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用绞车及矿井提升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矿用绞车是用于矿山,借助于钢丝绳牵引以实现其工作目的的设备。包括“摩擦轮运输绞车
绞车按照动力分为手动、电动、液压三类。从用途上分类可分为建筑用绞车和船用绞车。
绞车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船用绞车、工程绞车、矿用绞车、电缆绞车等等。
按照卷筒形式分为单卷筒和双卷筒。
按照卷筒分布形式有分为并列双卷筒和前后双卷筒。
特殊型号的绞车有:变频绞车、双筒绞车、手刹杠杆式双制动绞车、带限位器绞车、电控绞车、电控手刹离合绞车、大型双筒双制动绞车、大型外齿轮绞车、大型液压式绞车、大型外齿轮带排绳器绞车、双曳引轮绞车、大型液压双筒双制动绞车、变频带限位器绳槽绞车。
手动绞车
手动绞车的手柄回转的传动机构上装有停止器(棘轮和棘爪),可使重物保持在需要的位置。装配或提升重物用的手动绞车还应设置安全手柄和制动器。手动绞车一般用在起重量小、设施条件较差或无电源的地方。
电动绞车
电动绞车广泛用于工作繁重和所需牵引力较大的场所。单卷筒电动绞车(图)的电动机经减速器带动卷筒,电动机与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装有制动器。为适应提升、牵引和回转等作业的需要,还有双卷筒和多卷筒装置的绞车。一般额定载荷低于10T的绞车可以设计成电动绞车。
液压绞车
液压绞车主要是额定载荷较大的绞车,一般情况下10T以上到5000T的绞车设计成液压绞车。
例:安装在直升机上的救援设备,主要功用是将人或物吊起、放下,自有动力,可控制,直升机在保持高度悬停时,通过绞车手的控制可收放钢索将人或物吊起放下。
矿井提升机,绞车,是一种大型提升机械设备。由电机带动机械设备,以带动钢丝绳从而带动容器在井筒中升降,完成输送任务。矿井提升机是由原始的提水工具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现代的矿井提升机提升量大,速度高,安全性高,已发展成为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重型矿山机械。
矿井提升机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卷筒(或摩擦轮)、制动系统、深度指示系统、
测速限速系统和操纵系统等组成,采用交流或直流电机驱动。按提升钢丝绳的工作原理分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摩擦式矿井提升机。缠绕式矿井提升机有单卷筒和双卷筒两种,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方式与一般绞车类似。单筒大多只有一根钢丝绳,连接一个容器。双筒的每个卷筒各配一根钢丝绳,连接两个容器,运转时一个容器上升,另一个容器下降。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大多用于年产量在120万吨以下、井深小于400米的矿井中。摩擦式矿井提升机的提升绳搭挂在摩擦轮上,利用与摩擦轮衬垫的摩擦力使容器上升。提升绳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容器,或一端连接容器,另一端连接平衡重。摩擦式矿井提升机根据布置方式分为塔式摩擦式矿井提升机(机房设在井筒顶部塔架上)和落地摩擦式矿井提升机(机房直接设在地面上)两种。按提升绳的数量又分为单绳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和多绳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后者的优点是:可采用较细的钢丝绳和直径较小的摩擦轮,从而机组尺寸小,便于制造;速度高、提升能力大、安全性好。年产120万吨以上、井深小于2100米的竖井大多采用这种提升机。
2. 双驱动提升机工作原理
提升机是一种常见的物料传输装置,主要用于粉状、块状物料的垂直提升传输,应用告早场合涵盖了饲料厂、米厂、码头等等,在物料输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么,提升机是基于什么原理进行工作的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提升机的工作原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TD型斗式提升机
从组成结构来看,TD型提升机可以拆分成物料料斗、驱动机、逆止制动装置、牵引胶带、传动滚筒与拉紧滚筒这几个部分。首先,物料斗先从储料室中盛起物料,然后,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牵引胶带(传送带)开始转动,料斗随之上升到相应的高度。到达顶轮后,料斗向后翻转,将物料倒入储料槽中,就完成了一次物料的上升传输。因此,TD型斗式提升机适用于粉状、颗粒状与小块状的物料的运输,物料密度最好小于1500Kg/m3,比如煤炭粉、沙粒、碎石等。
