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车电气原理图设计流程及要求
1 电气原理图绘制工作内容
1.1 了解设计任务书及样车电气系统功能描述报告的相关信息。
1.2 取得置换总成原理和实验车资料。
1.3 根据逆向原理图分配电源分配设计。
1.4 根据骡车发动机原理图分配负载电路。
1.5 分析设计任务书中配置需求、电气件的功能描述。
1.6 参考样车原发电机功率及蓄电池负载,根据所选起动机及更换发动机后负载大小的变化,计算并选择发电机及蓄电池。
1.7 收集同类车型的电气信息资料,从而比较样车电气件的优劣,加以改进。
1.8 熟悉国家标准中各种电气件的图形符号。
1.9 首先绘制一个整车电气原理图的框架。
1.10 接着按照整车供电顺序分别绘制各个功能块。
1.11 将各个功能块填入原理图框架内,并将各电气件之间的联系绘制出来。
1.12 绘制完的电气原理图按照设计任务书的内容进行复议,记录错误和不足。
1.13 改正电气原理图的错误和不足,再对其进行优化,使其布局合理,图面简洁清晰。
1.14 便于联想,分析,易读、易懂。
2 设计工作内容
2.1 设计检查分析
2.1.1 应符合设计任务书中的要求。
2.1.2 电气原理设计首先检查蓄电池、发电机与整车电气负载的匹配情况。
2.1.3 电气原理设计应检查接线及工作原如御理是否正确,与客户提供资料有无不符。
2.1.4 电气原理设计应检查保险及线径选择是否合理。
2.1.5 电气原理设计应检查有无短路现象。
2.1.6 应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和法规的规定。
2.1.7 在对样车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设计改制相关电路。
2.1.8 产品设计中应考虑到产品电流、电压、功率要求、工作条件、系统之间信号的传输方式及信号要求。
2.2 原理图设计要求
2.2.1 电气原理图是根据整车电气功能和要求设计的
2.2.2 在设计电气原理图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技术协议,深刻理解客户要求的电气功能配置,骡车原理图应满足试验用车的相关要求。
2.2.3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了生产的需要
2.2.4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要尽快找到某条电路的始末,以便圆茄确定故障分析的路线,在分析故障原因时,不能孤立地仅局限于某一部分,而要将这一部分电路在整车电路中的位置及与相关电路的联系都表达出来。
2.2.5 在设计电气原理图之前,要对全车电气系统有个初步的划分:
2.2.6 一般来说,电气系统包括——电源启动系统,仪表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电喷系统,中控锁系统,空调系统,娱乐系统,ABS系统,安全气囊系统,雨刮系统,玻璃升降器系统,卫生间系统,电动天窗,电动后视镜等。
2.2.7 电气原理图画法规范:
2.2.8 在电气原理图上建立起电位高低的概念——负极搭铁,电位最低,可用图中的最下面一条线表示;正极电位最高,用最上面的那条线表示。电流的方向基本都是由渣腔岩上而下,路径是:电源正极→开关 →用电器→搭铁→电源负极。尽最大可能减少电线的曲折与交叉,布局合理,图面简洁、清晰,各局部电路关系清楚。
2.2.9 电气原理图设计
2.2.9.1 设计人员先把电气系统进行整体划分。
2.2.9.2 设计人员考虑所设计的系统由哪些电器件组成,其中哪些电器件是配套件,例:A车电源启动系统由一个点火开关,一个发电机,一个起动机,一个蓄电池,一个翘板开关……组成。其中翘板开关是依据造型需要选用B厂产品。
2.2.9.3 与配套厂或主机厂相关人员进行交流,确认所用配套件电气功能,并作详细记录。例:翘板开关是依据造型需要选用B厂产品,它共有2个档位,5个接线端子,开关内部有一个状态指示灯和一个功能指示灯(发光二极管),带自锁功能,当开关打在OFF档时,1和2两个接线端子接通,当开关打在2档时,3、4和5三个接线端子接通。
2.2.9.4 在上述步骤后,设计人员就可以进行电器件间接线原理的设计了。例:电源启动系统中,空挡,当点火开关打在ST档时,起动机继电器线圈得电,触点吸合,起动机从蓄电池上得电工作……
2.2.9.5 重复以上4.2.9.2、4.2.9.3和4.9.2.4的步骤,直到把整车电气原理图设计完成。
2.2.9.6 保险容量的确定,保险容量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根据每一路用电器的最大连续工作电流计算熔断器的容量,在确定容量时,通常要比计算出的熔断值高出一个等级。例:远光灯的功率为60W,计算出最大连续电流值为5A,但确定其容量应选为10A。按此方法逐一将整车的熔断器确定好。根据每一路的最大工作电流来选定熔断器的额定容量,其关系式为: 熔断器额定容量=电路最大工作电流÷80%。
2.2.9.7 载荷分配问题:
在电气原理图设计中,载荷的分配问题显得极其重要。比如触点容量为10A的点火开关,最大只能带10A的负载,超过这个极限点火开关就有能被损坏。所以原理图设计人员一定要落实每一个用电设备的容量以便载荷得到合理分配。
2.2.9.8 检查:原理图接线是否正确合理,例:按原理图接线是否绕远等问题,电气功能是否按照技术协议上的要求一一落实,每个电器件的功能是否与主机厂最后认可的配套厂家提供的资料相吻合。
2.2.9.10 中央配电盒电气原理图的设计:中央配电盒是整车电气、电子线路的控制中心,它几乎将全车的熔断器、继电器、断路器集中为一体,做到了整车的集中供电、减少了接线回路、简化了线束、减少了接插件、节省了空间、减轻了整车质量、降低了线束成本。中央配电盒电气原理图的设计一定要与整车电气原理图为准绳。实际上,就是从整车电气原理图中把中央配电盒内部接线原理以一种简洁、规范的画法单独反映到另一张图纸上,以便于配套厂按照原理图设计人员的思想对产品进行开发,它的规范顺序是:电源线→保险→继电器→引出线(标明线号,要与原理图线号一致)。在设计完成后,要反复检查,确保中央配电盒原理图与整车电气原理图保持一致。
2.2.9.11 在最终设计成型的原理图中,总成配套件(如ABS,空调等)的电气原理图要用虚线框框起来,以便于评审时专家提问。
3 原理图设计综述
3.1.1 电气原理图设计依据:
3.1.2 电气原理图是根据整车电气功能需求设计的。在设计电气原理图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技术协议,全面深刻地理解客户要求的电气功能配置。
