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指南车自动离合装置图

指南车自动离合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3-04-01 20:38:47

① 摩托车的手动离合器、半自动离合器、全自动离合器分表示什么样结构分别用在什么车型上希有图。

摩托车的手动离合器主要应用于跨骑车,半自动离合器主要用于弯梁车,全自动离合器主要用于踏板车,不过由于每种摩托车都有很多种型号,所以即使是同一种类的车,离合器也可能不一样,所以也不能仅以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离合来简单的对应车型。下面仅以常见的摩托车为例,比较典型的离合器图片。

② 摩托车自动离合器的原理图

摩托车的自动离合器主要就是离心式离合器,其他的可自动换档的极少,现在几乎常见车型看不到。自动离心式离合器现在主要用于踏板车和弯梁车,它们的基本原理就是几个甩块或压盘,在发动机转速低时,由于弹簧的拉力,甩块收缩无法与外壳结合,这时离合器就处于空转状态。当发动机转速提高时,离心力加大,甩块就克服弹簧拉力,与外壳紧紧结合在一起,从而带动外壳转动,进行带动车轮转动和行驶了。下图是踏板车用的自动离合器工作原理图,可供参考。

③ 摩托车离合器如图,分别是什么离合器,各自工作原理是什么那个属于全自动离合器

图中的这两个离合器,都是弯梁摩托车用的,都是属于自动离心式离合器。第一张图上的是单离合弯梁车用的,第二张图上的是双离合弯梁车的初级离合器,即它只是双离合弯梁车离合器的一部分,它并不能单独使用,还要配合主离合器才行。
单离合弯梁车用的离合器,不但受发动机转速控制,转速高时接合,转速低时分离,它还有一个与换档档的联动机构,在踩下换档杆时,可以强制分离离合器,就和手动离合的捏离合手柄原理相似,只不过与踩换档杆同步进行,不需要再单独操作而已。
而双离合的主离合器在这方面与单离合相似,它也有一个在踩换档杆时可以强制分离的机构,但不象单离合那象所有功能集合在一个离合器上,双离合的是把离心部分或摩擦片部分分别安装在两个离合器上,它的初级离合器也就是第二张图中的,虽然是全部离心式属于全自动的,但它却不能单独工作,还是要配合主离合器才行,它也是在转速低时分离,转速提高时接合。

④ 中国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工具是什么

指南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它利用了差速齿轮的原理,运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安装的木人来指示方向,形成了“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的运行状态。

指南车是如何实现其指南的效用的呢?

原理很简单,其车厢内部设置有一套可自动离合的齿轮传动机构。当车子行进中偏离正南方向,向东(左)转弯时,东辕前端就会向左移动,而后端则向右(向西)移动,即将右侧传动齿轮放落,使车轮的转动能带动木人下方的大齿轮向右转动,恰好抵消车辆向左转弯的影响,使木人手臂始终保持指向南方的状态。当车子向西(右)转弯时,则左侧的传动齿轮放落,进而影响大齿轮向左转动,以抵消车子右转的影响。

而车子向正前方行进时,车轮与齿轮呈现分离的状态,以保持木人手臂所指的方向不受车轮转动的影响。利用这种原理,不管车子朝哪个方向运动行驶,车上木人的手臂始终是指向南方的,这就起到了指示方向的作用了。指南车的自动离合装置显示了古代机械技术的卓越成就。

指南车的起源很早,曾历经数代重置改进,但均未有具体资料留下,直至宋代才有了比较完整的制作资料和详细记载,因此,关于指南车确切的产生时间,一直众说纷纭:在西晋崔豹所著的《古今注》及《志林》等古籍中,认为黄帝与蚩尤作战时,蚩尤作大雾,黄帝造指南车为士兵领路;在《古今注》及《鬼谷子》等古籍中,认为因“越裳氏”来进贡迷失了归路,周公造“五乘”指南车,为他们引路;在刘仙洲所著的《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中认为指南车的发明应以古籍《西京杂记》记载的资料为据,定为西汉时期发明;而在王振铎所著的《科技考古论坛》中则指出“创造指南车者,当以三国时马钧为可信”,并引用《魏略》所记来加以佐证。