二、HL型环链提升机
在料斗方面,这种提升机采用了“间断式”的布置设计,使用掏取的方法装载物料。在牵引装置方面,它所选用的是高度圆环链,采用优质的合金钢手友让打造,牢固可靠,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自动张紧,随着链轮的转动进行传输,此外,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打滑,运行时拥有更高的稳定性。在卸料是,HL型环链提升机所采取的是“离心式”的卸料方法,它适合用于传输无磨琢性或小琢磨性的物料,同时物料的温度不宜超过250摄氏度。
三、NE板链提升机
这种提升机分别采用了流入式的喂料与离心式的卸料方式,最毕局大程度地降低了回料现象,至于传输方面的原理,NE板链提升机与前两者相似。
四、DZC振动提升机
这种提升机使用了振动电机,两台振动电机分别按照某一角度交叉安装在中心线的两侧,并且同频率地反向振动,作为整个提升机装置的振动源。而在振动电机振动时,偏心块会被带动发生旋转,从而物料会开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反复抛掷,在运输物料的同时还能达到冷却、散热的目的。
3. 提升机工作原理为何
提升机工作原理:适孙绝桥用于颗粒或粉状物料的水平传送,倾斜传送,垂直传送等形式。传送距离根则猛据机型不同而不同,一般从2米到70米。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传送机传送。使物料不与螺旋传送机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传送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输送能力大。特别是鳞板板式输送机(一般称宏此为双链有挡边波浪型板式输送机)的生产能力可高达1000t/h;牵引链的强度高,可用作长距离输送;输送线路布置灵活。与带式输送机相比,板式输送机可在较大的倾角和较小的弯曲半径的条件下输送,因此布置的灵活性较大。板式输送机的倾角可达30°-35°,弯曲半径一般约为5-8m;在输送过程中可进行分类、干燥、冷却或装配等各种工艺加工;运行平稳可靠。
4.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工作原理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采用柔性体摩擦传动原理。钢丝绳围绕在摩擦轮上,利用钢丝绳与摩擦衬垫间的摩擦力来提升或下方重物或人员。设钢丝绳在摩擦轮的围包角围α,钢丝绳两端的张力分别围T1、T2,钢丝绳与摩擦衬垫间的摩擦系数为μ,钢丝绳与衬垫间的摩擦力为F。在T1>T2的条件下,钢丝绳刚要沿着摩擦轮滑动时的平衡条件为F=T1-T2。欧拉公式阐明了T1、T2、μ、α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T1/T2=eμα
式中:e——自然对数的底,e≈2.718
本公式即为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以电动机为动力源,通过减速器、主导轮装置等传动系统和型乱工作系统,利用摩擦力F,实现提升机容器在井筒中的升降。采用盘式制动器、液压油组成的制动系统来控制提升机的减速和停车;用测速发电装置、离心限速器等来控制提升机的运行速度;用配置编码器、模拟柱状显示器、数显表示来反映提升机在井筒中的位置。通过一系列电气、机械、液压的控制、保滑旁护系统来保证机器安全信租橡运行。
5. 提升机的原理
斗式提升机概述: 斗式提升机用来垂直提升经过破碎机的石灰石、煤、石膏、熟料、干粘土等块粒状物料以及生料、水泥、煤粉等粉状物料。根据料斗运行速度的快慢不同,斗式提升机可分为:离心式卸料、重力式卸料和混合式卸料等三种形式。离心式卸料的斗速较快,适用于输送粉状、粒状、小块状等磨琢性小的物料;重力式卸料的斗速较慢,适用于输送块状的,比重较大的,磨琢性大的物料,如石灰石、熟料等。斗式提升机的牵引构件有环链、板链和胶带等几种。环链的结构和制造比较简单,与料斗的连接也很牢固,输送磨琢性大的物料时,链条的磨损较小,但其自重较大。板链结构比较牢固,自重较轻,适用于提升量大的提升机,但铰接接头易被磨损,胶带的结构比较简单,但不适宜输送磨琢性大的物料,普通胶带物料温度不超过60°C,夹钢绳胶带允许物料温度达80°C,耐热胶带允许物料温度达120°C,环链、板链输送物料的温度可达250°C 。斗式提升机主要特点:
1.驱动功率小,采用流入式喂料、诱导式卸料、大容量的料斗密集型布置.在物料提升时几乎无回料和挖料现象,因此无效功率少。
2.提升范围广,这类提升机对物料的种类、特性要求少,不但能提升一般粉状、小颗粒状物料,而且可提升磨琢性较大的物料.密封性好,环境污染少。
3.运行可靠性好,先进的设计原理和加工方法,保证了整机运行的可靠性,无故障时间超过2万小时。提升高度高.提升机运行平稳,因此可达到较高的提升高度。