3.3.3 电气原理图设计目的:
3.1.4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了生产的需要。在实际生产中,常常要尽快找到某条电路的始末,以便分析确定故障的路线,在分析故障原因时,不能孤立地仅局限于某一部分,而要将这一部分电路在整车电路中的作用及与相关电路的联系都表达出来。
3.1.5 电气原理图设计准备:
3.1.6 在设计电气原理图之前,要对全车电气系统有个初步的划分。一般来说,电气系统包括——电源启动系统,仪表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电喷系统,中控锁系统,空调系统,娱乐系统,ABS系统,安全气囊系统,雨刮系统,玻璃升降器系统,卫生间系统,电动天窗,电动后视镜等
3.1.7 电气原理图画法规范:
3.1.8 在电气原理图上建立起电位高低的概念——负极搭铁,电位最低,可用图中的最下面一条线表示;正极电位最高,用最上面的那条线表示。电流的方向基本都是由上而下,路径是:电源正极→保护 →开关→用电器→搭铁→电源负极。尽最大可能减少电线的曲折与交叉,布局合理,图面简洁、清晰,各局部电路关系清楚。
4 电气原理设计基本要求
4.1.1 电气原理设计任务书应满足技术协议中相关要求。
4.1.2 电气原理设计应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4.1.3 电气原理应执行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4.1.4 在对样车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沿用件、新件和改制件。
4.1.5 产品设计中尽量采用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
4.1.6 产品设计中应考虑到产品电流、电压、功率要求、工作条件、各子系统之间信号的传输方式及信号要求。
5 设计要点
5.1.1 各子系统都要落实配套,并按配套厂现有技术条件进行设计。
5.1.2 保险容量应按用电设备额定电流的1.5 倍来进行。
5.1.3 线径的可通过电流应大于所串联保险的熔断值。
5.1.4 设计时要联系实际,遵循走线最短原则。
5.1.5 设计中应尽可能选用成熟的电器元器件(如点烟器、插接件、音响装置、时钟等),以降低本车的设计成本,提高可靠性。
6 电气原理图输出应满足以下要求:
6.1.1 对全车电路应有完整的概念。它既是一幅完整的全车电路图,又是一幅互相联系的局部电路图,重点、难点突出,繁简适当;
6.1.2 图上建立起电位高低的概念。负极搭铁电位最低,用图中最下面一条导线表示;正极火线电位最高,用最上面的一条导线表示。电流方向基本上是从上到下,电流流向从电源正极→开关→用电器→ 搭铁→电源负极,节省迂回曲折走迷路的时间;
6.1.3 尽可能减少导线的曲折与交叉。调整位置,合理布局,图面简洁清晰图形符号照顾元件外形和内部结构,便于联想,分析,易读、易画;
6.1.4 电路系统的相互关联关系清楚。发电机与蓄电池间,各电路系统之间连接点尽量参照作业指导书,熔断器、开关、仪表的接法也要与标准保持一致。
7.电气原理例子:
㈡ 大众车系电路图30.31.15.x各代表什么意思
30是常火线,15是点火开关控制的火线,X是某些大容量电器专用火线,31是接地。
汽车电路原理图是通过电气设备符号代替电气设备来表现电气设备结构及电气设备间关系的,所以牢记汽车电气设备符号是读懂汽车电路原理图所必需的。
根据汽车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可将汽车电路原理图分为电控电路原理图与非电控电路原理图。如果是电控电路原理图,则可以电控单元为岁做核心将电路原理图分为四部分答敬,即电控单元信号输入电路、执行器工作电路、电控单元电源电路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电路。
(2)汽车自动喷漆装置电气原理图扩展阅读:
汽车电路保养注意事项:
1、蓄电池火线/正极线(B线或30号线):从蓄电池正极引出直通熔断器盒,也有汽车的蓄电池火线接到起动机火线接线柱上,再从那里引出较细的火线。
2、点火仪表指示灯线(IG线或15号线):点火开关在ON(工作)和ST(起动)挡才有电的电线,必须有汽车钥匙才能接通点火系统、预充磁、仪表系统、指清雀慎示灯、信号系、电子控制系重要电路。
3、专用线(Acc线或15A线):用于发动机不工作时需要接入的电器,如收放机、点烟器等。点火开关单独设置一挡予以供电,但发动机运行时收音机等仍需接入与点火仪表指示灯等同时工作,所以点火开关触刀与触点的接触结构要作特殊设计。
㈢ 如何找汽车电路图
找汽车电路图的基本要领:
1.认真读几遍图注
图注说明了该汽车所有电气设备的名称及其数码代号,通过读图注可以初步了解该汽车都装配了哪些电气设备。然后通过电气设备的数码代号在电路图中找出该电气设备,在进一步找出相互连线、控制关系
2.牢记电气图形符号
汽车电路图是利用电气图形符号来表示其构成和工作原理的。因此,必须牢记电路图形符号的含义,才能看懂电路原理图。
3.熟记电路标记符号
为了便于绘制和识源谨敬读汽车电器电路图,有雹慎些电器装置或其接线柱等上面都赋予不同的标志代号。
4.牢记汽车电路特点
⑴ 单线制 ⑵ 负极搭铁 ⑶ 用电设备并联
5.牢记回路原则
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是由电源、熔断器、开关、控制装置、用电设备、导线等组成。电流流向必须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熔断器、开关、控制装置、导线等到达用电设备,再经过导线(或搭铁)回到电源负极,才能构成回路。因此电路读图时,有三种思路:
思路一:沿着电路电流的流向,由电源正极出发,顺藤摸瓜查到用电设备,开关、控制装置等,回到电源负极。
思路二:逆着电路电流的方向,由电源负极(搭铁)开始,经过用电设备、开关、控制装置等回到电源正极。
思路三:从用电设备开始,依次查找其控制开关、连线、控制单元,到达电源正极和搭铁(或电源负极)。
实际应用时,可视具体电路选择不同思路,但有一点值得注意:随着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电气设备电路同时具有主回路和控制回路,读图时要兼顾两回路。
6.浏览全图,分割各个单元系统
要读懂汽车电路图,首先必须掌握组成电路的各个电器元件的基本功能和电器特性。在大概掌握全图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再把一个个单元系统电路分割开来,这样就容易抓住每一部分的主要功能及特性。
