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哪些
根据土壤湿手让拿度自动启毕搭动喷灌系统
远程滑哪控制喷灌和停止。
定时喷灌和停止。
等等
❷ 园林灌溉系统设计与施工
园林灌溉系统设计与施工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
1、研究背景
园林灌溉不仅要满足各植物需水的标准,又要为园林增添水景景观,因此做好园林灌溉设备方面的工作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1]。
2、灌溉技术发展史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能源、水资源危机的逐步加剧,园林灌溉系统正趋向更加环保化、能耗节省化、控制智能化、行业开放化、喷洒低压、利用综合化、用途多向化等技术快速开发[2]。
2.1灌溉方式的多样化
植物供水作为园林灌溉系统的主要对象,基于植物的各异性,必须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植物的需水规律和需水量提供“精准”灌溉。随着园林灌溉系统的进一步创新研发,对于喷灌、滴灌等灌溉方法的界限将逐一被突破。其中,在喷灌区域中有多种不同的微灌方式,主要包括滴灌、微喷灌、滴箭、涌泉灌、树木根部灌溉等。然后,针对园林绿地植物的多元化需求,同一个灌溉系统将采纳不同的灌凳启溉方法。不同植物的根系层深度各有差别,吸水范围也不尽相同,可以结合地上灌、地面灌、浅层灌、深层灌,统一调配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形成综合一体化的植物灌溉水分管理系统。
2.2灌溉产品的多样化
在园林灌溉产品方面,具有世界知名品牌的园林制造商已制定了完善的系统。我国的园林灌溉设备产品与世界的同类相比,距离还相差很大。其主要表现在产品类型单调,配件不全,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相对来说不成熟。当前国产的控制器和电磁阀可靠性不高,在小型电子控制器研发方面,还留有空白。
3、灌溉系统设计与施工
3.1灌溉系统设计
近年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开始运用于市政园林灌溉系颂锋统之中,灌溉方式也从简单喷灌向着喷灌、滴灌、微灌、涌泉灌等多种灌溉相结合的系统性灌溉过渡,并开始将准确把握植物需水规律的“精确”灌溉作为设计目标。设计中应首先考虑灌溉地域的土壤、地形、气候、植物群落等基本情况,并注意设备的隐蔽性以保证景观效果的美化。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提高灌溉的精确程度,达到提高效率和经济实用的双重效果。
灌溉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管网以及喷头等部分组成。首先应保证水源的水量及水质,在市政园林灌溉中通常选择城市供水系统;首部野粗晌枢纽一般包括动力设备、水泵、水表、压力表,以及控制设备等,用于取水、加压、水质处理和系统控制。在设计中应根据水源条件、灌溉产品类型及灌溉对象适当增减设备。管网包括不同管径的干管、支管、毛管等,作为压力水的运输通道,通常以防锈蚀的UPVC管、PE管等作为首选。喷头是使灌溉水均匀喷洒在绿化区域的设施,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射程的喷灌、滴灌或微灌产品。
在灌溉方式上,应以整体喷灌与局部滴灌或微灌的方式相结合,并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全自动或半自动控制系统,其中全自动系统可通过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和根据反映植物需水的某些参量(土壤气候条件、植物群落条件等)自动开闭水泵并按一定的轮灌顺序进行灌溉,可极大地降低人工成本和资源浪费。
3.2灌溉系统施工
牵连到有关建筑物的施工更改,应严格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
(1)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确定好相应的水源位置,测量并记录静态水压。
(2)清晰把握整体布局设计规划,并了解当地的冻土层厚度,明确水管线的埋深度。
(3)根据不同型号喷头的工作压力、出水量,做好选择合适的喷头型号工作。
(4)放线,定点。根据不同喷头直径所喷洒的距离,确定两个喷头之间的间距,同时还需要考虑当时给水的压力、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点喷头之前,其控制点,边角点必须先点上,并统计管材管件数量。一般的布置方式选用正三角形布置,而对于正方形布置,应注意的一个限制因素就是最大间距对角线的限制。
