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仅供参考:福建亚南电机答)
发动机与发电机连接方式:
1,柔性连接(用连轴器将两部分连接)
2,钢性连接,有高强度螺栓将发电机钢性连接片与发动机飞轮盘连接,接好之后放在公共底架上,之后再配上各种起保护作用的传感器(机油探头,水温探头,油压探头等),由控制系统来显示各种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控制系统通过电缆与发电机和传感器连接以显示数据。
发电机组工作原理:
柴油机驱动发电机运转,将柴油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在柴油机汽缸内,经过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与喷油嘴喷射出的高压雾化柴油 充分混合,在活塞上行的挤压下,体积缩小,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柴油的燃点。柴油被点燃,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体积迅速膨胀,推动活塞下行,称为‘作功’。各汽缸按一定 顺序依次作功,作用在活塞上的推力经过连杆变成了推动曲轴转动的力量,从而带动曲轴旋转。 将无刷同步交流发电机与柴油机曲轴同轴安装,就可以利用柴油机的旋转带动发电机的转子,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机就会输出感应电动势,经闭合的负载回路就能产生电流。 这里只描述发电机组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要想得到可使用的、稳定的电力输出,还需要一系列的柴油机和发电机控制、保护器件和回路。
若连续运行超过12h,其输出功率将低于额定功率约90% 柴油发电机的柴油机一般是单缸或多缸四行程的柴油机,下面我只说说单缸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基本原理:柴油机起动是通过人力或其它动力转动柴油机曲轴使活塞在顶部密闭的气缸中作上下往复运动。活塞在运动中完成四个行程:进气行程、压缩行程、燃烧和作功(膨胀)行程及排气行程。当活塞由上向下运动时进气门打开,经空气滤清器过滤的新鲜空气进入气缸完成进气行程。活塞由下向上运动,进排气门都关闭,空气被压缩,温度和压力增高,完成压缩过程。活塞将要到达最顶点时,喷油器把经过滤的燃油以雾状喷入燃烧室中与高温高压的空气混合立即自行着火燃烧,形成的高压推动活塞向下作功,推动曲轴旋转,完成作功行程。
柴油发电机组说明:手动操作
1、手动启动柴油发电机组前应检查燃油、机油、冷却水是否适量。不足的应及时补充。机组应无漏油、漏水的现象。
2、应将柴油发电机组自动控制器的自动控制按钮拨至中间位置。
3、打开启动电路的钥匙,向右继续扭动钥匙使柴油机启动,启动成功后,将钥匙回拨到充电位置。
4、柴油发电机组停机后,应将钥匙及时拨回中间位置
柴油发电机组说明:自动操作
1、在市电正常情况下,将自动控制器的自动控制按钮向上拨至“自动”位置。此时禁止手动启动柴油机。当市电停电后,柴油发电机组能自动启动,并经ATS开关自动向电网供电。 2、在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启动运行后,应及时将钥匙开关拨至充电位置。
3、市电来电后,机组能自动停机。停机后应将钥匙开关拨至中间位置,防止电瓶倒电,影响下次使用
柴油发电机组说明:维护、保养
1、柴油发电机组在运行60小时后需更换机油、清洗柴滤、空滤。 2、应经常检查电瓶的电解液,不足时应及时补充。
3、应经常检查皮带松紧情况,调节张紧机构,保持张紧状态。
4、寒冷季节应打开水加热和油加热开关,使机组保持一定温度,确保柴油发电机组能正常使用
燃烧过程:
1. 燃烧准备阶段(滞燃期)从燃油喷入到着火开始这一时期为燃烧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燃油需加热、蒸发、扩散并与气流混合等物理准备过程,以及分解、氧化等化学准备过程。
2. 速燃阶段从着火开始到气缸内出现最高压力时止的这一阶段。当少量柴油着火以后,可燃混合气的数量继续增加火焰迅速传播,燃烧速度加快,放热速率高。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但压力升高过快时,会使曲柄连杆机构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并伴随有尖锐的敲击声,柴油机工作粗爆,这种情况应予以限制。为使柴油机工作平稳,最大压力增长率不应超过292kPa~588kPa/1°(曲轴转角)