在框划各个系统时,一定要遵守回路原则,注意既不能漏掉各个系统中的组件,也不能多框划其他系统的组件,一般规律是:各电器系统只有电源和总开关是公共的,其他任何一个系统都应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电器回路,即包括电源、开关(保险)、电器(或电子线路)、导线等。从电源的正极经导线、开关、保险丝至电器后搭铁,最后回到电源负极。
7.熟记各局部电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
从整车电路来讲,各局部电路除电源电路公用外,其他单元电路都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内在联系(如信号共享)。因此,识图时,不但要熟悉各局部电路的组成、特点、工作过程和电流流经的路径,还要了解各局部电路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这是迅速找出故障部位、排除故障的必要条件。,
8.掌握各种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对多层多挡接线柱的开关,要按层、按挡位、按接线柱逐级分析其各层各挡的功能。有的用电设备受两个以上单挡开关(或继电器)的控制,有的受两个以上多挡开关的控制,其工作状态比较复杂。当开关接线柱较多时,首先抓住从电源来的一两个接线柱,再逐个分析与其他各接线柱相连的用电设备处于何种挡位,从而找出控制关系。
晌族对于组合开关,实际线路是在一起的,而在电路图中又按其功能画在各自的局部电路中,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仔细研究识读。
9.全面分析开关、继电器的初始状态和工作状态
在电路图中,各种开关、继电器都是按初始状态画出的。即按钮未按下、开关未接通,继电器线圈未通电,其触点未闭合(指常开触点),这种状态称为原始状态。在识图时,不能完全按原始状态分析,否则很难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因为大多数用电设备都是通过开关、按钮、继电器触点的变化而改变回路的,进而实现不同的电路功能。所以,必须进行工作状态的分析。
10.掌握电器装置在电路图中的位置
大量电器装置是机电合一的,在电路图上表示时,厂家为了使画法既简单(便于画图)又便于识图,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中或分开表示法。
集中表示法是把一个
电器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在图上集中绘制的一种表示方法。此法仅适用于较简单的电路。
分开表示法,如把继电器的线圈、触点分别画在不同的电路中,用同一文字符号或数字符号将分开部分联系起来。
11.先易后难
有些汽车电路图的某些局部电路可能比较复杂,一时难以看懂,可以暂时将其放一放,待其他局部电路都看懂 后,结合看懂图中与该电路有联系的有关信息,再来进一步识读这部分电路。
12.注意搜集资料和经验积累
对于看不懂的电路要善于请教有关人员,同时还要善于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注意深入研究典型汽车电路,做到 触类旁通;特别注意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创新。
此外,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越来越多,其读图方法除以上所述要领适用外,以下方法与步骤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读图很有帮助。
要以电控系统的ECU为中心,因为这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所有电器部件都必然与这里发生关系。
对ECU的各个接脚有大致印象,弄清楚分为几个区域,各区接脚排列的规律。
找出该系统给ECU供电的电源线有哪些,注意一般ECU都不止一根电源线,弄清楚各电源线的供电状态(如常火线或开关控制)。
找出该系统的搭铁线有哪些,注意分清哪些是在ECU内部搭铁,哪些是在车架上搭铁,哪些是在各总成机体上搭铁。
找出那些是系统的信号输入传感器,各传感器是否需要电源,并找出相应的电源线,该传感器那里搭铁。
找出系统的执行器有哪些,弄清电源供给和搭铁情况,电脑控制执行器的方式(控制搭铁端或电源端。
㈣ 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图
随着大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安全观念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购车时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可能并不总是受到人们的好评。朋友对新能源汽车了解多少?边肖汽车过去曾向朋友简要介绍过新能源汽车的种类。今天,边肖汽车将和朋友们聊聊电动汽车的结构和示意图。
汽车的电气结构和示意图-原理简介
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代替燃油发动机,电动机由电动机驱动,没有自动变速器。与自动变速器相比,该电机结构简单,技术成熟,运行可靠。传统内燃机可以将高效扭矩的速度限制在很窄的范围内,这也是传统内燃机汽车需要庞大复杂的传动机构的原因。然而,电动机可以在相当宽的速度范围内高效地产生扭矩,并且在纯电动汽车的驱动过程余早中不需要换档和变速装置,操作方便容易,噪音低。
汽车电源系统的电气结构及原理图
电源系统包括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器。它的关键功能是李毁做给电机提供驱动电源,监控电源的使用情况,调节充电器给电池充电。
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电气结构及原理图
电驱动系统包括电子调节器、功率变换器、电机、机械传动装置和车轮。它的作用是将蓄电池中储存的电能高效地转化为车轮的动能,在汽车减速刹车时将车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给蓄电池充电。后一种功能称为再生制动。
汽车摊铺系统的电气结构及示意图
