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反应温度80℃左右)和乙酸丁酯(反应温度115~125℃),现有两套实验装置图
A.乙酸乙酯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所以制乙酸乙酯用图I装置,但乙酸内丁酯则采取直接回流的方容法,待反应后再提取产物,制乙酸丁酯应该用图II装置,故A正确;
B.导管a的作用为导气、冷凝,导管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两个导管的作用不完全相同,故B错误;
C.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中和乙酸,乙醇、丁醇均能溶于水,因此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醇,即:两个实验都可用Na2CO3溶液来洗去酯中的酸和醇,故C正确;
D.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的制备原理都属于可逆反应,增大乙酸的浓度可使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从而提高了醇的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B.
❷ 乙酸丁酯:(CH 3 COOCH 2 CH 2 CH 2 CH 3 )是一种常用的香精,经酯化反应可进行乙酸丁酯的合成。
(1)E A D B (2分) (2)浓硫酸、沸石(2分); (3)冷凝回流挥发的乙酸和丁醇(1分)雹陪橡 (4)溶解吸收未反应的源旁酸和醇(1分), (5)上(因稀乱塌释后的酸液密度≈1,而乙酸丁酯的密度<1)(1分) CH 2 = CH—CH 2 —CH 3 ,CH 3 —CH 2 —CH 2 —CH 2 —O—CH 2 —CH 2 —CH 2 —CH 3 (2分)
❸ (2014肇庆一模)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实验装置有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可供选用.制备乙酸丁酯所涉及的有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物乙酸、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大大降低了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应该选用装置乙, 故答案为:乙;由于反应物乙酸、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 (2)1-丁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2,也能够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 故答案为: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CH3CH2CH=CH2; (3)要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可以增大乙酸的浓度,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也可以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着正向移动, 故答案为:增加乙酸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或移走生成物); (4)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分离的是混合液体,不需要使用过滤、蒸发等操作,需要使用分液方法分离,所以一定使用的操作为AB, 故答案为:AB; (5)分液漏斗的下方有旋塞,使用前必须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或者是否堵塞;分液操作时,如果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未打开,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会流出, 故答案为:检查是否漏水或堵塞,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未打开(或漏斗内部未与大气相通,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未与漏斗口上的小孔对准).
❹ 提纯乙酸丁酯的方法
提纯乙酸丁酯的方法如下:
(1) 减压蒸馏法 乙酸丁酯用等体积碳酸钠溶液 (5%)洗涤,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蒸馏,当干燥要求严格时,可加入五氧化二磷干燥、过滤,在隔绝湿气的条件下蒸馏。也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洗涤两次,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蒸馏。 1—水浴;2—1000 ml克莱森烧瓶; 3—毛细管; 4—温度计;0~ 100℃;5—球形冷凝管; 6—接受器; 7—加热圈; 8—接调压变压器; 9—接真空泵; a、b—两通活塞; c—三通活塞 将500ml洗涤干燥过的乙酸丁酯置于烧瓶中,联结蒸馏装置,打开活塞a、b、c,启动真空泵抽出系统内的空气,当系统内压力达到7998Pa时,接通恒温水浴电源,温度控制在60~70℃,蒸馏速度,1~2滴/s,待蒸出50~60ml后,关闭活塞a,使活塞 c接通大气,卸下接受瓶,弃去首段馏出液,装好并接通c,使接受瓶与泵接通,蒸馏继续进行,当蒸出300~350ml馏出液时停止蒸馏,此中段馏分即为提纯品。注意水浴温度应随真空度的大小而定,应以蒸馏速度为准。
(2) 乙酸丁酯的回收 将使用过乙酸丁酯废液,在分液漏斗中水洗几次,然后用硫代硫酸钠稀溶液洗涤几次使之褪色,再用水洗几次,再按(1)蒸馏提纯。
参见网络:http://ke..com/link?url=ACIdVUfhqi_598ac7eqUUg-SvSh4QXz--n-uzUqRGYn2zuq
❺ (2012江苏三模)乙酸正丁酯是常用的食用香精.实验室用正丁醇和乙酸制备乙酸正丁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加
(1)在干燥的50mL的A中,加入11.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振荡混合均匀后加入1~2粒,装置图中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烧瓶中加入沸石房子和暴沸;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沸石; (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分离生成物会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分离出酯化反应生成的水,提高反应产率, 故答案为:及时分离出产物水,使化学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3)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原来的高度,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反应结束; 故答案为: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 (4)酯不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分层静置后减小分液,酯在上层,水在下层,依据“上吐下泻”分离,步骤2中从分液漏斗中得到酯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层从上口倒出;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层从上口倒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❻ 求实验室制取硝基苯装置图,还有制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装置图。
基础实验书上有的
❼ 乙酸正丁酯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图2装置合成乙酸正丁酯(夹持装置已略去),发生的化
(1)b (1分)尾接管 (1分) (2)检漏 (1分)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 (1分)(合理答案给分) (3)CH 3 CH 2 CH=CH 2 (2分)(合理答案给分)除去醋酸、硫酸 (2分) (4)B (1分) (5)打开分水器下端的活塞,让水流出 (2分)分水器中水面高度基本不再变化 (2分) (6)63.8% (2分)
❽ 乙酸和丁醇生产乙酸丁酯的工艺流程图并加以描述

请春悉在此输宴森盯入您晌和的回答
❾ 乙酸丁酯的制备是什么
乙酸丁酯的制备各试剂加入试管的次序是:先乙醇,再浓H2SO4,最后加乙酸。 再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的时候,为了防止混合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液体迸溅,应当边加边振荡。当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乙酸,这是为了防止乙酸的挥发而造成浪费。实验加热前应在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止加热过程中发生暴沸。 装置中的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兼冷凝回流,防止未反应的乙酸、乙醇因蒸发而损耗.导气管不宜伸入饱和N a2CO3溶液中的原因:防止倒吸。 
反应的加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先小火微热一段时间,再大火加热将生成的乙酸乙酯蒸出。小火微热是为了防止将尚未反应的乙酸、乙醇蒸出,后期的大火蒸发是为了使乙酸乙酯脱离反应体系,有利于可逆反应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与有机实验乙酸丁酯的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铸铁阀门怎么焊
发布:2025-09-08 12:52:30
浏览: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