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精馏设备的精馏塔
精馏塔是进行精馏的一种塔式汽液接触装置,还叫作蒸孙御馏塔,分为板式塔与填料戚悄塔两种主要分类。根据操作方式又可分为连续精馏塔与间歇精馏塔-烟台正太压力容器。
蒸馏塔/精馏塔是稀有金属钛等材料及其合金材料制造的化工设备具有强度高、韧性大、耐高温、耐腐蚀、比重轻等特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与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轻工、纺织、制碱、制药、农药、电镀、电子等领域。
蒸馏塔/精馏塔的工作原理
在发酵成熟醪中,不单是含有酒精,还含有其它几十种成分的物质,若加上水,这些物质的含量远远超过酒精的含量,成熟醒中酒精含量仅为7—11%(容量)左右,而包括水、醇类、醛类、酸类、脂类的杂质几乎占90%,要得到纯净的酒精,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把酒精从成熟醪中高凯渣分离出来。生产中是采用加热蒸馏的办法,把各种不同沸点、比重、挥发性的物质从不同的设备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到较高纯度的酒精。
粗馏塔的工作原理为发酵成熟醪通过预热后,进入粗馏塔中的上部,塔底不断均匀地通入加热蒸气,这时由于加热的作用就可将成熟醪中液态酒精转变为酒精气体,同时其它低沸点和挥发性的杂质,都成为气态,和酒精一同进入排醛塔中(也可直接进入精馏塔),塔底将蒸馏后的废糟排出塔外。
粗馏塔在运行正常情况下,塔顶的温度要大于93℃,过高的顶温不利于分离,且耗蒸气量大。控制在95—96℃是较好的。温度过低时候,醒中的酒精没有彻底的蒸发出来,逃酒率大大增大。纯酒精的沸点是78.3℃,但混有水等成分的混合液体的沸点远远不止78.3℃,因此,粗馏塔底温控制不要低于105℃,通常是在105℃—109℃。成熟醪进入粗馏塔前必须进行预热,减小温差,有利于粗馏塔稳定运行。一般应将醪预热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有些生产单位由于设备性能的影响,一般偏低5—10℃。
B. 精馏塔的结构
精馏塔的主要结构为磨差散:分布器、回流口、气相入口和气相出口。
精馏塔是进行精馏的一种塔式汽液接触装置,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即在同一温度下各组分的蒸气压不同这一性质,使液相中的轻组分(低沸物)转移到气相中,庆枝而气相中的重组分(高沸物)转移到液相中瞎氏,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精馏塔也是石油化工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传质传热装置。
C. 精馏塔设备由哪几部分组成 其作用是什么
精馏塔,塔顶换热器,回流罐(冷凝液储存罐),塔底再沸器。
板式塔主要结构:进出料口(用于进料出料),塔壁(用于支撑和密封),塔板(最重要部分,发生传质既精馏起作用的场所),液体分布器,塔顶冷凝器(将塔顶汽相冷凝出料和回流),再沸器(加热釜液使之汽化提供上升蒸汽),塔体主要就是这些,还有其它一些附件。
填料塔就是把塔板变成分段的填料在填料上发生传质,段与段之间有液体再分布器防止液流汇聚。
(3)生产实验室玻璃精馏装置精馏塔扩展阅读:
精馏过程所用的设备称为精馏塔,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板式塔,气液两相总体上作多次逆流接触,每层板上气液两相一般作交叉流。
②填料塔,气液两相作连续逆流接触。
一般的精馏装置由精馏塔塔身、冷凝器、回流罐,以及再沸器等设备组成。进料从精馏塔中某段塔板上进入塔内,这块塔板称为进料板。进料板将精馏塔分为上下两段,进料板以上部分称为精馏段,进料板以下部分称为提馏段。
D. 化工生产中使用到精馏生产工艺的装置有哪些
主要包括精馏塔及再沸器和冷凝器。
精馏塔
完成精馏操作的主体设备。塔体为圆筒形,塔内设有供气液接触传质用的塔板或填料。
再沸器
用以将塔底液体部分汽化 后送回精馏塔。
