速的危险。这种传动是直接的机械传动,相对于电传动免除了中间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传动的可靠性。但这种闸线的传动往往随着时间的增长或闸线弯曲半径的关系可能使闸线的拉动阻力增加,导致无法拉动夹绳器的触发杆而使上行超速保护失效,这种情况在现实电梯检验中也时有发生。另一种电气传动是指限速器与夹绳器之间通过电气来传递触发信号,当限速器动作后触发限速器电气开关动作,开关的连线控制着夹绳器电磁铁动作撞击夹绳器触发杆使夹绳器动作。这种传动省去了闸线的布置问题,但毕竟中间增加了电气系统,相应的增加了故障环节。为了保障电梯在停电情况下也能起作用,厂家增加了蓄电池备份电源,增加了相应成本,而且也不能保证备份电源能随时有效。
4.2 夹绳器按其结构型式可分为楔块式和弹簧导槽式。
楔块式夹绳器在触发杆动作后,楔块失去支撑,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下楔紧而夹紧曳引钢丝绳,轿厢上行时曳引钢丝绳的运行方向与楔块的楔紧方向一致,这样夹绳器越夹越紧使轿厢制停。楔块式夹绳器安装、调试、复位都相对简单,复位时仅需要操作电梯向下运行,曳引钢丝绳就会带动楔块往相反的方向运动,放松夹紧的钢丝绳,然后人为提起楔块卡回到触发杆的位置就可。楔块式夹绳器虽然安装简单,但其对安装位置和方向却是有要求,一定要考虑轿厢上行时曳引钢丝绳的运行方向,在某些方面存在应用上的局限性。弹簧导槽式夹绳器在触发杆动作后,导轴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沿导槽运动,导轴与夹板相连,导槽的设计使导轴沿导槽运动时夹板越来越夹紧曳引钢丝绳实现轿厢上行保护。弹簧导槽式夹绳器安装方便,对安装位置和方向没有特别要求。但这种夹绳器动作粗暴,冲击力大,动作时会产生很大的跳动,每次动作都会对钢丝绳和夹板产生较大的损伤,而且动作后复位复杂,因此业界对这种夹绳器也颇有争议。
5.作用于曳引轮(或与曳引轮直接刚性连接部件)上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作用于曳引轮上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应用最多的就是同步无齿轮曳引机上使用的制动器系统,这种冗余设计的盘式制动系统是上行超速保护的减速元件,一般的速度监控元件是限速器,也有曳引机自带速度监控元件。使用这种配置方式对于同步无齿轮曳引电梯来说是最简单、方便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无需增加额外配件,只需配备双向限速器即可。但使用制动器作为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减速部件有其无法弥补的缺陷,制动器是电梯正常运行都会使用的,也可能失效,如果制动失效那么这种型式的轿厢上行超速也就成为空话,另外制动器型轿厢上行超速保护对由于曳引能力的下降导致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无能为力。
另外还有一种作用于曳引轮上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制绳器,依靠弹簧力对曳引轮及曳引轮绳槽上的钢丝绳施加径向力,借助磨擦力达到上行超速保护。这也是以限速器作为速度监控元件,限速器与制绳器之间以闸线作为传动机构。制绳器安装、调整比较复杂,动作时产生很大的径向冲击力,如果调整不到位很有可能在制动时损坏部件或制动时丧失制动力。另外闸线传动也存在磨擦损耗使制绳器无法动作的情况,鉴于这种情况,也有将闸线改为拉线组件来改善磨擦损耗,提高可靠性。
6.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封星技术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此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可应用于以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驱动部件的电梯,当测速装置检测到轿厢发生上行超速时,发出信号使电梯封星接触器动作,封星接触器断开动力电路同时将电动机三相绕组短接,在电机内部形成一个独立的回路,电梯上行带动同步电机旋转,电枢绕组由于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在电动机永磁体磁场作用下产生反向电磁力矩,即制动力矩。当制动力矩与拖动轿厢向上运动时的重力力矩相同时或者制动力矩大于拖动力矩时,轿厢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减速运动,以达到上行超速保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