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机床设备有哪些安全设备
皮带罩、齿轮罩、电气罩、铁屑档板、防护栏杆,电柜门联锁装置,操作防护门门联锁装置,主轴皮带防护门门联锁装置,机床接地装置,限位装置,.断路器,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热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平面磨床),双手操作按钮(剪板机),光栅防止误入装置。等等。不同的机床设备有不同的安全防护装置。
❷ 提升机床操作安全性的研究
提升机床操作安全性的研究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机床安全设计、制造和操作的概况。以铣床为例对其操作安全防护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提升机床操作安全标准的必要性,视安全质量与产品质量并重。推荐了标准贯彻实施的方案,促进与同行的共同交流。
20世纪90年代初,欧盟和美国将机床设备的安全性能正式列为研究内容,目前己有较郑樱好的应用。他们将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安全人机工程学、可靠性及可维护性等结合起来,从机床的结构设计、安全防护和提供使用信息3大方面来保证机器的安全性。国内虽然在可靠性及可维护性设计方面有研究,但还缺乏经验,至于如何对机床设备的安全性能评价及优化则是刚刚提出的概念,几乎没有人专门研究,而这些又正是目前机床设计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欧盟和美国遵照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已相继制定和颁布了统一的机床安全风险评价模式,旨在把危险消除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使自己生产的机床达到本质上的安全。而我国由于没有相应的评估模式和安全设计规范,不能开展安全评估,即使进行过一些简单的评估,也是在产品出来之后。这也是我国与欧美先进国家的差距之一。要想缩小此差距,提升机床操作安全性,首先应保证操作的机床具备可靠的安全性,也就是说产品的机电质量安全不单纯是机械的、液压的、电气的等各自方面的质量安全,而是还要考虑通过联锁装置、限位装置、自动检测装置、安全标志和安全色等全面的来保障产品整体上的质量安全性能并达到或高于有关标准要求;然后按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最后再按机床操作安全标准要求进行正确操作,才能提升机床操作的安全性。
1.机床操作安全防护现状和要求及现有机床安全标准情况
1.1铣床
铣床分为普通铣床和数控铣床(含加工中心)。多年来普通铣床的设计、制造一直不带机床安全防护罩、导轨防护罩等,操作手柄、手轮存在缠绕危险,运动部件存在挤压、剪切危险,加工过程中切屑、冷却液四处飞溅存在扎孝山伤、喷伤、烫伤和滑倒等危险,未能实现人机隔离,机床上的安全警告标志也比较少,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因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和出口商检监督检查限制,对出口普通铣床进行了安全方面的改进,增加了简易的机床防护罩和其他安全防护功能,在说明书中补充了安全方面的内容,在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完善其安全性。
数控铣床(含加工中心)一般是高档机床,功能多、结构复杂、配置先进、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但产生的危险也多,所以制造商特别重视其安全质量的保证。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和研究:
(1)通过设计,尽可能排除或减少所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即适当地选择设计结构,尽量减少操作者介入危险区的需要,以限制其面临危险等)。
(2)通过设计,对不能避免或充分限制的危险,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安全装置)。
(3)对于无法通过设计排除或减少的,而且安全防护装置对其无效或不完全有效的遗留危险,用信息通知和警告操作者(采用警告标志、并在使用说明书中表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机床的安全信息是保证机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不能完全依靠安全信息来弥补设计的缺陷和解决机床存在的危险和隐患。
所以,数控铣床(含加工中心)均带全封闭式机床防护罩,导轨防护罩、自动排屑装置、联锁保护、干涉区设置、安全警告标志并配安全操作说明书等资料。在操作者熟悉机床使用说明书安全部分内容和遵守相应安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操作是很安全的。
由于目前安全性试验方面的标准欠缺,未能对防护装置进行模拟试验,仅靠多年的经验数据设计板厚和结构,缺乏科学依据。一旦操作者因使用机床而造成伤害时,制造商又不能提供与产品安全设计、安全制造、安全使用等方面有关的数据和资料,那么制造商将承担巨额罚金。国内某个机床厂巧丛中销往美国的机床曾经发生了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举证时提供不了机床安全使用方面的相关资料,最终被判罚赔付操作者超过机床本身价值数十倍的赔偿金。所以安全性试验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2铣床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安全标准