当然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与事实相矛盾的地方。从现有的资料来分析,我们可推测出指南车的构造原理与指南针的指向性无关,利用的是机械的定向性。翻阅古籍可知,中国齿轮体系出现的最早时间,大约是在战国到西汉之间,从宋代的指南车记载上来看,其依靠的就是齿轮传动系统。由此可以论证,指南车不可能先于齿轮的出现而产生,所以黄帝、周公造车论显然是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的。以此类推,可知刘仙洲的西汉造车说是有一定的史实基础的,而王振铎的三国造车说则更为保守妥当。

指南车最初主要是皇帝在隆重的场合时使用的,是皇帝的仪仗队中不可缺少的。指南车的规格很高,车身高大,装饰华美,雕刻着金龙、仙人。行走时前呼后拥,所用“驾士”众多,有记载的如《金史》中说有12人驾驶,而《宋史》则说原有“驾士”18人,后增至30人。在《南齐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南北朝时的刘宋平定关中后,得到一台只有外形、不具备内部构造的指南车,于是皇帝出行时,只能命人躲在车内操纵,可见指南车在皇帝仪仗队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等到了宋代后期,指南车的使用随着政局的动荡及狼狈战败等原因,不再受到重视。到元灭宋建立王朝后,由于少数民族不重视汉族文化,就不再有指南车地出现了。

从古籍记载还可以看出,由于指南车的崇高地位与特殊作用,一般前朝灭亡之后,指南车也随之毁坏。各种屡废屡制的局面,造成历史上研制过指南车的人相当多。在古籍记载中,有确切姓名和制造时间的就有15人之多。这些人所研制的指南车在外形上具有继承性,但其内部结构及原理都各不相同、甚至是有很大出入的。因为指南车的内部结构常被认为是重要机密,避免让人知道,这也许是历史上很少有古籍记载指南车的内部结构的原因。

仿制还原的指南车

指南车

⑤ 指南车是什么

在使用时先人为地进行调整,使木仙人的手指向正南。若马拖着辕直走,则左右两 指南车结构示意图
个小平轮都悬空,车轮小齿轮和车中大平轮不发生啮合传动,因此木人不转,当然也不会改变指向。若车子向右拐弯,则车辕的前端也必向左,而其后端则必偏右。车辕的这种变化,会使系在车辕上的吊悬两小平轮的绳子发生相应的松紧,从而把左边的小平轮向上拉,但仍使它悬空;而右边的小平轮则借铁坠子及其本身的重量往下落,从而造成了车轮小齿轮和大平轮的啮合传动。若车子向左转90度,则在转弯时,左轮不动,右轮要转半周。与右轮相连的小齿轮也就转半周(即转过12个齿),经过小平轮传动到大平轮,则大平轮将以相反的方向转动12个齿,即1/4周(也即90度),这样木仙人在和车一起左转90度的同时,又由于齿轮的啮合传动右转了90度,其结果等于没有转动,所以它的指向仍然不变。车子向右拐弯的情况或其他运动情况的结果可以类推。总之任车子怎么转动,木仙人总能保持它的指向不变。 燕肃的指南车是一辆双轮独辕车,车上立一木人,伸臂指南。车中,除两个沿地面滚动的足轮(即车轮)外,尚有大小不同的7个齿轮。《宋史·舆服志》分别记载了这些齿轮的直径或圆周以及其中一些齿轮的齿距与齿数。由齿数、转动数,并保证木人指南的目的,可见古人掌握了关于齿轮匹配的力学知识和控制齿轮离合的方法。车轮转动,带动附于其上的垂直齿轮(称「附轮」或「附立足子轮」),该附轮又使与其啮合的小平轮转动,小平轮带动中心大平轮。指南木人的立轴就装在大平轮中心。当车转弯时,只要操作车上离合装置,即竹绳、滑轮(分别居于车左或车右的小轮)和铁坠子,就可以控制大平轮的转动,从而使木人指向不变,例如,当车向右转弯,则其前辕向右,后辕必向左。此时只要将绕过滑轮的后辕端绳索提起,使左小平轮下落,从而与大平轮离开;同时使右小平轮上升,从而与大平轮啮合,大平轮就随右小平轮而逆转。由于各个齿轮匹配合理,车轮转向的弧度与大平轮逆转弧度相同,故木人指向不变。 其后,吴德仁鉴于燕肃所制的指南车不能转大弯,否则指向就失灵这一大缺点,重 指南车结构示意图
新设计制作指南车。吴德仁指南车基本原理与燕肃一致,只是在附设装置方面较为复杂。他的车分上下两层。上层除木人指南外,绕木人还有二只龟、四只鹤和四个童子。上层13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就是为它们设的。下层的齿轮装置与结构如前所述,是他发明了绳轮离合装置,以保证车转大弯也不影响木人指向。 近代,对指南车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提出了指南车内部结构的各种猜想,其中有英国学者郎基斯特(G·Lanchester)提出的差动轮系机构。大英博物馆中的指南车就是按他的猜想复原制作的。 李约瑟博士在对指南车的差动齿轮作详细研究后指出:无论如何,指南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有共协稳定的机械(homoeostatic machine);当驾车人与车辆成一整体看待时,它就是第一部摹控机械。[3]