4.使用寿命长,提升机的喂料采取流入式,无需用斗挖料,材料之间很少发生挤压和碰撞现象。本机在设计时保证物料在喂料、卸料时少有撒落,减少了机械磨损。 斗式提升机的输送工作原理是:料斗把物料从下面的储藏中舀起,随着输送带或链提升到顶部,绕过顶轮后向下翻转, 斗式提升机将物料倾入接受槽内。带传动的斗式提升机的传动带一般采用橡胶带,装在下或上面的传动滚筒和上下面的改向滚筒上。链传动的斗式提升机一般装有两条平行的传动链,上或下面有一对传动链轮,下或上面是一对改向链轮。斗式提升机一般都装有机壳,以防止斗式提升机中粉尘飞扬。 斗式提升机的提升工作原理:TD、D型斗式提升机工作原理:
TD型斗式提升机由运行部分(料斗与牵引胶带),带有传动滚筒的上部区段,带有拉紧滚筒的下部区段,中间机壳,驱动装置,逆止制动装置等组成,适用于向上输送松散密度ρ<1.5t/m3粉状、粒状和小块状的无磨琢性和半磨琢性散状物料,如煤、砂、焦末、水泥、碎矿石等。 TD型斗式提升机结构形式:传动装置TD型斗提升机的传动装置有两种形式分别配有YZ型减速器ZQ(或YY)型减速器。YZ型轴减速器直接装在主轴轴头上,省去了传动平台、联轴器等,使结构紧凑、重量轻,而且其内部带有异型辊逆止器,逆止可靠。该减速器噪音低,运转平稳,并随主轴浮动,可消除安装应力。HL型环链离心斗式提升机工作原理:
HL型环链离心斗式提升机,由运动部分(料斗与牵引链条)、带有传动链轮的上部区段、带有拉紧轮的下部区段、中间机壳、驱动装置、逆止制动装置等组成。本提升机的料斗为间断式布置,利用“掏取法”进行装载,“离心投料法”卸料。本提升机的牵引机构是两根环形链条。 TH系列斗式提升机工作原理:TH系列斗式提升机适用于输送粉状、粒状及小块状的无磨琢及磨琢性小的物料。TH型是一种圆环链斗式提升机采用混合式或重力卸料,挖取式装料。牵引件用优质合金钢高度圆环链。中部机壳分单、双通道两种形式为机内重锤箱恒力自动张紧。链轮采用可换轮缘组合式结构。使用寿命长,轮缘更换工作简便。下部采用重力自动张紧装置,能保持恒定的张紧力,避免打滑或脱链,同时料斗遇到偶然因素引起的卡壳现象时有一定的容让性,能够有效地保护下部轴等部件。该斗式提升机适用于输送堆积密度小于1.5t/m3易于掏取的粉状、粒状、小块状的底磨琢性物料。如煤、水泥、碎石、砂子、化肥、粮食等。TH型斗式提升机用于各种散状物料的垂直输送。适用于输送粉状、粒状、小块状物料,物料温度在250℃以下。
NE系列板链斗式提升机工作原理:
NE系列板链式斗式提升机本机系流入式喂料,物料流入料斗内靠板链提升到顶端,在物料重力作用下自行卸料。本系列提升机规格多(NE15~NE800共11种)提升量广;且生产能高,能耗较低,可逐步代替其他类型提升机,其主要参数见下表。该机采用全封式机壳链速低,几乎无回料现象,因此无功功率损耗少,噪声低,寿命长。 DZC系列振动提升机工作原理:
DZC系列电机振动垂直提升机是由提升槽、振动电机、减振系统和底座等组成。该系列提升机是采用振动电机作为振动源,固定在提升槽上的两台相同型号的振动电机中心线交叉一定角度安装,并做相反方向自同步旋转,振动电机所带的偏心块在旋转时各个瞬间位置所产生的离心力之分力沿抛掷方向作往复运动,使支承在减振器上的整个机体不停振动,使物料在提升槽内被抛起的同时向上运动,物料落入入料槽后,开始被抛起,此时可以使物料与空气充分接触,还可以起到散热冷却的作用。该提升机对粉状、块状和短纤维状的固体物料(有粘性和易结块的除外)都可垂直输送,还可以完成对物料的干燥、冷却作用。分敞开式、封闭式两种结构。并可按照用户需要进行特殊设计。
6. 斗式提升机的工作原理
我们复都知道,斗式提制升机在我国应用的范围十分的广泛,在建材、机械、有色金属等行业散块状物料的垂直角度提升和小倾角提升当中都有非常好的表现。
使用斗式提升机运送物料的时候,物料装在被牵引构建连到一起的料斗里,牵引构建绕过传动滚筒,在头轮和底轮之间形成了由承载了物料的有载部分和卸料后的空载部分的闭合环路结构。
和头轮相连的驱动装置连续运转,为提升机获得足够提升物料的动力。斗式提升机会设置张紧装置,来保障牵引构建能够保持足够和恒定的张紧力,来确保提升机能够正常的运转。
提升机所输送的物料是从底部加入料斗当中,由牵引部件带动料斗提升到卸料位置,完成提升工作的。
需要注意的是,都是提升机对于过载工作非常的敏感,提升机的料斗和牵引件都比较容易磨损,运行时要做好安全检修工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到我国的提升机设计制造技术,在三十年间都没有什么发展。虽然也在很多行业当中应用了,也仅限于结合本行业对提升机做了简单改进。
提升机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还是从八十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开始,一直到今天,斗式提升机从最初的单一品种小型化逐渐走向了达运输能力、大单机长度和大输送倾角的发展方向。
7. 矿用提升机辅助传动系统的原理是什么
辅助系统传动原理
1.大齿圈2. 变频电动机3. 变速箱 4. 基础底座
2.5. 小齿轮轴6.主轴装置
图 1辅助传动系统原理
