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装置设计标准化

装置设计标准化

发布时间:2023-04-19 21:35:04

A. 怎么设计高端机箱机柜外壳

工业机箱的面板设计是机箱设计的重要内容。面板设计需要符合机箱设计的标准,面板的尺寸是在机箱类型、尺寸确定后定下的,而面板上各种操纵和显示装置的选择和布局,应该根据电原理图的要求、人机工程、造型、通风等因素综合考虑。下面以工业机箱面板设计为例简要谈谈机箱的设计标准。

一、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

机箱设计的过程中,必需考虑机箱内部元、器件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和热的影响,以提高电性能的稳定性;必需注意机箱的强度、钢度问题,以免产生变形,引起电气接触不良、门、插接件卡滞,甚至受振后损坏;必需按实际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

二、便于设备的操作使用与安装维修

为了能有效地操作和使用设备,必须使机箱的结构设计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同时还要求结构简单,装拆方便。面板上的控制器、显示装置必须进行合理选择与布局,以及考虑操作人员的旅谨派人身安全等等。

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结构与工艺是密切相关的,采用不同的结构就相应有不同的工艺,而且机箱结构设计的质量必须要有良好的工艺措施来保证。因此,要求设计者必须结合生产实际考虑其结构工艺性。

四、模块化、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它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便于使用维修、加强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等拆贺都具有重要作用。机箱结构设计中必须尽量减少特殊零、部件的数量,增加通用件的数量,尽可能多的采用标准化、规格化的零、部件和尺寸系列(尽量采用标准库中和国标零部件)。

模块化是标准化的发展,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用模块可组合成新的系统,也易于从系统中拆卸更换。模块具有典型性、通用性、互换性、或兼容性。标准化通用化只是在零件级进行通用互换,模块化则是在部件级,甚至子系统级进行互换通用,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简化。

需要注意的是,机箱使用过程中难免遇到机器障碍,这时候我们需要拆卸维护,因此模块化设计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在机箱中,计算模块是核心部件,维护率占整机80%。为方便维护,模块正面设计了3层快装机构:面板快卸;风扇模块快卸;计算模块快晌稿卸。这三种机构设计应支持徒手操作,结构空间紧凑、方便实用。

B. 如何使地铁机电设备标准化

第一条 出现下列四种情况之一者(包括安全火花型电气元件)均为电缆不合格接头,均属电气安全隐患点: 1、鸡爪子 (1)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 (2)电缆(包括通讯、照明、信号、控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 (3)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和不灌注绝缘充填物或充填不严密、露出芯线的接头。 2、羊尾巴 电缆未端不接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电气设备接线咀(包括五小电气元件)2米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属于羊尾巴。 3、明接头 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导体或明火操作者,开关手把在零位,开关负荷侧带电者均属于明接头。 4、破口 (1)橡套电缆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露出屏蔽层者。(加强层除外) (2)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20毫米,或沿周长三分之一以上者。 第二条 开关闭锁装置起不到闭锁作用者为失爆。 第三条 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 ,操丛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 第四条 隔爆面有锈迹,用棉丝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第五条 隔爆面有锈迹,用棉丝擦后只留有云影,不算锈蚀,也不为失爆,但在井上修理设备时不允许有云影,否则为失爆。云影:一擦掉锈迹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者。 第六条 在15,25,40...... mm宽的隔爆结合面上的小针孔,在一平方厘米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每个孔直径不超过1毫米,深度不超过1毫米,在10毫米宽的隔爆面上不的超过2个否则为失爆。 第七条 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毫米,其伤痕的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的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毫米,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小于相应规定的接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第八条 隔爆面上不允许涂有油漆和机械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第九条 隔爆面应涂以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可以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面脱落后属于失爆,涂油应在防爆面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如磷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的1/5并涂有防锈油可以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第十条 防爆结合面宽度减去超限间隙部分不得小于所规定的结合面宽度,否则为失爆。(1)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面宽度不小于25毫米,间隙不大于0.5毫米。否则为失爆。(2)静止隔爆面的间隙与接合面宽度如下表。表中L——静止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1——螺拴通孔边沿至隔爆结合面两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W——静止隔爆接合面及操纵杆与杆孔隔爆结合面最大间隙或直径差,转轴与轴孔隔爆结合面最大直径差。 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须不小于25mm。 Ⅰ类隔爆面结构参数mm 结合面形式 L L1 W
外壳容积V(L)
V≤0.1 V>0.1
平面,止口式或圆筒式结构 6.0 6.0 0.30 -
12.5 8.0 0.40 0.40
25.0 9.0 0.50 0.50
40.0 15.0 0.60 -
带有滚动轴承的圆筒结构 6.0 - 0.40 0.40
12.5 - 0.50 0.50
25.0 - 0.50 0.60
40.0 - - 0.80
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接合面长度L应符合下表规定: 操纵杆直径和圆筒直径与隔爆接合面的结构参数mm 操丛杆直径 隔爆结合面长度
d≤6 L≥6
6<d≤25 L≥d
D>25 L≥25
第十一条 隔爆腔盖门紧固用的螺栓,弹簧垫,齐全紧固,否则为失爆。 第十二条 防爆壳变形长度超过50毫米,凸凹深度超过3毫米为失爆,整形后低于此标准为合格。 第十三条 防爆壳内、外有锈皮脱落为失爆,油漆脱落,锈蚀严重为不完好。 第十四条 密封圈需用邵尔氏硬度45~55度的橡胶制造,否则为失爆,密封圈的分层侧立向里,否则为不完好。 第十五条 密封圈尺寸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如有一项达不到均为失爆。 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下表mm 密封圈外径Dmm 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
D≤20 ≤1.0
20<D≤60 ≤1.5
D>60 ≤2.0
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不小于lmm,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上表规定,否则为失爆。 第十六条 4mm2及以下电缆者,密封圈内径应不大于电缆外径。否则为失爆。 第十七条 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且必须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且必须大于4mm(70 mm2的橡套电缆例外)。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和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否则为失爆。 第十八条 密封圈刀削后应整齐圆滑,不得出现锯齿状,锯齿直径差大于2mm(包括2mm)为失爆,小于2mm为不完好。 第十九条 不用的接线咀要分别用密封圈和挡板金属圈依次装入(各一个),压紧,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条 螺旋式线咀如上金属圈时应装在档板外面,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一条 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应不大于2mm,厚度符合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附表。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 的镀锌钢板。金属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附表,厚度应不小于公称尺寸1毫米,否则均为失爆。 第二十二条 线咀压紧要有余量,余量不小于1毫米,否则为失爆,线咀应平行压紧,两压紧螺丝入扣差应不大于5毫米,否则为不完好。 第二十三条 当线咀已全部压紧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只能用一厚度适当,不开口金属圈来调整,不得充填其它杂物(包括再加密封圈等),金属圈的内外径应与嗽叭咀伸入器壁规格一致,螺旋式线咀也只限安一个金属圈,否则均为失爆。 第二十四条 卡兰式进线咀以压紧胶圈后一般用单手搬动喇叭上下左右晃动时嗽叭无明显晃动为准。螺旋式接线咀最少啮合扣数不得低于6扣,拧紧程度一般用单手正向用力拧紧为合格,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五条 凡有电缆压线板的电器,引入引出电缆必须用压线板压紧。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线咀压紧应有余量,线咀与密封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压叠式线咀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电缆未压紧或压扁超过电缆直径10%的现象均为失爆。 第二十六条 紧固件应齐全、完整、可靠,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其规格应求一致,螺杆裸露部分一般不得超过三扣,否则本设备为不完好,凡用螺栓连接紧固的部件,期间夹有弹性物者(如密封圈和橡套电缆)以不再加弹簧垫圈为 合格。 第二十七条 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者为失爆,紧固螺钉伸入螺孔(铸钢长度不小于1倍,铸铁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 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时,则螺钉必须拧满螺孔,否则均属于失爆。 第二十八条 隔爆接合面的紧固螺拴应加弹簧垫圈其规格应与螺栓保持一致。紧固程度应以将其压平为合格。螺栓松动,无弹簧垫圈(或背帽)或弹簧垫不合格均为失爆。 第二十九条 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不允许由电源侧进出线至负荷侧接线,或由负荷侧进出线至电源侧接线,磁力起动器的小嗽叭咀严禁引人动力线,否则为不完好。 第三十条 电缆护套伸人器壁长度为5-15毫来,否则为失爆,如果电缆穿不进时,可将伸人器壁部分锉细,但和密封圈内径接触部分不得锉细,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一条 接线应整齐,不扭弯,紧固导电良好,无毛刺。卡爪(或平垫圈)弹簧垫齐全(使用线鼻子可不用平垫圈)。接线后卡爪(或平垫圈)不压绝缘胶皮,芯线裸露距卡爪或平垫圈不大于10毫米,出现以上之一与规定违反者为不完好。 第三十二条 两相低压导线裸露部分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满足下表,否则为不完好。 工作电压V Ⅰ类最小爬电距离mm 最小电气间隙mm
275<U≤420 8 6
420<U≤550 10 8
550<U≤750 12 10
750<U≤1100 20 14
1100<U≤2200 32 30
2200<U≤3300 40 36
第三十三条 高压电缆连接时一律采用压接技术,接线柱使用压板接线时,压板凹表面一律朝下,否则为不完好。 第三十四条 接线室地线长度适宜,以松开线咀卡栏抽动电缆后,三相火线拉紧或松脱时地线不掉为宜,接地螺栓、螺母、垫圈不允许涂绝缘物,卡爪、平垫圈要镀锌或镀锡,否则为不完好。 第三十五条 采用铠装电缆时使用密封圈要全部套在铅皮上,或者用绝缘物灌在三叉口以上,末接线的线咀应用同等厚度的法兰和堵板或用绝缘胶堵死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六条 接线室(盒)应保持干净,无杂物和水珠,使用铠装电缆的接线室内的油应定期擦干,否则该设备为不完好。 第三十七条 隔爆设备的隔爆腔之间严禁直接贯通,必须保持原设计的隔爆性能(接线柱座)绝缘台有裂缝也属于失爆。 第三十八条 隔爆开关手把闭锁后,中层接线板正面的带电螺栓应用绝缘材料封堵带电体,否则为不完好。 第三十九条 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和附属元件必须齐全完整,可靠。损坏拆除或失效均属不完好。 第四十条 防爆电器设备和原件的放置应平、直、稳、接线后,盖板和转盖一律朝外便于检查和维护;喇叭咀严禁朝上,喇叭咀电缆出口应平滑,不得出现死弯,否则为不完好。 第四十一条 电钻插销的电源侧应接插座,负荷侧应接插销,接反为失爆。 第四十二条 接地线使用镀锌扁钢或钢纹线时,接头处均可使用最少两道U型卡连接紧,使用镀锌扁铁时一般用两道镀锌螺栓紧固并加装弹簧垫或背帽,螺栓直径不小于10毫米,否则为不完好。 第四十三条 变电桐室的设备必须有标志牌,注明(编号、容量、用途、整定值、整定日期、负荷情况、短路电流、负责人)等。如标志牌与实际不符者为不完好。 第四十四条 防爆设备任一腔体内严禁存放任何物体否则为失爆。(单指存放)。 第四十五条 局扇和掘进工作面的用电设备,必须全部实现风电和瓦斯电闭锁,在局扇专供电源线路上严禁接人其它电气设备。 第四十六条 隔爆电动机轴与孔的隔爆结合面,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磨擦,用圆筒隔爆结合面时轴与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不少于0.075mm,用滚动轴承结构时,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不大于I类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表规定W值的2/3否则为失爆。 第四十七条 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螺距不小于0.75毫米,螺纹最小啮合扣数不低于6扣否则为失爆。 螺纹扣数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mm