(5)开挖喷灌沟。开挖之前,要分开放置表层土与下面的阴土或者建筑垃圾,管沟找准坡度,其下面不能有尖锐的东西阻截, 要保证平与直。
(6)连接管材。先用大号砂纸打磨接口,再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在接口处用水胶均匀涂抹,接着迅速插入并用力转一圈,停一分钟以防接口接触不全面。
(7)测试压力,回铺管沟。先在管材上面回铺一层好土,然后把原先挖出的土回填,清理好当地的建筑垃圾。
4、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
随着世界性能源问题的出现,市政园林除了其发挥其美化城市生活、调节生态环境等作用外,其节能性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节约型生态园林概念的提出,对灌溉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灌溉系统不断向低成本、低能耗、多样化、自动化的节水、节能、节劳的方向发展。
首先,应以不同植物的灌溉特点优选灌溉方式及灌溉器具。低矮易蒸发的草地宜采取射程较远的喷灌以降低水的雾化程度和空气中的漂移损失;自然型灌木宜采用滴灌方式,将滴头设置在植物的根部附近减少水的损失;大型乔木可用根部灌水器和涌泉喷头将水分直接送入其根系,解决表层压实土透水性、透气性差的问题。而时令花卉与修剪型灌木则应分析具体情况,以滴灌、微灌或人工浇灌相结合的方式操作。其次,管材和配件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节水的效果。管材的人为损坏、老化、冻裂等情况,都可能破坏其密闭性,产生漏水现象,故应选择质量较好,柔韧度较高的UPVC或PE材料。而将某一区域的入口水压保持在同一最佳范围内,可产生更为均匀的灌溉效果,因此可在入口管道处设置水压调节器,使灌溉器在最适压力下工作。此外,灌溉系统后期的维护和对自动化程序的不断修正也将起到良好的作用。总之,市政工作者应合理设计和运用灌溉技术,根据不同的园林环境设置不同的灌溉模式,为城市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建设贡献力量。
5、结语
园林灌溉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园林的绿地植物是否健康成长及其水资源是否科学合理利用。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灌溉技术的前提下,加大技术研发资金投入,科学创新,与时俱进,实现资源的综合可持续利用,创造更多的园林企业的经济价值。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❸ 单片机自动灌溉系统 设计 元件清单
单片机定时自动浇花系统采用51单片机+DS1302+LCD1602+继电器+水泵设计而成。
1.LCD1602液晶显示,上面行显示当前年月日和星期,下面行显示时分秒和开关状态。
2.DS1302时钟芯片,准确计时,掉电不用重新调时间。
3.可以通过按键设定继电器闭合和断开的时间,继电器外接水泵,从而达到智能浇花的效果。
4.设置的时间保存在EEPROM内,具有掉电保存数据的功能。
5.继电器具有外接负载的功能,(例如LED灯,喇叭,加热棒,水泵等等),从而使设计更加多元化。
❹ 自家楼下小菜园怎样做自动滴灌
这种情况可以在水龙头上安装一个智能阀门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再安装一些管道就可以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❺ 设计一个自动喷水装置、让它的最大喷灌面积为200.96平方米、这个喷水装置的射
你好1
这个喷水装置的射就是半径
3.14×r²=200.96
r²=200.96÷3.14
r²=64
r=8米
这个喷水装置的射程是8米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❻ 喷灌的系统设计
有了性能优越、质量可靠的喷头,还必须对系统进行精心设计,才能真正发挥喷灌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喷灌系统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需水量包括土壤与地表的蒸发量和植物本身消耗的蒸腾量,也称作植物腾发量。影响需水量的因素有气象条件(温度、湿度、辐射及风速等)、土壤性质及其含水状况、植物种类及生育阶段等。由于上述这些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确定灌溉需水量最可靠的办法是进行实际观测。但往往在规划设计阶段缺乏实测资料,这时就需要根据影响需水量的因素进行估算。估算灌溉需水量的方法很多,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或参照下列经验数据选取:
气象条件
湿冷
干冷
湿暖
干暖
湿热
干热
日需水量(mm)
2.5-3.8
3.8-5.0
3.8-5.0
5.0-6.4
5.0-7.6
7.6-11.4
表中,“冷”指仲夏最高气温低于21℃;“暖” 指仲夏最高气温在21至32℃之间;“热” 指仲夏最高气温高于32℃;“湿”指仲夏平均相对湿度大于50%;“干” 指仲夏平均相对湿度低于50%。
灌溉系统的设计,应满足需水高峰期的日需水量,即按最不利的条件设计,选取特定气象条件下的最高日需水量,以使系统有足够的供水能力。 灌溉系统的工作制度通常分为续灌和轮灌。续灌是对系统内的全部管道同时供水,即整个灌溉系统作为一个轮灌区同时灌水。其优点是灌水及时,运行时间短,便于其他管理操作的安排;缺点是干管流量大,工程投资高,设备利用率低,控制面积小。因此,续灌的方式只用于单一且面积较小的情况。
对于绝大多数灌溉系统,为减少工程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一般均采用轮灌的工作制度,即将支管划分为若干组,每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阀门,灌水时通过干管向各组轮流供水。
1.轮灌组划分的原则
1.1 轮灌组的数目应满足需水要求,同时使控制灌溉面积与水源的可供水量相协调;
1.2 对于手动、水泵供水且首部无衡压装置的系统,每个轮灌组的总流量尽可能一致或相近,以使水泵运行稳定,提高动力机和水泵的效率,降低能耗;
1.3 同一轮灌组中,选用一种型号或性能相似的喷头,同时种植的品种一致或对灌水的要求相近;
1.4 为便于运行操作和管理,通常一个轮灌组所控制的范围最好连片集中。但自动灌溉控制系统不受此限制,而往往将同一轮灌组中的阀门分散布置,以最大限度地分散干管中的流量,减小管径,降低造价。
2.轮灌组数目的确定
轮灌组的数目,取决于每天允许运行时间、灌水周期和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对于固定式灌溉系统,其轮灌组数目可根据下式确定:
N≤ cT/t
式中:
N - 系统允许划分轮灌组的最大数目,取整数。
c - 一天运行的小时数,一般不超过20小时。
T - 灌水周期,即两次灌水之间的间隔时间
3.轮灌组阀门的选择及其安装位置
3.1 轮灌组阀门即支管的控制阀的规格通常与支管的公称管径相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阀门的尺寸可能小于或大于支管管径,但相差不应超过一级管径的范围。阀门的选择还受到阀门本身过流能力和压力损失的限制,特别是自动控制灌溉系统中的电磁阀,在选用时一定要考虑其技术性能。
3.2 阀门应设置在便于操作、维修的位置,特别是手动操作喷灌系统,最好将阀门安装在喷头的喷洒范围之外,使操作人员不会在工作时被淋湿。
3.3 阀门及其阀门井(箱)的位置不能影响正常的交通、人为活动及园林景观3.4 在可能的情况下,阀门最好位于所控制的一组喷头的中心部位,以利于平衡支管流量与压力,减小支管管径。 在完成喷头选型、布置和轮灌区划分之后,即可计算各级管道的流量和进行水力计算。某一支管流量为该支管上同时工作的喷头流量之和,干管流量为系统中同时工作的喷头流量之和。流量确定后,即可选择管径并计算管道和系统的水头损失。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管道的水头损失。
1.管道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
水在管道内流动会产生机械能的损耗,即水头损失。水头损失可分为沿程摩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两种类型。沿程水头损失为水流过一定管道距离后由于水分子的内部摩檫而引起的损失;局部水头损失为水流经过各种管件、阀门等设备时因流态的变化而产生的损失。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即为管道的总水头损失。
1.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
很多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经验公式。对于硬质塑料管道(PVC),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H f = 9.48×104×(Q1.77/d4.77)×L
式中:Hf为沿程水头损失(m);L、Q、d分别为管道长度(m)、流量(m3/h)和管道内径(mm)。
1.2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