主要包括:
GB 2893—2008安全色;
GB 2894—2008安全标志;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8196—2003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 12265.1—1997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2265.2—2000机械安全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2265.3—1997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距离;
GB/T 15706.1—2007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GB/T 15706.2—2007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
GB/T 16754—2008机械安全 急停 设计原则;
GB/T 16769—2008金属切削机床 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 16855.1—2008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控制部件 第1部分:设计通则;
GB/T 16856.1—2008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1部分:原则;
GB/T 16856.2—2008机械安全风险评估 第2部分:实施指南和方法举例;
GB/T 17454.1—2008机械安全 压敏防护装置 第1部分:压敏垫和压敏地板设计和试验通则;
GB/T 17888.1—2008机械安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1部分:进入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
GB/T 17888.2—2008机械安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GB/T 17888.3—2008机械安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GB/T 17888.4—2008机械安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
GB/T 18153—2000机械安全 可接触表面温度确定热表面温度限值的工效学数据;
GB 18209.1—2010机械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1部分:关于视觉、听觉和触觉信号要求;
❸ 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必须根据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要求,进行安全设计。在设计阶段采取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本质安全是指一般水平的操作者在判断错误和误操作的情况下,生产系统和设备仍能保证安全。
一、设备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
1.设备本质安全的意义“凯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在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时,安全是第一位的。所有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在设备的使用寿命期内保证操作者的安全。应该要求操作者正确操作,但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操作者的正确操作是危险的,必须使设备本身达到本质安全。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经过综合分析,正确处理盯塌棚设备性能、产量、效率、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使用寿命、经济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其中安全性是必须首先考虑的。
不安全的设计会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和事故。的办法是采纳使用单位包括操作者的建议,不断改进设计,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安全设计的目标是产品100%达到质量要求,具有100%可靠性和100%的操作维修安全性。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杜绝或减少伤亡事故,减少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安全生产ぁ考试大一级建造师。