净容积V(L)
最小拧入深度
最小啮合扣数

V≤0.1
5.0
6

0.1<V≤2
9.0
6

V>2
12.5
6

第四十八条 隔爆结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否则为失爆。

第四十九条 用螺栓紧固的隔爆结合面,其紧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动为合格,否则为失爆。

第五十条 观查孔胶封有机玻璃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否则为失爆。

第五十一条 隔爆电气设备及五小电器在超过其额定电压的条件下严禁使用,否则为不完好。

第五十二条 隔爆型电器设备在额定电压的条件下改变原厂家设计但未经国家防爆检验部门检验发证在井下现场使用者计为朱爆。

第五十三条 隔爆电气设备及五小电器必须具备防爆检验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煤矿井下安全使用标志证,否则为失爆。

第五十四条 接线柱的绝缘台,接线座,有裂缝接线座,绝缘台晃动,接线柱在绝缘台上能转动均属于失爆。

第五十五条 防爆外壳无开焊,无裂纹,否则为失爆。

第五十六条 低压开关操作手把与隔爆外壳之间闭锁正确,可靠闭锁(包括机械和电气两种)不起作用者为失爆。

第五十七条 快动式门或盖打不开者为电气安全隐患点。

第五十八条 变电铜室,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配电点,采掘工作面分路开关,高压接线盒,移动变电站包括移动式干变,风电联锁开关,三台以上的开关和电气设备在一起时,其中两台以上的电气设备之间距离不大于5米时,应装设局部接地极,127伏及以上的电器设备必须装设局部接地极。

第五十九条 照明信号,煤电钻综保和检漏继电器要有合格的主辅接地极,主辅接地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米,接地装置应符合煤矿矿安全规程第485条。

第六十条 采用串连接地的设备为不完好设备,接地不合格的设备为不完好设备。

第六十一条 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和附属原件必须齐全,完整、可靠,整定正确,严禁损坏拆除、短接,严禁短接接触器而使用隔离开关,直接控制电机,否则视为电气安全隐患点。

第六十二条 高压真空开关的绝缘监视保护必须起作用,移动变动站必须必须采用监视型屏蔽橡套电缆,移动变动电站高低压开关必须实现开盖闭锁和急停,移动变电站开盖闭锁和急停不起作用的、高低压联锁不起作用的为失爆。

第六十三条 由于“大马拉小车”导致电气保护不起作甩的视为电气安全隐患点。

第六十四条 干线漏电保护坚持日就地试验,月远方试验制度,煤电钻综保应每班就地试验一次,严禁甩掉不用,若出现甩掉视为电气安全隐患点。

第六十五条 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由指定经集团公司组织考试合格的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员检查其防爆性能及“两证一标志”取得防爆合格证后方可入井。严禁电工在井下补贴。无防爆合格证的电气设备、元件,视为不完好设备、元件。