⑥ 指南车的原理

指南车来原理:

它有两个轮子自,当车子转向时,两个轮子的转速会产生差异。

这个转速的差别会通过差动齿轮装置驱动小人转向。

经过矫正和调试,小人转向的角度恰好可以补偿车子的转向,于是无论车子如何转向,小人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6)指南车自动离合装置图扩展阅读:

指南针在崎岖的山地的指向:

指南车一个轮子固定,转动另一个轮子使车原地转一圈。在平地上的时候,那个转动的轮子走过的长度是两倍的轴距乘以圆周率,通过差速器,小人向反方向旋转360°。

补偿了车子的转动,因此小人抬起的手臂指向原来的方向。而如果车停在一个小山包上,那么转动轮子所画出的圆周的周长就会比这个数字小。

差速器传递给小人的转向角就会小于360°,因此小人的手臂就会偏离原来的方向:小车向左转,小人的手臂就向左偏,反之亦然。

⑦ 历史上的指南车是怎么回事这说明了什么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指南车是利用版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权简单机械装置,是古代一种指示方向的车辆,也作为帝王的仪仗车辆。指南车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在特定条件下,车子转向时木人手臂仍指南,指南车的自动离合装置显示了古代机械技术的卓越成就。

⑧ 马钧发明的指南车是什么样子的

马钧发明的指南车是一种由车子和一个小木人构成的指示方向的机械,车中装有可自动离合的齿轮传动装置,并与木人相连,木人有一只手指向前方。不管车辆朝什么方向行走,在自动离合齿轮装置的作用下,木人的手都指向南方。

⑨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指南车是谁发明的)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指南车是谁发明的,指南车是谁发明的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指南车,...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指南车是谁发明的,指南车是谁发明的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

2、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

3、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4、 相传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当时黄帝曾凭着它在大雾弥漫的战场上指示方向,战胜了蚩尤。

5、西周初期,当时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国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车护送越棠氏使臣回国。

6、三国马钧所造的指南车除用齿轮传动外,还有自动离合装置 ,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

7、在特定条件下,车子转向时木人手臂仍指南。

8、在技术上又胜记里鼓车一筹。

9、 据考证,三国魏马钧于青龙3年(235年)创造指南车,虽有记载,但造法失传。

10、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北伐进兵长安,后秦姚兴使令狐生制造指南车。

11、北魏的郭善明也曾研发过,未成,扶风人马岳又造,垂成,善明鸩杀之。

12、南朝的祖冲之又发明一次,《南齐书•祖冲之传》:“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

13、升明中,太祖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

14、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

15、”《宋史•舆服志》对指南车的机械结构,作了比较具体的记述,此车仅用为帝王出行的仪仗。

16、宋、金两朝的燕肃与吴德仁等科学家都研制出指南车,但之后又失传了。

17、《宋史·舆服志》对其机械构造有具体记载 。

18、宋代造法有天圣五年(1027)燕肃所献传统做法和大观元年(1107)内侍省吴德仁所献车制两种。

19、指南车的创造标志着中国古代在齿轮传动和离合器的应用上已取得很大成就。

20、指南车是古代一种指示方向的车辆,也是古代帝王出门时,作为仪仗的车辆之一,以显示皇权的威武与豪华。

21、 指南车发明的传说 关于指南车的发明,最早的记录还得从5000年前黄帝大战蚩尤的传说说起。

22、据说黄帝和蚩尤作战三年,进行了72次交锋,都未能取得胜利。

23、在一次大战中,蚩尤在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请来风伯雨师,呼风唤雨,给黄帝军队的进攻造成困难。

