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减压过滤装置安全瓶上的竖管是干什么的
使过滤速度加快。减压过滤也称吸滤或抽滤,装置安全瓶上的竖管是,使过滤速度加快的,利用真空泵或抽气泵将吸滤瓶中的空气抽走而产生负压,减压过滤装置由真空泵、布氏漏斗、吸滤瓶组成。在安装装置时,布氏漏斗的应与相对,以便于吸滤。
⑵ 减压蒸馏装置为了保护真空泵,各个装置起什么保护作用
这部分主要包括安全瓶、冷却阱、测压计和吸收塔。。
图3-5 减压蒸馏的保护和测压装置
(1)安全瓶 安装在接收器与冷却阱之间,一般用壁厚耐压的吸滤瓶,瓶口上装一个二孔橡皮塞。一孔插二通活塞,其活塞以上部分拉成毛细管;另一孔插导管,导管与冷却阱相连接。安全瓶的作用一是用以调节系统压力使之稳定在所需真空度上;二是在实验结束或中途需暂停时从活塞缓缓放进空气解除真空;三是防止油泵中的泵油或水泵中的水倒吸人接收瓶中,造成产品污染;四是防止物料进入减压系统。
(2)冷却阱 其构造如图3-6所示,将其放在盛有冷却剂的广口保温瓶中,其作用在于将沸点甚低、在冷凝管中未能被冷凝下来的蒸气进一步冷却液化,以免其进入油泵。冷却剂的选用视需要而定,常用的冷却剂有:液氮(-195~-210℃)、干冰十丙酮(-70~-80℃),结晶氯化钙与碎冰(-54.9℃,143g CaCl2·3H2O+100g碎冰)、食盐十碎冰(-21.3℃,33g氯化钠+100g碎冰)。
图3-6 冷却阱
(3)吸收塔吸收塔又称干燥塔,吸收塔的作用在于吸收水蒸气、酸性气体和有机物蒸气(主要是烃类),以免其污染泵油,腐蚀机件,降低油泵所能达到的真空度。因为油泵吸收有机物蒸气后,有机蒸气可以溶解于泵油中,水蒸气凝结在泵里会使泵油乳化,这二者都会增加泵油的蒸气压,使油泵的真空度降低;而酸性气体会腐蚀泵的机件.破坏气密性。通常设二至三个。前一个装无水氯化钙(或硅胶),用来除去水蒸气;后一个装颗粒状的氢氧化钠,用来除去酸性蒸气。有时还需加一个装石蜡片的吸收塔,用来吸收烃类等有机气体。要注意应及时更换填充物,否则起不到保护真空泵的作用;平时不用时,应将吸收塔封闭起来,以免水蒸气进入。如果用水泵进行减压蒸馏,可不用冷却阱和吸收塔,如图3-7所示。
图3-7 水泵减压装置
(4)测压计测压计的作用是指示减压蒸馏系统的压力。实验室中常用的是水银压力计,如图3-8所示。
图3-8 测压计
图3-8(a)为封闭式水银压力计,两臂液面高度之差即为蒸馏系统中的真空度。测定压力时,可将管后木座上的滑动标尺的零点调整到右臂的汞柱顶端线上,这时左臂的汞柱顶端线所指示的刻度即为系统的真空度。其优点是短小轻巧,读数方便,较为安全;缺点是装汞较麻烦,常常因为有残留空气富集与左臂的上端,使测量不够准确。图3-8 (b)为开口式水银压力计,两臂汞柱高度之差,即为大气压力与系统中压力之差。因此蒸馏系统内的实际压力(真空度)应是大气压力减去这一压力差。开口式压力计两臂长度均需超过760 mm,装载水银较多,比较笨重,读数方式也比较麻烦,由于开口,水银蒸气易逸散到空气中,较不安全;但读数比较准确,装汞也较容易。图3-8 (c)为转动式麦氏真空规,是用来测量较高真空度的压力表,当体系内压力降至1mmHg以下时使用,测量真空快而简单。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看真空度读数时应先开启真空系统的活塞,稍过一会儿再将表慢慢转至直立状,注意旋转不能过快;②比较毛细管水银应升至零点;③看完读数后应将表立即慢慢恢复横卧式,再看时再旋转;④不看真空度时应关闭通真空系统的活塞。所有的压力计使用时都应避免水或其他污物进入压力计内,否则将严重影响其准确度。
(5)缓冲瓶安装在吸收塔与油泵之间,一般用壁厚耐压的吸滤瓶。其作用是,当系统内压力发生突然变化而导致泵油倒吸时,避免泵油冲入吸收
⑶ 化学实验中的减压蒸馏用到的安全瓶是什么原理
安全瓶的作用是停止加热后,反应容器中气体压强会减小,防止水倒吸到反应容器中.
注意事项:
1.蒸馏瓶内液体不可超过其体积的一半,因为减压下蒸汽的体积比常压下大得多.
2.正式蒸馏前的关键步骤:空试.以保证真空度能达标.装好仪器后首先检查气密性.
3.加料后,先向空试操作一样,是真空泵稳定在所需数值上,在开始加热.因为减压下物质熔沸点会降低,加热的过程中抽真空的话可能会引起液体暴沸.
4.加热过程中,避免蒸汽过热,仪器不能有裂缝,不能使用薄壁及不耐压的仪器.
5.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一走热源,再稍微抽片刻,是蒸馏瓶以及残留液冷却,慢开活塞,带压力回复后,停泵,移走热源.