Hj =ξ v2/2g
式中:Hj为局部水头损失(m);ξ为局部阻力损失系数,与管件、阀门的类型与大小有 关;v、g分别为管道中水的流速(m/s)和重力加速度(9.81m/s2)。
对于较大的灌溉系统,如真正按照公式计算各个管件、阀门处的局部水头损失,工作量将十分庞杂。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一般先计算出沿程水头损失Hf,然后取局部水头损失Hj = 10% Hf 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2.支管水力计算
由于在支管上一般安装多个喷头,因此支管内的流量沿流程按一定规律递减,故支管的实际沿程水头损失比按支管总流量的计算值要小的多,即:Hf实际 = F × Hf
式中:F为多口出流系数,其值在一般在0.3-0.6之间,与出口数量、第一个出口位置和管材有关,可通过计算或查表得出。
支管的水力计算主要依据喷洒均匀的原则,即要求支管上任意两个喷头的出水量之差不能大于10%。将这一原则转化为对压力的要求,即应使支管上任意两个喷头处的压力不能超过喷头设计工作压力(H设)的20%。设计时,不但要计算水头损失,而且还要考虑地形对压力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有时为节省投资而采用变径支管,或受地块形状影响出水口不一定是等间距和等流量,这时就需要对支管分段进行计算。
支管的水力计算往往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喷头选型、布置和支管长度确定后,水力计算的基本流程为:计算支管流量→初设管径→计算水头损失→校核出水口处压力差是否小于等于20% H设→若超过20% H设,调整管径后重复计算→最后确定支管管径。
设计时,一般不用对所有支管进行计算,可选取最“危险条件”下的支管做水力计算。“危险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距首部最远的支管,或系统内地形最高部位的支管。若系统的压力能满足这些支管的压力要求,也就自然满足其他支管的压力要求。
3.干管水力计算
3.1 管径的初步确定
管道的管径,特别是干管的大小对灌溉系统的总投资影响较大。管径太大,投资增加,经济上不合理;管径太小,水头损失大,需配置较大水泵,系统运行费用高,且管内流速大,易产生水击现象,对管道的安全不利。干管管径的初步估算可采用以下经验公式:
D = 11Q1/2 (Q<120m3/h时)
式中:D为管径(mm);Q为流量(m3/h)。
或采用经济流速法公式:D = 22.36(Q/V)1/2
式中:D为管径(mm);Q为流量(m3/s);V为经济流速,根据经验一
般取V≤3m/s。
3.2 干管水力计算
干管水力计算相对支管简单一些,分别按不同管段的管径、流量和长度计算水头损失即可,其总的要求是在沿干管的各支管分流处的压力需满足各支管进口对压力的要求。
(四)水泵的选择
选择水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即可计算流量和扬程。
水泵流量: Q = ∑N喷头q
水泵扬程: H = H设+∑Hf+∑Hj±Δ
式中:N喷头为同时工作的喷头数;q为单喷头流量;H设为喷头设计工作压力(m);∑Hf为水泵至典型喷头之间管路沿程水头损失之和(m),所谓典型喷头一般是距泵站最远或位置最高的喷头;∑Hj为水泵至典型喷头之间局部水头损失之和(m),其中应包括阀门、过滤设备及施肥设备的局部水头损失;Δ为典型喷头与水源水面或井内动水位的高差(m)。
具体选择水泵型号时,可参照有关水泵生产厂家的产品目录,所选水泵的实际流量和扬程一般应稍大于上述计算值,以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用城市供水管网作为水源的灌溉系统,不必选择水泵,而是应校核供水管网所能提供的压力是否满足灌溉系统的所需压力(即上述计算的扬程值)。若不满足,一般需增大各级管径,以减小水头损失;或选择低压性能好的喷头,使灌溉系统所需压力小于等于城市供水管网的压力。
❼ 现在农业上常用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原理是什么该怎么建设
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涉及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回多种高新技术。硬件部答分由中央控制计算机、触摸屏、无线数据传输设备、测量控制单元和相应传感器、灌溉设备组成。数据采集和灌溉控制通过无线方式由计算机控制,实现对温室及田间的气象参数和灌溉参数的实时采集。当时我们这边找托普物联网来做过这个的,系统原理基本相同,就是在方案建设时会有些区别的。