2.设备本质安全的指导思想根据生产设备安全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衫罩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设计阶段。采用技术措施来消除危险,使人不可能接触或接近危险区,如在设计中对齿轮采用远距离润滑或自动润滑,即可避免因加润滑油而接近危险区;将危险区安全封闭;采用安全装置;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这些都是设计阶段应该解决的。
(2)操作阶段。建立有计划的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制度;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测;避免或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和待用状态;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3)管理措施。指导机械的安全使用,向用户及操作人员提供有关设备危险性的资料、安全操作规程、维修安全手册等技术文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发现危险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上述三方面中,设计阶段所应采取的措施是主要的。后两方面的措施只是补充。
❹ 本型号车床有哪些过载安全保护装置,各保护什么
本型号车床的过载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电流保护装置慎扮、温度保护装置、气压保护装置和润滑油保护装置。
电流保护装置主要用于保护车床的电机,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电流保护装置会自动断开电源,以防止电机过载烧坏。
温度保护装置主要用于保护车床的电机,当车床运行时,电机的温度会升高,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温度保护装置会自动断开电源,以防止电机过载烧坏。
气压保护装置主岁蔽要用于保护车床的润滑系统,当车床运行时,润滑系统的压力会升高,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气压保护装置会自动断开电源,以防止车床过载烧坏。
润滑油保护装置主要用于保护车乎孝州床的润滑系统,当润滑油低于设定值时,润滑油保护装置会自动断开电源,以防止车床过载烧坏。
❺ 车床夹具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在机床上为使工件的表面能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与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夹具通常由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引导元件、分度装置、连接元件以及夹具体等组成。下面简单说明下数控用夹具的选用方法:
(1)数控为能装夹不一样尺度、不一样形状的多种类工件,数控加工的夹具应具有柔性,通过恰当调整即可夹持多种形状和尺度的工件。
(2)传统的专用夹具具有定位、夹紧、导向和对刀四种功用,而数控机床上通常都配备有触摸试测头、刀具预调仪及对刀部件等设备,能够由机床处理对刀。数控机床控制的精确的定位精度,可完结夹具中的刀具导向功用。因而数控夹具通常不需要导向和对刀功用,只需求具有定位和夹紧功用,就能满意运用需求,这样可简化夹具的布局。
(3)为习惯数控的高效率,数控加工夹具应尽裂燃世能够运用气动、液压、电动等主动夹紧设备疾速夹紧,以缩短辅佐时间。
(4)夹具自身应有满意的刚度,以习惯大切削用量切削。数控加工具有工序会集的特色,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既要进行切削力很大的粗工艺,又要进行到达工件结尾精段物度需求的精工艺,因而夹具的刚度和夹紧力都要满意大切削力的需求。
(5)数控铣床型号为习惯数控多方面加工,要防止夹具布局包含夹具上的组件对刀具运动轨道的干与,夹具布局不要阻碍刀具对工件各部位。
(6)夹具的定位要牢靠,定位元件应具有较高的定肆肢位精度,定位部位应便于清屑,无切屑积留。如工件的定位面偏小,可思考增设技术凸台或辅佐基准。
(7)数控铣床型号对刚度小的工件,应确保最小的夹紧变形,如使夹紧点接近支承点,防止把夹紧力效果在工件的中空区域等。若是上述办法不能把工件变形控制在精度需求的范围内,应在精加工前使程序暂停,以减小夹紧变形对精度的影响。
❻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答:(1)安全防护装置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不得有锐利的边缘和突缘;
(2)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确保安全;
(3)安全防护装置应与设备运转联锁,保证安全防护装置未起作用之前,设备不能运转;
(4)安全防护罩、屏、栏的材料,及至运转部件的距离,按GB8196、GB8197执行;
(5)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
安全警示和安全距离、螺旋传动等都应该加设防护装置和防护隔离网,并有安全操作规程、齿轮传动、皮带轮,加以防护、链轮机械设备外露的旋转和传动部位如、联轴节:旋转传动轴
