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 高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氨气
做此实验时应注意:
1.装置要密闭不漏气。
2.圆底烧瓶要干燥。
3.烧瓶里的氨气要充满。
实验中所用的氨可用以下方法得到:
1.用NH4Cl与Ca(OH)2共热制氨。注意事项可参见〔实验1-4〕的说明。
2.加热浓氨水制氨。在烧瓶中加入2 mL~4 mL浓氨水,加热即得氨气。此法也可用于做喷泉实验。
图 1-3 实验室制取氨气
3.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制氨。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约一小药匙),按图1-3所示安装好装置。将浓氨水慢慢滴入锥形瓶,待冒出较多的气泡时,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实验时要控制好浓氨水的滴入速度,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开得太大,以免产生氨气过多而冲开烧瓶的活塞。此法的装置和操作都很简便,而且制得的氨气浓度也比较大,做“喷泉”实验效果比较好。
〔实验1-3〕 此实验也可用集气瓶做: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滴入2滴~3滴浓氨水或浓盐酸,盖上玻璃片振荡,然后口对口放好,抽去玻璃片。可看到产生白烟,效果也很好。或采用下列方法:在一支试管内滴两滴浓氨水,摇动试管使浓氨水附于试管壁,再用一根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盐酸,立即伸入试管,可观察到试管内有大量白烟生成。
〔实验1-6〕 做此实验时应注意:
1.首先要检查Ca(OH)2是否变质〔长期存放的Ca(OH)2可能大部分变成CaCO3〕,最好用新制的Ca(OH)2。
2.为防止生成氨合物,Ca(OH)2要过量,NH4Cl与Ca(OH)2的质量比以5∶8为宜。如果用(NH4)2SO4代替NH4Cl,则二者的质量比以1∶1为宜。如果用粉末状的生石灰代替Ca(OH)2,制得的氨比较干燥。
『陆』 这三个装置哪个能制作氨气为什么
第二个为制备氨气的装置。实验室制备氨气是通过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的,常温下氨气溶在水中,加热后溶解度减小,气体挥发出来,也就得到了氨气。因此,很明显第一个和第三个无法实行液体操作。
『柒』 高一化学实验室制取氨气各实验装置图,有选项,求解释,谢谢
①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气体进入干专燥管的机会不多,故①错误;②氨属气极易溶于水按照装置图水会发生倒吸,故②错误;③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浓氨水中的氨气逸出,故③正确;④装置中试管口处应塞一团棉花,氨气易溶于水防止与空气对流,得不到纯净的氨气,故④错误;故选B.
『捌』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图.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该同学用镊
(1)实验室制备氨气是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 Cl+Ca(OH) 2 2NH 3 ↑+2H 2 O+CaCl 2 , 故答案为:2NH 4 Cl+Ca(OH) 2 2NH 3 ↑+2H 2 O+CaCl 2 ; (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镊子夹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可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到的结论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生成了氨气, 故答案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生成了氨气; (3)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溶液,①碱石灰可以干燥氨气;②浓硫酸和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③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做干燥剂, 故答案为:①; (4))①加热浓氨水,溶液中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可以用来制备氨气,故①正确; ②固体加热有水生成倒流炸裂试管,故②错误; 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制得的氨气不纯,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②③; (5)将过量的氨气通入氯化铝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 3NH 3 +3H 2 O=Al(OH) 3 ↓+3NH 4 + , 故答案为:生成白色沉淀;Al 3+ 3NH 3 +3H 2 O=Al(OH) 3 ↓+3NH 4 + . |
『玖』 收集氨气的三种装置图
收集氨气的三种装置图如下:
1、氮化物制取氨气的方法:
反毁毕态应原理:NH3·H2O=△=NH3↑+H2O,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实验室快速制氨气。
装置:烧瓶,酒精灯,铁架台,橡胶塞,导管等。
注意事项:加热浓氨水时也会有水蒸气,需要用干燥装置除杂。同上,这种方法制NH3除水蒸气用碱石灰,而不要采用浓H2SO4和固体CaCl2。

以上为收集氨气的三种装置图。
『拾』 如图是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图,请回答: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②收集氨气用______
①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碱石灰反应制取氨气,即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化学方程式为:2NH
4
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
故答案为:2NH
4
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
②应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所以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答案为:向下排空气法;
③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水,使氨气中混有水蒸气,可用碱石灰吸收水蒸气,但是不能用氯化钙和无水硫酸铜,因为它们均与氨气反应.故答案为:碱石灰;
④检验氨气是否集满,可以利用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即用“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也可以用氨气遇浓盐酸产生白烟,即“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瓶口,产生白烟”.
故答案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合理答案均可);
⑤在收集氨气时氨气温度比空气温度高,收集的氨气的浓度小,容易逸出,因此在瓶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环境,一般利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堵住试管口,
故答案为:氨气逸出,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