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车安全带原理
一、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当事故发生时,首先由一个探头负责收集撞车信息,然后释放出电脉冲,该脉冲传递到气体发生器上,引爆气体。爆炸产生的气体在管道内迅
速膨胀,压向所谓的球链,使球在管内往前窜,带动棘瓜盘转。棘爪盘跟铀连为一体,安全带就绕在轴上。简单地讲,就是气体压力使球动,球带动棘爪盘转,棘爪
盘带动轴转--瞬间实现了安全带的预收紧功能。从感知事故到完成安全带预收紧的全过程仅持续千分之几秒。管道末端是一截空腔,用于容留滚过来的球.二、安
全带拉力限制器事故发生后,安全带在预收紧装置的作用下,已经绷紧了。在安全带装置上,有一个如前所述的预收紧装置,底下卷辩稿绕着安全带。轴芯里边是一根钢
质扭转棒。当负荷达到预定情况时,扭转棒即开始扭曲,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安全带,实现了安全带的拉力限制功能。
在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和安全带拉力限制器的共同作用下,安全带的保护乎吵能力几乎达到了理想状态。所谓于细微处见精岁灶侍神,先进的安全带确实能给乘员提供可以信赖的安全保护。
『贰』 安全带提醒装置的介绍
安全带尘闷提醒装置是指驾驶员或前排乘员在没有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启塌兄握动汽车或者团庆汽车达到一定速度时,一种可以发出声音和闪烁灯来提醒驾驶员或前排乘员系好安全带的装置。下面以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为例系统说明安全带提醒装置。
『叁』 太高级了吧,为什么新一代辉腾连安全带都设计成自动调节了
安全带预收紧功能是指当车速发生急剧变化时,起主要作用的装有控制装置和预拉紧装置的卷收器,能够在0.1秒左右拉紧织带,加强对乘员的约束力,并锁紧织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地保护了乘员的安全。
如果车上的安全带带有预收紧功能,上车时一定要佩戴,如果未佩戴,一旦发生碰撞,不但受不到保护,反而会因为安全带产生回拉动作而增加受伤的可能性。现在带有预收紧功能的安全带已基本上是10万元以上级别车的标配。安全带作为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基本防护装置,它的诞生早于汽车。早在1885年,安全带出现并使用在马车上,目的是防止乘客从马车上摔下去。现在汽车安全带是所有的车辆安全系统中最基本的一个。
『肆』 宝马x4安全带拉紧装置
BMWx4安全带收紧装置是指在车速急剧下降时,能够提前、及时收紧并锁定安全带,从而固定乘客弊敏,保护乘客安全。安全带预紧器大多是机械控制装置。当传感器检测到汽车加速度急剧变化时,控制装置会刺激预紧装置工作。这种预张紧的安全带可以单独使用。
汽车安全带原理
安全带可以伸缩,安全带不收紧时,身体可以轻松前倾。但是当车辆撞击,人体快速前倾时,安全带会突然收紧,将人体固定得很紧。
传逗宴统的安全带装置中有一个夹紧轮。如果安全带拉得很快,比如发生车祸,由于安全带滚轮的快速转动,里面的夹子会被离心力带出来租指枝,这样会很快锁住安全带,把座位上的人固定在椅子上。当冲击峰值已经过去,或者人已经可以受到安全气囊的保护时,安全带就会放松,避免压伤肋骨。从以上一系列动作来达到保障驾乘人员安全的目的。
百万购车补贴
『伍』 长安CS55的安全带预拉紧装置是什么
前排安全带设有预拉紧装置,即使前排座位没有坐人,该装置仍会工作。
车辆前方发生足够内强度的正面容碰撞时,预拉紧装置启动,安全带织带自动回收。
确保安全带紧固前排乘客的身体,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
安全带预拉紧装置工作时,可能发出很大的工作响声,并且可能产生烟雾灰尘,这是正常操作状态,没有毒害,但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或呼吸不畅,应保持空气流通并彻底清洗暴露在外的皮肤。
需要注意的是:
预拉紧装置引爆后或车辆使用十年后,必须前往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更换安全带。
