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套装置图,结合图示探究有关问题.(1)用铜粉而不用碳粉的原因是______.
(1)铜粉加热消耗氧气生成的是固体,炭粉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影响测量消耗氧气的体积,因此用铜粉而不用碳粉;故答案为:炭粉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影响测量消耗氧气的体积;
(2)向硬质玻璃管其中注满水,两端用橡皮塞封住,然后打开一端橡皮塞将水倒入量筒中测量水的体积,就是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故答案为:向硬质玻璃管其中注满水,两端用橡皮塞封住,然后打开一端橡皮塞将水倒入量筒中测量水的体积;
(3)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为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应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故答案为:使空气中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4)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00%=20%;故答案为:20%;
(5)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故答案为:装置二;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6)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①铜粉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尽;②装置可能漏气,;③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故答案为:铜粉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⑶ 两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甲图中玻璃管内装的是细铜丝,。已图中燃烧池里装的是红磷
(1)两图中装置差异较大,但为什么都能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请你写出这两套装置设计思路的共同之处:铜丝、红磷在加热或加热的条件下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密闭体系压强减小,从而使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若加热前,甲装置中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加热时,需要交替缓慢的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其目的是使细铜丝与O2充分接触完全反应。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理论上密闭系统中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同学们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某同学的实验最后剩余气体约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a.铜丝量较少,氧气未耗尽b.装置漏气c.加热时间太短,反应不充分d.反应完毕后,没有冷却至室温便观察读数。
(3)乙装置实验过程中将看到的现象是:①红磷在瓶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看到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迅速倒流入广口瓶内,约占其体积的1/5。
通过该实验现象,还能判断出剩余气体具有哪些性质?a.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b.难溶于水。
(4)若将乙装置燃烧匙中的红磷改为木炭粉,该实验能否成功?否(填“能”或“否”),理由是木炭燃烧在消耗氧气的同时又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且消耗掉1体积的氧气同时能生成1体积的二氧化碳。由此你认为做此实验选择的物质应满足的条件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
网络专家组为您解答,请按一下手机右上角的采纳!谢谢!
⑷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1)该实验的成败关键有两点:①燃烧匙内的红磷必须______;②
(1)要保证实验成功要注意:①红磷要足量②要保证实验装置密封等.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磷燃烧只消耗氧气,且不生成新气体,由于氧气被消耗,瓶内气压减小,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该实验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4)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空气中氧气不能完全耗尽,使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要使本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白磷足量;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要不然都会使测定的结果偏低.
①红磷不足量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②装置气密性不好,空气进入装置占据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进入的水不到五分之一.
答案:
(1)①足量 ②放入装置密封
(2)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3)上升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4)偏低 偏低
⑸ 实验室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路.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提示
(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00%=15%;
(2)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①铜粉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尽;②装置可能漏气,;③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
(4)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要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进行读数,装置一、二实验的设计与教材中的实验对比,具有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
故答案为:(1)15%;
(2)装置二;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3)铜粉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4)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进行读数;操作简单、安全.
⑹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友情提示:本实验采用灼烧铜丝的方法)(1)为什么加热时,要同时
(1)为了使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与铜丝反应,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可以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故答案为:使氧气得到充分反应;
(2)铜与氧气反应生成 氧化铜;看到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故答案为: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铜+氧气
| 加热 |
⑺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下图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 说明理由。。
应该是A更合理一些,A中伸入的多一点,由于反应放热,在靠近底部燃烧,容易使热空气上升,使其中的空气流动性加大,反应更充分,测定结果更准确。
⑻ 如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原理: 取一瓶空气,密封,利用红磷在瓶内空气中燃烧,将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空气内压强减少,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装置图: 
3、步骤: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把集气瓶的容积分成5等份,做好记号。 ③用止水夹夹紧胶管。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 ⑤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把塞子塞紧。 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阀。 4、现象: ①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并放出热量。 ②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到约1/5处。 5、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⑼ (7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 (1)15%(2)装置二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专,属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3)装置内铜粉的量不足未降至室温就读数(合理即可)
与实验室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鑫旺五金制品厂
发布:2025-10-20 07:24:52
浏览:861
尚叶五金机电
发布:2025-10-20 05:32:44
浏览: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