冷凝器
用以将塔顶蒸气冷凝成液体,部分冷凝液作塔顶产品,其余作回流液返回塔顶,使塔内汽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最常用的冷凝器是管壳式换热器 -推烟台正太压力容器卧式钛管冷凝器,小型精馏塔的冷凝器可安装在精馏塔顶部;大型的冷凝器则单独安装,并设有回流槽,回流液用泵送至塔顶。
精馏机
有机物的精馏分离多年来一直使用填料塔或板式塔。
E. 精馏塔的工作原理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即在同一温度下各组分的蒸气压不同这一性质,使液相中的轻组分(低沸物)转移到气相中,而气相中的重组分(高沸物)转移到液相中,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无论是平衡蒸馏还是简单蒸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分离作用,但是并不能将一混合物分离为具有一定量的高纯度产品。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常常要求获得纯度很高的产品,通过精馏过程可以获得这种高纯度的产品。
(5)生产实验室玻璃精馏装置精馏塔扩展阅读
精馏塔产品质量指标选择有两类:直接产品质量指标和间接产品质量指标。精馏塔最直接的产品质量指标是产品成分。成分检测仪表发展很快,特别是工业色谱仪的在线应用,出现了直接控制产品成分的控制方案,此时检测点就可以放在塔顶或塔底。
然而由于成分分析仪表价格昂贵,维护保养麻烦,采样周期较长(即反应缓慢,滞后较大)而且应用中有时也不太可靠,所以成分分析仪表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精馏塔产品质量指标通常采用间接质量指标。
F. 关于食品工程原理里的精馏塔实验该如何设计
实验8 筛板精馏塔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筛板式精馏塔的结构流程及操作方法.
2.测取部分回流或全回流条件下的总板效率.
3.观察及操作状况.
二、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混合液的蒸汽逐板上升,回流液逐板下降,汽液两相在塔板上接触,实现传质,传热过程而达到两相一定程度的分离.如果在每层塔板上,液体与其上升的蒸汽到平衡状态,则该塔板称为理论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汽、液接触时间有限,汽液两相一般不可能达到平衡,即实际塔板的分离效果,达不到一块理论板的作用,因此精馏塔的所需实际板数一般比理论板要多,为了表示这种差异而引入了“板效率”这一概念,板效率有多种表示方法,本实验主要测取二元物系的总板效率Ep :
板式塔内各层塔板的传质效果并相同,总板效率只是反映了整个塔板的平均效率,概括地讲总板效率与塔的结构,操作条件,物质性质、组成等有关是无法用计算方法得出可靠值,而在设计中需主它,因此常常通过实验测取.实验中实验板数是已知的,只要测取有关数据而得到需要的理论板数即可得总板效率,本实验可测取部分回流和全回流两种情况下的板效,当测取塔顶浓度,塔底浓度进料浓度 以及回流比 并找出进料状态、即可通过作图法画出平衡线、精馏段操作线、提馏段操作线,并在平衡线与操作线之间画梯级即可得出理论板数.如果在全回流情况下,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此时用作图法求取理论板数更为简单.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实验装置分两种:
(1)用于全回流实验装置
精馏塔为一小型筛板塔,蒸馏釜为卧直径229m长3000mm内有加热 器.塔内径50mm共有匕块塔板,每块塔板上开有直径2mm筛孔12个板间距100mm,塔体上中下各装有一玻璃段用 以观察塔内的操作情况.塔顶装有蛇管式冷凝器蛇管为φ10×1紫铜管长3.25m,以水作冷凝剂,无提馏段,塔傍设有仪表控制台,采用1kw调压变压器控制釜内电加热器.在仪表控制台上设有温度指示表.压强表、流量计以及有关的操作控制等内容.