安全要求不会作废,只会加强。
重型机械加工设备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你问的可能是冷加工方面的,大致有镗铣床主轴直径160mm以上;5m以上的龙门铣、刨床;3.4m以上的立车;1.6m以上的卧车、磨床;9m以上的深孔钻镗床;等等,简单的说工件在30吨以上的机加工设备可列为重型机械加工设备。
《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三条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法律、行政法规对目录的制定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予以淘汰。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1、防坠安全器
2、上下限位
3、极限限位
4、缓冲弹簧
5、上下行门限位开关
6、单行门限位开关
7、顶门限位开关
8、围栏门锁
9、单行门锁
10、上下行门锁
通用设计要求
4.1 结构设计要求
4.1.1 机床的外形布局应确保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使用机床时,不应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动的危险。由于机床的原因不能确保足够稳定时,应采取固定措施。
4.1.2 应通过将维护、润滑和调整点设置在危险区外面,最大程度地减少进入危险区的需要。
4.1.3 除某些必须位于危险区的,如急停装置或示教盒等,手动控制装置应配置于危险区区域之外。
4.1.4 可接触的外露部分不应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锐边、尖角和开口。不可消除的,低于1.8米的设备尖锐易磕碰部分要加软防护。
4.1.5 易坠落的部件要有防坠落保护装置。
4.1.6 作业环境导致容易滑倒的作业地点,地面或脚踏板应采取防滑倒措施。
4.1.7 脚踏操作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误操作。
4.1.8 机床的限位装置应尽量安装到无振动、不受影响的合适位置上,动作应可靠。
4.1.9 出现危害将造成不可承受影响的结构,应考虑设计双重保护。
4.1.10 运动中有可能松脱的零件、部件应设置防松装置。
4.2 控制设计要求
4.2.1 自动生产线、输送线等安全隐患不容易监控的设备,应采用安全继电器、安全PLC等专用安全器件进行安全防护设计。
4.2.2 除主电柜上主电源以外的区域电源必须使用钥匙电源开关锁,且带有挂牌后防止送电的连锁机构。
4.2.3 被保护装置触发功能引起停机后,机器的工作循环应该只有通过主控制柜启动方能再启动,而不应在危险消失后自动启动或在危险源附近就地启动。
4.2.4 所有具有相反动作不允许同时执行的,应具备互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同时发生动作。
4.2.5 不同的结构动作一旦同时发生,将造成设备或人员伤害的,应具备互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同时发生。
4.2.6 不同的结构动作必须遵循固定顺序,一旦紊乱将造成设备或人员伤害的,应具备连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紊乱发生。
4.2.7 所有涉及安全的连锁、互锁控制点,应保留硬件触点连锁、互锁控制,而不应只使用软件实现。
4.2.8 出现过载、欠电压、欠电流、过压力、欠压力、过流量等情况,将导致设备或人身安全隐患的结构,应利用敏感元件进行检测,并在接近危害时进行工作保护。
4.2.9 保护系统动作时,应具备可以同步启动的声光报警装置,提示作业人员采取措施。
4.2.10 安全保护电路引发的停止和报警应通过复位操作才能恢复。
4.2.11 220VAC电源的零线必须取自电力系统火线和中性线,或隔离变压器副边,不应利用有接零保护的机床外壳做零线。
4.2.12 设备停电、停气等能源供应中断时,应不发生任何可以预测的危险动作。如设备下沉、滑行、动作紊乱等,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性设计,防止危险发生。
4.2.13 恢复供电、供气等动能供应时时,设备不能产生自行起动等非操作才发生的动作。
4.3 其它
4.3.1 设备必须考虑可预见的误用、误操作造成的危险,并设计防护措施。
4.3.2 安全装置设计采用的零部件、材料必须充分考虑其可靠性和寿命不低于设备主结构的可靠性和寿命,以保证其在设备寿命周期内一直有效。
4.3.3 电气控制系统元件必须考虑防火、防爆、防潮等特殊环境的要求,并按相关国家法规进行设计和制造。
4.3.4 有焊接、切削飞溅的场所 *** 电缆要求使用防飞溅、阻燃铜芯软电缆。
4.3.5所有用做临时电源的插座,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
应有护手安全装置,传动部位防护罩。
1.起升限位开关:重锤式限位、旋转限位,防止起升行程过极限。 2.起重量限制器或者电子秤,防止起吊重物过载。 3.行程限位开关:单限位、双限位(带有预减速限位),防止大、小车运行超过行程。 4.防撞装置:激光检测防撞,通过激光反射检测距离、缓冲器,吸收碰撞动能。 5.电气连锁开关:门开关、登机请求开关。 6.超速开关:检测起升电机转速,电机失速时起作用。 7.特殊起升机构有速度反馈、安全制动器(如行星减速器的铸造起重机)。安全制动器直接抱死卷筒。 8.钢结构防护设计:栏杆、防护罩等。必要处设置检修平台。 9.钢丝绳防脱槽装置。 10.特殊用途起重机设置防热辐射板、防火焰板、绝缘防酸等保护装置。 11.司机室讯响警告设备。