❽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的功能设计是什么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是
托普物联网
为保证农业作物液岁需水量的前提下,实现节约用水而提出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简单的说就是农业灌溉不需要人的控制,系统能自动感测到什么时候需要灌溉,灌溉多长时间;智巧嫌能农业灌溉系统可以自动开启灌溉,也可以自动关闭灌溉;可以实现土壤太干时增大喷灌量孝埋手,太湿时减少喷灌量。
❾ 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针对目前农业水资源紧缺且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节水灌溉自动控制方案。该方案以微控制器为核心器件,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实时采集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实时调整阀门开合程度,从而达到节袜孙水灌溉的目的。该设计具备较好的实用性,有效地实现了节水灌溉。中国农业发展目前面临着两大主要问题:一方面国民经济、生态建设的迅猛发展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中国目前的水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中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但有效利用率仅在45%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在70%~80%,这导致中国农业用水浪费现象非常严重[1]。因此,在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解决农业用水短缺问题显得迫在眉睫。方法大致有两种:开发新的水资源,但是,此方法投资大、见效慢,受地理环境影响异常明显;另一种方法是发展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是遵循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规律而进行的适时灌溉,利用尽可能少的水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2]。此方法投资相对较小,既有可能实现农业灌溉的自动化,又可能极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基于此,提出一种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显示检测数据和实时上传检测数据的功能,并能根据采集到的有关作物生长的环境参数及所需水量来控制给水的时间和流量。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目前,国外普遍采用大型分布式微机测控技术实现节水灌溉自动控制。该技术方案摆脱了传统的全凭经验灌溉的灌溉模式,为多种技术的融合,根据采集到的土壤参数、温湿度等环境参数来决定灌溉量与灌溉时间。因此,系统分中央控制系统和远程测控系统两部分进行设计,其系统结构图如图1。其中N为远程测控系统的个数[3]。由图1可见,中央控制系统(主站)主要由微控制器与主PC机构成。远程控制系统(子站)主要实现参数的选定与测量、信息数据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等功能。系统选择无线通信方式实现主站与子站之间唤桐的信息传输,其系统框图如图2[3]。系统主要分为信号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无线处理模块、控制模块、软件模块这5大功能模块。因此,选择土壤水分、空气的湿度、空气的温度3个参数作为灌溉的因素,测量元件就是测量这3个参数。具体器件选择如下:①空气温湿度测量元件选用CHT-WV02温湿度变送器;②A/D转换器选用ADC0808;③电磁阀选用分布式电磁阀;④无线通信模块选用2FSK解调方式的 PTR8000;⑤核心控制器选用常见的AT89系列单片机;⑥土壤水分测量元件采用TDR3型水分传感器。2 系统硬件设计2.1 主站硬件设计如前所述,主站的功能主要体现如下: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与子站之间的信息传输,即远告链链程控制系统通过相应器件采集土壤水分、温度、湿度等参数后,经过信号调理、模数转换后,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主站,主站以此为依据控制阀门水量的大小,也就是确定开关开合的程度。