(2)用于部分回流实验装置
装置由塔、供料系统、产品贮槽和仪表控制柜等部份组成.蒸馏釜为φ250×340×3mm不锈钢罐体,内设有2支1kw电热器,其中一支恒加热,另一支用可调变压器控制.控制电源,电压以及有关温,压力等内容均有相应仪表指示,
塔身采用φ57×3.5mm不锈钢管制成,设有二个加料口,共十五段塔节,法兰连接,塔 身主要参数有塔板十五块,板厚1mm不锈钢板,孔径2mm,每板21孔三形排列,板间距100mm,溢流管为φ14×2不锈钢管堰高10mm.
在塔顶和灵敏板塔段中装有WEG—001微型铜阻感温计各一支由仪表柜上的XCE—102温度指示仪显示,以监测相组成变化.
塔顶上装有不锈钢蛇管冷凝器,蛇管为φ14×2长250mm以水作冷凝剂以LZB10型转子流量计计量,冷凝器装有排气旋塞.
产品贮槽上方设有观测罩,用于检测产品.
回流量、产品量及供料量分别由转子流量计计量.料液从料液槽用液下泵输送.釜液进料液和馏出液分别可由采出取样,此外在塔身上、中、下三部分各在二块上设有取样口,只要用针筒穿取样口中的硅胶板即可取样品,因此本装置不但可以进精馏操作性能的训练和塔冲总效率的测定,而且还可以进行全回流下单板效率的测定.
四、实验方法
(一)全回流操作实验方法
1、熟悉了解装置,检查加热釜中料液量是否适当,釜中液面必须浸没电加热器(为液面计高1/2以上,约5升0釜内料液组成乙醇10-25%(重量)左右的水溶液.
2、打开电源和加热器开关,控制加热功率在700W左右,打开冷却水,注意观察塔顶、塔釜情况,当上升蒸汽开始回流时此时塔顶冷凝器内冷却水流量应控制好使蒸汽基本处于全凝状况(50-100升/小时范围)若流量过小会使蒸汽从塔顶喷出,过大塔板上泡沫层不均,温度变低.
3、当塔板上泡沫层正常各泡沫层高度大体相等,且各点温度基本保持稳定、操作稳定持续一段时间(20分钟以上)后即可开始取样.
4、由塔顶取样管和釜底取样考克用烧瓶接取试样(150mι左右)取样前应取少许试样冲洗烧瓶,取样后用塞子塞好,并用水冲瓶外部,使其冷却到常温.
5、将常温试样用比重天平称出相对密度,然后用相对密度与质量百分数对照表查出质量百分数.
6、可加大加热电流(5安培左右)观察到液泛现象,此时塔内压力明显增加,观察后,将加热电流缓慢减到零,关闭电源开关.
(二)部分回流时操作方法
1、配制4~5%(体积)洒精水溶液,注入蒸馏釜(或由供料泵注入)至液位计上的标记为止.
2、在供料槽中配制15~20%(体积)洒精水溶液.
3、通电启动加热釜液,先可将可调变压器达到额定电压,开冷却水,观察塔各部情况.
4、进行全回流操作,控制蒸发量“灵敏板”温度应在80℃左右.
5、开加料泵,控制流量(需经几度调节才能适宜流量)
6、为了首先满足回流要求、故在回流分配器中的产品管(φ8)管口高于回流管的管口,应调小回流量(过一段时间即可馏出产品)进行部分回流并控制一定回比,使产品达到 要求的浓度94~95%(体积)
7、控制釜底排料量,使釜液面保持不变.
8、控制好冷却水用量(即塔顶冷凝器冷流体)便塔顶蒸汽基本处于全凝状态.
9、操作均达到稳定后,进行样品采集,可按进料、塔釜、塔顶、顺序采集.并记录进料回流、馏出各流量及温度等有关数据.
10、将样品降到常温后,在教师指导下用液体比重天平测定相对密度,再用对照关系曲线,查出质量百分数.