图1中,大齿圈通过高强度螺栓把合到主轴装置制动盘的联接板上;交流变频电动机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联接或直接在变速箱上预装交流变频电动机;变速箱安装在基础底座上,并且能够在底座上沿轴向移动;变速箱输出端与小齿轮轴联接或者直接在变速箱输出轴上加工配合齿轮。正常工作时,齿轮轴与大齿圈通过在底座上的滑动,使其脱开;当出现紧急工况时,将变速箱沿底座轴向移动,使齿轮轴与大齿圈良好啮合,通过变频电动机驱动,使主机按设计提升参数运行。
8. 矿用提升机测速装置是什么
本标准是从物理性能及预定使用方面对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提出的限制。规定的安全要求是针对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所有的危险。它适用于GB/T 15706.1—1995中3.11规定的机器寿命期内各阶段所产生的危险。
本标准适用于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
本标准不适用于JT—0.8和2JT—0.8型矿用提升绞车和液压绞车。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836.1—8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通用要求
GB 11345—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JB 1581—96 汽轮机、汽车发电机转子和主轴锻件 超声波探伤方法
JB 3277—91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 液压站
JB 4263—86 交流传动矿井提升机 电控设备技术条件
JB/T 6754.1—93 直流传动矿井提升机电控设备 第一部分 机组电控设备
JB/T 6754.2—93 直流传动矿井提升机电控设备 第二部分 晶闸管电控设备
JB 8519一1997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 盘形制动器
煤矿安全规程(1992年版)
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1990年版)
3 危险一览表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在其寿命期间内,因物理性能及预定使用而在各阶段可能产生的危险见表1。
表1 危险一览表
序号
危 险
3.1
卷筒主要焊缝开焊,主轴内部存在缺陷
3.2
提升速度超过最大速度
3.3
限速装置失灵,到达终端位置的速度超过规定值
3.4
提升容器超过正常终端停止位置,出现过卷现象
3.5
超载和欠电压运行
3.6
工作制动失效
3.7
安全制动力矩不足或安全制动失效
3.8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安全制动时,张力比值超过滑动极限,出现打滑现象
3.9
制动闸瓦设计摩擦系数不够,接触面积不足,过磨损严重
3.10
安全制动器空行程时间不能保证
3.11
块式闸拉杆有裂纹
3.12
液压站不能保证控制系统可靠
...原理:涡轮叶片在流体场中作功的"涡轮叶
片的桨角力学原"这个原理表明了叶片在流体场中的作功时的数学原理 制动盘两侧或制动轮上有降低摩擦系数的介质,如水、油等
安全要求和/或措施
4.1 本标准安全技术原则与规范应符合GB/T 15706.2的规定。
4.2 提升装置的卷筒、摩擦轮、天轮、导向轮和导向辊等的最小直径,同钢丝绳直径之比,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392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1的规定。
4.3 立井的天轮、摩擦轮、导向轮的直径或卷筒上绕绳部分的最小直径,同钢丝绳中最粗钢丝直径之比,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393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2的规定。
4.4 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缠绕钢丝绳的层数,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395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3的规定。
4.5 卷筒上缠绕两层或两层以上钢丝绳时,挡绳板边缘高出最外一层钢丝绳的高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396条或《冶台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4的规定。
