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有什么实验现象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有什么实验现象
刚加乳化剂和醋酸乙烯酯,开始搅拌式,溶液无色半透明.
加过硫酸铵,搅拌后逐渐出现蓝光现象.
再加醋酸乙烯酯事,逐渐转为白色乳状液.
最后是白色乳液.
Ⅱ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装置
楼主你好,我是学化工工艺的以前在实验室做过这个实验。
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专浓硫酸(加入碎瓷片属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然后加热(可以控制实验)。浓硫酸是催化剂,吸水剂。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还有就是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在60℃~70℃左右,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3
Ⅲ 高中化学问题: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
你水解后的产物是聚乙烯醇和醋酸钠,氢氧化钠的量大了,本身呈碱性强,产物多了碱性也会强
Ⅳ 如图为某实验小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烧瓶中盛有乙醇和浓H2SO4.反应时,将乙酸从分液漏斗滴入烧
①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原子,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
②仪器A为冷凝管,为了提高冷凝效果,通水方法为逆向,即从b进水,a出水,
故答案为:冷凝管;b;
③乙酸和乙醇能够溶于碳酸钠溶液,而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所以试剂a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根据流程可知,试剂b将醋酸钠转化成醋酸,由于硝酸和盐酸具有挥发性,试剂b为硫酸;操作方法(1)分离互不相溶的混合液体,操作方法为为分液;操作方法(2)将乙醇与混合液分离,分离方法为蒸馏;操作(3)将乙酸从混合液分离,分离方法为为蒸馏,
故答案为:Na2CO3;H2SO4;分液;蒸馏;蒸馏.
Ⅳ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制取装置图和步骤
一、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二、实验操作:
1、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式:
CH3COOH+CH3CH2OH=(浓硫酸,加热专)CH3COOC2H5+H2O(可逆反应)
2、具体属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要求正确装置实验器具
2)、向大试管内装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3)、向大试管内加入适量的(约两毫升)无水乙醇
4)、边震荡边加入2ml浓硫酸(震荡)和2ml醋酸
5)、向另一个试管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6)、连接好实验装置(导管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导管口和液面保持一定距离防倒吸)
7)、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到沸腾
8)、待试管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乙酸乙酯就制取好了。实验结束后,将装置洗涤干净
三、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不能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之中目的:
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Ⅵ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需要数据分析吗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需要数据分析吗,这个的话,根据我查询的信息以及一些专业学者的解答来看的话是需要的。
Ⅶ 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实验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1.整个实验过程,机械搅拌不能停顿,否则聚醋酸乙烯酯会凝结成块团析出。
2.选用聚乙烯醇十分重要,如果聚乙烯醇水解度过高,则乳液体系不稳定,聚醋酸乙烯酯易 结块析出。水解度以 86%~88%为适当。
3.过硫酸钾溶液最好现配现用。 过硫酸钾水溶性不理想, 若改用过硫酸铵则可克服这一缺点。
Ⅷ 右图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1)写出试管A中各试剂的名称______(2)试管A中的要放入碎瓷片,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乙酸、乙醇、浓硫酸;
(2)对于液体加热蒸馏,应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溶液分层,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故现象为溶液分层,油层在上;
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油层在上;反应掉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4)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使乙酸、乙醇溶解,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分液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等.
故答案为:分液;分液漏斗、烧杯.
Ⅸ 如图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装置.(1)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方.不能插入溶液
(1)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而容易发生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版吸;
(2)乙酸与乙权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3)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故答案为: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4)在碳酸钠溶液层上方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闻到香味,说明实验中生成的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
故答案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