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选用装置都填字母代号):(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
(1)熟悉常见仪器,抄了解名称.图中①酒精灯②漏斗;
(2)根据题目可知,制甲烷气体要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反应,所以可选用装置A.故答案为:A;
(3)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我们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得到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用蒸发的方法得到氢氧化钠固体.故答案为:F;
(4)①若选用方案1,需要先用稀硫酸与铁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氢气,再在C装置中用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步骤Ⅱ反应的现象是:黑色的氧化铜在氢气的还原作用下生成红色铜.故答案为:B、C、固体有黑色变红色②根据方案2的图示可知,步骤Ⅱ的反应物是CuSO4和Fe.反应条件是常温,可写出反应式:CuSO4+Fe→FeSO4+Cu.故答案为:CuSO4+Fe→FeSO4+Cu;③因为方案1通的氢气要过量才能使反应顺利进行.这就使得方案1需要较多的铁粉,才能制取同样多的铜.如果铁粉一样多就是方案2制得的铜多.
故答案为:方案1需要的氢气要过量,所以实际操作中方案2可能得到较多的铜.
B. 初中化学实验装置图!!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3%F5%D6%D0%CA%B5%D1%E9%D7%B0%D6%C3&t=3
图片很抄多,你自己看看
C. 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Ⅰ.这些装置都有其优点,其中发生装置的图1,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Ⅰ、可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解答,如:发生装置操作是否简单,能否控制反应速率,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节约药品等;
(1)图2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2)图3中打开活塞,固液接触生成气体,关闭活塞,容器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漏斗,反应停止;
(3)图4的优点是通过弹簧夹的开闭控制试管内压强,从而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且可以节约药品,操作方便;
(4)图5的优点是可通过将试管拿出和放入液体里,使反应发生和停止;
(5)图6的优点是打开活塞,固液接触生成气体,关闭活塞,U型管内压强增大,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右边的下降,与固体分离,从而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Ⅱ、尾气处理处置可从是否吸收充分和是否防倒吸进行分析;
(6)图7中气体通入液体,可与液体充分接触,从而使气体被充分吸收;
(7)图8有漏斗,气体溶于液体后液面不会上升太多,从而可防止液体倒吸;
(8)图9气体可充分与液体接触被充分吸收,尾气被吸收,引起装置压强减小,液体最多进入小球,压强变化,又会流回烧杯,不会引起倒吸;
(9)图10气体可充分与液体接触被充分吸收,尾气被吸收,引起装置压强减小,液体最多进入长颈漏斗,压强变化,又会流回烧杯,不会引起倒吸;
故答案为:Ⅰ、(1)可以控制反应速率;通过控制液滴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通过活塞的开闭控制容器内压强,从而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合理均可);通过弹簧夹的开闭控制试管内压强,从而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4)操作简单,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通过将试管拿出和放入液体里,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5)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通过活塞的开闭控制U型管内压强,从而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Ⅱ、(6)使气体充分吸收;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从而使气体充分吸收;
(7)防止液体倒吸;有漏斗,气体溶于液体后压强减小,液面不会上升太多,从而可防止液体倒吸;
(8)既能使气体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从而使气体充分吸收,且液体最多进入小球,压强变化,又会流回烧杯,从而可防止液体倒吸;
(9)既能使气体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从而使气体充分吸收,且液体最多进入长颈漏斗,压强变化,又会流回烧杯,从而可防止液体倒吸.
D. 初中化学实验装置图
A中①为试管,下面的那个是酒精灯,固定试管的是铁甲台。
B中盛试剂的是锥形瓶,瓶塞上插的是长颈漏斗。
C中倒置的瓶子是集气瓶,下面盛水的是水槽。
D中②也是集气瓶。
E中的瓶子也是集气瓶。
E.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资料:①为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反应物体的量)(1)
(1)该发生装置适合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棉花,因此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
F. 初中化学实验装置有哪些 注意事项是什么 最好带图
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1.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于蒸发溶剂或浓缩溶液 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蒸发溶液时不可加得太满,液面应距边缘1厘米处。 常用作反应器,也可收集少量气体 可直接加热,拿取试管时,用中指、食指、拇指拿住试管口占全长的1/3处,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人。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2,加热的不超过1/3。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并使试管跟桌面成45°的角度,先给液体全部加热,然后在液体底部加热,并不断摇动。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 用于灼烧固体,使其反应(如分解) 可直接加热至高温。灼烧时应放于泥三角上,应用坩埚钳夹取。应避免聚冷。 燃烧少量固体物质 可直接用于加热,遇能与Cu、Fe反应的物质时要在匙内铺细砂或垫石棉绒。 2. 能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 仪器图形和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为50、100、250、500、1000ml等规格) 用作配制、浓缩、稀释溶液。也可用作反应器和给试管水浴加热等。 加热时应垫石棉网 根据液体体积选用不同规格烧杯 用作反应器(特别是不需加热的) 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适于长时间加热,当瓶内液体过少时,加热容易使之破裂。 用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器 不能直接加热,应垫石棉网加热。所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1/2。 用于蒸馏与分馏,也可用作气体发生器 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用其他热浴。 用作接受器 用作反应器,常用于滴定操作 一般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在滴定操作中液体不易溅出。 3. 不能加热的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上口为平面磨砂,内侧不磨砂,玻璃片要涂凡士林油,以免漏气,如果在其中进行燃烧反应且有固体生成时,应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细砂。 分装各种试剂,需要避光保存时用棕色瓶。广口瓶盛放固体,细口瓶盛放液体。 瓶口内侧磨砂,且与瓶塞一一对应,切不可盖错。玻璃塞不可盛放强碱,滴瓶内不可久置强氧化剂等。 制取某些气体的反应器固体+液体 固体为块状,气体溶解性小反应无强热放出,旋转导气管活塞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