摊铺辅助系统包括摊铺辅助动力源、动力转向系统、导航系统、空调节器、照明和除霜装置、刮水哪衡器和收音机等。有了这些摊铺辅助装置,汽车的操控性和乘客的舒适性可以得到提高。
今天,边肖汽车向朋友们简单介绍了电动汽车的一些部件。不知道朋友们能不能理解。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出行工具,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必须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好的推广。好了,关于电动车的结构和示意图就说到这里。
百万购车补贴
㈤ 汽车电工电子基本分析
为了使汽车的用电设备工作,应根据它们各自的工作特性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用导线和车体把电源、电路保护装置、控制器件以及用电设备等装置连接起来,构成能使电流流通的路径,这种路径称哪顷为汽车电路▼
图b:汽车信号系统原理框图 ▲
㈥ 了解汽车电路图汽车电路图入门
在汽车电气和电子系统中,许多部件、组件和系统一起工作。只有在电路图中才能看到元器件、组件、系统的相互作用,知道电气连接。元件如电阻、晶体管和电容;组件包括擦拭时间间隔继电器、危险报警发生器等;系统包括点火系统、照明系统等。了解汽车电路图的结构和分类:(1)汽车电路图是将汽车各种电器元件的图形符号通过导线连接起来的关系图,可分为电路图、原理图和定位图。符号有规定标准,可以详细描述整个电路及其电气设备,并便于分析电路的功能。(2)汽车电路图表达了车内各种电器的总体布局,左侧代表汽车的前部,右侧代表汽车的后部。电器都用物理外形图来表示,电线分布与车辆的实际位置和方向大致相同,完整地表达了整车的电器和接线连接,但不能清晰方便地反映各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3)汽车电路升核原理图按工作顺序或功能布局用图形符号画出,详细了解电气元件相互控制关系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所有电器使用电气符号表示,图中建立了势级的概念,电路曲折少,电路图中电器元件的串并联非常清晰,便于对每个电器设备进行单独的电路分析。(5)汽车结构图是将一个吵陆掘完整的电路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用一个方框来表示,用文字或符号说明它的功能,所有的方框之间用线连接起来,表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来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相关悉历链接:定位图包括汽车电器定位图、汽车线束图、汽车线路连接器插排图和汽车接线盒布置图,用来确定各种电器元件、接线盒、接地点、铰接点、连接器中每根电线的连接位置,以及保险丝和继电器的具体安装方位。
㈦ 画出电气控制原理图。
如下图所示:
电气原理图是用来表明设备电气的工作原理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表示方式。运用电气原理图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分析电气线路,排除电路故障、程序编写是十分有益的。电气原理图一般由主电路、控制电路、保护、配电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组成结构
电气系统图主要有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等,绘图软件有电气CAD、protel99、Cadence等。
因此,电气原理图是电气系统图的一种。是根据控制线图工作原理绘制的,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主要用于研究和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电气布置安装图主要用来表明各种电气设备在机械设备上和电气控制柜中的实际安装位置。为机械电气在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维护、维修提供必要的资料。
电气安装接线图是为了进行装置、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布线提供各个安装接线图项目之间电气连接的详细信息,包括连接关系,线缆种类和敷设线路。
㈧ 如何看懂汽车汽车电路
汽车电路概况
在汽车上,往往一条线束包裹着十几支甚至几十支电线,密密麻麻令人难以分清它们的走向,加上电是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汽车电路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很复杂的东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性,汽车电路也不例外。
一般家庭用电是用交流电,实行双线制的并联电路,用电器起码有两根外接电源线。从汽车电路上看,从负载(用电器)引出的负极线(返回线路)都要直接连接到蓄电池负极接线柱上,如果都采用这样的接线方法,那么与蓄电池负极接线柱相连的导线会多达上百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设计者采用了车体的金属构架作为电路的负极,例如大梁等。因此,汽车电路与一般家庭用电则有明显不同:汽车电路全部是直流电,实行单线制的并联电路,用电器只要有一根外接电源线即可。
蓄电池负极和负载负极都连接到金属构架上,也就是称为“接地”。这样做就使负载引出的负极线能够就近连接,电流通过金属构架回流到蓄电池负极接线。随着塑料件等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多,现在很多汽车都采用公共接地网络线束来保证接地的可靠性,即将负载的负极线接到接地网络线束上,接地网络线束与蓄电池负极相连。
汽车电路实行单线制的并联电路,这是从总体上看的,在局部电路仍然有串联、并联与混联电路。全车电路其实都是由各种电路叠加而成的,每种电路都可以独立分列出来,化复杂为简单。全车电路按照基本用途可以划分为灯光、信号、仪表、启动、点火、充电、辅助等电路。每条电路有自己的负载导线与控制开关或保险丝盒相连接。
