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制作科学课教具
一、中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的思路:
中小学科学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一,课改为实验教学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自制教具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有人提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要不要自制教具”。我认为,不但要自制教具,而且要大力提倡自制教具,这是为什么呢?自制教具出自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教育教学的原因;二是经济原因。
教育教学原因是新的课程改革,需要大量的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活动是课改的一个突破口。教师参与自制教具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如:制作根系标本时,常规的做法是干制,但做带根瘤的标本时,干制无法保存侧根上的根瘤,通过反复实验,采用了另外一种思路,“浸制”。浸制的方法是把大豆根洗净,装入输液瓶中,根的顶端插入已打孔的4号胶塞孔内,并向瓶内注入保存液,待注满液体后,盖上胶塞,奇迹出现了,大豆直根上的侧根,在保存液中自然伸展,装满保存液的输液瓶起到了一个放大作用。这件根系标本的制作就是一种创新,这件教具我们就称它为创新教具。如果教师不参与自制教具活动,就不可能出现新的制作方法。
经济原因是目前全国普遍存在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学校没有钱购买工业产品。尤其我县山区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他们很少见到教具。随着市场经济,工业产品都在考虑经济效益,所以他们在设计制造时,削弱了教具的直观性。如:学具中的小磁铁实验,制作只有两厘米长,架在微小的旋转架上,学生很难看到排斥和吸引现象,因此购买这些小产品还不如自己设计自制的好。同样做这个实验只用两根小废钢锯条,磁化后就是两块自制的磁铁,再做一个旋转架,实验就可以完成了,这件教具可见度大,可以做排斥与吸引实验,还可以做磁力线实验等,这件教具不但教师会做,学生也会做,这样的制作省时、省力又省钱,实验效果明显。
自制教具不但中小学科学课仪器室中有,纵观国际上一些大校、名校,在他们的实验室中有80%的教具也都是自制的,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实验室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自制教具,为什么有这么大数量的自制教具,原因是自制的教具用者得心应手。
教育部十分重视自制教具工作,在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也注出了可自制的教具内容。据统计中小学科学课能自制的教具就有430多种,按品种计算可自制的不少于1/3。按件数计算,可自制的教具不少于1/2。大量的自制教具研制与开发急待我们去完成。
教师参与自制教具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小学科学课教师,开展自制教具活动,有力于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具研制过程中,是学习课标,吃透教材,拓宽知识领域,促进形象思维,开发教师潜能的过程。
目前抚宁县在新课改中,开展了全县性的标本采集制作活动,在传统的“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只传授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在科学课讲植物一课时,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的方式变了,观察实验要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如讲“植物的根”一课时,教材中只涉及到了一两种植物的直根、须根,老师拿出根的标本让学生看,并引导“大自然中植物的根都是什么样的,想了解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想!”老师随即说:“好,那我们就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去寻根”。科学考察回来后,同学的归纳出了农作物、蔬菜、野生植物的根,当地就有60多种。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各种植物,同时还做出了标本。同学们写出的调查报告,制做出的标本,就是很好的校本教程,探究活动使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学会了探究的方法,掌握了标本制作技术,了解了各种植物的形态、种类,又为学校标本室提供了标本,自制教具真是一举多得。
中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工作,要抓住课改的机遇,发挥优势,抓住季节,就地取材,采集标本,收集自制教具材料,自制教具。抚宁县是河北省自制教具示范县,在这次课改中又根据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科学课课程标准,开展了大规模的自制标本,教具、学具活动,他们抓住了课改的机遇,根据教学所需,从实际出发,拓宽了自制教具活动的领域。抚宁县境内有全国著名的柳江地质公园;有几百里长的海岸线;有著名的天马山、背牛顶;有两条著名的大河(洋河和戴河);有著名的南代河休疗圣地;还有著名的荷花园。我们根据教材内容,除了常规的教具、学具的制作,各地还开展了地方特色、标本制作活动。如柳江盆地的一些学校,根据科学课内容,采集制作了大量的矿石、岩石、古生物化石、卵石等标本;南戴河沿海地区制作了海洋动植物、贝类标本;丘陵地区制作了沙土、粘土、壤土、风化土、腐质土等土壤标本;平原区制作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昆虫标本,还有鸟、鱼、虫、各种动物标本等。
纵观中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前景广阔,只要我们认识到位,科学课的自制教具就能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就会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就会培养出创新人材。
二、中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与实验教学的联系:
中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与实验教学的联系十分密切,两者“形同手足”。课改中出现一套好教材,必须有相映的教具与之配套,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完成新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
(一)中小学科学课中的自制教具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中有独特的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要针对教学内容选出实验教学新的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这种成功,不只是把新课程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这些方面自制教具活动至少有以下几点作用。
1、自制教具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师生用自己研制的教具、学具做实验,得心应手,教具的性能通过研制,师生了解,教师授课道理讲的清楚,学生操作,加深了理解,记忆深刻,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如:讲气体热 冷缩一课时,大家采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共同研制各种验证器材。如:输液瓶与U型管结合的实验器;气球与小瓶结合的实验器;青霉素小瓶与U型玻璃管结合制作的微型实验器;废注射器与输液瓶连接自制的实验器等各种实验器材,研制活动培养了师生动脑能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自制教具过程中,大家想办法,比比看,看谁做的成功。小制作活动激发了师生的创造精神。如:在讲“机械”一课时,课上要有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实验器材,斜面、杠杆、齿轮等材料好收集,滑轮很难找得到。这就要求我们课前开展小制作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要求自己去找材料去研究制作,有的同学用易拉罐制作滑轮;有的用电池盖制作;有用青霉素药瓶胶盖制作;有的用一片铁片制作;有的用木板制作等,课前教师组织了小制作评比,大家选出的只有一件用一片铁片制做滑轮获得了创新奖,创新奖的评出,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并且发挥了自制教具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3、师生动手自制教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与科学探索精神。如:讲“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时,传统的教具是铜球过圈,实验中费时费力,为了改变这个实验,研制了一件偏转式指针实验器,用一根火柴就完成了实验。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有偏转轴式,滚动式、电路组合式,还有用新材料启辉器的元器件制作的。