4.6 立井中用罐笼升降人员的加速度、减速度和最大速度,用吊桶升降人员的最大速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400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8的规定。
4.7 立井升降物料时,提升容器最大速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401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8的规定。
4.8 斜井提升容器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减速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402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9的规定。
4.9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应安装于无爆炸介质、环境温度为5~40℃的机房内或环境温度不高于28℃的硐室内。
4.10 司机操纵台位置处的噪声声压级不得大于85dB(A)。
4.11 卷筒、摩擦轮、闸盘或闸轮的主要焊缝应达到Ⅱ级焊缝要求,并消除焊接内应力。
4.12 主轴内部不允许有夹层、折叠、裂纹、锻伤、结疤和夹渣等缺陷。
4.13 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的调绳离合器在规定压力下操作灵活、可靠,油缸及管路不能有渗漏油现象。
4.14 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钢丝绳头固定在卷筒上,应有特备的容绳或卡绳装置,不能系在卷筒轴上。绳孔不能有锐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能形成锐角。
4.15 每台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都应具备有工作制动和安全制动两种功能,且彼此各处各自独立而可靠地实施。制动闸可共用一套闸瓦,也可分别配制,其操纵和控制机构应分开。
安全制动除司机操纵外,还应能自动抱闸,并且在抱闸的同时断开电动机电源。
双卷筒两套闸瓦的传动装置应分开,而且正常提升时能同步动作。在调绳时,活卷筒的闸瓦应处于安全制动状态,死卷筒的闸仍能正常操作。
4.16 在立井和30°以上的倾斜井巷中,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在制动状态时,所产生的力矩和实际提升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之比不能小于3;对质量模数小的绞车,上提重载安全制动闸的制动减速度超过规定的限值,其比值可适当降低,但不能小于2。在调整卷筒旋转相对位置时,制动装置在闸盘或闸轮上所产生的力矩,不得小于该卷筒所悬重量形成的旋转力矩的1.2倍。
4.17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防滑安全校验应符合:
——安全制动闸所产生的安全制动力矩值,应满足不同负载(满载或空载)在各种运行(上提或下放重物)方式下产生紧急制动减速时,张力比值不超过钢丝绳的滑动极限,且同时应满足重载下放减速度不小于1.5 m/s2及重载提升减速度不大于5 m/s2;
——工作制动闸制动力矩不小于提升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的3倍;
——当一级制动装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二级制动装置;
——宜选用平衡提升系统。
4.18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衬垫允许最大比压应达到2 MPa。钢丝绳与摩擦衬垫之间的许用摩擦系数不小于0.2,有条件时,宜采用0.25。
4.19 制动闸瓦同制动盘或制动轮的设计摩擦系数不小于0.4。
4.20 制动闸瓦同制动轮或制动盘接触面积:
——块式制动器制动时,接触面积不小于80%;
——盘形制动器制动时,接触面积不小于60%。
4.21 制动闸松闸时,闸瓦同闸轮或闸盘间隙:
——块式制动器平移式不大于2 mm,且上下相等;
——块式制动器角移式不大于2.5mm;
——盘形制动器不大于2 mm。
4.22 各类制动器安全制动空行程时间:
——压缩空气驱动制动器不能超过0.5 s;
——储能液压驱动制动器不能超过0.6 s;
——盘形制动器不能超过0.3 s。
4.23 块式制动器液压系统不漏油,蓄压器在停机后连续15min蓄压器油塞下降距离不超过100mm。
块式制动器压风制动系统不漏风,在停机后15 min压力下降不超过额定值的10%。
4.24 块式制动器传动杆灵活可靠,制动横拉杆和拉杆不准有裂纹。
4.25 块式制动器操纵手把使用方便、灵活,安全可靠,操纵力不大于50N。
4.26 盘形制动器性能应符合JB 8519中的规定。
4.27 液压站安全性能应符合JB 3277—91中4.5—4.