灯光照明电路是指控制组合开关、前大灯和小灯的电路系统;信号电路是指控制组合开关、转弯灯和报警灯的电路系统;仪表电路是指点火开关、仪表板和传感器电路系统;启动电路是指点火开关、继电器、起动机电路系统;充电电路是指调节器、发电机和蓄电池电路系统。以上电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全车电路的基本部分。辅助电路是指控制雨刮器、音响等电路系统碰蚂答。随着汽车用电物备装备的增加,例如电动座椅、电动门窗、电动天窗等,各种辅助电路将越来越多。
旧式汽车电路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它们的正极线(俗称火线)分别与保险丝盒相接,负极线(俗称地线)共用,重要节点有三个,保险丝盒、继电器和组合开关,绝大部分电路系统的一端接保险丝或开关,另一端联接继电器或用电设备。但在笑慧现代汽车的用电装置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线束将会越来越多,布线将会越来越复杂。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电路已经与电子技术相结合,采用共用多路控制装置,而不是象旧式汽车那样通过单独的导线来传送。
使用多路控制装置,各用电负载发送的输入信号通过电控单元(ECU)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从发送装置传输到接收装置,在接收装置转换成所需信号对有关元件进行控制。这样就需在保险丝、开关和用电设备之间的电路上添加一个多路控制装置(参阅广州雅阁后雾灯线路简图)。采用多路控制线路系统可以减少线束数量,还可以通过ECU对各分支电路系统进行故障检测。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器元件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是,对汽车电器元件的维修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㈨ 电喷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分别是什么呢
电喷发动机工作原理
电喷发动机是采用电子操纵装置.取代传统地机械系统(如化油器)来操纵发动机地供油过程.如汽油机电喷系统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将发动机地温度、空燃比.油门状况、发动机地转速、负荷、曲轴位置、车辆行驶状况等信号输入电子操纵装置.电子操纵装置根据这些信号参数.计算并操纵发动机各气缸所需要地喷油量和喷油时刻,将汽油在必定压力下通过喷油器喷入到进气管中雾化.并与进入地空气气流混合,进入燃烧室燃烧,从而确保发动机和催化转化器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这种由电子系统操纵将燃料由喷油器喷入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地发动机称为电喷发动机. 电喷发动机按喷油器数量可分为多点喷射和单点喷射.发动机每一个气缸有一个喷油咀,英文缩写为MPI,称多点喷射.发动机几个气缸共用一个喷油咀英文缩写SPI.称单点喷射.
汽油喷射发动机与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突出地优点是能准确操纵混合气地质量,保证气缸内地燃料燃烧完全,使废气排放物和燃油消耗都能够降得下来,同时它还提高了发动机地充气效率,增加了发动机地功率和扭矩.电子操纵燃油喷射装置地缺点就是成本比化油器高一点,因此价格也就贵一些,故障率虽低,一旦坏了就难以修复(电脑件只能整件更换),但是与它地运行经济性和环保性相比,这些缺点就微不足道了.
分类汽油喷射型式分为机械式和电子操纵式两种.机械式汽油喷射装置是一种以机械液力操纵地喷射技术,早在30年代就应用在飞机发动机,50年代开始应用在德国奔驰300BL轿车发动机上.集成电路地出现使电子技术能在发动机上得到应用,一种更好地汽油喷射装置——电子操纵汽油喷射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结构任何一种电子操纵汽油喷射装置,都是由喷油油路,传感器组和电子操纵单元(微型电脑)三大部分组成.当喷射器安装在本来化油器位置上,称为单点电控燃油喷射装置;当喷射器安装在每个气缸地进气管上,称为多点电控燃油喷射装置.
原理喷油油路由电动油泵,燃油滤清器,油压调节器,喷射器等组成,电控单元发出地指令信号可将喷射器头部地针阀打开,将燃油喷出.传感器好似人地眼耳鼻等器官,专门接受温度,混合气浓度,空气流量和压力,曲轴转速等数值并传送给“中枢神经”地电子操纵单元.电子操纵单元是一个微计算机,内有集成电路以及其它精密地电子元件.它汇集了发动机上各个传感器采集地信号和点火分电器地信号,在千分之几十秒内分析和计算出下一个循环所需供给地油量,并及时向喷射器发出喷油地指令,使燃油和空气形成理想地混合气进入气缸燃烧产生动力.
历史从60年代起,随着汽车数量地曰益增多,汽车废气排放物与燃油消耗量地不断上升困扰着人们,迫使人们去寻找一种能使汽车排气净化,节约燃料地新技术装置去取替已有几十年历史地化油器,汽油喷射技术地发明和应用,使人们这一理想能以实现.早在1967年,德国波许公司成功地研制了D型电子操纵汽油喷射装置,用在大众轿车上.这种装置是以进气管里面地压力做参数,但是它与化油器相比,仍然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不稳定地缺点.针对这些缺点,波许公司又开发了一种称为L型电子操纵汽油喷射装置,它以进气管内地空气流量做参数,可以直接遵照进气流量与发动机转速地关系确定进气量,据此喷射出相应地汽油.这种装置由于设计合理,工作可靠,广泛为欧洲和曰本等汽车制造公司所采用,并奠定了今天电子操纵燃油喷射装置地邹型.至1979年起美国地通用,福特,曰本地丰田,三菱,曰产等汽车公司都推出了各自地电子操纵汽油喷射装置,尤其是多气门发动机地推广,使电子操纵喷射技术得到迅速地普及和应用.到目前为止,欧美曰等主要汽车生产大国地轿车燃油供给系统,95%以上安装了燃油喷射装置.从99年1月1曰起,只有采用电子操纵汽油喷射装置地轿车才能准予在北京市场上销售.
现在电喷发动机(电子操纵汽油喷射式发动机)地使用在轿车中越来越普遍,有消息称化油器式发动机轿车在我国各大城市将很快被“消灭”.因此车主对电喷发动机地了解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了解了电喷发动机地“脾气”,您才能更好地使用和养护爱车.
