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O2装置图.(1)请指出图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若用正确的装
(1)图中存在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伸入广口瓶的导气管伸入了液面以下内;不能用容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收集时,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故填: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广口瓶内的导气管过长;没有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伸入集气瓶内的导气管太短;
(2)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故填:碳酸钙;稀盐酸;CaCO3+2HC1═CaC12+H20十CO2↑;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
4. 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1)也就是书写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故答案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盐酸与硝酸银反应会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故答案为:E、有白色沉淀生成、AgNO 3 +HCl═AgCl↓+HNO 3 ;
(3)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一般是用澄清石灰水完成,故答案为:C;
(4)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要将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除去,除A装置外,还应选上图装置中B.
故答案为:(1)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E、有白色沉淀生成、AgNO 3 +HCl═AgCl↓+HNO 3 ;
(3)C;
(4)B.
5.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找出其中的三处错误,并说明这些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1、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插入液面下,后果:长颈漏斗内液体会全部落下,产生CO2会从长颈漏斗溢出。
2、导气管插入锥形瓶太多,后果:产生CO2不能全部收集到
3、制取CO2不能用排水集气法,因为CO2和水反应,造成浪费
6. 实验室按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A来制取CO2,常用的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专是碳酸钙,它们反应的化属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O2↑+H2O+CaCl2;
(2)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故装置B中应该装有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连接①和②的导管口,则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B装置,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证明,所以装置C中的溶液为石蕊试液,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将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会看到烧杯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故答案为:(1)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CaCO3+2HCl═CO2↑+H2O+CaCl2;
(2)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石蕊试液;石蕊溶液变红;
(4)两支蜡烛从下往上依次熄灭.
7.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怎样检查装置气密性
连接装置,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若能形成稳定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8. 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器材
试管、锥形瓶(或广口瓶)、集气瓶、烧杯、分液漏斗、橡皮塞(单孔和双孔)、导气管(玻璃和橡胶)、玻璃片、镊子、火柴、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按图安装好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2)锥形瓶中加入10克左右块状大理石,塞紧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
(3)气体导出管放入集气瓶中,导管口应处在集气瓶的瓶底处。
(4)通过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锥形瓶中立刻有气体产生。
(5)片刻后,划一根火柴,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的上方, 如果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受集满 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 将集气瓶口向上放在桌子上备用。
要点: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选用大理石为原料,则不能选用稀硫酸。 因为生成的碳酸钙是微溶性物质,它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 从而使反应中止。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启普发生器,以便随制随用。
(3)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也可用排水法,但水槽中的液体最好选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它不会使二氧化碳损失
1.注意气密性(第二步),这样防止外界的气体进去,导致制出二氧化碳不纯!
2.导管口要在瓶底处,因为二氧化碳的空气比重不一样,所以要在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