24、黄帝也急忙请来天上一位名叫旱魃的女神,施展法术,制止了风雨,才使得军队得以继续前进。

25、这时诡计多端的蚩尤又放出大雾,霎时四野弥漫,使黄帝的军队迷失前进的方向。

26、黄帝十分着急,只好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原地不动。

27、并马上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

28、应龙、常先、大鸿、力牧等大臣都到齐了,唯独不见风后。

29、有人怀疑风后是不是被蚩尤杀害了。

30、黄帝立即派人四下寻找,可是找了很长时间,仍不见风后的踪影,黄帝只好亲自去找。

31、当黄帝来到战场上时,只见风后独自一人在战车上睡觉。

32、黄帝生气地说:“什么时候,你怎么在这里睡觉?”风后慢腾腾地坐起来说:“我哪里是在睡觉,我是正在想办法。

33、”接着,他用手向天上一指,对黄帝说:“你看,为什么天上的北斗星,斗转而柄不转呢?臣听人说过,伯高在采石炼铜的过程中,发现过一种磁石,能将铁吸住。

34、我们能不能根据北斗星的原理,制造一种会指方向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就不怕迷失方向了。

35、”黄帝把风后的这个想法告诉众臣,大家议论了一番,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

36、然后,就由风后设计,大家动手制作。

37、经过几天几夜奋战,终于造出了一个能指引方向的仪器。

38、风后把它安装在一辆战车上,车上安装了一个假人,伸手指着南方。

39、然后告诉所有的军队,打仗时一旦被大雾迷住,只要一看指南车上的假人指着什么方向,马上就可辨认出东南西北。

40、 指南车的详细记载 不过其后又有历史典籍显示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

41、《宋史·舆服志》则详细地记载了燕肃和吴德仁所造指南车的结构和技术规范,成为世界史上最宝贵的工程学文献。

42、 燕肃的指南车是一辆双轮独辕车,车上立一木人,伸臂指南。

43、车中,除两个沿地面滚动的足轮(即车轮)外,尚有大小不同的7个齿轮。

44、《宋史·舆服志》分别记载了这些齿轮的直径或圆周以及其中一些齿轮的齿距与齿数。

45、由齿数、转动数,并保证木人指南的目的,可见古人掌握了关于齿轮匹配的力学知识和控制齿轮离合的方法。

46、车轮转动,带动附于其上的垂直齿轮 (称“附轮”或“附立足子轮”) ,该附轮又使与其啮合的小平轮转动,小平轮带动中心大平轮。

47、指南木人的立轴就装在大平轮中心。

48、当车转弯时,只要操作车上离合装置,即竹绳、滑轮(分别居于车左或车右的小轮) 和铁坠子,就可以控制大平轮的转动,从而使木人指向不变,例如,当车向右转弯,则其前辕向右,。

阅读全文

与指南车自动离合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阳江薄砂铸造厂怎么选 浏览:938
水管阀门安装在什么地方 浏览:481
给水阀门pi是什么阀 浏览:207
大阀门上的拧头叫什么 浏览:405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问题 浏览:812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管理 浏览:871
煤气阀门关闭记录表 浏览:116
后轮轴承怎么打磨 浏览:552
数控机床怎么磨球 浏览:563
含有差压式变送器的仪器有哪些 浏览:214
某传动装置采用 浏览:228
超声波过焊发脆怎么办 浏览:142
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什么 浏览:340
手机设备无法验证失败怎么办 浏览:444
排气阀门调教程 浏览:258
五金制品电镀锌 浏览:879
万向传动装置的应用主要有 浏览:586
铸造拔模有什么要求 浏览:446
重力工具箱没响应 浏览:730
石膏厂都有什么设备 浏览: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