第六十六条 井下电工应配备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必须严格执行测瓦斯后停电、验电、接地和放电的安全作业程序,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侧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第六十七条 电气设备必须台台上架并悬挂标志牌,整定牌,防爆检查合格证,注明设备编号、容量、用途、整定值、整定日期,负荷情况,最远点两相短路电流,包机人,整定人,该牌与实际应相符,否则视为设备不完好。

第六十八条 接地极应按接地细则设置,距瓦斯抽放管路的距离应大于5mm,瓦斯抽放管路不得与带电物件接触,否则视为电气安全隐患点。

第六十九条 立式旋转电机必须有防止垂直下落的异物进人通风孔内的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外风扇、风扇罩、通风孔挡板和它们的紧固件相互间的距离最小为风扇直径的1/100且不小于1毫米,不超过5毫米。

第七十条 对只接电源不接负荷的电气设备也属于检查范围。

第七十一条 对于防爆型电气设备(包括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无论在矿井井下任何地点安装使用均应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维护。地面选煤厂(特别是原煤系统)电气设备也应安装防爆型电气设备,并应按防爆要求进行检查、保

养、维护。

第七十二条 对于进口设备虽不符合我国标准,但经上级有关部门特许后,仍能保持其设备原性能者,检查中可不按失爆论处。

第七十三条 检查中发现设备有失爆现象,应积极处理,处理后本次检查仍按失爆论处。本标准未涉及项目,检查时应按照《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要求进行

C. 防爆电气设计规范

根据AQ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的基本要求,在宽枝租防爆区域进行防爆电气安装必须遵循相关的要求和规范。总结起来,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级别、组别、环境条件以及特殊标志等,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2、防爆电气设备的铭牌、防爆标志、警告牌应正确、清晰。


3、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和透光部搭罩分应无裂纹、损伤。


4、防爆电气设备的紧固螺栓应有防松措施,无松动和锈蚀。


5、防爆电气设备宜安装在金属制作的支架上,支架应牢固,有振动的电气设备的固定螺栓应有防松装置。


6、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内部接线紧固后,裸露带电部分之间及金属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满足附录D的要求。


7、电气设备多余的电缆引入口应用适合于相关防爆型式的堵塞元件进行堵封。除本质安全设备外,堵塞元件应使用专用工具才能拆卸。


8、电气设备的电缆和导管连接应符合有关防爆型式的要求。


9、密封圈和压紧元件之间应有一个金属垫圈,压紧元件应满足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并应保证使密封圈压紧电缆或导线。


10、电缆外护套外径与密封圈内径的配合应适宜并满足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密封圈不应有老化现象。


11、灯具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灯具的种类、型号和功率,应符合慎兆设计和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b)螺旋式灯泡应旋紧,接触良好,不得松动;


c)灯具外罩应齐全,螺栓应紧固。


12、防爆合格证书编号后缀有“U”符号的产品与其他电气设备或系统一起使用时,应先行进行附加认证方可安装使用。


电气设备防爆合格证书编号带有后缀“X”符号时,应注意其安全使用的特定条件。


1.GB3836.15《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该标准初次制定于1998年开始,是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效采用IEC60079-l4:199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2000年发布第一版国家标准GB3836.15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I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2013年,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启动了对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这次修订为修改采用了IEC60079-14:2007《爆炸性环境第14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这次修订后的安装、选型标准不仅包括对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要求,而且还包括对可燃性粉尘环境用设备的要求,取代了GB3836.15-2000和GB12476.2-2010。2.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该标准在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方面对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做了规定。3.GB502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该标准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安装和验收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D. 符合性标准设计是什么

符合皮大性标准设计是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的标准化设计方案而非工程建设设计标准。标准设计是指国家和行业、地燃吵竖方对于工程建设构配件与制品、建筑物、构筑物、工程设施和装置碰拦等编制的标准化通用设计文件,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推广使用所编制的标准化应用设计文件,是在一定时期内,采用共通性的条件,有统一的模式要求,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的标准化设计方案。它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措施,是组织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E. 计算机网路安全发展趋势的论文

计算机网路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资讯时代的研究热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篇一

《 医院网路安全维护对策 》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网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步走向社会各行各业。在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提升了工作效率,医院工作也是如此,这让人们感到欣慰和高兴。但与此同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网路安全性令人堪忧,因此如何维护医院计算安全成为人们一直探讨的问题。在下文,笔者首先分析影响医院计算机网路安全管理的因素,李谨渣然后阐明计算机网路安全管理技术,最后深入探讨维护医院计算机网路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医院;网路安全;维护对策

计算机网路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提升各行业的工作效率,当然医院也不例外。在现代社会,医院各部门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路的辅助,如医院的挂号收费系统、问诊叫号系统、医疗记录、医院人事管理等系统。实践证明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医院各部门工作已经转变为资讯化与数字化,这有效地提升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但是伴随着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路的安全性也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如何维护医院计算机网路安全成为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

一、影响医院计算机网路安全的主要因素

1、影响计算机网路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计算机相关因素

1计算机相关因素之伺服器众所周知,伺服器是计算机的基础构成,计算机网路的安全取决于伺服器的效能。伺服器如何保障计算机网路的安全呢?通常情况下,伺服器是通过资料库与计算机终端的连线和控制实现保障安全功能,因此伺服器的质量需要重点把关。

2计算机相关因素之网路布线组建计算机网路的重要环节即为计算机网路布线,规范的网路布线不但可以提升整个计算机网路的效能,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机的网路成本。但若是网路布线出现不符合规范的情况,如计算机网路线路断裂、线路交叉,这将会干扰计算机网路,出现干扰讯号等情况,这将会严重影响医院各部门的工作。

3计算机相关因素之中心机房中心机房被称之为计算机网路的大脑,其起到控制计算机网路的作用,若中心机房存在安全隐患,则计算机网路安全存在隐患。

2、影响计算机网路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二:人为相关因素

1人为相关因素之误操作计算机网路系统有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要求,若是有医护人员误操作计算网路,则有可能导致计算机网路出现故障,甚至可能导致医院的整个网路系统瘫痪,如诊疗系统。

2人为相关因素之缺乏网路安全防范意识部分医护人员将网路账户随意借给他人使用或公共使用,这样的行为有可能导致医院计算机网路遭到破坏或攻击。

3人为相关因素之网路黑客的存在随着计算机网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路黑客是医院计算机网路的较大威胁,他们不但窃取医院资料资讯,而且破坏医院资料资讯。

二、计算机网路安全管理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路安全管晌和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笔者重点阐明两种方法,一是防火墙技术,二是资料加密技术。

1、防火墙技术

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实际是隔离墙,是一种将内部网路与公众网路分开的“墙”。它能允许你认为安全的人进入网路,阻止你认为不安全的人进入网路,尽起所能阻止黑客。自从防火墙技术诞生,一直在计算机网路安全技术中担当哪悄重任。经实践,防火墙技术根据计算机使用者的需求和设定,可以实现对资料的保护。医院作为计算机使用者也是一样,通过对防火墙的设定保护医院计算机网路的资料资讯。若是资料资讯不安全,防火墙可以阻止其进入,以保证医院计算机网路的安全。

