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一小车

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一小车

发布时间:2023-05-15 04:25:30

Ⅰ “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

①A:小车获得的动能应该等于橡皮筋对其做的功,所以小车必须从同一位置由版静止弹出,故权A正确.
B: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和小车获得的动能满足:w=

1
2
mv2的关系,所以当小车质量一定时:w与v2成正比.所以最好做w与v2的关系,实验时需要画多个图象找最好的.故B正确.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故C错误.
D:实验中用到多条橡皮筋,就要求每次橡皮筋相同且被拉长的一样多,这样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才有倍数关系.故D错误.
故选:AB
②从纸带上我们可判断出打C点时,小车具有最大的速度
vC可由B到D的平均速度求出:
即:vC=
xBD
2×0.02
(10.44?7.12)×10?2
0.04
m/s=0.83m/s
故答案为:①AB
②0.83

Ⅱ 如图一是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

(1)激腔银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就具有相同的速度.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同过的距离不等,就说明了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同,小车运动距离圆空越长就说明摩擦阻力越小;即在小车速度相等的明宴情况下,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长;
(3)从实验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因此如果小车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永远运动下去;即运动的小车,当不受到阻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
(1)速度.
(2)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
(3)运动的物体不受到阻力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Ⅲ “探究功和物体速度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当小车在1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

(1)A、不启动打点计时器,毁迅逐渐增大木板倾角,直到小车开始下滑,由静到达是加速,说明平衡摩擦力过度,故A错误;
B、启动打点计时器,逐渐增大木板倾角,直到小车开始下滑,由静到达是加速,说明也是平衡摩擦力过度,故B错误;
C、仔余虚不启动打点计时器,逐渐增大木板倾角,直到小车获得初速度后能匀速下滑,不借助打点计时器,无法准确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启动打点计时器,逐渐增大木板倾角,直到小车获得初速度后能匀速下滑,较为准确的判断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2)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由此他猜测橡皮筋做的功可能与小车获得最大速度念燃的平方成正比,为验证这一猜测,他要继续做的探究工作是:画出W-v2图线,看是否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果是,则证明橡皮筋做的功与小车获得最大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故答案为:
(1)D;
(2)画出W-v2图线,看是否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果是,则证明橡皮筋做的功与小车获得最大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Ⅳ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共

(1)由图2所示纸带可知,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小车在AB段的位移越来越大,由此可知,在AB段小车做加速运动;在BC段,相邻点间的距离相等,小车在BC段做匀速运动,橡皮筋做功完毕,小车做匀速运动,实验时应测出橡皮筋做功完毕时小车的速度,因此应选BC来计算小车的速度v.
(2)A、使用橡皮筋对小车所做功等于合外力的功,实验芹绝配前要平衡摩擦力,长木板要适当倾斜,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嫌指阻力,故A正确;
B、选择相同的橡皮筋,实验时使橡皮筋的伸长量相同,每根橡皮筋做功相同,可以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宏液做功的数值,故B正确;
C、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额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相同,以保证每根橡皮筋做功相同,故C正确;
D、由实验可知,W与v2成正比,故D错误;
故答案为:(1)加速;匀速;BC;(2)ABC.

Ⅳ 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若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应保

(1)若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
(2)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计数点间距相等,知摩擦力和小车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平衡;
(3)A、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A正确,B错误.
C、实验时,将接好纸带的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故D正确,C错误.
故选:AD.
(3)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则打点周期为0.02s,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
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1的瞬时速度:v1=

s1+s2
2T
(7.05+7.68)×10?2
0.2
m/s=0.74m/s.
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
a=
(s4+s5+s6)?(s1+s2+s3)
9T2
=
[(8.95+9.61+10.26)?(7.05+7.68+8.33)]
9×0.01
=0.64m/s2
故答案为:(1)小车质量;(2)相等;(3)AD;(4)0.1,0.74,0.64.