3. 主燃阶段(缓燃期)从爆发压力出现点到最高燃烧温度出现点之间的阶段为主燃阶段。本阶段的特点是喷油已经结束,大部分的燃油在此期间燃烧,放出总热量的约80%左右,燃气温度上升到最高点。但由于活塞的下移,气缸容积增大,所以气缸内的压力变化不大。供油在这一阶段结束。
4. 过后燃烧阶段 过后燃烧阶段从最高燃烧温度点到燃烧结束止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氧气已大量消耗,后期喷入的燃油就没有足够的氧气与之混合进行燃烧,加之活塞的进一步下移,气缸内压力和温度有较大的下降,使燃烧条件更加恶化,以致燃油燃烧不完全,出现排气冒黑烟现象,使有关零部件热负荷增加,影响柴油机经济性和使用寿命,所以应尽量减少后燃期的燃烧发电机组噪声主要由排气噪声、机械噪声、燃烧噪声、冷却风扇和排风噪声、进风噪声、发电机噪声,地基振动噪音。
机械噪音:机械噪声主要是发动机各运动部件在运转过程中受气体压力和运动惯性力的周期变化所引起的震动或相互冲击而产生的(活塞曲
② 柴油发电机的自动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柴油发电机的自动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柴油发动机上,一般加装冷却水自动加热专装置,使发电机组在备机状态属时,柴油机应处于热机状态,以便发电机组在市电失电时15s内起动发电机组并带负载工作。
柴油机自动加热装置,当水温低于30摄氏度时,温控器触点接通,KM吸合,加热器EH工作。当水温上升至50摄氏度时,温控器触点断开,KM释放,加热器EH断电。
除了冷却水加热装置外,还有机油加热装置、蓄电池加热器。
③ 什么是油库设备的管理信息化工程
油库设备的管理信息化工程,是一个集计算机网络技术、PLC控制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视频监控技术、计算机软件、数据库技术为一体,使油库的监控、信息管理、收发油管理等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该系统包括罐区监控、自动收发油系统、油气浓度报警、管线泄漏监测、油库存储信息管理、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门禁子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监控管理中心等,实现了油罐的自动计量和监控、收发油过程的全自动化、罐区现场无人值守、出入口入侵报警控制和自动录像。
该系统能实时地监控测量及测算油罐的液位、储油量、进油量、出油量、流量、压力、轴承温度以及油水的高度、密度、温度、油品的体积、水体积、质量等各种参数,及时在液位和水位到达最低最高警戒线、压力和温度以及有其油气浓度到达警示位置时给出报警提示,特别是能及时监测到管线泄漏点,是一般油库系统所不具备的。同时还实现了油库的多线程自动发油,具备IC卡发油功能,可以指定货位发油和任意货位发油以及下位机多路同时发油;并具有静电接地,溢油保护检测功能;参数实时自动保存,不受电池和掉电保护电路影响。
该系统集报警、巡更、门禁、CCTV四个主要子系统为一体的安防集成管理系统,可通过身份识别装置(读卡器)与机械电控装置(电控锁)配合,控制人员出入库区和作业区的权限;可以在界面上设置总图、楼层图、房间平面图等多级电子地图显示,在各级地图上设置用户、报警点、巡更点、摄像机、门禁、联动开关等,可在地图界面上直观显示各种设备的状态和直接控制;可任意设计巡更计划,可选择自动或手动执行,实时了解巡更员执行巡更情况,对巡更异常情况可及时发出警告;最终构成了一套防盗、防火、防气泄漏、紧急求助、周界防范、实时电子巡更、门禁、联动控制、考勤、停车场等管理系统为一体的智能安防的解决方案。
④ 小型汽油发电机为什么能自动加油门
小型汽油发电机由发出电的电压决定汽油机转速,在汽油机的油门上有个电压对比自动装置,当电压小于220伏就自动加油门,当电压大于220伏就自动减油门,以使得发出的电始终是220伏,所以能自动加油门。