11、可加大加热电流观察液泛现象.
12、注意观察操作条件不同对结果的影响.
五、数据处理
1、用作图法确定实验条件下理论板数,并进一步得出总板效率.
2、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六、实验讨论题
1、在实验中应测定哪些数据?如何测得?
2、比重天平如何使用?应注意什么问题?
3、全回流和部分回流在操作上有何差异?
4、塔顶回流液浓度在实验过程中有否改变?
(全回流及部分回流两种情况)
5、怎样采集样品才能合乎要求?
6、比较两种装置在内容和操作方面的不同?
7、在操作过程中各塔板上泡沫层状态有何不同?各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8、塔釜内压强由何决定?为会么会产生波动?
9、塔顶和塔底温度和什么条件有关?
10、精馏塔板效率都有几种表示方法,试讨论如何以板效率?
11、全回流操作是否为稳定操作?当采集塔顶样品时,对全回流操作可能有何影响?
12、塔顶冷凝器内冷流体用量大小,对精馏操作有何影响?
13、如何判别部分回流操作已达到稳定操作状态?
G. 精馏实验中影响精馏塔全塔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精馏塔操作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5点:
1.物料平衡的影响和制约
在精馏塔的操作中,需维持塔顶和塔底产品的稳定,保持精馏装置的物料平衡是精馏塔稳态操作的必要条件。通常由塔底液位来控制精馏塔的物料平衡。
2、塔顶回流的影响
回流比是影响精馏塔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生产中经常用回流比来调节、控制产品的质量。
调节回流比的方法可有如下几种。
(1)减少塔顶采出量以增大回流比。
(2)塔顶冷凝器为分凝器时,可增加塔顶冷剂的用量,以提高凝液量,增大回流比。
(3)有回流液中间贮槽的强制回流,可暂时加大回流量,以提高回流比,但不得将回流贮槽抽空。
3.进料热状况的影响
当进料状况发生变化时,应适当改变进料位置,并及时调节回流比。一般精馏塔常设几个进料位置,以适应生产中进料状况,保证在精馏塔的适宜位置进料。如进料状况改变而进料位置不变,必然引起馏出液和釜残液组成的变化。
4.塔釜温度的影响
釜温是由釜压和物料组成决定的。精馏过程中,只有保持规定的釜温,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因此釜温是精馏操作中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
在提高温度的时候,既要考虑到产品的质量,又要考虑到工艺损失。一般情况下,操作习惯于用温度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艺损失。
5.操作压力的影响
塔的压力是精馏塔主要的控制指标之一。在精馏操作中,常常规定了操作压力的调节范围。塔压波动过大,就会破坏全塔的气液平衡和物料平衡,使产品达不到所要求的质量。
H. 共沸实验中精馏塔的操作方式属于什么经流
实验二共沸精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共沸精馏过程的理解。
2.熟悉精馏设备的构造,掌握精馏操作方法。
3.能够对精馏过程做全塔物料衡算。
4.学会使用气相色谱分析气、液两相组成。
二、实验原理:
精馏是利用不同组份在气一液两相间的分配,通过多次气液两相间的传质和传热来达到分离的目的。对于不同的分离对象,精馏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分离乙醇和水的二元物系。由于乙醇和水可以形成共沸物,而且常压下的共沸温度和乙醇的沸点温度极为相近,所以采用普通精馏方法只能得到乙醇和水的混合物,而无大键法得到无水乙醇。为此,在乙醇一水系统中加入第三种物质,该物质被称为共沸剂。共沸剂具有能和被分离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成最低共沸物的特性。在精馏过程中共沸剂将以共沸物的形式从塔顶蒸出,塔釜则得到无水乙醇。这种方法就称作共沸精馏。
乙醇—水系统加入共沸剂苯以后可以形成四种共沸物。现将它们在常压下的共沸温度、共沸组成列于表1。
为了便于比较,再将乙醇、水、苯三种纯物质常压下的沸点列于表2。
表1乙醇水一苯三元共沸物性质
共沸物组成,t%
共沸物(简记)共沸点℃
乙醇水苯乙醇—水一苯(T)64.8518.57.474.1
乙醇一苯(ABZ)68.2432.70.067.63
苯一水(BWZ)69.250.08.8391.17
乙醇一水(AWz)78.1595.57 4.430.0
1
表2
乙滚棚巧醇、水、苯的常压沸点从表1和表2列出沸点看,除乙醇一水二元共沸
物的共沸点与乙醇沸点相近之外,其余三种共沸物
的沸点与乙醇沸点均有10℃左右的温度差。因此,
可以设法使水和苯以共沸物的方式从塔顶分离出
来,塔釜则得到无水乙醇。
整个精馏过程可以用图1来说明。图中A 、B 、
W 分别为乙醇、苯和水的英文字头;AB Z 、AW Z 、
BW Z 代表三个二元共沸物,T 表示三元共沸物。图中的曲线为25℃下乙醇、水、苯三元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线。该曲线下方为两相区,上方为均相区。图中标出的三元共沸组成点T 是处在两相区内。
以T 为中心,连接三种纯物质A 、B 、w 及三个二元共沸点组成点AB Z 、AW Z 、BW Z ,将该图分为六个小三角形。如果原料液的组成点落在某个小三角形内。当塔顶采用混相回流时精馏的最终结果只能得到这个小三角形三个顶点所代表的物质。故要想得到无水乙醇,就应该保证原料液的组成落在包含顶点A 的小三角形内,即在ΔATABz 或ΔATAWz 内。从沸点看,乙醇—水的共沸点和乙醇的沸点仅差0.15℃,就本实验的技术条件无法将其分开。而乙醇一苯的共沸点与乙醇的沸点相差10.06℃,很容易将它们分离开来。所以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将原料液的组成控制在ΔATABz 中。
图1中F 代表未加共沸物时原料乙醇、水混合物的组成。随着共沸剂苯的加入,原料液的总组成将沿着FB 连线变化,并与AT 线交于H 点,这时共沸剂苯的加入量称作理论共沸剂用量,它是达到分离目的所需最少的共沸剂量。
上述分析只限于混相回流的情况,即回流液的组成等于塔顶上升蒸汽组成的情况。而塔顶采用分相回流时,由于富苯相中苯的含量很高,可以循环使用,因而苯的用量可以低于理论共沸剂的用量。分相回流也是实际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共沸剂的用量少,共沸剂提纯的费用低。
三、装置、流程及试剂
1.装置物质名称(简记)
乙醇(A )水(W )苯(B )沸点温度(℃)78.310080.2
图1
本实验所用的精馏塔为内径Ф20×200mm的玻璃塔。内装Ө网环型Ф2×2mm的高效散装填料。填料层高度1.2m。
