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35KV不接地系统装设二次谐振装置后,还需装设一次消谐装置吗
根据一次侧运行情况确定。一般不需要,但若二次装设谐振装置后,一次侧出现谐振现象,则要装设消谐装置。
② 微机消谐装置配置原则
1.
微机消谐装置适用于什么系统?微机消谐装置针对66kV、35kV、10kV、6kV、3kV...
2.
微机消谐装置和消谐电阻器就安装位置及作用稿薯来说有何不同?微机消谐装置安装在PT开口三角处...
3.
该装置的选型原则是什么?装置可根据母线段数、通讯方式及打印功能确定具体型号。
4.
该装置键坦者怎样查看故障信信察息,是否必须接报警端子?可以不接报警,用通讯即可把故障信息上传至上位.
③ 35KV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常使用的电磁型PT,加装微机消谐装置有什么作用呢
微机消谐装置一般安装在TV的中性点。要讨论它的作用,先要明白电网震荡产生的原因,在电网容抗(也可以模糊的认为是系统电容)和感抗相等时,在出现电网扰动时,这时候可能不是震荡衰减至重新稳定,可能放大震荡幅值,系统最高震荡幅值可达系统电压的5-6倍,造成绝缘击穿事故。为了避免系统震荡事故,电网系统一般要求安装一些保护装置,10KV及以上较大的输送电网或者是配网,会安装低周减载设施,10KV及以下小局域网可以采用在TV中性点额外附加电容的方式来消除。微机消谐装置简单地说就是微机系统检测到电网出现震荡时,在TV的中性点串入一个电容,来改变系统的容抗,用来消除谐波。工厂内部10KV小局域网(进线有变压器的)一般都是采用这种方式,35KV电网容量较大,这玩意基本没用。
④ 10kv消谐器和35kv消谐器有什么区别具体安装在什么位置
我们公司生产的消谐器对于半绝缘PT都安装免谐装置,不区分电压等级;全绝缘PT对于10千伏和35千伏安装的消谐装置,由于它的电压等级的不同,一次装置大小也不相同,但消谐原理都是相同的。消谐器一次部分安装在互感器高压N级与地之间串接一次流敏消谐器,监测装置安装在前柜门空闲处,方便巡检;
⑤ 问一下高手,一台35KV变压器35Kv侧安装了安装了PT二次消谐,10KV侧还需要装PT二次消谐吗(同系统)
我们这35kv、10kv全装了,因为我觉得谐波源主要来自10kv用户,10kv会首当其冲。
⑥ 消谐装置是怎么接线的
在讨论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中性点加装消谐器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在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一种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前两种合称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或小电流接地系统,后一种中性点直接接地称为中性点有效接地,或大电流接地。1 电源中性点不接地做姿电力系统(3-63 kV系统大多数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如C相单相接地,那么完好的A、B两相对地电压都由原来的相电压升高到线电压,即升高为原对地电压的倍,C相接地的电容电流为正常运行时每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当发生一相接地时,三相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未受到影响,因为线路的线电压无论相位和量值均未发生变化,因此三相用电设备仍然照常运行。但电力部门只允许运行2小时,因为一旦另一相又发生接地故障时,就形成两相接地短路,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可能损坏线路设备。2 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有一种情况比较危险,即在一相接地时,如果接地电流较大,将出现断续电弧,这可使线路发生电压谐振现象,在线路上形成一个R-L-C的串联谐振电路,从而使线路上出现危险的过电压(可达相电压的2.5-3倍),导致线路上陵胡亮绝缘薄弱地点的绝缘击穿。为防止一相接地时接地点出现断续电弧,引起过电压,规程规定,在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一定值的电力系统中(3-10kV电网中接地电容电流大于30A),电源中性点必须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暂时允许运行2小时,在一相接地时,其它两相对地电压要升高到线电压,即升高为原对地电压的倍。