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小明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 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
(1)a、由甲、乙两图知,小球的质量不同,由题意知,摆角相同,小球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说明小球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b、甲、乙两图,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且质量越大,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可得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c、乙丙两图,小球的质量相同,θ1<θ2,所以丙图小球的速度更大,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说明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d、若水平面为光滑的,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不受摩擦力,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停下来,无法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根据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可以知道,丙图中火车进站时下坡,这一过程中又有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车的动能,就会使得车速提高,难以刹车.故不合理;
戌图进站时上坡,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即便于刹车,出站时还可以将储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节省能源.
故答案为:(1)a、质量;b、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c、小于;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d、不能;木块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被撞开的距离无法测量;(2)戌;进站的时候可以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储存起来.
Ⅱ (2011牡丹江)小文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l0g样品与足量CO充分
A、氧化铁在加热时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玻璃管中的固体由红色逐渐变黑;
B、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减少的质量应该为氧元素的质量,即为10g-7.6g=2.4g,故可以据元素的质量守恒可以知道反应中每个一氧化碳分子得到一个氧原子而变成二氧化碳分子,故可以求出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2.4g |
16 |
16×3 |
160 |
8g |
10g |
Ⅲ 小文同学对“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定律”心存疑虑,为此他设计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将一支蜡烛固定在一小木
由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二氧化碳等气态物质,这些气态物质不在称量范围内,因此,不能说明蜡烛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把蜡烛的燃烧实验放入密封的集气瓶内进行;
故答案为:不能;天平称的只是剩余蜡烛的质量,不是反应后的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①将一支蜡烛放在集气瓶中,塞上软木塞,用天平称其质量(m1);
②取下软木塞,点燃集气瓶中的蜡烛,并立即塞上软木塞;
③待反应完成后,冷却,待恢复至室温时,再称蜡烛、带软木塞的集气瓶的总质量(m2);
④比较m1和m2的大小.
Ⅳ 小文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吊起钩码,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解皮斗: (扒滚1)W 有 =G 1 h=0.4J;燃此磨 (2)W 总 =F?S=4.8J,η= ![]() |
Ⅳ 如图1所示,为小文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如图1的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2)纠
(1)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这样温度计的示数会受烧杯底的影响,测量不准确;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 (3)由表格中睁察粗数据知,水在沸腾没谨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其沸点为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可知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2)如上悉镇图所示;(3)小于. |
Ⅵ 小文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l0g样品与足量CO充分反应后
选D
发生 2Fe2O3+3CO==2Fe+3CO2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少7.6g减少的质量是Fe2O3中内O的质量)容
有Fe2O3的质量是==氧的质量/含氧百分数=(10-7.6)/(48/160)=8g
百分数是8/10=80%
2Fe2O3+3CO==2Fe+3CO2
320g 3*28 3*44
8g x y
x=2.1g y=3.3g
A,Fe2O3是红色变成Fe是灰黑色
B、错是2.1g
C错是3.3g
Ⅶ 某同学利用如图1的实验装置,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图2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升租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芹模出打纸带上2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点2速度的表达式v2=
x1 |
2T |
x3 |
2T |
(
| ||||
2x2 |
x1 |
2T |
(
| ||||
2x2 |
Ⅷ 小文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吊起钩码,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在此题中,有用功是指克服钩码的重力做的功,总功是拉力F做的功.所以小文同学的有用功的计算是错误的.
正确的计算过程应为:
有用功:W有用=Gh=4N×0.1m=0.4J
总功:W总=Fs=1.6N×0.3m=0.48J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W有用 |
W总 |
0.4J |
0.48J |
Ⅸ 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1)4
(2)
①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版2.3(或1.2.5或1.2.6)
②在权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5.6
考点名称: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压强定义:
液体容器底、内壁、内部的压强称为液体压强,简称液压。
产生原因:
①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产生压力和压强
②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对限制它流动的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力和压强
③液体内部各相邻部分之间互相挤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特点: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Ⅹ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
(1)由桐或实验装置图象可知,打点计时器用的必须是交流电,图中用的是直流电,所以采用的电源不对, 小渣轮此车释放的位置应该靠近计时器,以便测量更多的数据来减小误差.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 C =
根据△x=aT 2 ,有: a=
故答案为:(1)①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②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如迅时器. (2)0.49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