2、资料加密技术

资料加密是一门技术,是计算机网路安全技术的基石。它可以将明文资讯加金钥或者进行加密函式转换,变为无意义的密文,而接收方可以将收到的密文进行函式解密或通过解金钥匙进行解密而得到明文资讯。作为计算机网路安全的关键技术,其较多的被应用于保护网路资料的安全,如网路资料的传输或储存过程。医院属于涉及较多关键资料资讯的部门,因此资料加密技术适用于医院计算机网路。使用资料加密技术就相当于给医院的资料资讯加上了保护壳,即便是资讯被窃取,不经解密也无法解密资讯。

三、维护医院计算机网路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1、建立健全医院计算机网路安全管理制度是基础

建立健全计算机网路管理制度是计算机网路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法可依,才可以解决人为的影响因素。首先,专门的计算机管理机构,专人专岗;其次,明确分工,实施安全责任到个人制度;最后,对医护人员进行计算机规范操作培训和网路安全防范意识教育。

2、建立安全中心机房

通过上文影响计算机网路安全因素分析可知,要解决计算机的相关影响因素,可通过建立安全的中心机房。第一,伺服器需要重点把关,采购时须选取高质量的且效能较好的;第二,医院网路布线应符合网路布线的规范和要求,避免出现断裂、交叉等现象的出现;第三,医院中心机房的选择应注意温度、溼度及供电情况,以保证中心机房的安全;第四,医院计算机全部使用防火墙技术。

3、改善资料加密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资料加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因此,为保障医院计算机网路的安全,为保障医院的关键资料资讯,医院应不断改善资料加密技术,采用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料加密技术。

四、结束语

综上文所述,计算机网路技术给医院的工作带来了便利,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同时网路技术也带来了资料资讯保安隐患,因此笔者分析了影响医院计算机网路安全管理工作的因素,并就如何维护医院计算机网路安全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云志.浅析计算机网路安全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J].资讯系统工程,2012,2:73-74.

[2]钟余军.网路安全管理在医院计算机应用中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04:139-140.

篇二

《 计算机网路安全分析 》

【摘要】为进一步保障计算机网路的安全,本文对计算机网路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网路的防御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路安全;安全隐患;防御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联网规模也在逐步扩,并且其涵盖的资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大,这给使用者的使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对使用者的困扰也越来越严重,带来的麻烦也在不断增多。因此要想使网际网路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使用者,我们首先必须确保计算机网路的安全。

1计算机网路安全面临的威胁

很多因素都会对计算机网路安全造成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有有意的因素,也有无意因素,有些是人为的,有些是非人为的,我们大致可把计算机网路面临的安全隐患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实体摧毁

电磁攻击、兵力破坏以及火力打击是威胁计算机网路安全主要的实体摧毁,它们都属于硬杀伤威胁。

1.2无意失误

如操作员在安全配置上不完善,有漏洞存在,网际网路使用者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自身账户的随意转借,或与他人共享一个账号,等这些行为都会对网路安全造成无意威胁。

1.3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是当前很多计算机网路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就以往的黑客攻击情况而言,我们可把这类攻击大致分为两种:网路攻击与网路侦察,其中网路攻击主要指黑客采用各种方式,对使用者资讯的有效性与完整性进行有选择的破坏,而侦察是采用截获、窃取、破译的方式来对使用者的机密资讯进行盗取,黑客在侦察过程中不会影响到网路的正常执行,这两种攻击都会对计算机网路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1.4网路软体的漏洞与“后门”

网路软体通常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漏洞,也正是由于这些缺陷与漏洞给黑客的攻击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后门”也是黑客进行网路攻击的首选目标,“后门”的设定主要是由进行软体程式设计的工作人员来设定的,这些程式设计人员设定“后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我方便,一般这些“后门”很少会有外人知道,但“后门”一旦被黑客利用,其必然会给整个网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计算机防御对策

按照网路作战目标范围的不同,我们可把网路作战模型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实体层次、网路层次以及资讯层次,依据对抗层次的不同,计算机网路也应有不同的防御对策。

2.1实体层次的防御对策

通常把实体层次的计算机网路认为是:借助一些常规物理方式,直接破坏计算机网路系统的实体,在平时,行政管理上的漏洞是黑客破坏计算机网路系统实体的主要方式,在战时,主要指借助高科技武器,对敌方的网路节点与通讯资讯直接进行摧毁,我们进行实体防御的目的主要是保护计算机系统、通讯装置以及网路伺服器等不要遭受人为破坏,严防发生各类偷窃与非法闯入计算机控制室的行为。在进行网路组建时,应对网路的实际结构,布线,路由器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提高其抗摧毁能力,连线外部网路时,对内部网路结构利用防火墙遮蔽,身份验证外界访问,进行资料过滤等。此外对于网路系统中的一些重要部件,应有专人负责看管,严防遭受自然或人为的各种破坏。

2.2能量层次的防御对策

对于能量层次的计算机网路对抗我们可把它大致分为下列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敌对双方以制电磁权为中心的物理能量对抗,敌对方使用强大的物理能量干扰对对方的资讯网路进行压制与嵌入,进而对对方的资讯系统进行摧毁。另一方面又指利用技术手段来探测物理能量,来采集与分析计算机讯号,进而非法窃取一些秘密资讯。对于这一层次的计算机网路防御,可通过做好计算机设施的防电磁泄露工作与抗电磁脉冲干扰工作类进行防御,具体可把一些干扰器安装在网路重要部位进行防御,或建设相应的遮蔽机房等措施来进行防御。

2.3资讯层次的防御对策

就资讯层次的网路安全防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防护外围辐射,具体可通过加装一些效能良好的滤波器在电源线与讯号线上,把传输阻抗与导线间的交叉耦合尽量减小,以及加装一些电磁遮蔽网在网路中等等。另一类是防御自身辐射,我们又可把这类防护措施大致分为2种,一种是借助各种遮蔽电磁的措施来进行防御,如遮蔽装置的金属部分以及各种接外挂,另一种是防护干扰的措施,计算机系统进行工作时,可借助干扰装置来形成一种伪噪声辐射于空间,进而对计算机系统的实际工作频率以及资讯特征进行掩盖。此外,我们经常用到的维护计算机系统网路安全的措施还有防御黑客攻击、访问控制、防火墙技术、资讯加密技术等等。

3结语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在工业、农业以及国防等方面计算机网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将有计算机网路的渗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计算机网路的脆弱性与潜在的威胁,应用一些有效的安全策略来维护计算机网路安全,同时,由于计算机网路当前也正出于一种蓬勃发展的状态,其自身也难免存在一些缺陷,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技术攻关,重视技术创新、大胆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计算机网路的安全,才能使计算机网路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马辉.分析计算机网路的安全隐患、阐述防御对策[J].现代情报,200506.

[2]胥天祥.计算机网路安全分析与防火墙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资讯,201302.

[3]赵景,李硕.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计算机网路安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体工程,201416.

[4]莫豫峰.基于网路环境下计算机网路安全分析及防范[J].矽谷,201108.