⑷ 抽滤装置图及仪器名称
抽滤是一个物理术语,又称减压过滤,真空过滤,有双重含义,物理术语中抽滤指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的方法。它的主要仪器有布氏漏斗,抽滤瓶,安全瓶。
一、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陶瓷仪器,也有用塑料制作的,用来使用真空或负压力抽吸进行过滤。普遍认为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比希纳,事实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学家Ernst Büchner发明的。
⑸ 化学减压过滤 在减压过滤中,安全瓶的作用 安全瓶长短管连接的顺序的意义
显然是为了防止倒吸
应该是进口短出口长,这样溶液倒吸时从出口进入,就不会从入口进入反应体系了.
⑹ 求高中化学抽滤装置(减压装置+抽滤瓶+布式漏斗)详细解析
抽滤装置操作抄步骤:
1、按照下图搭好装置,平底漏斗(也称布氏漏斗)上垫好滤纸;
3、打开抽气泵开关,倒入固液混合物,开始抽滤。抽滤瓶在水泵产生的吸力的作用下,里面的空气会被抽去,而使得抽滤瓶中产生负压,这样平底漏斗的上方与抽滤瓶中就产生了压力差,且平底漏斗上方的压力大于抽滤瓶中的压力。
当将需要过滤的物质倒入平底漏斗中,在平底漏斗上方空气的压力下,粒径小于滤纸的物质就透过滤纸进入抽滤瓶中,粒径大于滤纸的物质则留在了漏斗的滤纸上。
注意事项:
1、安装仪器时,漏斗管下端斜面应朝向支管口。但不能靠得太近,以免滤液被抽走。
2、当过滤的溶液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强氧化性要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3、不宜过滤胶状沉淀和颗粒太小的沉淀,因为胶状沉淀易穿透滤纸,颗粒太小的沉淀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溶液不易透过。
4、在抽滤过程中,当漏斗里的固体层出现裂纹时,应用玻璃塞之类的东西将其压紧,堵塞裂纹。如不压紧也会降低抽滤效率。
5、停止抽滤时先旋开安全瓶上的旋塞恢复常压,然后关闭抽气泵
⑺ 什么是减压过滤法
减压过滤又称吸滤、抽滤,是利用真空泵或抽气泵将吸滤瓶中的空气抽走而产生负压。减压过滤装置由真空泵、布氏漏斗、吸滤瓶组成。减压过滤可加速过滤,并使沉淀抽吸得较干燥,但不宜过滤胶状沉淀和颗粒太小的沉淀,因为胶状沉淀岁腔易穿透滤纸,沉淀颗粒太小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溶液不易透过。
安装时应注意使漏斗的斜口卖雀禅与吸滤瓶的支管相对。当停止吸滤时,需先拔掉连接吸滤瓶和泵的橡皮中尘管,再关掉真空泵,以防液体回流。为了防止液体回流现象,一般在吸滤瓶和泵之间,装上一个安全瓶。
⑻ 高中实验化学,减压过滤安全瓶支管为什么要左高右低
因为安全瓶是防倒吸的,如果左边水会进入吸滤瓶。而左高的话就不会很快倒吸~~
⑼ 减压过滤应注意什么问题
减压过滤又称吸滤、抽滤,是利用真空泵或抽气泵将吸滤瓶中的空气抽走而产生负压,使过滤速度加快,减压过滤装置由真空泵、布氏漏斗、吸滤瓶组成。
1)剪滤纸 将滤纸经两次或三次对折,让尖端与漏斗圆心重合,以漏斗内径为标准,作记号。沿记号将滤纸剪成扇形,打开滤纸,如不圆,稍作修剪。放入漏斗,试大小是否合适。如滤纸稍大于漏斗内径,则剪小些,使滤纸比漏斗内径略小,但又能把全部瓷孔盖住。如滤纸大了,滤纸的边缘不能紧贴漏斗而产生缝隙,过滤时沉淀穿过缝隙,造成沉淀与溶液不能分离;空气穿过缝隙,吸滤瓶内不能产生负压,使过滤速度慢,沉淀抽不干。若滤纸小了,不能盖住所有的瓷孔,则不能过滤。因此剪一张合适的滤纸是减压过滤成功的关键。
2)贴紧滤纸
用少量水润湿,用干净的手或玻棒轻压滤纸除去缝隙,使滤纸贴在漏斗上。将漏斗放入吸滤瓶内,塞紧塞子。注意漏斗颈的尖端在支管的对面。打开开关,接上橡皮管,
滤纸便紧贴在漏斗底部。如有缝隙,一定要除去。
3)过滤
过滤时一般先溶液,后转移沉淀或晶体,使过滤速度加快。转移溶液时,用玻棒引导,倒入溶液的量不要超过漏斗总容量的2/3。先用玻棒将晶体转移至烧杯底部,再尽量转移到漏斗。如转移不干净,可加入少量滤瓶中的滤液,一边搅动,一边倾倒,让滤液带出晶体。继续抽吸直至晶体干燥,可用干净,干燥的瓶塞压晶体,加速其干燥,但不要忘了取下瓶塞上的晶体。
布氏漏斗尖嘴与抽气方向相反(避免溶液被吸走)
⑽ 高中化学减压过滤有安全瓶的情况下先拔哪个橡皮管
从左到右拔橡胶管
中间的安全瓶是防倒吸的,抽滤瓶使用后会有真空度,一旦出问题,安全瓶长管漏气体进去,短管只吸空气,所以没事
补充一点就是,实际上抽滤没见过有人用安全瓶的,太麻烦了,都是直接抽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