其间,主站中微控制器与主PC机之间采用有线通信方式。2.1.1 微控制器与PC机的接口电路 微控制器与PC机之间采用常用的RS-232标准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RS-232电平标准与单片机TTL逻辑的电平标准不兼容,因此,必须使用电平转换芯片实现二者之间的电平匹配。在本设计中,选用最常用的MAX232芯片来实现电平匹配。TXD与MAX232的T2in相连,经过MAX232转换后,T2out输出的信号进入RXD。同理,TXD与MAX232的R2in相连,经过MAX232转换后,R2out输出的信号进入RXD。如此,便可实现TTL与RS-232之间的逻辑电平转换,使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链路接口完成。2.1.2 无线射频收发接口电路 由于本单片机不具备SPI接口,所以要利用软件模拟SPI接口来实现单片机与PTR8000之间的通信[5]。PTR8000的3个状态输出信号DR、AM、CD分别与单片机的P3.2、P3.4和P3.5管脚相连,以此实现无线模块与单片机的通信控制。其中,AMS1117是低压差三端电压调节器,旨在为PTR8000提供合适的电压。2.2 子站硬件设计子站主要完成对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及处理并控制电磁阀动作,达到自动灌溉的目的,由控制单片机、A/D转换模块、土壤水分传感器、温湿度变送器和电磁阀组成。2.2.1 土壤水分检测电路 设计采用运算放大器UA741来实现减法电路,其中VH=WATERH,VL=WATERL,△V=WATER。电路如图5所示。注意在采集数据之前,对于运算放大器UA741一定要调零。2.2.2 A/D转换接口电路 ADC0808没有内部时钟,所以时钟信号端CLK通过两个D锁存器的分频与单片机的时钟相连。如图6所示,由于ADC0808的转换速度所限制,系统使用2 MHz的晶振,通过两个D锁存器的分频后,ADC0808 CLK端的时钟频率为2 MHz/4=500 kHz。2.2.3 显示接口电路 显示接口电路如图7所示。其中,四个晶体管的作用是使得共阳极的LED正常工作,在LED每个光二极管前加了一个限流电阻,是避免LED发光二极管因电流太大而烧坏或寿命减少。2.2.4 辅助控制单元设计 ①电磁阀控制单元。由于单片机的输出电流比较小,不能驱动电磁阀工作,所以需接一晶体管进行电流放大从而驱动电磁阀工作,在继电器两端反并一个二极管的作用是防止继电器因过大的电流烧坏或寿命减少。电磁阀控制电路如图8a所示。②报警电路设计。大部分都是使用蜂鸣器来提示或报警,具体如图8b所示。
3 系统软件设计3.1 主站软件设计设计中单片机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土壤水分、温湿度等参数的实时接收、发射以及数据的串口发送,因此,功能相对较少,在实际设计中只需要合理地初始化外围芯片以及特殊功能寄存器,便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其主程序流程图如图9所示。此外,在系统设计中,PTR8000为无线收发模块,功能是接收数据并发送数据,其流程图如图10a与10b所示。3.2 系统子站软件设计3.2.1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数据采集主要是指经传感器采集过来的电压信号,经A/D转换后送到单片机,再通过单片机的软件处理为此电压信号对应的湿度、温度和土壤水分信号,其流程图如图11所示[6]。3.2.2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数据处理主要是将从A/D采集来的数据经过一定的软件算法处理后,得到与实际情况最相符的数据,即误差最小,其程序流程图如图12所示[6]。3.2.3 数据显示程序设计 显示数据经过译码器74LS138和驱动74LS47将数据送至LED显示。数据显示子程序主要完成将待显示的数据移出单片机,送至译码器74LS138和驱动器74LS47,其程序流图如图13[7]。
4 小结设计通过远程控制实施节水灌溉,实现了实时显示检测数据和实时上传检测数据的功能,并能根据采集到的有关作物生长的环境参数及所需水量来控制给水的时间和流量。通过无线遥控节水灌溉技术可节省人力物力,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却又浪费的紧张局势。主站和子站之间采用无线传输,克服了传统有线传输的地域限制,实现了站点之间的数据传送。此外,通过温湿度和水分传感器采集作物土壤及周围环境的信息,可较全面地体现农作物的需水状况,且节约成本,有效地实现了节水灌溉。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