3 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此系统一般适用于110kV及以上高压系统,在此暂不讨论。1 电力系统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此系统已考虑尺宽到消弧接地(如上述第二条所述),在系统的电压互感器中,Yo接线可不考虑加装一次消谐器。2 我们一般指PT柜加装消谐器,是指安装在6-35kV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简称压变)一次绕阻Yo结线中性点与地之间的非线性电阻器,起阻尼与限流的作用。在6-35kV发电、变电站,我们经常碰到的是电网中性点不接地,其母线上的Yo接线的电磁式压变一次绕组,成为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对地的唯一金属通道,电网相对地电容的充、放电途径 必然通过压变一次绕组。这种慢变过程使压变铁芯深度饱和,当电网接地消失时,压变一次绕组中会出现数安培幅值的涌流,将压变0.5A高压熔丝熔断。即使这种涌流尚未达到熔断器的熔断值,但仍超过电压互感器额定电流,长时间处于过电流状态下运行的电压互感器会被烧毁,继而引发其他事故。选用一次消谐器,这种现象就不会发生。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一定的值时,不会在压变一次绕组中出线较大的涌流,对压变和高压熔丝无任何影响,从经济和产品成本的角度考虑,可以不装消谐器。如果顾客提出要求,在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加装消谐器会给设备运行增加一层防护。3 在工程设计中经常遇到用户要求在压变柜的互感器二次侧加装二次消谐器,此种作法为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处接入阻尼电阻,过去是灯泡。现在大部分为微机消谐装置,如KSX196H微机消谐器,其工作原理为:对PT开口三角电压(即零序电压)进行循环检测。正常工作情况下,该电压小于30V,装置内的大功率消谐元件(可控硅)处于阻断状态,对系统无任何影响。当PT开口三角电压大于30V时,说明系统发生故障,装置开始对开口三角电压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数字测量、滤波、放大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判断出当前的故障状态。如果出现某种频率的铁磁谐振,CPU立即启动消谐电路(使可控硅导通),让铁磁谐振在强大的阻尼下迅速消失。利用微机消谐器可实现自动跟踪和自动调谐,并能追忆、报警、自动打印和信号传送,满足无人值班变电所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压变一次侧无需再配一次微机消谐装置。另外,现在有些电压互感器(如JSZF-6、10型),互感器本身已带防铁磁谐振线圈,还有些电压互感器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设计中不需要加消谐器。4 提到压变加装一次消谐器,不要误认为只要是PT柜就加装,因为在2PT柜中,电压互感器为V-V接线,主要用于计量、测量、绝缘监测,这里不存在中性点接地的问题(不可能有电网相对地电容的充、放电途径),不需要加装消谐器。5 在有些工程设计中,用户根据现场电网的实际情况,在母线侧已接入一定大小的电容器,使线路的容性阻抗(Xc)与感性阻抗(XL)的比值小于0.01,可避免谐振,在此配电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也无需加装消谐器。消谐装置是怎么接线的
⑦ 消弧消谐装置的工作原理
消谐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能很清楚的为你解答消弧。首先,我们的讨论基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输电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情况。顾名思义,消弧线圈的存在是为了消除电弧,消除由电弧产生的弧光过电压。而电弧在哪儿呢?电弧就在单相接地故障点K处(暂且定义该故障处为K处)。事实是这样子的,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三相线路A、B、C相分别存在对地电容C0,该电容的存在导致了对地电容电流Ic的存在。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相的接地电流Ik是等于非故障相的电容电流之和的,如果故障相为A相,那么Ik=IcB+IcC。故障点处的电压变为0,同时B、C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3倍。