预拉紧装置的任何维修或检测建议由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进行。
禁止私自改装或取消安全气囊系统、敲击气囊控制器和传感器、损伤气囊的控制线路,这可能会导致预拉紧装置突然工作或失去作用。
禁止私自改装、取下、敲击或打开预拉紧装置组件或拆掉、损坏接线,这可能会导致预拉紧装置突然工作或失去作用。
『陆』 汽车安全带中,什么是全自动式安全带、什么是半自动式安全带
安全带是一种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防止或减轻乘员受二次碰撞所造成伤害的安全装置。早在100多年前,在欧美国家的马车座位上就已经有了安全带,以防止乘客从马车上被颠下来。1922年,赛车场上的跑车开始使用安全带,1955年,美国福特汽车装备了安全带,1968年,美国规定轿车的前排座位均要安装安全带,从此世界轿车兴起了安全带。我国也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所有小型客车(包括轿车、吉普车、面包车和微型车)在行驶时,驾驶员和前排乘员都必须使用安全带。
一、安全带的作用
安全带的作用是:当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制动时,它可以将驾驶员和乘客束缚在座椅上,以免前冲,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二次冲撞造成伤害。
根据美国运输部的调查,使用三点式安全带,驾驶员座位上的负伤率可降低43%52%(因车速不同而异);副驾驶员座位上的负伤率可降低37%45%)而且在低天95km/h的碰撞速度下,不会有死亡事故发生。如果不装用安全带,即便是在20km/h的碰撞速度下也会发生死亡帮教,两点式安全带的效果比三点式要差一些,但又比不装用安全带的伤亡率又要降低很多,装用与不装用安全带的效果对比可参见图。
二、安全带的种类
1、按固定方式分
按固定方式不同,安全带可分为两点式、三点式、四点式等3种,
(1)两点式安全带。两点式安全带是与车体或座椅仅有两个固定点的安全带。这种安全带又可分为腰带(或膝带)式,和户带式两种。腰带式是应用最广的形式它不能保护人体上身的安全,但能有效地防止乘客被抛出车外。肩带式也称斜挂式,盛行于欧洲,但美、日、澳等国并不采用。
两点式安全带的软带从腰的两侧挂到腹部,形似腰带,在碰撞事故中可以防止乘员身体前移或从车内甩出,优点是使用方便,容易解脱。缺点是乘员上身容易前倾,前座乘员头部公撞到仪表板或风挡玻璃上。这种安全带主要用在轿车后排座位上。
(2)三点式安全带。三点式安全带是在两点式安全带的基础上增加了肩带,在靠近肓部的车体上有一个固定点,可同时防止乘员躯体前移和上半身前倾,增强了乘员的安全性,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安全带。
如图所示,它由腰带式和肓带式组合而成。按照腰带和肩带式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A型和B型两种。
A型三点式安全带——可分离型三点安全带,安的一端与腰带带扣和锁舌插入同一倘体中,另一端固定在靠近肩部的车体上,成为3个固定点的安全带。
B型三点式安全带——连续性三点式安全带。安的主要特点是腰带肩带为1条连续织带,带扣的锁舌套在织带上并可沿织带滑动,在肩部固定点附近装有一个长度调节件,因此比A型带使用方便。
(3)四点式安全带。它是在二点式安全带上连接两根肩带而构成的形式一般用于赛车上。
2、按智能化程度分
按智能化程度来分,安全带分为被动式安全带与自动式安全带。
(1)被动式安全带需要乘员的操作才能起作用,即需要乘员自得佩戴。目前大部分汽车所装配的都是被动式安全带。
(2)自动安全带是一种自动约束驾驶员或乘客的安全带,即在汽车起动时,不需驾驶员或乘客操作就能自动提供保护,而且乘客上下车时也不需要任何操纵动作。自动安全带有全自动式安全带和半自动式安全带两种。
三、安全带的结构
1、被动式安全带的结构
目前,汽车上普遍使用的被动式安全带主要由织带、卷收器和安装固定件(附件)等部件组成。织带是构成安全带的主体,多用尼龙、聚脂、维尼纶等合成纤维丝纺织成宽约50mm,厚约1.5mm的带子,具有足够的强度、延伸性能和吸收能量的性能。对于织带的技术性能指标各国都有明确的规定,要符合规定才能使用。