小型汽油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发动机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的转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工作循环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是通过燃烧气缸内的燃料,产生动能,驱动发动机气缸内的活塞往复的运动,由此带动连在活塞上的连杆和与连杆相连的曲柄,围绕曲轴中心作往复的圆周运动,而输出动力的。
⑤ 油库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包括哪些内容
油库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主要包括油罐基础、罐体、呼吸阀、阻火器、油罐呼吸管路、测量孔、入孔、光孔、消防泡沫室、人体防护装置、加热器、防火梯、防雷防静电等的检查维护。
油罐基础是油罐壳体和所储存油品重量的直接承载物,并将这些载荷传递给地基土壤。因此油罐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坐落在其上的油罐能否正常运营。油罐基础的一般做法是最下层为素土,往上是灰土层、砂垫层和沥青防腐层。安全检查时应重点检查油罐基础是否牢固,有无不均匀下沉,有无裂缝、倾斜,有无稀沥青流出,罐基周围排水是否通畅。
油罐罐体完好的标准
按照物油部(解放军总后勤部物资油料部)标准,油罐罐体完好的标准包括:
(1)罐体良好。罐体良好主要指罐体无严重变形,油罐承压达到设计要求,基础牢固,无不均匀下沉,周围排水通畅。
(2)附件完好。
①油罐进出油管、呼吸管、排污管、安全阀、阻火器、测量口、入孔、油面指示器、旋梯及消防设备附件齐全,安装位置准确,技术性能符合各项指标要求;油管加温装置的汽、水管路通畅,不渗漏,无严重锈蚀;
②防静电接地良好,连接坚固,接地极接地电阻不超过100欧;
③避雷装置安全准确;
④各部螺栓及螺母齐整、紧固、满扣。
(3)外观整洁。要求罐体内外壁及附件无锈蚀,防腐层完好,油漆无脱落;油管编号统一,标志清楚,字体正规。
(4)资料齐全。要有油罐安装设计图纸、容量表及洗罐、检修和检查记录。
油罐罐体的检查内容
按照此标准,油罐罐体的检查内容有:
(1)油罐的温度、湿度及管内油温的变化情况,呼吸阀的压力是否适宜;
(2)油罐的焊缝、附属设备的连接是否渗漏;
(3)油气压力计的正压力是否超出规定;防火帽、阻火器、放水阀、油气管是否堵塞或冻结;
(4)油罐、管线阀门接头是否严密,有无渗漏;
(5)罐基有无下沉,掩体有无损坏,排水沟是否通畅;
(6)罐室有无积水、渗水现象;
(7)罐室、库房内的油气浓度是否超标;
(8)清除管区周围5米内的杂草及易燃物;
(9)检查消防设备是否齐全良好,配备的备用工具是否齐全,有无挪用;
(10)油罐体内外壁有无锈蚀、防腐层是否完好,油漆有无脱落;油罐体有无严重变形或倾斜,油罐壁(底、顶)钢板腐蚀深度有无超过标准,油罐壁(底、顶)有无漏油现象等。
油罐呼吸系统
对管内存在气体空间的油罐,在进出油料及储存油料的过程中,气体空间的压力会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呼气和吸气,从而保证油罐不被胀裂和吸瘪。油罐呼吸系统一般由呼吸短管、阻火器和机械呼吸阀组成。其中,机械呼吸阀是油罐呼吸系统的核心部件,由压力阀和真空阀两部分组成,其作用是充分利用油罐本身的承压能力来减少油蒸气排放,其原理是利用间盘的重量来控制油罐的呼气正压和吸气负压。
(1)机械呼吸阀常见的故障。
①漏气。一般是由于锈蚀、硬物划伤与阀盘的接触面、阀盘或阀座变形以及阀盘导杆倾斜等原因造成的;
②卡死。多发生在由于呼吸阀安装不正确或油罐变形导致间盘导杆斜歪,以及在阀杆锈蚀的情况下,阀盘沿导杆上下运动中不能到位,将阀盘卡死于某一位置;
③堵塞。主要原因是由于机械呼吸阀长期未进行保养与使用,致使尘土、锈渣等杂物沉积于呼吸阀内或呼吸管内,以及蜂类或禽鸟在呼吸阀口筑巢等原因,导致呼吸阀堵塞;
④冻结。通常是因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分在呼吸阀的阀体、阀座、导杆等部位凝结,进而结冰,使阀难以开启。
(2)机械呼吸阀的检查维护。机械呼吸阀的检查维护包括日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查维护。其中日常检查维护的内容如下。
①呼吸阀阀体有无异常变化;
②阀前U型压力计压差是否正常;
③封口网是否破损或通畅;
④油罐进出口作业时,呼吸阀的运行是否正常;
⑤油罐管道式呼吸阀阀体和旁通闸阀有无漏气。
(3)机械呼吸阀的定期检查维护。
①打开顶盖,检查呼吸间内部的阀盘、阀座、导杆、弹簧有无生锈、积垢,必要时进行清洗;