(二)计量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于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 要根据所要量取的体积数,选择大小合适的规格,以减少误差。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用作直接在其内配制溶液。
(分为50、100、250、500、1000ml) 用于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不作反应器,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换,不宜存放溶液,要在所标记的温度下使用 用于量取产生气体的体积 注意:所量气体为不溶性的,进气管不能接反,应短进长出。 用于精确度要求不高的称量 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盘内,左物右码。若左码右物,则称取质量小于物质的实际质量。例如,称取9.6g实际质量为9-0.6=8.4g。一般精确到0.1g。 用于中和滴定(也可用于其他滴定)实验,也可准确量取液体体积 酸式滴定管不可以盛装碱性溶液,强氧化剂(KMnO4溶液、I2水等)应放于酸式滴定管,“零”刻度在上方,精确到0.01ml。 胶头滴管 用于吸取或滴加液体,定滴数地加入滴夜。 必须专用,不可一支多用,滴加时不要与其他容器接触。 用于测量温度 加热时不可超过其最大量程,不可当搅拌器使用,注意测量温度时,水银球的位置。
(三)用作过滤、分离、注入容液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作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 过滤时应“一贴二低三靠” 用于装配反应器,便于注入反应液 应将长管末端插入液面下,防止气体逸出 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作反应器的随时加液装置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不宜盛碱性液体
(四)干燥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内装固体干燥剂或吸收剂,用于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 要注意防止干燥剂液化和是否失效。气流方向大口进小口出。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注意气流方向应该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用于存放干燥的物质或使滴湿的物质干燥 很热的物质应稍冷后放入
(五)其它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于蒸馏分馏,冷凝易液化的气体 组装时管头高,和尾低,蒸气与冷却水逆向流动 用作热源,火焰温度为500℃~600℃ 所装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但也不能少于1/4。加热时要用外焰。熄灭时要用盖盖灭,不能吹灭 用作热源,火焰温度可达1000℃左右 需要强热的实验用此加热。如煤的干馏,炭还原氧化铜 可用作蒸发皿或烧杯的盖子,可观察到里面的情况 不能加热
(六)夹持仪器 铁架台、铁夹、试管夹、滴定管夹、坩埚钳、三角架、泥三角、镊子、石棉网等。
(七)连接的仪器及用品 单孔器、双孔塞、无孔塞、玻璃导管、橡皮管。 另外还有一些仪器,玻璃棒、试管刷、研钵、接收器
图可参照网络文库文档“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装置图” 地址:http://wenku..com/view/dc56a285ec3a87c24028c459.html
G. 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b__
①酒精灯 ;长颈漏斗 ②2KClO 3 2KCl+3O 2 ↑ ③D ④固体由黑色变红色,管口附近有水珠 ;CuCl 2 + Fe→Cu+ FeCl 2 ; BC或DC |
H.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装置并完成相关问题.(三)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1)5用于固定装置的铁架台;b用作固体与液体反应的锥形反应容器,称为锥形瓶. 故答:铁架台;锥形瓶; (v)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块状固体石灰石与无色液体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的,所以发生装置就应选择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收集装置应选择C;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就需要把气体通过浓硫酸,因此在B和C装置之间应加入盛有浓硫酸的G装置; 故选BCG;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D,应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题中在确定了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依然观察无明显现象,这就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净.盐酸易挥发,使产生的气体混有HCl气体,HCl气体遇澄清石灰水中的水又形成盐酸,使得不能出现浑浊. 故选Cvv中混有了HCl气体,有HCl存在不能产生C5Cv0沉淀; (0)①探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反应为对固体混合物加热,发生装置必然选择5;收集装置G为向四排气法、H为排水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又不溶于水,所以通常两种方法都可以选用,但现在需要测定收集满一瓶气体的时间,装置G不便于观察是否收集满,所以装置H的优势凸显出来--便于观察. 故选5;H;便于观察; ②实验所得数据存在“二氧化锰的量越多氯酸钾分解速率越大”这种趋势,但是并没有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持该观点的成立,只能是一种推测,作为结论是不科学的. 故答:不科学,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在0:1~0:0的范围内二氧化锰的质量越多氯酸钾分解的速度越大.
与沪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某传动装置采用
发布:2025-09-12 02:09:32
浏览:228
排气阀门调教程
发布:2025-09-12 01:46:50
浏览:258
五金制品电镀锌
发布:2025-09-12 01:23:53
浏览:8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