只这一件教具就有十几种做法,教具的研制过程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与教材和实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4、自制教具活动使师生学会了使用简单工具和工具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师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能动手组装实验器材,维修实验器材。也就是说师生动手能力要强,传统实验教学,由其是分组教学,老师要一组一组的准备实验,调试仪器,维修器材等,有的老师不会使用简单工具,更谈不上研究与制作。新课程标准是让学生象老师那样会选择实验器材,会安装、会调试、会维修,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实验,自制教具活动满足了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如自制教具缺少工具,大家就千方百计去研究自制工具如:镇子、锤子、小钢锯、冲子、及画线工具等。
5、通过师生共同研制教具,密切了师生关系,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要大力推进教育方式的变革,坚持“学中做”与“做中学”共同发展,大力强化“做中学”。师生通过开展自制教具的研制活动,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与“学”的关系外,还要把做出的教具更好用于实验教学,用好自制教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密切师生关系。
❷ 现代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现代的科技发明: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机器人、太阳帆、3D打印机、自动驾驶汽车。
一、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国家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
东方超环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对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由于核聚变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因此,东方超环也被称作“人造太阳”。
该成果将为未来ITER长脉冲高约束运行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实验支持,也为我国下一代聚变装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预研、建设、运行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机器人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三、太阳帆
太阳帆(英文名:Solar sails)是利用太阳光的光压进行宇宙航行的一种航天器。由于这种推力很小,所以航天器不能从地面起飞,但在没有空气阻力存在的太空,这种小小的推力仍然能为有足够帆面面积的太阳帆提供 10e-5~ 10e-3g左右的加速度。
四、3D打印机
3D打印机(3D Printers)简称(3DP)是一位名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发明家设计的一种神奇的打印机,不仅可以“打印”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可以在航天飞船中给宇航员打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状。但是3D打印出来的是物体的模型,不能打印出物体的功能。
2016年2月3日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3D打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林文雄课题组在国内首次突破了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快速成型关键技术,并开发出了一款超级快速的连续打印的数字投影(DLP) 3D打印机。
该3D打印机的速度达到了创记录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钟内,从树脂槽中“拉”出一个高度为60 mm的三维物体,而同样物体采用传统的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SLA)来打印则需要约10个小时,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3D打印实现太空工业化。
五、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Autonomous vehicles;Self-piloting automobile )又称无人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20世纪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
谷歌自动驾驶汽车于2012年5月获得了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预计于2015年至2017年进入市场销售。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❸ 科学实验室里有很多仪器,各种仪器都有什么和什么
各种仪器有:常规仪器,和专用仪器;
【】常规仪器,应该包括:温度计、分析天平、滴定管等;
【】专用仪器,应该包括: PM2.5测定仪、一氧化碳测定仪、二氧化碳测定仪等
❹ 科学实验中有哪些科学器材(要25种)
放大镜,针管,温度表,量杯,酒精杯,还有但我写不急!不好意思!
❺ 科学实验室里面常用的设备有哪五种
滴定管、移液管、量筒、量杯、试管、烧瓶、蒸发皿、坩埚、广口瓶、细口瓶、洗气瓶、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烧瓶、冷凝器、坩埚、烧杯、铁架台、试管、玻璃管、托盘天平、温度计
❻ 小学科学实验仪器分多少种多少类
分6个种类,类别如下:
❼ 科学实验室里面常用的设备有哪五种
科学实验室里面常用的设备有:
天平(含砝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电压表、铁架台、烧杯、量筒、电源、导线、磁铁、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等。
❽ 小学科学实验室设备清单
以下是小学科学实验室设备清单:
一、生物与环境类
1、人体:生物显微镜演示装置,生物显微镜(教师学生),肺活量计,听诊器,体重计,体温计。
2、植物:植物分类图谱,标本。
3、动物:昆虫观察盒,动物分类图谱,标本。
小学科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生活变化的平台,能够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师生从事科学实验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进行实验教学完成课程目标的基础条件。因此,建设一个规范而适用的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❾ 有哪些科学小实验
瓶子赛跑、带电的报纸、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带电的气球、可爱的浮水印、分合的水流、漂浮的针、神奇的牙签、有孔纸片托水、手绢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