电喷发动机与化油器式发动机有很大地区别,在使用操作方法上也颇有不同.起动电喷发动机时(包含冷车起动),一般无需踩油门.因为电喷发动机都有冷起动加浓、自动冷车快怠速功能,能保证发动机不论在冷车或热车状态下顺利起动;在起动发动机之前和起动过程中,像起动化油器式发动机那样反复快速踩油门踏板地方法来增加喷油量地做法是无效地.因为电喷发动机地油门踏板只操纵节气门地开度,它地喷油量完全是电脑根据进气量参数来决定;在油箱缺油状态下,电喷发动机不应较长时间运转.因为电动汽油泵是靠流过汽油泵地燃油来进行冷却地.在油箱缺油状态下长时间运转发动机,会使电动汽油泵因过热而烧坏,所以如果您地爱车是电喷车,当仪表盘上地燃油警告灯亮时,应尽快加油;在发动机运转时不能拔下任何传感器插头,否则会在电脑中显现人为地故障代码,影响维修人员正确地判断和排除故障.
另外要注意地是,尽量不要在电喷车上装用大功率地移动式无线电话系统及无线电设备,以防止无线电信号对电脑工作产生干扰.
汽车电喷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电喷”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发动机的简称)系统主要由各种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各种执行器三大部分组成。
传感器是“电喷”发动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ECU的“眼睛”和“耳朵”,时刻监视着系统内外的变化,使发动机始终处在一个良好的运转状态。用于“电喷”发动机中的传感器主要有:进气流量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同步信号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下面对它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逐一进行介绍。
一、进气流量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是决定喷油量的重要传感器。它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后的进气管前端,用来检测进气量的参数。单独检测进气流量或进气压力均能反映进气量的情况,所以有的“电喷”发动机采用进气流量式检测(如凌志LS400、宝马等),有的则采用进气压力式检测(如皇冠3.0、北京切诺基等)。
进气流量传感器的种类较多,有机械检测的翼片式进气流量计,有光电检测的卡门漩涡式流量计,有热敏元件检测的热线式流量计及它的改进型热膜式流量计。
常采用的热线式进气流量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为了测量进气温度(即进气流量)的变化,在进气管道中安装了两个由自金丝(或白金薄膜)做成的热敏电阻Rt和Rt’(Rt’为温度补偿电阻),与外部的R1、R2构成惠斯顿电桥。
发动机不工作时,即进气管道中的空气处于静止状态时,电桥维持在一种平衡状态,控制集成电路(IC)不起调整控制作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空气从热敏元件Rt、Rt’周围流过,Rt、Rt’周围的空气温度及Rt、Rt’自身的阻值均要降低(PTC特性)。所以电桥改变原平衡状态,在R1两端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电压,使集成电路(IC)进行控制调整。调整的结果是使Rt两端电压升高,因此流过Rt、Rt’的电流增大,产生更多的热量。最终因温度升高,使Rt、Rt’的阻值升高,直至电桥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调节控制规律是:进气(空气)流量越大,电桥越不平衡,因而控制调节电压也就越高,流过Rt的热线电流也就越大。由于发动机工作时进气流量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流过电桥上的热线电流也是不断变化的,即Rt两端的电压UO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把这个与进气量成正比变化的电压信号UO送至ECU,ECU再去控制喷油量的大小,即可使发动机转速稳定在不同的量级上。
二、进气压力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是控制喷油量大小的另一类传感器。它安装在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用来检测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和环境大气压之间的差值。它的种类也较多,有膜片传动的可变电阻式、膜片传动可变电感式、超声波压电换能式、压敏电阻式和电容式。
图3是北京切诺基轿车采用的膜片传动可变电阻式进气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图。它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的膜片式机油压力传感器。只不过它没有触点,采用的是可变电阻形式。
来自节气门后部歧管内真空度高低的变化反映了进气压力高低的变化。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进气压力传感器密封腔内的膜片左右移动,膜片又带动可变电阻的滑片移动,最后使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电压发生变化。ECU则根据这个随进气压力高低变化的信号电压去控制喷油量的大小。
三、进气温度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安装在进气歧管内,用来向ECU提供进气温度信息。进气温度也与喷油量的大小有关。进气温度低(如启动冷车)就要加大喷油量,进气温度高(如热车)就要减小喷油量。实际上测量进气温度的高低,也就是间接地测量进气量(空气密度)的大小。因为进气量的大小与空气的密度有关,而空气的密度又与进气温度成正比。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半导体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具有负的温度系数(NTC)。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很简单。
当进气温度低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将减小。当进气温度高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将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将增大。由于回路中电流的变化,将引起Rt两端电压的变化,ECU接收到这个变化的信号电压后,也就获悉了进气温度的高低,然后去控制喷油量的大小。