塔釜为一只结构特殊的三口烧瓶。上口与塔身相连:侧口用于投料和采样;下口为出料口;釜侧玻璃套管插入一只测温热电阻,用于测量塔釜液相温度,釜底玻璃套管装有电加热棒,采用电加热,加热釜料,并通过一台自动控温仪控制加热温度,使塔釜的传热量基本保持不变。塔釜加热沸腾后产生的蒸汽经填料层到达塔顶全凝器。为了满足各种不同操作方式的需要,在全凝器与回流管之间设置了一个特殊构造的容器。在进行分相回流时,它可以用作分相器兼回流和明比调节器;当进行混相回流时,它又可以单纯地作为回流比调节器使用。这样的设计既实现了连续精馏操作,又可进行间歇精馏操作。
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进行分相回流时,分相器中会出现两层液体。上层为富苯相、下层为富水相。实验中,富苯相由溢流口回流入塔,富水相则采出。当间歇操作时,为了保证有足够高的溢流液位,富水相可在实验结束后取出。
2.流程
具体的实验流程见图2。
3.试剂
实验试剂有乙醇(化学纯),含量95%:苯(分析纯),含量99.5%。
四、实验步骤
方法一:间歇精馏
1.称取80克95%的乙醇和一定量的苯(通过共沸物的组成计算,参考量为40克),加入塔釜中,并分别对原料乙醇和苯进行色谱分析,确定其组成。
2.向全凝器中通入冷却水,并开启釜电加热系统,调节加热电流慢慢升至0.4A(注意不要使电流过大,以免设备突然受热而损坏)。待釜液沸腾,开启塔身保温电源,调节保温电流,上段为0~0.4A,下段为0.05~0.2A,以使填料层具有均匀的温度梯度,保证全塔处在正常的操作范围内。
3.当塔头有液体出现,全回流20分钟稳定后,调节回流比进行混相回流操作,回流比为5:1~3:1条件下运行20分钟后,将回流比调至1:3。
4.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塔顶、塔釜温度。
5.待分相器内液体开始溢流,并分成两相,上层为苯相,下层为水相,且能观察到三元共沸物在苯相苯中以水珠形态穿过,溶于水相中,此时,关闭回流比控制器,开始每隔10
分钟取塔釜气项试样进行纯度分析。
6.待塔釜中乙醇含量大于99.6%时,停止加热,让塔内持液全部流至塔釜,取出釜液。
7.将塔顶馏出液用分液漏斗分离。并依次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富水相、富苯相以及釜液组成,并分别称重。
8.切断设备的供电电源,关闭冷却水,结束实验。
图2共沸精馏流程
方法二:连续精馏:
1.称取40~50克95%的乙醇和一定量的苯(参考量为20~25克)加入塔釜中。
2.开启塔釜电加热系统,慢慢调节加热电流为0.3~0.5A,并向全凝器中通冷却水。当
塔头开始出现液滴时,全回流20分钟。
3.将95%的乙醇和苯(按三元共沸物的配比)从塔加料口加入塔中。乙醇的进料流量(参考值为50~100ml/h),苯的加人量应根据塔顶水相和塔釜乙醇的纯度确定。当塔顶分相器内液体开始回流时,停止加入原料苯,保持适宜的回流比(参考值为3:1~5:1)。
4.用气相色谱分析塔釜出料乙醇和塔顶排出水的组成,计算单位时间内共沸剂苯的损失量,以确定连续补加苯的量。
5.在精馏完一定量的有水乙醇后,停止加料。待塔内无原料后,取出精制后乙醇。
6.将塔顶馏出液用分液漏斗分离。并依次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富水相、富苯相以及产品组成,并分别称重。
7.切断电源,关闭冷却水,结束实验。
五、数据处理
1.作全塔物料衡算,并对共沸物形成的富水相和富苯相进行分析和衡算,求出塔顶三元共沸物的组成。
2.画出25℃下乙醇一水一苯三元物系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上标明共沸物的组成点,画出加料线,并对精馏过程作简要的说明。
六、思考题
1.如何计算共沸剂的加入量?
2.需要测出哪些量才可以作全塔的物料衡算?具体的衡算方法是什么?