②阀盘运行是否灵活,有无卡死现象,密封面是否良好,必要时进行修理;
③洞内管道式呼吸间每半年打开顶盖一次,检查阀盘是否灵活;
④每年进行控制压力检验和清洗保养;
⑤每两年检验泄漏量和控制压力。
阻火器
(1)阻火器的作用。阻火器又叫油罐防火器,是油罐的防火安全设施,也是油罐呼吸系统的重要部件。它装在机械呼吸间或液压安全阀下面,内部装有许多铜、铝或其他高热容金属制成的丝网或皱纹板。当外来火焰或火星万一通过呼吸阀进入防火器时,金属网或皱纹板能迅速吸收燃烧物质的热量,使火焰或火星熄灭,从而防止油罐着火。
(2)阻火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阻火器由壳体和阻火芯两部分构成,壳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爆炸产生的冲击压力。阻火芯是阻止火焰传播的主要部件,常用的有金属网阻火芯和金属折带阻火芯。
阻火器是利用阻火芯吸收热量和产生器壁效应来阻止外界火焰向罐内传播的。火焰进入阻火芯的狭长通道后被分割成许多条小股火焰,一方面,散热面积增大,火焰温度降低;另一方面,在阻火芯通道内,活化分子自由基碰撞器壁的几率增加而碰撞气体分子的几率降低,由于器壁效应而使得火焰前锋的推进速度降低,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使火焰不能向管内传播。阻火器检查的内容有:阻火器是否清洁畅通,有无冰冻,垫片是否严密,有无腐蚀现象。维护内容:清洁阻火芯,用煤油洗去尘土和锈垢,给螺栓加油保护。
(3)测量孔。测量孔是为检尺、测温、取样所设,安装在罐顶平台附近。每个油罐只装一个量油孔,它的直径为150毫米,距罐壁距离多在1米。测量孔检查时要注意盖与座间密封垫是否严密,日常维护时板式螺帽及压紧螺栓活动关节处加油。
(4)入孔。入孔是供清洗和维修油罐时,操作人员进出油罐而设置的。一般立式油罐,入孔都装在罐壁最下层圈板上,且和罐顶上方采光孔相对。入孔直径多为600毫米,孔中心距罐底为750毫米。通常3000立方米以下油罐设入孔二个,3000~5000立方米设1~2个入孔,5000立方米以上油罐则必须设2个入孔。
(5)透光孔。透光孔又称采光孔,是供油罐清洗或维修时采光和通风所设。它通常设置在进出油管上方的罐顶上,直径一般为500毫米,外缘距罐壁500~1000毫米,设置数量与入孔相同。入孔和透光孔每月至少要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否渗油、漏气。
(6)消防泡沫室。消防泡沫室又称泡沫发生器,是固定于油罐上的灭火装置。泡沫发生器一端和泡沫管线相连,一端带有法兰焊在罐壁最上一层圈板上。灭火泡沫在流经消防泡沫室空气吸入口处,吸入大量空气形成泡沫,并冲破隔离玻璃进入罐内(玻璃厚度≤2毫米),从而达到灭火目的。消防泡沫室定期检查的内容有:玻璃是否有破裂,有无油气泄漏,护罩是否完好。有以上异常时,应及时换装已损玻璃,调整密封垫,修理护罩。
(7)人体防护装置。人体防护装置是指那些把人体与生产活动中出现的危险部位隔离开来的设施和设备,包括人体防护装置和人体保护设施两部分。其中,施工活动中的危险部位主要有“四口”、“五临边”、机具、车辆、暂设电器、高温、高压容器及原始环境中遗留下来的不安全因素等,因此需要设置人体防护装置。
在施工用电中,要做到“四级”保险;遗留在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要有隔离措施,如高压线路的隔离防护设施等。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并教育职工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并严加保护。不得随意破坏,拆卸和废弃。
人体保护设施主要包括:防护衣、防护围裙、防护背心、防护帽、铅胶脖套、铅胶手套、铅胶裤、铅眼镜、绝缘鞋等。
(8)油罐加热器。油罐加热器的作用在于加热油罐内的油品,以便于发油作业时加速出罐油品的流动。有关加热器的常见失效形式为穿孔。
(9)油库自动化仪表。导致油库自动化仪表失效的主要原因为静电聚集。
①油库自动发油系统所用的发油控制器、静电溢油报警器(保护器)、流量计、电液阀、防爆接线箱、控制柜等;
②油库自动计量系统所用的液位计、罐前处理器等。
油库设备的检修技术
油罐是储存油料的重要设备,在油罐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制造、安装质量、介质腐蚀及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往往会出现渗漏、裂纹等故障,需要进行修理,以保持其良好的技术状态。