四、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安装在冷却液管道内,用来向ECU提供发动机温度的信息。它采用的也是上述的半导体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其构造与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五、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与喷油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它安装在节气门阀体上,用来向ECU提供节气门的开启状态及速度的信息。它开启的角度大小,反映着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的情况。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有可变电阻式模拟线性输出和触点式开关型输出两种。可变电阻式线性输出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传感器可变电阻的滑片(即中间抽头)由节气门轴带动在电阻片上滑动。当节气门开启角度小时(如怠速或发动机小负荷运转时),滑片向上滑动,电阻值增大,这时从B端向ECU输入一个低的信号电压。当节气门开启角度增大时(如汽车爬坡或大负荷运转),滑片向下滑动,电阻值减小,这时从B端向ECU输入一个高的信号电压。输出信号电压的大小与节气门开度的大小成正比。ECU根据输入电压的高低,以判断发动机当前的情况,决定喷油量的大小、点火是否提前、是否需要中断辅助电器设备(如爬坡、大负荷时断开空调)等。
六、曲轴位置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是检测发动机的曲轴转角、活塞位置和发动机转速的重要传感器。它向ECU提供上述被检测对象当前所处的状态信息,它直接关系到点火正时与发动机能否启动。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形式和安装位置因不同的车型而各异。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霍尔式、磁脉冲式和光电式。安装的部位有在飞轮及飞轮壳上的,有在分电器内的,还有在曲轴前端或凸轮轴前端的。
是一种安装在飞轮上的霍尔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四缸发动机飞轮上的信号传感器结构。飞轮上有8个槽齿,每4个槽齿为1组,共分成2组。1、4两缸为一组,2、3两缸为一组,各占飞轮圆周60°。每组中每个槽间隔20°,每组相隔180°。
当飞轮上的槽经过传感器时,霍尔传感器便产生信号电压,输出高电平(5v)。当飞轮两槽间的齿经过传感器时,霍尔传感器输出低电平(0.3V)。因此当飞轮上每一个齿槽通过传感器时,都将产生一个高、低电平变化的脉冲信号。四缸发动机的飞轮每旋转一周,将产生两组脉冲信号(每组4个),把这两组脉冲信号送人ECU,ECU就可利用一组脉冲信号判断1、4两缸活塞已接近上止点,或利用男一组脉冲信号,判断2、3两缸活塞已接近上止点,然后确定何时喷油。
另外,ECU根据输入的脉冲速率,还能计算出单位时间内飞轮转过的槽齿数,也就是发动机当前的转速。
七、同步信号传感器
ECU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只能判定某两个活塞(如1、4两缸)已接近上止点。但它不知道究竟是“1”缸活塞还是“4”缸活塞已接近上止点。对于“电喷”发动机按次序喷射系统来说,必须要知道是哪一个缸的活塞已接近上止点,以备喷油或点火。这就需要同步信号传感器来完成这个判缸任务。
同步信号传感器与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它也有多种安装及结构形式。它主要由分电器轴驱动的脉冲转子和霍尔传惑器组成。图中C、D间虚线以上部分的半圆弧(180°)称作脉冲环,其与霍尔传感器配合工作产生脉冲信号。当分电器轴驱动脉冲转子转动,脉冲环从D端开始进入霍尔传感器内直至C端时,霍尔传感器输出高电平。ECU接收到高电平后,便可判定“4”缸活塞已接近上止点且为排气行程,可进行喷油。而“1”缸活塞也已接近上止点,且为压缩行程可进行点火。
当分电器轴驱动脉冲转子转动,脉冲环从c端开始离开霍尔传感器后,信号传感器输出低电平。ECU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后,便可判定“4”缸活塞已接近上止点,但为压缩行程可进行点火。
而“1”缸活塞为排气行程,可进行喷油。发动机转两周,脉冲转子转一周,同步信号传感器产生的脉冲信号电压波形。
八、氧传感器
现代汽车为了减少废气排放(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及氮氧化物NOx),以适应排污法规的要求,普遍在排气管装有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反应器。利用氧传感器提供反馈信息送至ECU,实现混合气空燃比的闭环控制。同时还利用三元催化反应器将废气中的CO转化(氧化)为O2,HC化合物转化(氧化)为H2O,NOx转化(还原)为O2、N2无害气体。为了达到此目的,也就是说为了使三元催化反应器能正常工作,要求混合气的空燃比必须在理论空燃比范围内(理论混合气空燃比为14.7:1)。这就需要用氧传感器测定废气中氧的含量(即空燃比大小),向ECU反馈信息,及时修正喷油量使空燃比回到理论值。
氧传感器有氧化锆式和氧化钛式(电阻型)两种。它的外表面电极插入废气管中,与废气接触,内表面电极与大气相通。氧化锆是固体电解质,它在一定的温度时能与氧气发生电离作用。当废气中的氧与大气中的氧含量有差异时,如大气中的氧浓度比废气中的氧浓度高对(混合气浓),氧离子就从大气侧的内表面电极向排气侧的外表面电极移动,于是在两个电极之间便产生一个电动势,亦即信号电压。当产生的信号电压低时(0.1v),表明废气中含氧量高,混合气稀。产生的信号电压高时(1v),表明废气中含氧量低,混合气浓。ECU根据氧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电压及时修正喷油量,实行闭环控制使空燃比回到理论值,以减少排污,提高经济性。
在实际使用中,因氧化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温度有关(600℃左右时最佳),所以常采用图8b带辅助加热元件的工作方式。
九、爆震传感器
发动机工作时因点火时间提前过度(点火提前角)、发动机的负荷、温度及燃料的质量等影响,会引起发动机“爆震”。发生爆震时,由于气体燃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轻者产生噪声及降低发动机的功率,重者会损坏发动机的机械部件。为了防止爆震的发生,爆震传感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器件,以便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去调整点火提前时间。
