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生物达人告诉我果酒果醋这个装置的这个部位是干什么用的啊
那是水封,用来排出发酵的气体,并同时保证容器和外界完全隔绝
B. 为什么果醋制作时要把葡萄夜放入发酵瓶子要留1/3
(来1)既保证酵母菌大量繁殖对微源量氧的需求,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果酒发酵 18-25℃ 因为果酒发酵发酵时缺氧能抑制醋酸菌的生长,且醋酸菌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 (2)毛霉 酒精含量过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2分)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会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C. 排气口、冲气口、出料口各有什么作用
排气口的作用:容器里的气体会因跑出不来而被压缩形成空泡和废品,造成安全事故。排气口就是为里面残存的空气(或其他流体)提供一个顺畅的出口。
充气口的作用:为了给果醋发酵提供足够的氧气,保证氧气的纯洁。
出料口的作用:将制作完成的果酒果醋排出来,并且不影响装置的继续发酵。
(3)果酒果醋发酵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配制果酒时的注意事项:
配制果酒的主要原料是食用酒精、果汁、香精、糖料、酸味剂等。其中酒基选择和处理是决定配制果酒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常用作基础酒的有白酒和酒精。许多外行人往往一听说用酒精来配制果酒就认为不好。
由于白酒中含有较多的杂质而有一种令人不愉快的酒糟怪味,而且它还含有较多的杂醇油、醛类,使酒具有辛辣感、饮用后“伤头”。即使放入果汁及其它香料后,亦不能掩盖白酒的怪味。
而食用酒精由于纯度高、含杂质少,特别是经过脱臭处理的酒精,我们放进什么果汁,它就突出什‘么果味,且酒精的价格也较白酒便宜,所以选用食用酒精作为配制果酒的基础酒更好。
恃别强调指出,用于配制果酒的酒精只能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酒精,万万不可用工业酒精或其它不合格的酒精来代替。因为工业用酒精内含有过多的甲醇及其它危害人体健康的杂质,误为食用,轻者慢性中毒,重者失明乃至丧生。
食用酒精主要是用粮食和糖厂的糖蜜发酵蒸馏而得。
D.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排气孔长而弯曲且管口朝下是如何做到防止杂菌污染的
排气管抄细长且开口向下避免空气中灰尘落入发酵液中,从而防止杂菌污染。
发酵装置的排气孔长而弯曲且管口朝下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主要是细菌)进入到发酵液中,灰尘中含有多重对发酵不利的细菌,在发酵液中大量繁殖后导致果酒或者果醋发酵失败,排气孔细长且开口向下空气中灰尘难以进入从而避免了杂菌污染。
E. 如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图1
解;(1)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是;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醋酸.
(2)果酒发酵的菌种是酵母菌,果醋发酵的菌种是醋酸菌;由于醋酸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0-35℃,比酵母菌酒精发酵时的温度高;醋酸菌是好氧菌,氧气必须充足才能发酵产生醋酸,因此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升高温度和通入氧气.
(3)酒精发酵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酒精发酵关闭,在醋酸发酵时应打开;酵母菌进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因此酒精发酵过程中排气口在该过程中应开放;为了避免空气中其它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4)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酵过程是否产生酒精.
(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灭菌会杀死葡萄皮上附着的酵母菌,使发酵不能进行,因此葡萄不能进行灭菌处理.