制动盘两侧或制动轮上,不得有影响降低摩擦系数的介质(如油、水等)。
4.29 深度指示器系统要能准确地指示出提升容器所在井筒中的位置,指示清晰,能发出减速、停车和过卷等讯号,并设有深度指示失效保护。
4.30 模拟量控制交流传动矿井提升机电控设备的制动、保护和联锁功能应符合JB 4263—86中3.4和3.5的规定。
4.31 模拟量控制直流传动矿井提升机机组电控设备的电气性能、保护和联锁功能应符合
4.32 模拟量控制直流传动矿井提升机晶闸管电控设备的电气性能、保护和联锁功能应符合JB 6754.2—93中4.5和4.7的规定。
4.33 矿用提升绞车电控设备的制动、保护和联锁可参照JB 4263—86中3.4和3.5的规定。
4.34 有外露旋转构件,如联轴节、开式齿轮等,应设固定的防护装置。
.1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的加速度、减速度和最大速度技术指标可在试验场或现场用“提升机智能测试仪”进行测定,也可用光电示波器、电压表或数字式测速仪等方法进行测量。其指标按4.6、4.7和4.8的规定。
卷筒、摩擦轮、制动盘或闸轮主要焊缝应按GB/T 11345中的规定进行测定。
调绳离合器以1.25倍设计压力进行试验,保持5 min,油缸和管路各密封处没有渗漏油现象,再以试验压力不大于2MPa(双向作用油缸)或4 MPa(单向作用油缸)进行离合试验,反复三次,动作灵活可靠。
制动力矩可采用“提升智能测试仪”进行测定,也可用精度不低于2级的测力计、应变仪进行测定,其指标按4.16和4.17的规定。
安全制动空行程时间,可采用“提升机智能测试仪”进行测量,也可用在闸瓦接触面上贴金属箔片,用电秒表进行测定,其指标按4.22的规定。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衬垫允许最大比压和钢丝绳同摩擦衬垫之间的许用摩擦系数值及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的制动闸瓦同制动盘或制动轮的设计摩擦系数可依据衬垫或闸瓦制造厂提供的保证,或通过第三方公证机构按标准在试验台上进行测定。
摘要"提升机闸控系统是提升机能否安全运行的主要部位,闸
盘制动间隙是关系到制动系统能否安全,...素,长期以来,我国矿用提升机盘形
闸制动间隙监...器8#9.盘形闸工作原理是常闭式结构,液压开闸.用 碟形弹簧
产生...
9. 斗式提升机工作原理
斗式提升机的工作原理:
料斗把物料从下面的储藏中舀起,随着输送带或链提升到顶部,绕过顶轮后向下翻转,斗式提升机将物料倾入接受槽内。带传动的斗式提升机的传动带一般采用橡胶带,装在下或上面的传动滚筒和上下面的改向滚筒上。链传动的斗式提升机一般装有两条平行的传动链,上或下面有一对传动链轮,下或上面是一对改向链轮。斗式提升机一般都装有机壳,以防止斗式提升机中粉尘飞扬。
1、传动装置中采用了圆柱型减速器,并配有逆止装置,使得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实现了柔性传动,既能使运转平稳,又能使电机减速器及牵引件得到保护,更能使物料在停机时保持稳定状态。
2、斗式提升机下部采用重锤张紧装置加螺栓调整装置,实现了自动张紧,能保持恒定的
张紧力,在皮带出现伸长时能够自动调节,避免出现皮带打滑的现象产生,同时料斗遇到偶然因素引起的卡壳现象时有一定的容让性,能够有效地保护下部轴等部件;两边的配重块重量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底轮两边是否平衡和保证提升机的提升皮带是否能够张紧而确定;加上用螺栓进行微调可保证底轮两边的平衡,确保皮带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跑偏的情况。
10. 单斗提升机的工作原理还有靠什么来动作
单斗提升机工作原理
该机由带走轮的料车、传动装置、导轨及滑轮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料车在底部原始位置时,由人工或其他方式给料车加满物料,料车充满后,按动启动按钮,传动装置的钢丝绳岁基牵引料车缓缓上升,料车沿着导轨上升到指定高度的运料层后,前一对车轮沿下轨水平段、后一对车轮沿乎宴谨上轨倾斜段继续上升并慢慢翘起、使料车斗体倾翻而卸出物料。在此同时,料车碰触祥颂到限位开关,传动装置随即停止工作。确保物料卸清后,按下降按钮,料车即自动返回。当料车自上而下返回到进料处时,碰到底部限位开关,传动装置停止工作。如此上下升降而达到提升物料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