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同学利用图1、图2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图中GE是橡皮条,图1按两个互成角度的方向牵拉,
A、本实验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而合力与分力效果相同,对两个拉力的方向没有要求,故A错误;
B、两次将橡皮条拉到相同位置O点,两个拉力与一个拉力效果相同,故B正确;
C、橡皮条拉模竖伸方向不一定要水平,只要橡皮条两次拉到相同位旦隐大置O点就行,故C错误;
D、不同的橡皮携团条,劲度系数不同,同一次实验不得更换橡皮条,故D错误.
故选:B.
2. 如图所示,两个同学利用图示装置做实验,第一位同学使ab在导轨上做匀速运动,第二位同
因为两位同学做的功粗灶是一样多的,而第二位同学做变速运动,产生的氏凳凯电流是变化歼唤的,故线圈L中会有磁场能量,当然灯泡消耗的能量会比第一位同学少。
3.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问题一: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辩闭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这个地方水的作用有二:一是便于观察流速,二是增加氧气的湿度(先前为液态的,转化为气态时干燥而冷,所以要加湿).A、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则A端为气体输出端,这样会首先把水排出,显然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故A错.B、A导管为气体流入端,使氧气从B端流出,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故B正确.C、气体从A流入,会产生气泡从而判断有无气体.故C正确.D、因进气管通入到了蒸馏水中,气泡越明显,气体的流入速度就越快,因此,可判断输出氧气的速度,D正确.故答案选A.
问题二:(2014?泉州)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完全一样,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平面镜成虚像,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不能承接到像.(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重合;相等;不能;虚;(3)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问题三:(2006?济宁)李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他把装置中的直铜线ab通过导线接在量程为3A的 A、题中实验只有一根导体在切割磁感线运动,很少,电流表也不是灵敏电流表,实验的过程是正确的,所以产生的电流很小,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很少,故A正确;B、感应电流大小是不受切割导体的粗细影响的,故B不正确;C、题中向右运动可以切割磁感线,但电流表指针未明显偏转,改为向左运动,只是改变了感应电流的方向,而不改电流大小,所以仍然偏转不明显,故C错误;D、导体改为上下运动,是不切割磁感线的,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故选A.
问题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吸收SO 2 ,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试题分析:A、从反应物和产物化合价判断,左态丛边硫的化合价从+4价到+6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为阳极,a为正极,错误;B、电子数目不对,电极反应式为2HSO 3 - +2H + +2e - =S 2 O 4 2- +2H 2 O,错误;C、正确;D、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错误。
问题五: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进行金属性质的探究.(1)装置A中的溶液不同时,可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①若将铁 (1)①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可知,当铁与可溶性的铜盐反应时有紫红色固携册体析出,所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硫酸铜;②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可知,当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时有气体生成,所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硫酸;③铁和水、氧气作用,会生锈,所以将烧怀中的溶液换成蒸馏水,将装置A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铁片表面出现红色物质;(2)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常用“三取中”的方法,即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边的金属反应,所以溶液可以取硫酸铜的溶液,金属片分别取铁片和银片.故答案为:(1)①硫酸铜;②硫酸;③铁片表面出现红色物质;(2)硫酸铜的溶液,铁片和银片.
问题六:(2014?台州)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 (1)若用一根细绳,小球的摆动方向会不稳定,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便于控制小球的撞击方向,便于碰准木块;(2)实验中小球一定,小球摆动的角度不同,撞击木块时的速度不同,所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3)细绳与竖直方向成的θ角不同,则下落的高度不同,通过对木块做功的多少,可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所以该实验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故答案为:(1)便于控制小球的撞击方向(或便于撞准木块等);(2)速度;(3)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有什么关系?或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4. (2012福州模拟)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请利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器材,分别完成一个指定的力学实验和设计一
解答:(悉帆握1)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可以分别用相同的力把锥子的尖和尾部压到橡皮泥上,或分别用不同的力把锥子的同一端压到橡皮泥上,通过观察橡皮泥的形变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轿锋
(2)将锥子斜插入装有水的塑料瓶中,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睁庆就会变折了.
故答案为:可以分别用相同的力把锥子的尖和尾部压到橡皮泥上,或分别用不同的力把锥子的同一端压到橡皮泥上;橡皮泥的形变程度不同;
锥子、塑料瓶及水;光的折射;将锥子斜插入装有水的塑料瓶中;锥子看起来变折了.
5. 你还能设计出在气垫导轨上做哪些运动学和动力学实验
利用气垫导轨装置可以做很多力学实验,如测量物体的速度,验证牛顿第一定律;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测量重力加速度;研究动量守恒定律;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等。
建议去207拍照
6. 请利用一只气球,设计两个不同的力学实验,按要求完成下表. 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物理知识实验一压力的作用
在设计实验一时,可用一根手指按压气球,保持受力面积相同,先后用不同的力来按压让庆,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在设计实验二时,可将充气的气球向桌面撞击,发现气球被弹起,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
操作方法 | 实验现象 | 物理知识 | |
实验一 | 用一根手指先后用不同的力按压充气的气球,观察气球形颂简变程度的大小. | 用力越大,气球形变越大,反之气球形变越小.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
实验二 | 将充气的气球向桌面撞击. | 气球被弹起 | 力野滑裤的作用是相互的 |
7. 利用图1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
(1)A、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 B、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曲线的种类有双曲线、抛物线、三角函数曲线等多种,所以若a-m图象是曲线,不能断定曲线是双曲线,即不能断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应画出a-
C、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否则无法探究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即摩擦因数,故C正确. 故选:C. (2)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得:a=
故答案为:(1)C;(2)①远小于;②小于;大于. |
8. 磁悬浮导轨的力学实验测重力加速度的原理
磁悬浮导轨的力学实验测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如下: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g=2s/t2,测下落的高度和时间。高度可由米尺测出,测量时间可用手表、秒表、打点计时、闪光照片、滴水法(自来水、滴定管)、光电门、单片机等。
2、利用小球在保证初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下落两个不同的高度,则有s1=v0t1+½gt12,s2=v0t2+½gt22,v0是小球经过上光电门时的初速度,由上两禅配散式得g=[2(s2/t2-s1/t1)]/(t2-t1)。
3、针对上个方案,采用多种数据处理,实验方案也不同,如多次测量、逐差法、作图法、Z小二乘法等。
学好物理的方法
1、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初中物理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相对独立,贺氏因此很有可能会出现某一部分学得好,另一部分学不好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明确自己在学习物理方面的知识缺陷主要在什么地方,然后及时补足。
2、重视画图和识图。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卖卜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所以初中生要想学好物理,一定要会画图和识图。
9. 综合实验--研究两个力学小实验(可以配图说明):(1)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小实验,证明“气体液化放出热
(1)根据图示的实验,当水蒸气遇到上方的金属片时,会有小水滴生成,说明水蒸气发生了液化现象,用手触摸金属片时,会感觉到烫,说明“气体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①在两玻璃板上滴质量相同的水滴;
②用玻璃棒把其中的一个水滴表面积扩大;
③把两玻璃板放在相同温度的兄举羡同一房间内观察水滴的蒸发时间.
10.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装置还能做什么实验
(1)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只要受力恒定即可;
(2)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改变小车质量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阻力;
(3)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为了尽可能准确,不挂钩码平衡摩擦力时,但小车后面需要固定纸带.
故答案为:(1)不需要; (2)不需要; (3)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