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测酒精沸点和苯甲酸熔点的实验装置图,要有铁架台b型管的详细装置图
㈡ 下图为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这个实验的苯可能有剩余,剩余的苯在C试管中被苯吸收。
如果C中的苯挥发,与溴化专氢气属体一起分别进入D、E试管中,由于苯不与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反应,所以不需要除去挥发的苯。
由于挥发出来的溴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如果D、E中的长导管插入溶液中,溴化氢溶于水容器内压强减小,所以会被倒吸,而此实验因为没有插入溶液中,因此具有防倒吸功能。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㈢ 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带支管口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
(1)苯和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反应方程式为:
㈣ 苯与溴的取代反应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有哪些、
实验用品。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圆底烧瓶2个(必须干燥),抽滤瓶1个,尖咀弯管一根,玻璃导管、橡皮导管若干,长滴管1支,双孔橡皮塞1个,单孔橡皮塞2个(其中一个带一折状铁丝,丝上涂有凡士林,使气密性、润滑性良好,顶端绕有一团光亮细铁丝),气球1个。
药品:苯5-6ml, 溴2ml, 5%的Na2SO3 400mL,稀盐酸少量。
.实验步骤。
1)用盐酸浸泡细铁丝团,除去表面氧化物。
2)按图装好仪器,检查气密性,向抽滤瓶中加入约300ml 5%的Na2SO3溶液。
3)拆下下端烧瓶,加苯5-6ml,后用长滴管取溴2ml伸到苯液面以下挤出,迅速塞上橡皮塞,用铁夹固定好烧瓶,滴管放入装有Na2SO3溶液的小烧杯。
4)将细铁丝团伸到液面以下,不久可见有气泡产生。
5)待抽滤瓶液面上出现大量白雾后,将细铁丝团抽离反应物液面,反应停止。这时挤压已胀大的气球,使少量Na2SO3溶液进入倒置烧瓶1中,片刻,可看到在烧瓶1中有喷泉产生, Na2SO3溶液沿着冷凝导管被吸入下端烧瓶2,当进水至烧瓶2容积的2/3时,关闭止水夹3、4。从止水夹4处取下橡皮导管,分离出烧瓶2及止水夹4以下导管,展示,请学生观察沉于瓶底产物的色态。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气密性要好。
2)气球用橡皮管紧扎在抽滤瓶支管口上,防止脱落而泄气。
3)药品装好后,打开止水夹3、4,方伸铁丝于液面下,引发反应。要停止反应,只需将铁丝提出反应液。
4)待抽滤瓶液面出现浓厚白雾后,才抽铁丝离混合液,停止反应,待抽滤瓶气泡消失后挤压气球引发喷泉。挤压气球不可急燥。
㈤ 甲苯溶剂在多高温度下反应容易爆炸
实验室常用饱和的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取少量的氮气,说明制取氮气的装置是有液体版参与的加热反应装权置,
A、氢气制取时不需要加热,故A不选;
B、氧气制取方式是固固加热或者固液不加热,故B不选;
C、氯气制取方式为固液加热装置,也可以制取氮气,故C选;
D、二氧化碳制取方式是固液不加热,故D不选.
㈥ 苯与溴化铁实验装置碳酸钠什么用
将生成的HBr转化为NaBr和CO2,促进化学反应移动。
㈦ 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棉
①苯与溴在催化剂条件发生取代反应方程式为;
②C中的四氯化碳回可以吸收溴化氢中答的挥发出的溴蒸汽,防止对溴化氢检验造成干扰,氢溴酸为强电解质电离产生氢离子和溴离子,所以溶液显酸性,遇石蕊试液显红色,加入硝酸银产生浅黄色的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Cl-=AgCl↓;
故答案为:除去溴化氢中混有的溴;D试管中石蕊试液变红色,并在导管口有白雾产生,E试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Ag++Cl-=AgCl↓;
③溴与苯发生取代生成的溴苯为油状不溶于水的液体,密度大于水,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溴化钠、次溴酸钠和水,方程式为:2NaOH+Br2=NaBr+NaBrO+H2O;
故答案为:在溶液底部有无色油状液体;2NaOH+Br2=NaBr+NaBrO+H2O;
④装置DE导管口在液面上方,能防止倒吸,倒置球形漏斗有缓冲作用,气体能充分被吸收且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DEF.
㈧ 有什么爆炸的化学实验
一、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二、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2、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等。
3、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等。
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
1、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2、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3、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四、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2项。
1、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2、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是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8)苯爆炸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所用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2、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当茶具使用。
3、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硬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温度过高时,应等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
4、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5、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明火。
6、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负责洗净。
7、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打开,严禁锤砸,敲打,以防破裂。
8、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
9、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拨出胶塞、胶管时均应垫有棉布,且不可强行插入或拨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10、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口对人。
11、禁止用火焰在煤气管道上寻找漏气的地方,应该用肥皂水来检查漏气。
12、配制药品或实验中能放出HCN、NO2、H2S、SO3、Br2、NH3及其它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13、用电应遵守安全用电规程。
14、化验室中应具备有急救药品、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
15、要建立安全员制度和安全登记本,健全岗位责任制,每天下班前应检查水、电、煤气、门窗等,确保安全。
㈨ 实验室制取溴苯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室制取溴苯的方法是:把苯和液溴放入烧瓶中,再加入少量铁粉,经振荡后按下列装置组合,不久,反应物在蒸瓶中沸腾起来,圆底烧瓶里有溴苯生成。
㈩ 实验室制取苯 苯甲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生成苯的实验装置有哪些有图更好
试管(附橡皮塞、导管)、锥形瓶(收集器)酒精灯(加热装置),最好再有冷凝装置与尾气处理装置.(苯有一定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