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是什么
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玻片。
分析: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
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加热)。
反应的注意要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炸裂试管。
2、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
3、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4、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5、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收集气体不纯)。
7、实验结束时,先导气管出水,再灭酒精灯:防止冷凝水回流试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实验室制氧气
Ⅱ 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是什么
实验室制备氧气有多种方法,例如:高锰酸钾制氧、过氧化氢(双氧水)、氯酸钾分解(一般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等。
1、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
2、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乙装置:液体与固体不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液常温型)。
氧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呼吸的氧转化为人体内可利用的氧,称为血氧。血液携带血氧向全身输入能源,血氧的输送量与心脏、大脑的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心脏泵血能力越强,血氧的含量就越高。
心脏冠状动脉的输血能力越强,血氧输送到心脑及全身的浓度就越高,人体重要器官的运行状态就越好。
Ⅲ 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是什么
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是大试管、带导气管的橡皮塞、酒精灯、铁架台。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铁架台、导管、酒精灯组成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水槽、集气瓶组成收集装置。
Ⅳ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细节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故答案为: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铁架台;④橡皮管;⑤集气瓶;⑥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伸入试管的导气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以便于空气排出,氧气导出;没有给药品部位加热.故答案为: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伸入试管的导气管太长;没有给药品部位加热;
(3)该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加热高锰酸钾,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收集满气体后,瓶子应正放在桌面,这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停止加热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故答案为:排水;氧气不易溶于水;管口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导管移出水面;停止加热;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Ⅳ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叫什么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叫铁架台(带试管)。
高锰酸钾(KMnO4,相对分子质量=158.034),无机化合物,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有金属光泽,正交晶系。
在化学品生产中,广泛用作为氧化剂,例如用作制糖精,维生素C、异烟肼及安息香酸的氧化剂;在医药上用作防腐剂、消毒剂、除臭剂及解毒剂;在水质净化及废水处理中,作水处理剂,以氧化硫化氢、酚、铁、锰和有机、无机等多种污染物,控制臭味和脱色;在气体净化中,可除去痕量硫、砷、磷、硅烷、硼烷及硫化物;在采矿冶金方面,用于从铜中分离钼,从锌和镉中除杂,以及化合物浮选的氧化剂;还用于作特殊织物、蜡、油脂及树脂的漂白剂,防毒面具的吸附剂,木材及铜的着色剂等。
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其相应的酸高锰酸HMnO4和酸酐Mn2O7,均为强氧化剂,能自动分解发热,和有机物接触引起燃烧。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实验室中和工业上常用作氧化剂,遇乙醇即分解。在酸性介质中会缓慢分解成二氧化锰、钾盐和氧气。光对这种分解有催化作用,故在实验室里常存放在棕色瓶中。从元素电势图和自由能的氧化态图可看出,它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在碱性溶液中,其氧化性不如在酸性中的强。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因介质的酸碱性而不同。
工业上制备KMnO4较为简便的方法是用铂作阴极电解氧化K2MnO4:首先用KOH将含60%MnO2的矿石转化为K2MnO4,再电解氧化生成KMnO4。
氢氧化钾水溶液加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同煮沸、蒸发,余渣熔为浆状后用水浸渍,再通以氯气、二氧化碳及臭氧,或用电解锰酸盐的碱性溶液也可制得。
KMnO4也可用PbO2或NaBiO3在碱性条件下氧化锰(Ⅱ)盐来制取,低浓度碱有利于锰(Ⅱ)的形成。
主要用途
在化学品生产中,广泛用作氧化剂,如用作制糖精、维生素C、异烟肼及安息香酸的氧化剂;医药中用作防腐剂、消毒剂、除臭剂及解毒剂;在水质净化及废水处理中,作水处理剂,以氧化硫化氢、酚、铁、锰和有机、无机等多种污染物,控制臭味和脱色。还用作漂白剂、吸附剂、着色剂及消毒剂等。
Ⅵ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必须用到的仪器是哪些
酒精灯、铁架台、试管、玻璃导管、橡胶管、集气瓶
(水槽不是必须的,因为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O2,不一定要用排水法)
这是固体加热制备气体。
Ⅶ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步骤
1、装配实验装置(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热的氧气流把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酒精灯外焰要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5、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开始收集。
(①在加热前就应把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等待收集;②开始有气泡不要就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③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溢出时,证明已满。)
6、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面。
7、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7)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
3、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4、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5、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
7、实验结束时,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Ⅷ 请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什么仪器,化学方程式.
药品及其反应原理:2KMnO4====K2MnO4(锰酸钾)+O2+MnO2 2)实验装置:排水法.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收集装置:导管,集气瓶,水槽
Ⅸ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
1、检查气密性
①塞紧橡皮塞
②导管置于水中
③用手心对试管微热
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气体受热膨胀形成气泡,遇冷收缩形成水柱。
2、装药品
①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
②用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③直立试管
避免固体药品沾在管口或管壁上。
3、连接装置
①放好酒精灯
②用一团棉花堵住试管口
③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④固定盛有药品的试管
用外焰加热,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试管。
防止高锰酸钾受热时进入导管。
4、加热
①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
②对准药品所在的部位加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5、收集气体
①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②等导管口有连续气泡时收集氧气的
③水排空,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④移出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集气瓶中不能有气泡。导管口开始有的气泡是受热膨胀的空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6、停止实验
①把导管移出水面;
②熄灭酒精灯。
顺序颠倒,会引起水倒流入试管中而导致试管破裂。
Ⅹ 加热高猛酸钾制取氧气所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由于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需酒精灯,试管是反应容器,铁架台用来固定试管,集气瓶和毛玻璃片用来收集氧气,导气管用来传导气体;
故答案为:ABD;
(2)固定处位于试管口三分之一处,在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稍稍向下倾斜,这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药品高锰酸钾中含有的湿存水就会以水蒸气的形式,顺着氧气流,流向导管,当它遇到温度较低的试管口时,又会冷凝成水珠,如果试管口向上,这时水就会倒流到温度很高的试管底部,从而导致试管底部因骤冷而炸裂.
故答案为: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且试管口稍向下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