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分解
防悔仿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变浑浊;颂滚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把导管移出液面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碧樱纤 CuO+H 2 SO 4 ==CuSO 4 +H 2 O |
2. Ⅰ、铜器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它的表层往往含有“铜绿”(碱式碳酸铜),它受热易分解,为了从铜绿中制
I、(1)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使试管骤然遇冷而炸裂,大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并且氢气通入到药品的上方位置,
故答案为:丙;
①选用丙的原因是:因反应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通入氢气的导气管应伸入到试管底部,有利于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净,
故答案为:因反应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2)原因通过D装置的质量差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野旁以实验前需要称量装置D的质量;反应散旅进行时,为了防止空气的干扰,应先通氢气再点燃酒精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固体原先是绿色,加热后变成黑色的氧化铜,之后被氢气还原成红色的铜单质,
故答案为:称量装置D(含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通入氢气;加热;固体由绿色变黑色,最后变成光亮的红色;
(4)原因装置D直接和空气接触,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影响测定结果,所以应该在D装置后加一个盛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
故答案为:在D装置后加一个盛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
II、甲颂掘橡: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能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碳酸是二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所以碳酸根离子的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水解程度,导致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
故答案为:HCO3-+H2O?H2CO3+OH-;大于;
(1)碳酸氢钠和氯化钡不反应,但碳酸钠和氯化钡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 Na2CO3+BaCl2=BaCO3↓+2NaCl,向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都生成白色沉淀,向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都不产生明显现象,故选B.
故答案为:乙;B;
(2)若加热后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溶液的PH值也不变,由此证明甲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甲;
(3)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是150℃,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所以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由此判断乙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乙; 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3. 金属铜在一定条件下会因锈蚀而产生“铜绿”.某化学活动小组欲了解铜锈蚀需要的条件,他们将5条铜片分别
(1)铁与氧气和水燃祥同时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根据实验观察可知可差和知,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同时接触是铜生锈的条件,故铜锈蚀的条件比铁生锈的条件多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2)根据实验分析,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2+H2O+O2═Cu2(OH)2CO3;该反应虚段盯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3)防止铜生锈可以使铜与水或氧气或二氧化碳隔绝,可以采取保持铜表面干燥洁净或涂抹保护层(如涂油等)等方法.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2Cu+CO2+H2O+O2═Cu2(OH)2CO3;化合;
(3)保持表面干燥洁净(或涂抹保护层等).
4. 如图为加热“铜绿”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关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
(1)指出有关仪器的名称:
①铁架台;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烧杯.
(2)试管口略向下回倾斜的目的是防答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3)碱式碳酸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固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熄灭酒精灯后试管内气压变小,石灰水会沿导管倒流入试管导致试管破裂.
故答案为:
(1)①铁架台; ②试管;③酒精灯; ④烧杯.
(2)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3)绿色固体变为黑色、有水珠生成.
(4)导管,酒精灯
5.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的装置有哪些
(1)仪器A是铁架台;仪器B是酒精灯;仪器C是烧杯.
(2)先将试管横放,把盛有碱式碳酸铜粉末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碱式碳酸铜全部落到底部.
(3)实验装置中,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故答案为:(1)铁架台;酒精灯;烧杯;
(2)先将试管横放,把盛有碱式碳酸铜粉末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碱式碳酸铜全部落到底部;
(3)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6. 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为探究铜锈的组成,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图装置进行实验
(1)给试管加热提供热源的仪器是酒精灯;
(2)试管壁有水珠出现说明有水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说明铜绿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说明铜绿中含有碳元素;
①由于铜绿药品中含有水分,如果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上倾斜时,水分受热变为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如果先熄灭酒精灯,会因为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会沿着导管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3)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反应物是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铜和水;加入硫酸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含有铜元素,所以铜绿中含有铜元素,由第(2)题中已经知道铜绿中含有碳、氢、氧元素组成,所以铜绿是由碳、氢、氧、铜四种元素组成;由于铜绿中含有碳元素,所以铜生锈必须由空气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参加,所以二氧化碳参加了反应,防止生锈只要控制住铜生锈的条件即可;保持铜器的清洁干燥可以使铜不与水分接触、涂油可以隔绝空气,都能起到防止生锈的目的.
故答案为:(1)酒精灯;(2)氢、氧(或H、O);碳(或C);①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②把导管移出液面;(3)CuO+H2SO4═CuSO4+H2O;铜、氢、氧、碳;二氧化碳;保持铜器的清洁干燥、涂油等.
7. 热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可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
(1)根据常见仪器名称,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③烧杯,④铁架台;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使试管骤然遇冷而炸裂,大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答案应填: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使试管骤然遇冷而炸裂;
(3)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受热可生成黑色氧化铜固体、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白色沉竖盯卖淀和水,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浑;可见现象应填:①绿色固体变黑色,②试管口有水雾出现,③石灰水会变浑.
(4)根据碱式碳则茄酸铜俗称铜绿受热可生成黑色氧化铜固体、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Cu2(OH)2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