❼ 安全防护装置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通用设计要求
4.1 结构设计要求
4.1.1 机床的外形布局应确保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使用机床时,不应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动的危险。由于机床的原因不能确保足够稳定时,应采取固定措施。
4.1.2 应通过将维护、润滑和调整点设置在危险区外面,最大程度地减少进入危险区的需要。
4.1.3 除某些必须位于危险区的,如急停装置或示教盒等,手动控制装置应配置于危险区区域之外。
4.1.4 可接触的外露部分不应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锐边、尖角和开口。不可消除的,低于1.8米的设备尖锐易磕碰部分要加软防护。
4.1.5 易坠落的部件要有防坠落保护装置。
4.1.6 作业环境导致容易滑倒的作业地点,地面或脚踏板应采取防滑倒措施。
4.1.7 脚踏操作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误操作。
4.1.8 机床的限位装置应尽量安装到无振动、不受影响的合适位置上,动作应可靠。
4.1.9 出现危害将造成不可承受影响的结构,应考虑设计双重保护。
4.1.10 运动中有可能松脱的零件、部件应设置防松装置。
4.2 控制设计要求
4.2.1 自动生产线、输送线等安全隐患不容易监控的设备,应采用安全继电器、安全PLC等专用安全器件进行安全防护设计。
4.2.2 除主电柜上主电源以外的区域电源必须使用钥匙电源开关锁,且带有挂牌后防止送电的连锁机构。
4.2.3 被保护装置触发功能引起停机后,机器的工作循环应该只有通过主控制柜启动方能再启动,而不应在危险消失后自动启动或在危险源附近就地启动。
4.2.4 所有具有相反动作不允许同时执行的,应具备互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同时发生动作。
4.2.5 不同的结构动作一旦同时发生,将造成设备或人员伤害的,应具备互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同时发生。
4.2.6 不同的结构动作必须遵循固定顺序,一旦紊乱将造成设备或人员伤害的,应具备连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紊乱发生。
4.2.7 所有涉及安全的连锁、互锁控制点,应保留硬件触点连锁、互锁控制,而不应只使用软件实现。
4.2.8 出现过载、欠电压、欠电流、过压力、欠压力、过流量等情况,将导致设备或人身安全隐患的结构,应利用敏感元件进行检测,并在接近危害时进行工作保护。
4.2.9 保护系统动作时,应具备可以同步启动的声光报警装置,提示作业人员采取措施。
4.2.10 安全保护电路引发的停止和报警应通过复位操作才能恢复。
4.2.11 220VAC电源的零线必须取自电力系统火线和中性线,或隔离变压器副边,不应利用有接零保护的机床外壳做零线。
4.2.12 设备停电、停气等能源供应中断时,应不发生任何可以预测的危险动作。如设备下沉、滑行、动作紊乱等,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性设计,防止危险发生。
4.2.13 恢复供电、供气等动能供应时时,设备不能产生自行起动等非操作才发生的动作。
4.3 其它
4.3.1 设备必须考虑可预见的误用、误操作造成的危险,并设计防护措施。
4.3.2 安全装置设计采用的零部件、材料必须充分考虑其可靠性和寿命不低于设备主结构的可靠性和寿命,以保证其在设备寿命周期内一直有效。
4.3.3 电气控制系统元件必须考虑防火、防爆、防潮等特殊环境的要求,并按相关国家法规进行设计和制造。
4.3.4 有焊接、切削飞溅的场所裸露电缆要求使用防飞溅、阻燃铜芯软电缆。
4.3.5所有用做临时电源的插座,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
❽ 普通机床加工时应注意的怎样的安全生产
一、机床设备操纵系统应满足哪些安全要求?
1、便于操作,减少来回走动,避免不必要的弯腰、踮脚动作。
2、定位准确可靠,防止稍有震动便产生误动作。
3、机床设备操作件运动方向和被操作部件运动方向要符合规定,并有简易符号标志。
4、安设必要的互锁机构,防止操作件产生不协调动作,以及多人操作时不协调出现的事故。
5、手柄、手轮、按钮的结构和排列位置要符合规定。启动按钮应安装在机壳内或装设防止意外触动的护环。安装在轴杆上的手轮、手柄,在自动进刀时,会随轴转动伤人,因此应安装自动脱出装置。
二、预防切屑对人体伤害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1、根据被加工材料性质,改变刀具角度或增加断屑装置,选用合适的进给量,将带状切屑断成小段卷状或块状切屑,加以清除。
2、在刀具上安装排屑器,或在机床上安装护罩、档板,控制切屑流向,不致伤人。
3、高速切削生铁、铜、铝材料,除在机床上安装护罩、档板以外,操作者应配备防护眼镜。
4、使用工具及时清除机床上和工作场所的铁屑,防止伤手、脚,切忌用手去扒铁屑。
三、加工畸形和偏心零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加工畸形和偏心零件,一般采用花盘装卡对工件进行固定。因此首先要注意装卡牢靠。卡爪、压板不要伸出花盘直径以外,最好加装护罩。其次要注意偏心零件的配重。配重要适当。配重的内孔直径与螺杆直径间隙要小。机床旋转速度不要太高,以防旋转时离心力作用将配重外移,与机床导轨相碰,折断螺丝,打伤操作者。
四、机床设备配置哪四种安全装置其作用是什么?