当电网变得复杂,线路变得多了之后,其中一条线路的A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全系统的A相对地电压都将变为0,全系统的B、C两相的对电压都将升高√3倍。Ik不再单单等于故障线路的B、C两相电容电流之和,而是等于全系统的B、C两相电容电流之和。这个值就比较可怕了,很可能会很大,那么Ik大了之后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也就是在开始提到的故障点处形成电弧。电弧会产生弧光过电压现象,导致非故障相(全系统的B、C相)的对地电压在升高了√3倍的基础上进一步升高。那么这就比较可怕了,进一步升高了之后就可能威胁到B、C相的绝缘层,最终导致B、C两相中也出现接地故障,那么事故就发展成了2处,3处,甚至多处接地故障。这会导致全系统跳闸、瓦解、甚至崩溃。因此,就必须限制电弧。所以,消弧线圈应运而生。那么为什么消弧线圈会接在中性点处呢?这是因为,中性点是唯一一处接地点。要同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短路点形成回路,那么自然要设在中性点。消弧的原理是什么呢?那就是电容电流(也就是短路电流)超前短路电压90度,短路电压超前感性电流(消弧线圈的电流)90度,从而容性电流与感性电流方向相反,共同流过短路点出,其向量和被消减,弧光自然也就熄灭了。在考虑消弧线圈的容量设置时(也就是感抗L的大小)存在3种情况,分别是完全补偿(IL=IC),欠补偿(IL<IC),第二种情况有可能会在线路的运行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切掉部分线路,导致IC减小,从而第二种情况演变成第一种情况。那么第一种情况有什么不好的呢?有,那就是中性点漂移和断路器三相不同期合闸而产生的零序电压会导致线路中出线很大的过电流和很高的电压(因为IL=IC意味着,串联谐振)。忘了说,上面所提高的短路电流=接地电流,短路电压=接地电压,并且都是指的零序。你需要明白,零序电流和电压,只会在形成接地回路故障时才会出现。(当然不排除上面提到的,中性点漂移和三相不同期合闸导致出现零序电压)。说回正题,出现异常大电流和电压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因此,基本都是采取的过补偿( IL>IC)。相关规定表明,35kV的电网的单相接地零序电流大于10A,10kV电网的单相接地零序电流大于20A,3~6kV电网的单相接地零序电流大于30A,那么电源中性点就应采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接地方式。忘了说,有一个补偿度的规定,补偿度=(IL-IC)/IC*100%,要求补偿度处于5%~10%之间,且以不大于10%为宜。
想起个事情,为什么不直接切掉故障相呢?这样子不是电弧就立马熄掉了吗?这是因为切掉的话,会造成三相不平衡。而如果不切掉,而采用消弧线圈接地,那么1~2h之内,系统的负荷电流和三相电压是暂时对称的,不会影响供电。
⑧ 35kv电压互感器发生铁磁谐振造成pt烧毁,怎么选择合适的消谐装置进行消谐
电压互感器发生pt烧毁是由于铁芯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也是配电网中最常见和造成事故最多的一种内部过电压。一般这种情况需在pt中性点串接消谐装置物游,目前市场上常用消谐装置办法有饥春:PT中性点经SiC消谐器接地或者采用PT中性点经流敏型消谐装置接地,确保电压互感器不烧烂蚂耐毁,高压保险不熔断。
⑨ 35KV电压互感器加装一次消谐器后,为什么仍然出现了高压熔丝故障
电压互感器作为一个重要的电气元件,可以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中35KV电压互感器应用普遍,经常出现一些电力故障,建议在电网改造工程中采用加装一次消谐器的方案,可以起到谐振的作用,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⑩ 35kV的母线PT间隔,一次消谐器是安装在什么位置的,请问它的原理是什么
35KV是中心点不接地系统,其供电系统的线路将产生电容电流,会与线路和设备中的电感形成谐振过电压,给设备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流过电容电流而产生间隙性电弧过电压。一次消谐器应当安装在三相PT一次绕组的中心点上,消谐器是电感元件,它产生的电感电流与上述电容电流相位正好相反,能够抵消电容电流,使得销岩领过故障点的电容电流变小,从而消除过电压的产生闷早。由于亏罩御供电线路的长度是经常变化的,所以要求消谐器的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就是过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