故答案为:
(1)醋酸发酵
(2)酵母菌
醋酸菌
氧气
温度30-35℃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3)酒精发酵
酵母菌无氧呼吸
二氧化碳
避免空气中其它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4)重铬酸钾
灰绿色
(5)不需要,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灭菌会杀死葡萄皮上附着的酵母菌,使发酵不能进行
F. 果酒发酵装置发酵后期能否产生大量的果醋,为什么
(1)果酒发酵所用微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果醋发酵所用微生物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故果酒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最大区别是:酵母菌有核膜,而醋酸杆菌无核膜,故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无核膜;(2)发酵初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加入醋酸菌后,由于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和噬温菌,则慧需源斗向装置中不断通入无菌空气,所以开关1和开关2都需打开,同时提高环境温度;(3)通气口处放置过滤膜、排气口要浸没在水中,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4)果酒发酵时产生的CO2溶于水形成碳酸,使发酵液的pH下降,果醋发酵时产生醋酸,使pH迅速下降(因醋酸的酸性较碳酸的酸性强),故曲线②能反应出发酵过程中pH最可能的变化规律;(5)酵母菌除了产生酒精和其他发酵产物外,还要利用葡萄糖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等代谢活动;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形成酒精的反应式为:雹盯磨C6H12O6
G.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管子下端为什么浸入液体中而排气口的管子下端不浸入液体中
排气口的作用是排气,如果浸入液体就成了排液了。
试想下,如果排气口下端在页面下专方,当瓶中发酵产生属大量气体时会如何?因为气压增大,会对下方的液体产生压力从而令液体通过排气口流出,这个显然不是它的目的。
因为作用是排气,自然要放在气体聚集的空间区域,这样气压大了以后发现有一个出气口可以走便会从排气口出去了。
充气口如果不伸入液体,也会造成充的气立刻顺着排气口走掉,没有停留足够的时间进行化学反应。充气口充的应该是氧气,目的是把瓶里的酒精氧化成醋酸,那么申入液体会让它们充分反应,达到目的。
H. 设计实验验证果酒变果醋是醋酸菌的作用
(1)图1方框中的复内容是果制醋发酵.
(2)果酒发酵时,酵母菌无氧呼吸除了产生酒精还会释放二氧化碳;果醋发酵时,醋酸菌有氧呼吸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排气口的作用是排出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 .
(3)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其适宜温度是18~25℃;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其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升高温度和提供O 2 .
(4)在这个发酵过程中,应对发酵产物及时检测,检测时应从出料口取样.
(5)果酒制作时利用的是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因此不能对葡萄进行灭菌,否则会杀死菌种.
故答案为:
(1)醋酸发酵
(2)排出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
(3)酵母菌醋酸杆菌升高温度提供O 2
(4)出料
(5)不需要要利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I.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发酵 (2)酵母菌 醋酸菌 氧气 温度30-35℃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3)酒精发酵 酵母菌无氧呼吸 二氧化碳 避免空气中其他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4)重铬酸钾 灰绿 (5)不需要,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灭菌会杀死葡萄皮上附着的酵母菌,使发酵不能进行 |
J. 果醋发酵原理是什么
果醋发酵原理
以果品为原料酿制果醋,发酵过程需经过两个阶段,即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若以果酒为原料,则只需进行醋酸发酵。
酵母菌通过其酒化酶系把萄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完成酿醋过程中的酒精发酵阶段。酵母菌除能产生酒化酶外,自贡有酿酒设备厂吗能产生麦芽糖酶、蔗糖酶、转化酶、乳糖分解酶及脂肪酶等。酒精发酵过程中还生成少量的有机酸、杂醇油、酯类,对形成醋的风味有一定的作用。
果醋发酵过程是:原料→破碎→加热处理→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淋醋→灭菌→陈酿、过滤→包装→成品。
具体操作方法。将残次落果腐烂部分除去,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粉碎为糊状。把粉碎后的糊状物放入铁锅中加热至80℃,灭菌30分钟,然后冷却至45℃,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当温度降至28~30℃时,加入果酒专用干酵母,然后进行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期间要定期测定温度,发酵温度不能超过35℃,一般6~7天后酒精发酵结束。加入麸皮与经过体积分数为3%~4%的酒精溶液活化1小时后的醋酸菌,将其混合均匀,再拌入谷壳,进行大缸固态醋酸发酵。拌盐时把食盐和发酵醋酸拌匀、压实,最后再在表层撒上1层封面盐,存放2~3天即可达到后熟目的,然后加冷开水进行浸泡,淋醋。
浸泡时间为1昼夜,反复浸淋2次,把这2次所得醋液混合,加热到65℃,灭菌25~35分钟,贮存于坛内,密封存放2~3个月进行陈酿。陈酿结束后取出,用4层纱布过滤,即得食醋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