Ⅵ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

(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
解得:a=

mg
M+m

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为:F=Ma=
Mmg
M+m
=
mg
1+
m
M

只有当M>>m时,F≈mg,即只有当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2)电游拦明源频率为50Hz,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所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0.1s
由匀变速直神告线运动的推论△x=at2可得,加速度为:a=
a1+a2+a3
3
=
DE?AB+EF?BC+FG?CD
9t2

代入数据解得:a=1.58m/s2
由图2所示实验实验数据可得,存在拉力时,加速度为0,说明实验时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故答案为:(1)M>>m;(2)1.58;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衡铅力不足.

Ⅶ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某同学在探究小车质量不变,小车的

(1)该实验要求满足小车的质量大于大于钩码的质量,这样小车所受的合力才近似等于砝码的重力,只有B满足此条件,故选B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s4-s1=3a1T2
s5-s2=3a2T2
s6-s3=3a3T2哪游 ③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联立①②③得:
a=

s6+s5+s4?s3?s2?s1
9T2

代好缓帆入数据解得:a=1.92m/s2
(3)①由图3可知:图线中当F≠0时物体的加速度a=0,即只有当F增大到一定值时物体才开始具有加速度,故在物体保持静止的时候其所受的静摩擦力等于绳子的拉力,所以友雹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或者平衡摩擦力不足;
②由图4可知:图线纵轴的截距大于0,说明在无拉力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大于0,即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大.
故答案为:(1)B
(2)1.92
(3)①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足;
②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大.

Ⅷ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220V交流电源的仪器,其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纤歼则其打点周期为0.02s,当电源频率低于低于50Hz时,实际打点周期将变大,而进行计算时,仍然用0.02s,因此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数值大.
(2)A、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左端较远,这样便于小车运动一段过程,从而能准确测量小车的加速枝坦度,减小误差.故A正确.
B、纸带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以便减小摩擦,故B正确.
C、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同时为了使打点更稳定,使所打点尽量在一条直线上,应该先接通毁搭冲电源,后释放小车,故C错误;
D、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需要平衡摩擦力,所以实验时木板可以右端适当垫高一点,故D错误.
故选:AB.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1、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即:v1=

(3.39+3.77)×0.01
2×0.1
=0.36m/s,
v3=
(4.15+4.53)×0.01
2×0.1
=0.43m/s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x=aT2
由题中数据可知:△x=0.38cm,T=0.1s,
解得:a=
0.0038
0.01
=0.38m/s2
故答案为:(1)交流,0.02,大.
(2)AB
(3)0.36,0.43
(4)0.38

Ⅸ 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b.接通电源后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给打点计时器供电,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处理数据,故选:AC
(2)从图中读出x 2 =3.00cm,x 5 =13.20c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打点“1”时的瞬时速度v 1 =
x 02
t 02
=0.375m/s
故答案为:(1)AC(2)3.00,13.20,0.375

Ⅹ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

(1)在实验过程中应先固定打点计时器,再放置小车,然后打开电源,最后释放小车回,所以正确的顺序是答DCBA.
(2)每隔4点或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相临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1s.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1=

0.0339+0.0377
2×0.1
=0.36m/s,
v3=
0.0415+0.0453
2×0.1
=0.43m/s,
(4)根据加速度定义得:
a=
△v
△t
=0.35m/s2
故答案为:(1)DCBA
(2)0.1
(3)0.36,0.43,(4)0.35

阅读全文

与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一小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除草剂专用电动工具 浏览:178
圆形阀门阀芯出来了怎么办 浏览:903
大沥批发五金机电 浏览:118
超声波管外压力测量装置的设计 浏览:63
国美变频空调怎么强制制冷 浏览:962
卫生间热水用什么阀门 浏览:318
dnf怎么设置开启技能机械师 浏览:382
pid图中仪表sal什么意思 浏览:456
呼吸作用三合一实验装置 浏览:197
厂房修好了怎么配置消防设备 浏览:449
福建披萨设备哪里买 浏览:970
推力球轴承怎么分辨 浏览:39
机舱辅助设备有哪些 浏览:951
煤改电设备安装在哪个屋子合适 浏览:740
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和作用 浏览:804
水下设备在哪里 浏览:364
橡胶板机器设备多少钱一台 浏览:898
成套的机器设备怎么报关 浏览:909
杆端轴承是属于什么件 浏览:790
腿肌肉健身器材有哪些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