1、防护装置 用来使操作者和机器设备的转动部分、带电部分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加以隔离。如皮带罩、齿轮罩、电气罩、铁屑档板、防护栏杆等。
2、保险装置 用来提高机床设备工作可靠性。当某一零部件发生故障或出现超载时,保险装置动作,迅速停止设备工作或转入空载运行。如行程限位器、摩擦离合器等。
3、联锁装置 用于控制机床设备操作顺序,避免动作不协调而发生事故。如车床丝杆与光杆不能同时动作等,都要安装电气或机械的联锁装置加以控制。
4、信号装置 用来指示机器设备运行情况,或者在机器设备运转失常时,发出颜色、音响等信号,提醒操作者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处理。如指示灯、蜂鸣器、电铃等。
五、操作机床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工作前穿好工作服,扎好袖口,戴好工作帽。
2、认真检查设备各部分及防护罩、限位块、保
险螺钉等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3、设备必须牢固有效地接地接零,局部照明灯为36v电压。
4、工作前,在各油孔内加油润滑,空转试车确认无故障方可工作。
5、机床运转时,不准用手检查工件表面光洁度和测量工件尺寸。
6、装卡零部件时,板手要符合要求,不得加套管以增大力矩去拧紧螺母。
7、不准用手缠绕砂布去打磨转动零件。
8、对高速转动的偏心工件或畸形工件要加配重,并作平衡试验,突出部分加护罩。
9、更换齿轮、装卸夹具必须切断电源,停稳后才能进行
10、自动走刀前,调整和紧固行程限位器,并拨出进给手枪。
11、下班时,要将各种走刀手柄放在空档设置,拉下电门,并擦试机床打扫卫生。
❾ 车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这是要点,自己看,说明书范文格式,网上很多,随便下个,对着格式写就可以了
一 、车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在车床上用来加工工件内、外回转面及端面的夹具称为车床夹具。车床夹具多数安装在主轴上;少数安装在床鞍或床身上。后一类属机床改装范畴,应用较少,不做介绍。车床夹具按工件定位方式不同分为:定心式、角铁式和花盘式等。
1.定心式车床夹具
在定心式车床夹具上,工件常以孔或外圆定位,夹具采用定心夹紧机构。
2.角铁式车床夹具
在车床上加工壳体、支座、杠杆、接头等零件的回转端面时,由于零件形状较复杂,难以装夹在通用卡盘上,因而须设计专用夹具。这种夹具的夹具体呈角铁状,故称其为角铁式车床夹具。
3.花盘式车床夹具
这类夹具的夹具体称花盘,上面开有若干个T形槽,安装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和分度元件等辅助元件,可加工形状复杂工件的外圆和内孔。这类夹具不对称,要注意平衡。
二、车床夹具设计要点
1.车床夹具与主轴的连接方式
由于加工中车床夹具随车床主轴一起回转,夹具与主轴的连接精度直接影响夹具的回转精度,故要求车床夹具与主轴二者轴线有较高的同轴度,且要连接可靠。通常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夹具通过主轴锥孔与主轴连接
(2)夹具通过过渡盘与机床主轴连接
2。对定位及夹紧装置的要求
(1)为保证车床夹具的安装精度,安装时应对夹具的限位表面进行仔细找正。
(2)设置定位元件时应考虑使工件加工表面的轴线与主轴轴线重合。