油罐的修理分为三类:大修、中修和小修。修理周期根据油罐结构各部件的实际腐蚀速率并结合使用特点来确定。
(1)小修包括:检查阀门的工作性能,卸下或装上防火器等;在不进行明火作业的情况下修理罐顶、罐壁上的圈板,修理安装在油罐外部的设备。
(2)中修包括:油罐的清洗和排空油气;应用焊接方法更换罐壁、罐顶、罐底的个别钢板;去除损坏的焊缝;修理或更换设备;平整油罐基座;各部件和整个油罐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涂刷油罐防腐漆。
(3)大修除包括中修中规定的全部工作外,其实施的规模更大一些,包括对罐壁、罐底、罐顶某些部分的更换;油罐基础防护坡的修理;设备的修理或更换;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油罐涂刷防腐漆等。
油罐技术人员应定期检测油罐的下沉量和几何形状的变化、焊缝的技术状况、罐体和罐顶厚度的变化。
油罐技术检验的方法
(1)设置基准点。可用预制混凝土短桩,埋置于空旷场所不易遭到碰撞的地方,距离油罐区或其他新建筑物不小于50米,埋置深度应超过冰冻线,并深入老土,总深度不小于1米。准确地方法是利用国家基准点获得2、3级基准点作为测量基础点。
(2)设置观测点。根据土壤压缩性沿油罐罐壁周围设置4~8个观察点。
(3)观测。投产前试水观测。可以使用各种相关仪器,如激光测距仪等,可连续进行加一沉降过程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加满水沉降稳定后,再分次卸水,卸水过程要记录卸水时间。在装、卸水沉降观察中,必须将每次读数记录下来,分别绘制时间沉降和压力沉降曲线图,以便观察沉降的稳定性。使用期间的观测步骤同上,观测周期以每月观测一次为佳,且每次暴雨后都要观测。
(4)沉降观测数据,必须整理清楚,记入专用的记录本,作为判断由于沉降是否影响油罐正常使用的依据。
⑥ 化油器有哪几种装置作用是什么
摩托车的化油器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供油系统,它主要由浮子室,柱塞,壳体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的柱塞部分控制进油量,浮子室储备燃油量。
但如果细细解读的话它内部的零件还有很多,作用也各不相同,所以下面细分一下零件,然后简要做一下介绍。
1.阻风门 这是一个帮助发动机增加起动性能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扳开风门把手时阻风门关闭,这时进入缸体的可燃混合气体就会变浓,进而就会起到提升发动机启动性能的作用。
2.浮子室 化油器的浮子室零件比较多,主要有浮子,浮针,主量孔,怠速量孔。
其中的浮子和浮针主要起控制化油器液平面的作用,而怠速量孔是保证发动机最低转速的油道,主量孔是发动机提速过程中的主要油道,它们可以做到相互补充,保证发动机最基本的供油需求。
3.柱塞总成 化油器的柱塞总成也是有多个零件组成的,其中主要有柱塞,油针,卡簧,回位簧。
这些零件中油针控制进油量,柱塞控制进气量,它们两个可以说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好伙伴,如果闹了矛盾,那么发动机就会出现吃不饱或者营养过剩的现象,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干活无力排气管放屁。
除了以上零件以外化油器还有两个特殊的调整螺丝,其中一个控制发动机最低转速,称之为怠速调整螺丝,而另一个控制化油器的燃油混合比,称之为混合气调整螺丝,只有这两个螺丝搭配调整,发动机的怠速和燃烧状态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以上就是化油器的一个简要介绍,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内部零件也算不上很多,但它的工作过程分为机械和辅助帮助两大部分。
所谓的机械部分就是燃油可以自动补给,只要油箱中有燃油它就可以实现定量供给,而辅助帮助只有在发动机运转的时候,它才能将燃油雾化成气体,起到控油的作用。所以化油器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被动供油系统,它自身不具备雾化汽油的作用,只有在发动机的帮助下才能够将燃油雾化成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