卷收器的作用是贮存织带和锁止织带拉出,它是安全带中最复杂的机械件。初期的卷收器里面是一个棘轮机构,当织带从卷收连续拉出过程一旦停止,棘轮机构就会作锁紧动作,阻止拉出车辆保养织带,使安全带不会自动放松。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当车辆遇到紧急状态时可将织带自动锁紧,而在正常情况下乘员可以在座椅上自由运动的卷收器。这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安全带卷收器。
安装固定件是与车体或座椅构件相接的耳片、插件和螺栓等,综们的安装位置和牢固性,直接影响到安全带的保护效果和乘员的舒适感,因此,各国对于安全固定件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标准也有明确的规定。
2、自动式安全带的结构
由于被动式安全带需要乘员自己动手佩戴与解脱,使用不够方便,所以人们往往不愿使用而导致安全带的使用率不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通用、福特,德国的大众、奔驰以及日本的丰田等汽车公司相继开发出自动式安全带。采用了自动式安全带的汽车,只要乘员上车关上车门,安全带就能自动佩戴在乘员身上,不需要乘员做任何动作,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自动安全带的组成如图所示,它主要由膝带、腰带、肩带、电动机以及紧急锁紧卷收器等组成。其肩带由一电动机驱动,与车门开关联动,大大改善了上、下车的方便性。当打开车门可把肩带抽出;当关上车门时,肩带上部的固定件就返回到中立柱的规定位置上,乘员也就被自动挂上肩带。自动安全带本身是由织带、带扣、长度调节件、滑移导向件、安装附件及卷收器等组成。
有的自动式安全带还采用微机控制,挡控制系统确认乘员安全带的使用正确无误时,发动机才能被启动,否则汽车无法开动。
四、安全带的选用与安装
1、安全带的选用
选购安全带时,在确定了选择何种安全带后,主要应检查安全带的性能和质量。
(1)检查织带性能。织带是安全带的最主要部件,其性能包括带的抗拉强度、宽度、宽度收缩率、伸长纺、能量吸收性、耐候性、耐磨性、耐寒性、耐热性、耐水性以及不褪色性等,其主要性能指标。
织带的性能指标
织带种类 抗拉强度(N) 宽度(mm) 宽度收缩率% 伸长率(%) 单位长度功量(N.m/m) 功比率%
腰带 2.67×104 >48 4 >20 >550 >50
连续织带 2.22×104 >30 >800 >55
肩带 1.77×104 >40 >1100 >60
负荷条件 19.4N 1.11×104N 1.11×104N 初负荷196N 最大负荷1.11×104N
提高织带的能量吸收性能,可使乘员在碰撞时受到较低的减速度和较小的回弹。织带的能量吸收性常以单位长度伸长所吸收的功或以吸收功与储藏功的百分比来表示,称为功比率。
织带经耐热性与耐寒性试验后的抗拉强度不得低天试验前的80%,且至少要在1.47×104N以上,织带经耐磨性耐水性试验上。织带经耐候性试验后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试验前的60%。
(2)检查带扣。带扣装脱应容易且可靠,表面应平滑而无锐利的棱角。乘员用单手就可脱下,紧急时应容易被第三者松天,其脱开力应小于137N。
(3)检查长度调节件。长度调节件与带扣一样,若为金属件,要进行耐蚀性试验;如为塑料件。要进行耐热性试验。在规定条件下的调节力应小于49N。
2、安全带的安装
为了充分发挥安全带的安全今年年底作用,安装安全带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腰带的安装。安装腰带时,应注意腰带的两个固定点应高在车身地板、座椅骨架或车身侧壁上(大多都设有地板上)。固定点在地板上的位置与座椅上就坐者臀点有关。腰带固定点与H点的边线和车身水平基准之间的夹角应尽可能成450。另外,在可调座椅调节范围内的所有位置上。此夹角必须在20750的范围内。
(2)肩带的安装。肩带上部固定点的位置范围,在有关标准中已民用工业规定,应依照执行。肩带固定点至座位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40mm。
(3)附件的安装。附件的安装的位置恰当与否是决定安全带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要求两点式和三点式安全带两个下部安装附件的横向间距离不得350mm,且这两个安装附件离座位中心线的距离应尽可能相等。
『柒』 汽车安全带的工作原理
分类: 生活 >> 购车养车
问题描述:
为什么用力迅速拉紧安全带的时候,安全带会处于紧绷不动的状态,而缓缓的将它拉出来却不用费很大力气?