篇三

《 计算机网路可靠性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

摘要:网路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生活极大的方便,为了适应技术发展要求,提升计算机网路可靠性研究和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该文以网路可靠性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其优化设计的重要意义,并简单介绍了基本原则,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为提升网路可靠性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路;可靠性;优化设计;策略

1计算机网路可靠性定义

一般而言,计算机网路可靠性指的是网路资讯系统的特定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如效能要求、时效性要求达到一定标准的功能特性。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路可靠性已经成为资讯系统最为基本的要求保障,是资讯系统提供可靠服务必须遵守的设计与执行原则。根据业界标准,度量计算机网路可靠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人为或者自然破坏条件下的网路抗毁性要求、不可预知条件下资讯系统生存能力和网路资讯系统提供服务的有效性要求。具体而言,人为或者自然破坏条件下的网路抗毁性要求指的是资讯系统在人为或者自然破坏条件下,出现部分网路节点或者线路失效后,资讯系统有效供给能力以及提供持续 *** 的能力,其主要侧重点在于破坏条件下的网路可靠性保障。简言之,提高网路资讯系统抗毁能力能有效的应对网路大面积瘫痪事件。而不可预知条件下资讯系统的生存能力则是在随机破坏条件下网路资讯系统的可靠性保障。随机性的破坏主要是指由于网路装置瘫痪或者损坏以及网路线路的老化等因素引起的网路拓扑结构变化,从而造成的资讯系统存在持续 *** 不足。而网路资讯系统提供服务的有效性更多的是侧重于具体网路业务方面的要求。以常见的网路资料为例,网路资料延时、资料的通达性都是具体的表现。通常计算机网路设计与应用人员将资讯系统可靠性保障归结为各种装置的硬体保障,而忽视了人员可靠性、软体平台的可靠性保障,因此,可靠性保障不仅仅关乎于硬体装置,对于人员管理以及软体平台管理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今后的系统优化升级以及平台保障方面应予以综合性考虑。

2研究计算机网路可靠性意义

1提升计算机网路服务和抗破坏能力

计算机网路可靠性研究就计算机网路自身而言,有效保障了其网路服务的持续性要求以及抗破坏能力,这是计算机网路资讯系统的本质要求。通过一定的手段以及优化设计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和应对由于人为破坏、自然灾害、装置损坏、软硬体平台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带来的资讯系统网路资料交付处理能力以及各种基于网路的资料服务持续性保障。正如上文所述,无论是在生存性、抗毁性方面的要求,还是在有效性方面的要求,都是以网路基础作用作为出发点来讨论的,由此可见,探讨计算机网路可靠性的意义首先要能够有效提升资讯系统网路服务以及抗破坏能力。

2应对当前严峻的网路资讯保安重要手段

资讯保安已成为当前资讯系统发展面临的重要威胁,从横行网路世界的木马病毒、到令世人瞠目结舌“棱镜门”事件,再到现如今每年数以亿计的资讯资料损失,网路资讯保安无不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网路可靠性研究,可以在两个方面应对当前日益突出的资讯保安问题,首先,从物理支撑方面,通过一定的冗余装置等设计手段,能够为各种网路装置提供相对安全的电磁环境保护,有效地避免人为或者自然因素带给资讯系统的破坏性;另一方面,网路可靠性研究还通过整合软硬体平台来提供资讯系统的保障,尤其是针对软体平台的一些措施,对于增强资料完整性、保密性以及有效性保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为新技术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撑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作用,加强网路可靠性为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撑。以当前十分流行的云端计算大资料处理技术为例,首先应架设一定的主机丛集,丛集中的主机资料交换基于必要的物理网路支援,再通过必要的软体处理手段遮蔽各种物理装置的差异性以此来提供海量资料储存以及计算服务,可见,网路有效性保障、资料的可靠 *** 付都是云端计算大资料处理基础;除此之外,移动网际网路技术、物联网技术都需要可靠的网路支撑。因此,从新技术发展应用方面而言,提供可靠的网路保障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物理支撑。

3计算机网路可靠性设计和优化策略实施原则

1突出“标准化”设计标准化

设计是遵循网路体系模型,实现网路各种异构设施平台互联互通的基础,是计算机网路可靠性设计以及优化策略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际执行的TCP/IP网路模型,还是国际化标准组织的OSI网路模型,其都遵循了标准化的设计理念,通过网路资讯平台的标准化设计能够使得网路平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以及可拓展性,新技术、新装置只要符合标准化的网路介面即可进行标准化的应用,这是计算机网路不断成熟的必然要求,更是网路不断发展的前提保障。鉴于上述原因,网路资讯平台优化实施首先应遵循标准化的设计实施原则,以达到系统在通用性、拓展性等方面的要求。

2提升网路“互通”能力互联

互通优化设计也是计算机网路优化设计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一方面对于不同的系统平台软体平台和硬体平台两个方面,应保障其资料的可达性和畅通性,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的资料传输协议应做到较好的支援。除此之外,还应使得各种物理装置具有较强的一定容错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互通不代表任意装置都必须实现可达性,有时候为了资料安全或者是资料传输效率等方面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者硬体设计人为的阻断了不同网路层次的可访问性,常见的设计如不同部门之间利用交换机装置进行VLAN的划分。提升互联互通能力原则是网路资讯平台满足使用者需求,提升网路交付能力,保障网路执行稳定性重要实施设计原则。

3提升网路资源可管理性以及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性保障网路资讯平台的可靠性

不仅仅是对各种物理装置的要求保障,同时对于网路资源可管理性也应做好相应的设计。一方面,应保障主干网路的频宽要求,将常见的FTP服务或者访问资料较大的WEB服务进行单独频宽供应,以实现其高度的响应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网路线路设计、各种网路装置设计以及网路管理软体应在系统安全稳定、可靠性、可服务性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除此之外,为了尽可能地提升网路优化设计的经济效益,在设计实施的时候应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整合,通过原有线路改造等手段提升整个优化过程的价效比。除此之外,计算机网路可靠性设计原则还应在先进性与通用性、链路的截止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限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就不一一的进行论述了。总的优化设计与实施策略原则,应从可拓展性、安全性、通达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实现网路资讯平台高度可靠性的要求。

4计算机网路可靠性实施方案

1提升网路装置的冗余设计冗余

设计实施方案主要是通过增加装置以及线路的数量来实现网路的高可靠性,这是目前常见的一种设计实施手段。冗余设计过程中,涉及的装置比较多,无论是供电装置、核心层的网路资料交换装置、还是资料处理终端的主机装置等都可以进行冗余处理,以常见的备用电源装置和伺服器磁碟阵列为例,通过故障时供电系统的及时切换以及资料磁碟多层次备份能够有效提升网路的可靠性,另外对于网路装置以及线路的冗余设计,可以在一条线路或者节点出现问题的时候,启用其他通讯线路,从而实现了资料传输的有效性。除此之外,通过冗余性实施,对于提升处理端的资料容错能力也有积极的意义,当然随着各种装置冗余度的提升,处理好可靠性保障与经济效益的平衡性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重要方面。