发动机发生爆震时,爆震传感器把发动机的机械振动转变为信号电压送至ECU。ECU根据其内部事先存储的点火及其它数据,及时计算修正点火提前角,去调整点火时间,防止爆震的发生。
爆震传感器也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压电式(共振型、非共振型)和磁致伸缩式两大类。其中压电式共振型传感器应用最多,它一般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部,利用压电效应把爆震时产生的机械振动转变为信号电压。当发生爆震时的振动频率(约6000Hz左右)与压电效应传感器自身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即产生共振现象。这时传感器会输出一个很高的爆震信号电压送至ECU,ECU及时修正点火时间,避免爆震的发生。图9(a)是压电式共振型爆震传感器输出信号电压与频率的关系。转载请注明转自“维修吧- http://www.weixiu8.com”
十、车速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的作用是向ECU提供汽车在怠速、减速、加速和恒速时的速度信息的。它有舌簧开关式、光电式、霍尔式等。一般安装在仪表盘内,由机械部件来驱动。
它由里程表芯子驱动的磁铁和舌簧开关组成。汽车行驶的车轮转速通过里程表芯子来驱动磁铁每旋转一周,其极性要改变一次,使舌簧开关的触点闭合和断开一次,从而产生一连串的脉冲信号电压。ECU接收到此信号后,通过计算脉冲数的多少,就可知道当前的车速状况。
“电喷”发动机除了以上传感器外,还有类似传感器的一些信号。如:空调请求信号、启动信号、蓄电池电压信号等,在这就不一一叙述了。
综上所述,传感器是“电喷”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它们的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发动机工作的正常与否。在“电喷”发动机中,传感器出现的故障占有很大的比例,而ECU和执行器出现的故障相比来说要少得多。
㈩ 汽车维修
图1-11是一种较典型的汽车电器基本电路,许多汽车电路原理图都与该电路类似或大同小异。为了帮助读图,在该图的上部给出了其下部各个系统电路的功能,主要由电源、启动、充电、点火、仪表、喇叭、照明和信号、制动、刮水各个单元电路构成。
图1-11 典型的汽车电器基本电路示意图
汽车电器基本电路识图方法
在识读汽车电器基本电路图时,可采用一个单元电路一个单元电路地找出其相应的元器件,对元器件的有关基础知识也应有所了解,并读通其电流走向,最终使整个原理图一目了然。
汽车电器基本电路的识读很重要,是识读各种复杂汽车电路图的基础,初学者应熟练掌握,以便于举一反三去识读其他各种汽车电路。本书以下几章分别介绍汽车电器基本电路的识读方法及其有关的基础知识。
(1)了解汽车基本电气电路图的结构特点
汽车电气电路结构原理图从左至右将整车电路分成若干个功能独立区,每个区域都由一个控制单元回路来实现其功能。
(2)找出各控制单元回路的电流通路(走向),且经过哪些用电器装置
①在电路图上找到蓄电池或发电机、充电系统、启动机之间的连线关系,以及控制总开关的位置。
②确定全车电气线路的电源“正极线”与“负极线”的位置,一般来讲,电源正极线在图的上方,负极线(搭铁线或接地线)在图的下方。
③充电电路是整车电路的主干,它确定了蓄电池和发电机之间的关系。
④找出电源总开关控制单元电路。
⑤找出照明单元电路,代表指示单元电路、信号单元电路及辅助用电单元电路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3)基本电气电路图识读方法
①要按照用陪做困电设备的功能识别出基本电气电路中主要用电设备的分布位置。
②识别出基本电气电路中各用电设备是通过什么方法(如插接器)进行连接的,且找出单元回路的构成情况。
③了解基本电气电路中导线的类型、规格、颜色,以及电流通过的线路、电器及流向等情况。
④阅读基本电气电路图时,把含有线圈和触点的继电器,看成是由线圈工作的控制电路和触点工作的主电路两部分,主电路中的触点只有在线圈电路中有工作电流流过后才能动作。在电路图中画出的则是继电器线圈处于失电状态的位置。
汽车基本电气线束图识图方法
汽车基本电气线束图是制造生产汽车上的安装指导图或用于维护修理工作中更换导线的接线。图上每根导线所标明的颜色和编码表达,就是实际车上导线的颜色编码和导线端子所印制的数字,只要按数字或标记将该导线对应安在指定的相关用电器装置的接线柱上,就可完成接线工作任务,即使不太懂电气电路原理的人,只要按标注对应连接操作也可以完成接线工作。所以,这种电气线束在生产中使用非常方便广泛。
汽车电气基本接线图识图方法
在识读汽车电气基本接线图时,要正确判断接点标记、线型和色码标示,标记颜色的字母因汽车生产国别母语的不同而有区别,如我国、美国及日本采用英文字母,德国采用德语字母,俄罗斯采用俄语字母。
进口汽车一般只配有接线图,其原理图往往是汽车工程研究人员为研究、使用与检修而收集绘制的。由于这些图来源不同,收集整理时间不同,符号、惯例的变更等诸方面原因,在画法上是有所差异的,在阅读电路原理图时须注意这一点。
识读进口汽车基本电路图的方法
(1)框画一个个单独的电器系统
在识读进口汽车电路图时,首先将整车全图中单独的电器系统一个个框画出来。在同一系统中各组件的联系总是比较紧密的,而与其他系统的联系相对松散些,框出后比较容易抓住其特点,为原理分析和故障判断奠定基础。
(2)利用类比的方法读图
虽然这些汽车车型的不同,但同一牌号或不能牌号而类型等级相似的汽车,其电气线路中的某段,甚至某些电气子系统则是相同或相近的。这样芦念可从已知车型电器接线图画出未知接线图,达到类比效果。
(3)掌握画框图的基本原则
框画各个系统胡棚图很重要。在画框图时,应掌握的一般原则是:各个电气系统只有电源和总电源开关是公共的,任何一个电气工作系统都自成电气回路,即包括电源、开关(和熔丝)、电器(或电子线路)、导线等,并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导线、开关、熔丝至用电器,最后回到负极。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回路原则”。
(4)掌握分析电气系统图的基本原则
注重分析各个电气系统图的工作过程和相互关系。在分析中除应遵守“回路原则”外,还应特别注意开关(包括继电器触点)的工作状态,大多数电气系统都是通过它们工作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回路,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变光开关即是通过开关挡位的置换而接通不同的灯(四灯制)或不同的灯丝(两灯制)而工作的。
在标准画法的电气线路图中,开关触点总是位于零点或静态,即开关处于断开或继电器线圈处于失电状态。而电子开关状态,则主要包括晶体管及可控硅等具有开关特性的元件的导通与截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