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酸碱盐中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及方案: 实验装置 实验步
(1)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鼓起;
(2)步骤①说明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够产生气体;②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故两步共同说明了
碳酸钠具有 与盐酸反应生成CO2的性质;
(3)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荡),如果无任何现象,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4)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后面标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5)步骤③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碳酸钠;步骤④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已全部反应掉;步骤⑤是澄清的石灰水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此三步可得出碳酸钠具有与含C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性质;
(二)(1)瓶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由此可知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由步骤①中不再产生气泡可知,盐酸不会有剩余,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可能有剩余,溶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NaOH和NaCl,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或
Na2CO3.
(2)由A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有碳酸钠存在;B中没有沉淀,说明无氢氧化钙存在,故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OH、NaCl和Na2CO3;
(3)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检验氢氧化钙的存在,能起到这一作用的是碳酸钾和二氧化碳,二者都可与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一)(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内部压强大于大气压;
(2)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3)将注射器4稍稍向外拉,证明CO2完全被吸收;
(4)Na2CO3+Ca(OH)2=CaCO3↓+2NaOH;
(5)与含C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二)(1)NaOH和NaCl,Na2CO3.
(2)【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NaOH、NaCl和Na2CO3 |
(3)ac
⑵ 为验证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传统的设计方案如下:将Na2CO3和NaHCO3分别放入图(1)装置的试管中,
(1)碳酸氢钠分来解生成碳酸钠、二自氧化碳、水,该反应为2NaHCO3
△ | .
⑶ 某学生用实验方法来分析碳酸钠的纯度。该同学设计出如图②所示的实验装置(各符号代表的仪器如图①所示)
(1)①U形管A中产生的CO 2 不可能全部进入U形管B中;②U形管A中产生CO 2 的同时还会带出水蒸气进入U形管B中;③空气中的CO 2 和水蒸气会进入U形管B中。由于存在上述3种原因,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就不等于CO 2 的质量,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将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2)稀硫酸锌片产生氢气,把B装置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通入后面装置中,确保二氧化碳被 充分吸收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CO 2 和H 2 O,避免进入装置C中 (3)不够完整。必须在装置B、C之间加入一个干燥装置(如图所示)
⑷ 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稳定性的时候会在一个大试管里面再套一个小试管
这个装置只是为了证明: 在对碳酸钠直接加热而对碳酸氢钠间接加热的情况下,是碳酸氢钠先分解了。 证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小于碳酸钠 不然的话其他装置比较难以达到此要求。 ps:这种东西叫套管实验。
⑸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Ⅰ装置反应现象相同;Ⅱ装置,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先没有气体生成,随着盐酸的不断滴加,后产生气泡,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泡,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Ⅱ, 故答案为:Ⅱ; (2)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2NaHCO3 △ | .
⑹ 我们在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时候,做过如下图装置的实验.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迅速
(复1)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的反制应速度快,产生的二氧化碳多,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 | 碳酸钠+盐酸 | 碳酸氢钠+盐酸 | 实验现象 | | 更迅速 | 实验结论 |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快 |
Ca(OH) 2+CO 2=CaCO 3↓+H 2O; (2)产生二氧化碳相同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106:84,即碳酸钠0.53g,碳酸氢钠0.42g,为了比较反应速度的快慢,证明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用气球胀大的快慢作为依据,选用的装置相同,只是药品不同,采用的是比较的方法. 所以本题答案为:①0.42,②比较,③气球胀大的快慢.
⑺ 欲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的相对强弱,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组装置:
乙图装置3、4号试管里分别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加热保证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所受的温度相同。使实验的无关变量相同。 而只有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才会产生沉淀,才能直观的对比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沉淀越多表示二氧化碳越多,就表示相应的物质越容易分解。
⑻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下图的实验装
D
⑼ 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采用了不同的实验方法.(装置如图所示) (1)根据
(1)Ⅰ装置反应现象相同;Ⅱ装置,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先没有气体生成,随着盐酸的不断滴加,后产生气泡,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泡,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Ⅱ, 故答案为:Ⅱ; (2)III中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碳酸钠不能,反应为2NaHCO 3 Na 2 CO 3 +CO 2 ↑+H 2 O, 故答案为:2NaHCO 3 Na 2 CO 3 +CO 2 ↑+H 2 O; (3)碳酸钠直接加热不产生气体,而碳酸氢钠不直接加热就产生气体,就更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所以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碳酸氢钠,观察到现象为a中石灰水变浑浊,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 故答案为:碳酸氢钠;a中石灰水变浑浊,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 |
⑽ (10分)“套管实验”具有装置简洁便利等有优点,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欲利用图1比较碳酸氢钠和碳
(1)Na 2 CO 3 ;乙; 2NaHCO 3 == Na 2 CO 3 + H 2 O + CO 2 ↑ (2)小; 2Al +2OH — + 2H 2 O == 2AlO 2 — + 3H 2 ↑ 将小试管伸入大试管底部,待小试管中充满气体后,再慢慢提起大试管。
与碳酸钠套管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轴承怎么炒
发布:2025-09-10 19:41:07
浏览:969
植保设备是什么
发布:2025-09-10 18:02:34
浏览:938
海龙工具箱功能
发布:2025-09-10 16:56:25
浏览:799
什么阀门带铅
发布:2025-09-10 16:33:37
浏览:82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