2做好网路系统分层

设计分层处理是计算机网路可靠性处理以及优化设计的重要方面,这主要是基于网路模型,依次分别为物理层、资料链路层、网路传输层和应用层。物理层对应了各种物理介面、电气化标准的资料要求,资料链路层则是将网路传输层的IP资料报进行资料帧的包装过程,并对下实现资料帧进行01程式码的转换过程,网路传输层则重点是进行IP资料的传输过程UDP以及TCP传输,应用层则是通过将不同的应用资料进行分装的过程。不同的网路层次对于资料可靠性要求都是不尽相同的,并且每个层次关注的重点差异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具体的网路系统优化实施的时候按照网路模型进行分层次的设计检测,使得每个层次都能达到预先的设计目的也是实现网路可靠性保障的重要手段。

3加强网路体系结构性设计

网路体系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资讯平台的可靠性也有重要的影响。通常而言,网路体系结构包括网路作业系统,如常见的WindowsServer作业系统,Linux/Unix作业系统平台,网路作业系统通常提供了网路管理的一些功能,是整个内部网路控制的中心;网路控制装置,如常见的路由装置、交换机装置,这类装置拓展了网路结构,实现了不同区域的主机互联互通性,并且提供了一定的安全管理例如访问控制管理,内外网资料交换等等;网路主机,这是终端使用者工作的平台,使用者利用各种软体完成各类办公任务;网路伺服器,如各种档案伺服器、WEB伺服器、邮件伺服器等等,实现网路服务的各类功能。优化这四类装置设计结构,将伺服器装置以及网路作业系统放置频宽资源相对充足的网路节点中,并且合理的配置路由、防火墙装置可以提升网路可靠性保障。

4合理的运用“试凑”方法进行优化设计

试凑是通过在诸多可行方案进行多层次、多角度比较,选择综合优势较高的的一种优化方案。试凑是一种常见的优化实施手段,再加之当前先进的软体模拟工具,能够较快的进行费用、可用性、可靠性方面的比较,通过综合权衡比较以实现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因此,资讯平台优化注重试凑方法的合理运用。

5小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路可靠性是提供可靠使用者服务、应对资讯保安以及适应技术发展要求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介绍可靠性相关概念,分析了其重要意义,并总结了计算机网路优化设计以及实施保障的具体措施。通过加强分层设计、网路体系设计、冗余设计以及试凑方法的有效利用实现网路资讯平台的高可靠性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佳音,余子伟,赵典.计算机网路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体工程,20149:46.

[2]王应邦,孔春丽.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在计算机网路中的分析[J].网路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2:26,28.

[3]占科.计算机网路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研究[J].资讯与电脑:理论版,20162:169,171.

[4]崔诚.计算机网路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的相关问题研究[J].数码世界,20158:9-10.

有关推荐:

F. 化工行业设计单位标准化水平考核暂行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标准化法》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企业标准化水平考核暂行规定》、《企业标准化水平考核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化工行业设计单位的特点,制定指缺茄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化工行业设计单位标准化水平的考核。化工行业设计单位均可自愿申请标准化水平考核。第三条标准化水平考核是对各单位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的综合评价和督促检查,是对设计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认证。对提高设计质量、人员素质、标准化水平和推动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第四条化学工业部直属设计单位(部门)的标准化水平考核工作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司统一归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属单位及化工企业内部的设计单位(部门)的标准化水平考核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第五条申请标准化水平考核的设计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地位;
(二)具有同本单位设计规模相适应的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机构,配备相应的标准化管理人员;
(三)具有与工程设计唯察水平相适应的技术标准,设计采用标准的覆盖率100%;
(四)具有主要工程设计质量水平扮橘、采用标准水平和工程设计生产装置产品标准水平的证明材料。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考核。
(一)申请前两年内发生过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及因未执行技术标准而发生设计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二)有违反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行为,处在整改期或尚未结案的单位。第七条标准化水平考核内容包括:
(一)工程设计成品标准水平和质量水平;
(二)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保证技术标准贯彻实施和监督执行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
(三)标准的实施能力和效果;
(四)标准化管理水平。第八条设计单位标准化水平分为下列四级:
(一)各项考核项目的综合评分达到95分(含95分,下同)以上,为一级;
(二)各项考核项目的综合评分达到90分以上,为二级;
(三)各项考核项目的综合评分达到80分以上,为三级;
(四)各项考核项目的综合评分达到70分以上,为四级;
评分标准详见本细则的《化工行业设计单位标准化水平考核评分标准》(见附件1)。第九条设计单位标准化水平考核由本单位按其申请考核的级别,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申报表(详见附件2)连同有关材料(详见附件3)向负责组织考核的部门提出申请。
(一)对申请一级或二级标准化水平考核的单位,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预审后,将推荐文件及申报表于十一月底前送国家技术监督局,待列入国家考核计划后,再进行考核工作。
(二)对申请三级或四级标准化水平考核的单位,化学工业部直属设计单位(部门)按隶属关系分别经各自主管单位向部基建司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所属设计单位及企业内部的设计单位(部门)应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第十条化工部门负责组织考核的单位收到标准化水平考核申报并同意对其进行考核后,应组织评审组进行考核评审,评审组一般由5——7人组成,其中熟悉化工行业设计标准化管理的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专家不得少于3人。必要时可邀请临时评审员,每个评审组临时评审员不宜超过评审组正式评审员的1/3。第十一条各级考核工作分工如下:
一级: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组织考核。
二级:部直属设计单位(部门)受国家技术监督局委托,可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司组织考核,并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设计主管部门及化工厅(局)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属设计单位(包括企业内部的设计单位和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并请地方设计主管部门、化工厅(局)、化学工业部基建司参加。
三、四级:部直属设计单位(部门)的上级单位可受化学工业部基建司的委托组织考核,并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地方设计主管部门及化工厅(局)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属设计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并请地方设计主管部门、化工厅(局)及化学工业部基建司委托的单位参加。

G.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电力装置接地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发展规划和地质特点,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电力装置按地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节约用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H. GMP对制药用水制备装置的要求有哪些

净得瑞为您解答:
我想你找的应该是gmp对于制药纯化水设备的要求把。它的要求大概有一下几点
1、结构设计简单、可靠、拆装简便。
2、设计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系统化零部件。
3、设备内外壁表面光滑平整、无死角,容易清洗、灭菌。零件表面做镀铬等表面处理,以耐腐蚀,防止生锈。设备外面避免用油漆,以防剥落。
4、制备纯化水设备枣薯采用低碳不锈钢或其他经验证不污染水质的材料。纯化水的设备应定期清洗。
5、注射用水接触的材料袭岩物必须是优质低碳不锈钢(例如316l不锈钢)或其他经验证不对水质产生污染的材料。制备注射用水的设备应定期清洗,并对清洗效果验证。
6、纯化水储存周期不宜大于24小时,其储罐宜采用不锈钢材料或经验证无毒,耐腐蚀,不会渗出污染离子的其他材料制作。保拍液护其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储罐内壁应光滑,接管和焊缝不应有死角和沙眼。应采用不会形成水污染的显示液面、温度压力等参数的传感器。对储罐要定期清洗、消毒灭菌,并对清洗、灭菌效果验证。