解析:
理想的安全带作用过程是:首先,及时收紧,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刻毫不犹豫地把人"按"在座椅上。然后,适度放松,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或人已能受到气囊的保护时,即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而使人肋骨受伤。最先进的安全带都带有预收紧装置和拉力限制器,让我们来看看这两者的功能原理。
一、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当事故发生时,人向前,座椅往后,此时如果安全带过松.则后果很可能是:乘员从安全带下面滑出去:或者,人已碰到了气囊,而此时安全带由于张紧余量过大而未能及时绷紧,即未能像希望的那样先期吃掉一部分冲力,而是将全部负担都交给了气囊。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乘员严重受伤。但问题是,正确安装的安全带。卖困其松动余地来自何方?一是由于乘员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带装置中也多少隐藏了部分松动余地,这种余地无法消除,但真遇到事故时,还就应该尽量消除。怎么办?为此出现了这种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它负责提供瞬间绷紧的安全中友念带。其作用过程是:首先由一个探头负责收集撞车信息,然后释放出电脉冲,该脉冲传递到气体发生器上,引爆气体。爆炸产生的气体在管道内迅速膨胀,压向所谓的球链,使球在管内往前窜,带动棘瓜盘转。棘爪盘跟铀连为一体,安全带就绕在轴上。简单地讲,就是气体压力使球动,球带动棘爪盘转,棘爪盘带动轴转--瞬间实现了安全带的预收紧功能。从感知事故到完成安全带预收紧的全过程仅持续千分之几秒。管道末端是一截空腔,用于容留滚过来的球。
二、安全带拉力限制器事故发生后,安全带在预收紧装置的作用下,已经绷紧了。但我们希望在受力峰值过去后,安全带的张紧力度马上降低,以减小乘员受力,这份特殊任务就由安全带拉力限制器来完成:在安全带装置上,有一个如前所述的预收紧装置,底下卷绕着安全带。轴芯告档里边是一根钢质扭转棒。当负荷达到预定情况时,扭转棒即开始扭曲,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安全带,实现了安全带的拉力限制功能。
在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和安全带拉力限制器的共同作用下,安全带的保护能力几乎达到了理想状态。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先进的安全带确实能给乘员提供可以信赖的安全保护。
『捌』 如图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
B
A复摆与车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刹车时,复摆的上端随车减速静止,而下端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向含哗迟左摆,不符合题意,故A错
B复摆与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刹车时,复摆的上端随车减速静止,而下端由于惯性还要保芦型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向右摆,符合题意,故B正确
C车匀速向左行驶,复摆自然下垂,不符合题意,故C错;
D 车谈李匀速向右行驶,复摆自然下垂,不符合题意,故D错
『玖』 在电视上看到的汽车自动安全带什么原理
国外有这种结构,但国内没有!很简单的,就是把B柱上的安全带支点改到车门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