(3)车床夹具的平衡及结构要求
对角铁式、花盘式等结构不对称的车床夹具,设计时应采用平衡装置以减少由离心力产生的振动及主轴轴承的磨损。
车床夹具一般都是在悬臂状态下工作的,为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夹具结构应力求简单紧凑,轻便且安全,悬伸长度尽量小,使重心靠近主轴前支承。为保证安全,夹具体应制成圆形,加具体上的各元件不允许伸出夹具体直径之外。此外,夹具的结构还应便于工件的安装、测量和切屑的顺利排出或清理。
1 .设计定位装置时应使加工表面的回转轴线与车床主轴的回转轴线重合。
2 .设计夹紧装置时一定要注意可靠,安全。因为夹具和工件一起随主轴旋转,除了切削力还有离心力的影响。因此夹紧机构所产生的夹紧力必须足够,自锁要可靠,以防止发生设备及人身事故。
图 6-29 为夹紧力实施方案的比较。图 6-29b 的夹紧方案安全可靠性优于图 6 -29a 的夹紧方案。
3 .夹具与车床主轴的连接方式,根据夹具体径向尺寸的大小,一般有两种方法:
( 1 )对于径向尺寸 D < 140mm , 或 D < (2—3)d 的小型夹具,一般用锥柄安装在主轴的锥孔中,并用螺栓拉紧。如图 6— 30a 所示。
( 2 )对于径向尺寸较大的夹具,一般通过过渡盘与车床主轴前端连接。如图 6-30b,c,d 所示,其连接方式与车床主轴前端的结构形式有关。专用夹具以其定位止口按 H7/h6 ,或 H7/js6 装配在过渡盘的凸缘上,再用螺钉紧固。为了提高安装精度,在车床上安装夹具时,也可在夹具体外圆上作一个找正圆,按找正圆找正夹具中心与机床主轴轴线的同轴度,此时止口与过渡凸缘的配合间隙应适当加大。
4 .夹具的悬伸长度 L 与轮廓尺寸 D 的比值应参照下列数值选取:
直径小于 150mm 的夹具, L/D ≤ 1.25 ;
直径在 150mm ~ 300mm 之间的夹具, L/D ≤ 0.9 ;
直径大于 300mm 的夹具, L/D ≤ 0.6 。
5 .夹具总体结构应平衡。因此一般应对夹具加配合块或减重孔。为了弥补用估算法得出的配重的不准确性,配重块(或夹具体)上应设置径向槽或环形槽,发便调整配重块位置。
6 .为了保证安全,夹具体上的各种元件不允许突出夹具体圆形轮廓以外。
7 .夹具体总图上的尺寸标注除与一般机械装置图样有相同的要求外,还应注意其自身的特点。即在夹具总图上还应标出影响定位误差、安装误差和调整误差有关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影响定位误差的主要是定位元件或定位副的制造公差或配合公差。如图6 — 26 中两定位销公差 ф 9f 9 和 ф 9f 7 及两销中心距 142 ± 0.06mm 等。
影响安装误差的主要是定位元件工作面与机床连接面之间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夹具体上的底面(如图 6 — 24 中 A 面、图 6 — 26 中 E 面等)则体现机床主轴的端面;而夹具上的工艺孔(如图 6 — 24 中工艺孔¢ d )、夹具体上的止口(如图 6 — 26 中¢ 170H7 孔)或夹具体外圆上的找正圆均体现机床主轴的回转轴心线。因此定位元件工作面与这些连接面均应标出尺寸精度或位置精度。如图 6 — 24 中的尺寸 100 ± 0.05 mm 和 57.5 ± 0.05 mm 。又如图 6 — 26 中对 C 面的平行度要求等。
影响调整误差的是刀具与定位元件工作面之间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