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
3 CH
2 OH + CH
3 COOH

CH
3 COO CH
2 CH
3 +H
2 O (2分)
(2)饱和碳酸钠溶液(1分)
(3)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缓慢的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振荡 (每空1分,共2分)
(4)①防止出现倒吸②使冷凝效果更好③导气(各1分,3分)
(5)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有利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1分)
❹ 制乙酸乙酯试管中的液体
(1)液体乙酸乙醇沸点低,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此弯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所以试管B内盛放的液体是饱和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碎瓷片;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2)实验中用乙醇与乙酸作用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 3 COOH+CH 3 CH 2 OH 浓 H 2 S O 4 △ CH 3 COOCH 2 CH 3 +H 2 O, 故答案为:CH 3 COOH+CH 3 CH 2 OH 浓 H 2 S O 4 △ CH 3 COOCH 2 CH 3 +H 2 O, (3)试管中加入饱和Na 2 CO 3 溶液历扒春,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肢耐比水小,在上层, 故答案为:上.
❺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试回答:(1)B中所盛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伸入B中的导管
(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内和乙酸、降低乙酸容乙酯的溶解度,产物便于分层;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饱和碳酸钠溶液吸入反应试管中,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有利于乙酸乙酯的分离;防止液体发生倒吸;
(2)乙酸乙酯密度小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会浮在上层,乙酸乙酯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具有果香气味;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果香;取代.
❻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本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
(8分)(1)CH
3CH
2
OH+CH
3
COOH
CH
3
COOCH
2
CH
3
+H
2
O (2)A
(3)催化剂和吸水剂 (4)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5)分液漏斗 分液
试题分析:(1)本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是乙酸与乙醇之间的酯化反应,方程式是CH
3
CH
2
OH+CH
3
COOH
CH
3
COOCH
2
CH
3
+H
2
O.
(2)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而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挥发的,所以配置混合溶液时,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先加乙醇,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和乙酸,答案选A。
(3)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又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浓硫酸还起到吸水剂的作用,有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4)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所以饱和Na
2
CO
3
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5)由于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以通过分液法实现分离,所以要分离10mL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实验题的考查,试题紧扣教材,基础性强,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明确实验原理,注意浓硫酸和碳酸钠的作用,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❼ (1)某实验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该装置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______;并说
(1)①反应试管稿迹受热不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的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
故答案为:导管伸入碳酸钠溶液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
②乙醇与乙酸都能溶于水,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溶液分层,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出现一层无色油状液体,说明有新物弊敬芹质生成;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出现一层无色油状液体;
③羧酸与醇发生的酯化反应中,羧酸中的羧基提供-OH,醇中的-OH提供-H,相互结合生成水,剩余基团结合生成乙酸乙酯,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18OH+CH3COOH
0.224L |
22.4L/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