I. 急求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后备保护)资料

STS 369T 数字式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

一、概述
STS369T数字式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可完成变压器后备保护功能,各种保护功能均由软件实现。STS369T数字式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的保护配置和各保护时限的跳闸逻辑可在线编
程。
基本配置见右图。
二、技术参数
2.1 额定参数
2.1.1 额定直流电压: 220V 或1 10V(订货注明)
2.1.2 额定交流数据:
a) 相电压 100 / 3 V
b) 线路抽取电压 100 V 或 100 / 3 V
c) 交流电流 5A 或1A(订货注明)
d) 额定频率 50Hz
2.1.3 功率消耗:
a) 直流回路 正常工作时:不大于20W
动作时: 不大于30W
b) 交流电压回路 每相不大于0.5VA
c) 交流电流回路 额定电流为5A 时:每相不大于1VA
额定电流为1A 时:每相不大于0.5VA
2.1.4 状态量电平:

CPU 及通信接口模件的输入状态量电平 24V(18 V~30V) GPS 对时脉冲输入电平 24V(18 V~30V) CPU 输出状态量(光耦输出)允许电平 24V(18 V~30V)
基本配置:
保护和控制
☆ 复合电压闭锁(方向)过流保护(一段三时限)
☆ 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一段三时限)
☆ 零序(方向)过流保护(一段三时限)
☆ 零序过流保护(一段二时限)
☆ 间隙零序保护(一段二时限)
监视与测量
☆ 跳闸回路监视
☆ 保护级CT
☆ GPS 对时
☆ 防误闭锁
☆ 远方管理
1 主要技术性能
2 采样回路精确工作范围(10%误差)

电压:0.4 V~120V
电流:0.04In-20In
2.2.2 接点容量
信号回路接点载流容量 400VA
信号回路接点断弧容量 100VA
2.2.3 跳合闸电流

本装置跳合闸电流采用自适应模式,无需选择。
2.2.4 各类元件定值精度 电流元件: <±5% 电压元件: <±5% 时间元件: 0s-1s 时,误差不超过40ms;
1s以上时,误差不超过<±2.5%;
三、保护功能说明
3.1 启动元件 保护启动元件用于开放保护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电源及启动该保护故障处理程序。 启动元件包括电流突变量启动元件、电流越限启动元件。任一启动元件动作则保护启动。a) 电流突变量启动元件:当任一电流突变量连续三次大于启动门坎时,保护启动。b) 零序电流越限启动元件,其动作判据为: 3I0 >I0qd; 其中:3I0为零序电流,取自本侧零序TA。 I0qd为零序电流越限启动元件定值,软件设定为0.1倍的本侧CT额定电流值; c) 间隙零序电流电压越限启动元件,其动作判据同为: 1) In>Inqd; 2) 3U0 >3U0qd; 其中:In 为本侧间隙零序电流,取自本侧零序TA ;3U0为本侧零序电压。 Inqd为间隙零序电流越限启动元件定值,软件设定为间隙零序电流定值的0.8倍; 3U0qd为间隙零序电压越限启动元件定值,软件设定为间隙零序电压定值的0.8倍;
d) 稳态启动,其动作判据为: 动作量大于保护定值时保护启动
2 复合电压闭锁方向过流保护(一段三时限) 本保护反应相间短路故障,交流回路采用90°接线;本侧TV断线时,本保护的方向元件开放;TV断线后若电压恢复正常,本保护也随之恢复正常。本保护包括以下元件: 1) 复合电压元件,电压取自本侧的TV 或变压器对侧TV,动作判据为: min(Uab,Ubc,Uca)<Uddy; U2>Ufx; 以上两个条件为“或”的关系; 其中:Uab、Ubc、Uca为线电压; Uddy 为低电压定值; U2 为负序电压; Ufx 为负序电压定值; 2) 方向元件,电压电流取自本侧的TV 和TA,动作判据为: a) 若方向由控制字选择为正向: Uab~Ic Ubc~Ia Uca~Ib 三个夹角δ(电流落后电压时角度为正),其中任一个满足

式45°>δ>-135°最大灵敏角为-45°,动作特性为:
Ua

Ubc
Uc
b) 若方向由控制字选择为反向,则动作区与正向相反。 c) 复压功率方向与控制字选择 TA的正极性端指向母线 当KG-FYGF(KG1的第10位)=1时,复压功率方向指向系统(母线),保护动作区:
225°>δ>45°,最大灵敏角为135°; 当KG-FYGF(KG1 的第10 位)=0 时,复压功率方向指向变压器, 保护动作区: 45°>δ>-135°,最大灵敏角为-45°;3)过流元件,电流取自本侧的TA。动作判据为: Ia>Ifgl; Ib>Ifgl; Ic>Ifgl; 其中:Ia,Ib,Ic为三相电流; Ifgl 为过电流定值; 其动作逻辑如下:

3.3 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一段三时限)本保护反应相间短路故障,本保护包括以下元件:1)复合电压元件,电压取自本侧的TV或变压器对侧TV,动作判据为: min(Uab,Ubc,Uca)<Uddy; U2>Ufx; 以上两个条件为“或”的关系; 其中:Uab、Ubc、Uca为线电压; Uddy 为低电压定值; U2为负序电压; Ufx为负序电压定值; 2) 过流元件,电流取自本侧的TA。动作判据为: Ia>Ifgl; Ib>Ifgl; Ic>Ifgl;
其中:Ia,Ib,Ic为三相电流; Ifgl 为过电流定值; 其动作逻辑如下:

本保护反应单相接地故障,交流回路采用0°接线, 电压电流取自本侧的TV 和TA。TV 断线时,本保护的方向元件开放;TV断线后若电压恢复正常,本保护也随之恢复正常。本保护包括以下元件:
1) 零序过流元件,动作判据为: 3I0 >I0gl; 其中:3I0为零序电流,取自本侧零序TA。
I0gl为零序过流的电流定值; 2) 零序功率方向元件,动作判据为: 3U0~3I0夹角δ(电流落后电压时角度为正并且3U0>5V)
-195°>δ>-15°
其中: 3I0 为三相电流Ia,Ib,Ic 在软件中合成的零序电流 3I0=Ia+Ib+Ic; 3U0为三相电压Ua,Ub,Uc在软件中合成的零序电压, 3U0=Ua+Ub+Uc。
最大灵敏角为-105°,动作特性为: 3I0
-105
3U0
其动作逻辑如下:

3.5 零序过流保护(一段两时限) 本保护反应单相接地故障,本保护包括以下元件: 零序过流元件,动作判据为: 3I0>I0gl; 其中:3I0为零序电流,取自本侧零序TA。
I0gl为零序过流的电流定值; 其动作逻辑如下:

3.6 间隙零序保护(一段两时限)
本保护反应变压器间隙电压和间隙击穿的零序电流,保护包括以下元件:
1)间隙零序过压元件,动作判据为: 3U0 >U0L; 其中:3U0为零序电压,取自本侧零序TV; U0L为间隙零序过压的电压定值; 2)间隙零序过流元件,动作判据为: 3I0g >Iggl; 其中:3I0g为间隙零序电流,取自本侧中性点间隙TA; Iggl为间隙零序过流的电流定值; 其动作逻辑如下:

3.7 数据记录 装置具备故障录波功能,可记录各输入模拟量,可记录的状态量为断路器位置、保护跳闸合闸命令。为避免因系统扰动使保护频繁启动,导致存储不需要的数据,本装置录波数据仅当保护动作后,才存入FLASH RAM 中(掉电保持)。否则,本次数据只保存在RAM 中(掉电不保持),可被PC 机读取。可记录的录波报告为8 至50 个,可记录的事件不少于1000 条。数据存入FLASH RAM 中。
装置除记录系统扰动数据外,还记录装置的操作事件、状态输入量变位事件、更改定值事件及装置告警事件等。

四、装置的整定
4.1 装置整定值清单
序号 定值名称 参考范围 单位 备注
1 控制字 0000-FFFF 无
2 复压低电压定值 0.0~99.99 V
3 复压负序电压定值 0.0~99.99 V
4 复方过流电流定值 0.0~99.99 A
5 复方过流1 时限 0.0~99.99 S

6 复方1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7 复方过流2 时限 0.0~99.99 S
8 复方2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9 复方过流3 时限 0.0~99.99 S
10 复方3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11 复压过流电流定值 0.0~99.99 A
12 复压过流1 时限 0.0~99.99 S
13 复压1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14 复压过流2 时限 0.0~99.99 S
15 复压2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16 复压过流3 时限 0.0~99.99 S
17 复压3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18 零方过流电流定值 0.0~99.99 A
19 零方过流1 时限 0.0~99.99 S
20 零方1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21 零方过流2 时限 0.0~99.99 S
22 零方2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23 零方过流3 时限 0.0~99.99 S
24 零方3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25 零序过流电流定值 0.0~99.99 A
26 零序过流1 时限 0.0~99.99 S
27 零序1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28 零序过流2 时限 0.0~99.99 S
29 零序2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30 间隙保护过流定值 0.0~99.99 A
31 间隙保护电压定值 0.0~999.9 V
32 间隙保护1 时限 0.0~99.99 S
33 间隙1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34 间隙保护2 时限 0.0~99.99 S
35 间隙2 时限密码 0000~0FFF 无

控制字定义:
位 置0 时的含义 置1 时的含义
15 PT 自检退出 PT 自检投入
13-14 备用
12 复压过流不判复压 复压过流判复压
11 备用
10 复压方向指向变压器 复压方向指向系统
09 复方过流方向退出 复方过流方向投入
08 复方过流不判复压 复方过流判复压
05-07 备用
04 零序过流用自产I0 零序过流用I0 通道
03 备用
02 零序方向指向变压器 零序方向指向系统
01 零方过流用自产I0 零方过流用I0 通道
00 零序方向元件退出 零序方向元件投入

4.2 整定说明 以上为标准产品定值,非标准产品将额外提供;
与方向有关控制字的定义都以TA极性指向系统为参考; 保护跳闸密码各位定义见下表: 举例如下:
断路器名称 对应跳闸密码控制位 对应出口继电器名称
备用 00,05,07 备用
高压侧断路器 01 CK1(7X3-4,7X5-6)
中压侧断路器 02 CK2(7X7-8,7X9-10)
低压侧断路器 03 CK3(7X11-12,7X13-14)
跳分段 06 CK6(7X15-16,7X17-18)
跳并网线 08 CK4(7X1-2)
保护动作信号 04
备用 09~15 备用

定值名称 十六进制值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复压过流保护1 时限出口密码 0002 0 0 0 0 0 0 0 1 0

若复压过流保护1时限保护跳高压侧断路器,则复压过流保护1时限出口密码为0002H;
当某一保护的出口密码整定为0000H时,保护装置认为本保护功能退出;如复压过流保护1时限出口密码为0000H,则复压过流保护1时限退出运行;
复压过流保护的复合电压元件可通过控制字投、退;当复合电压元件退出,复压过流保护变为定时限速断过流保护;
复压方向过流保护的复合电压元件和功率方向元件可通过控制字投、退;当功率方向元件退出,复压方向过流保护变为复压过流保护;当复合电压元件和功率方向元件都退出,复压方向过流保护变为定时限速断过流保护;
零序方向过流保护的方向元件可通过控制字投、退;当方向元件退出,零序方向过流保护变为零序过流保护;
当本保护装置作为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后备保护时,定值的第18到第35项可不整定。
五、背板端子图
1X 3X4X 6X 8X

+XM1 1

+KM 1 1
信号复归1
Ia
1
投入复压方向I段
远方操作2 保护动作1 2 压力降低禁止跳闸
-24V 3
告警信号1 3 压力降低禁止操作
Ia'
投入复压过流
GPS+ 4 备用1 4 压力降低禁止合闸
GPS-5
PT 断线1 5
手动跳闸入
Ib +XM2 6
投入零序方向过流
CANH 6
手动合闸入CANL 7
保护动作2 7 跳闸入
Ib'
投入零序过流保护
8 告警信号2 8
至合闸线圈HQ 9
备用2 9 跳位出至合圈HQ
Ic
10 PT 断线2 10
至跳闸线圈TQ 11
+XM3 11 -KMIc'
投入间隙过流保护12
保护动作3 12 公共端
外部复压14X 13
告警信号3 13 合闸压力低
I0
投入复压闭锁保护
14 备用3 14 跳闸压力低
15 PT 断线3 15 控制回路断线
I0'
16 16
公共端COM(24V-) 网络A口17
至绿灯复压接点1 17
15X 18
18 至红灯
2X 7X 9X
1
1
公共端
复压接点2(并网21
I0g 网络B口2
分闸位置
合闸位置
I0g' 3
跳高压侧1 344
公共端5X 5
5 分闸位置
Ua
跳高压侧2 66
合闸位置7
合闸压力低
Ub
跳中压侧1 788 跳闸压力低

1 +24V -24V
2
3
4
5
6

7
8
电源输入(+) 9 公共端
Uc
跳中压侧2 10 9 10 分闸位置
电源异常11 11 合闸位置
Un
跳低压侧1 12
电源输入(-) 12 接地13 13
3U0
跳低压侧2 14 KK分闸位置
14
3U0' 15

跳分段1 15 KK分后位置
16
16 17
跳分段2 17 KK合后位置
18 18
上海天正明日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 STS369T
标记 处数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设计 标准化 STS 369T 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

六、原理接线图

STS369T 设计原理图
七、逻辑框图

阅读全文

与装置设计标准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卖摄影器材哪里好 浏览:768
健身器材杠铃怎么组装 浏览:117
怎么换水稻收割机地轮轴承 浏览:417
电风扇轴承松了怎么紧 浏览:968
如何做轴承外圈 浏览:634
一加全机型工具箱怎么用 浏览:611
轴承油封坏了会出现什么症状 浏览:824
实验室溴化氢制取装置 浏览:253
对照实验装置 浏览:659
有阀门的N95口罩怎么用 浏览:700
超声波应用于什么地方 浏览:979
防护阀门和闸阀怎么选择 浏览:297
汽车组合仪表用什么控制 浏览:157
自动门的电磁感应装置多少钱 浏览:381
圆阀门怎么换阀芯 浏览:488
一次性杯机器设备多少钱 浏览:425
实验仪器哪些需要定做 浏览:236
绵阳市高新区五金机电城地址 浏览:703
自动控制弃流装置 浏览:202
起亚换电池仪表数据乱了怎么办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