3.将计算出的三元共沸物组成与文献值比较,求出其相对误差,并分析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七、参考文献
[1]E A Coulson,etal.Laboratory Distillation Practice,L.George News Ltd.1958
[2]Erich Krell.Handbook of Laboratory Distillation,Amsterdam,Elsevier,1982
[3]陈洪钫.基本有机化工分离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
[4]F G Shinskey.Distillation Contol for Proctivity and Energy Conservatlon2nd ed.New York, Mc Graw-Hill Book co,19842nd
[5]Hoanh N Pham,et a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1990,45(7),1823
¥
5.9
网络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共沸精馏
实验二共沸精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共沸精馏过程的理解。
2.熟悉精馏设备的构造,掌握精馏操作方法。
3.能够对精馏过程做全塔物料衡算。
4.学会使用气相色谱分析气、液两相组成。
二、实验原理:
精馏是利用不同组份在气一液两相间的分配,通过多次气液两相间的传质和传热来达到分离的目的。对于不同的分离对象,精馏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分离乙醇和水的二元物系。由于乙醇和水可以形成共沸物,而且常压下的共沸温度和乙醇的沸点温度极为相近,所以采用普通精馏方法只能得到乙醇和水的混合物,而无法得到无水乙醇。为此,在乙醇一水系统中加入第三种物质,该物质被称为共沸剂。共沸剂具有能和被分离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成最低共沸物的特性。在精馏过程中共沸剂将以共沸物的形式从塔顶蒸出,塔釜则得到无水乙醇。这种方法就称作共沸精馏。
乙醇—水系统加入共沸剂苯以后可以形成四种共沸物。现将它们在常压下的共沸温度、共沸组成列于表1。
I. 精馏塔的结构精馏塔的结构是什么
精馏塔的结构是:精(左右结构)馏(左右结构)塔(左右结构)。
精馏塔的结构是:精(左右结构)馏(左右结构)塔(左右结构)拼音是:jīngliútǎ。
精馏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磨拿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精馏塔是进行精馏的一种塔式气液接触装置。
关于精馏塔的成语
聚沙成塔沙上建塔象牙之塔博而不精塔尖上功德精益求精
关于精馏塔的词语
雁塔高标博而不精沙上建塔聚沙成塔雁塔题名象牙之塔马屁精雁塔新题狐狸精麒麟登塔
关于精馏塔的造句
1、在设计过程中,避免了精馏塔精确数学模型的推导和严格计算解耦算式的麻烦,实现极为简单。
2、设备方案。该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为氯醇化反应器、皂化塔、精馏塔、脱水瞎厅搭塔等。
3、介绍了伏兆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在气分装置丙烯精馏塔中应用先进控制技术的情况。
4、将其用于某二元精馏塔的塔顶和塔底组分控制,仿真结果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5、为了得到高纯度的氯乙烯单体和解决不易控制精馏塔操作的难题,对精馏过程的工艺参数实施了多变量控制方案。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精馏塔的详细信息
J. 实验室最大精馏塔是多少
实验室精馏塔的设计
1.塔柱设计
国内实验室精馏塔大多数采用高效填料玻璃或钢制成。常见的板式塔只有玻璃筛孔板塔。
(1)对于填料塔,国内高效填料品种很多,性能各异。部分常用填料分离特性实验数据见表11".",在选择填料时要尽量考虑下述几个方面:
0能保持适当的持液量,以保证汽液充分混合进行质的交换。这与填料的比表面积及填料可润湿性有关。对于金属填料在装塔前往往预先进行表面处理。不锈钢质填料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处理。铜质填料可用稀碱液处理。在蒸馏时可相应提高润湿性能。
@具有较小等板高度。
③精馏塔内径不得小于6倍填料直径,一般采用8~12倍。
表1数据是在特定试剂和全回流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在选用时仅能作为参考。另外填料装填的好坏,预液泛对填料润湿是否良好,塔内物料流量的大小,甚至填料支承物设计是否合理,对单位填料高度理论板数的测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塔柱的高度时应留适当的余量,一般柱高可增加20%左右,以便填料装填高度有伸缩余地。
在填料塔的设计中,填料支承物的设计必须充分重视。例如,支承物环隙过大,操作过程中将会因填料跌落而使塔内填料松动影响分离效果。支承物孔隙率过低,操作时支承物处阻力过大,常因此而导致液泛。通常情况下,建议支承物的孔隙率不宜低于塔截面积的60%,大于70%或接近于塔的截面积。我们在设计中采用中2~2.5mm玻璃棒螺旋体和球面栅条板作支承物,使用情况均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