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应有哪些控制及显示功能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 25506-2010)5 控制和显示要求
5.1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显示4.1规定的资料内容及附录B规定的其他相关信息;
b) 应能用同一界面显示建(构)筑物周边消防车道、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消防水源位置,以及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建筑面积、建筑高度、使用性质等情况;
c) 应能显示消防系统及设备的名称、位置和5.2~5.7规定的动态信息;
d) 当有火灾报警信号、监管报警信号、反馈信号、屏蔽信号、故障信号输入时,应有相应状态的专用总指示,在总平面布局图中应显示输入信号所在的建(构)筑物的位置,在建筑平面图上应显示输入信号所在的位置和名称,并记录时间、信号类别和部位等信息;
e) 应在10s内显示输入的火灾报警信号和反馈信号的状态信息,100s内显示其他输入信号的状态信息;
f) 应采用中文标注和中文界面,界面对角线长度不应小于430mm;
g) 应能显示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报警信息、故障信息和相关联动反馈信息。
5.2 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显示火灾探测器、火灾显示盘、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正常工作状态、火灾报警状态、屏蔽状态及故障状态等相关信息;
b) 应能控制火灾声光警报器启动和停止。
5.3 消防联动控制器
5.3.1 应能将5.3.2~5.3.10消防系统及设备的状态信息传输到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5.3.2 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显示喷淋泵电源的工作状态;
b) 应能显示喷淋泵(稳压或增压泵)的启、停状态和故障状态,并显示水流指示器、信号阀、报警阀、压力开关等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消防水箱(池)最低水位信息和管网最低压力报警信息;
c) 应能键渣悉手动控制喷淋泵的启、停,并显示其手动启、停和自动启动的动作反馈信号。
5.3.3 对消火栓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显示消防水泵电源的工作状态;
b) 应能显示消防水泵(稳压或增压泵)的启、停状态和故障状态,并显示消火栓按钮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及位置等信息、消防水箱(池)最低水位信息和管网最低压力报警信息;
c) 应能手动和自动控制消防水泵启、停,并显示其动作反馈信号。
5.3.4 对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及故障状态;
b) 应能显示系统的驱动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并能显示防护区域中的防火门(窗)、防火阀、通风空调等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
c) 应能手动控制系统的启、停,并显示延时状态信号、紧急停止信号和管网压力信号。
5.3.5 对水喷雾、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水喷雾灭火系统、采用水泵供水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符合5.3.2的要求;
b) 采用压力容器供水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符合5.3.4的要求。
5.3.6 对泡沫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显示消防水泵、泡沫液泵电源的工作状态;
b) 应能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及故障状态;
c) 应能显示消防水泵、泡沫液泵的启、停状态和故障状态,并显示消防水池(箱)最低水位和泡沫液罐最低液位信息;
d) 应能手动控制消防水泵和泡沫液泵的启、停,并显示其动作反馈信号。
5.3.7 对干粉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及故障状态;
b) 应能显示系统的驱动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并能显示防护区域中的防火门窗、防火阀、通风空调等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
c) 应能手动控制系统的启动和停止,并显示延时状态信号、紧急停止信号和管网压力信号。
5.3.8 对防烟排烟系统及通风空调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电源的工作状态;
b) 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及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
c) 应能控制防烟排烟系统及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机和电动排烟防火阀、电控挡烟垂壁、电动防火阀、常闭送稿乎风口、排烟阀(口)、电动排烟窗的动作,并显示其反馈信号。
5.3.9 对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显示防火门梁脊控制器、防火卷帘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等动态信息;
b) 应能显示防火卷帘、常开防火门、人员密集场所中因管理需要平时常闭的疏散门及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防火门的工作状态;
c) 应能关闭防火卷帘和常开防火门,并显示其反馈信号。
5.3.10 对电梯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控制所有电梯全部回降首层,非消防电梯应开门停用,消防电梯应开门待用,并显示反馈信号及消防电梯运行时所在楼层;
b) 应能显示消防电梯的故障状态和停用状态。
5.4 消防电话总机
消防电话总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与各消防电话分机通话,并具有插入通话功能;
b) 应能接收来自消防电话插孔的呼叫,并能通话;
c) 应有消防电话通话录音功能;
d) 应能显示各消防电话的故障状态,并能将故障状态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5.5 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
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显示处于应急广播状态的广播分区、预设广播信息;
b) 应能分别通过手动和按照预设控制逻辑自动控制选择广播分区、启动或停止应急广播,并在扬声器进行应急广播时自动对广播内容进行录音;
c) 应能显示应急广播的故障状态,并能将故障状态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5.6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手动控制自带电源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主电工作状态和应急工作状态的转换;
b) 应能分别通过手动和自动控制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从主电工作状态切换到应急工作状态;
c) 受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的系统应能将系统的故障状态和应急工作状态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d) 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的系统应能将系统的故障状态和应急工作状态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5.7 消防电源监控器
消防电源监控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显示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报警信息;
b) 应能将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工作状态和欠压报警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⑵ 火灾报警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和自动状态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手动状态,是在接到火灾报警和相关设备动作信号后,需要经过人工确认,来操作相关设备 。
2、自动状态,是在接到火灾报警和相关设备动作信号后,按机器设定的程序来自动启动和操作相关设备。比如接到火灾报警后,自动播放疏散录音,自动将消防电梯迫降于一层,自动放下某个防火卷帘,接到消火栓启动的信号后,自动启动消防水泵等 。
3、手动状态对人员的值班有较高要求,要求人员应该懂得消防系统如何操作,并确保人员在岗位上,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自动状态会有一定的风险,有可能会导致消防设备误动作(非火警情况下),特别是气体灭火系统,因为误动作时可能会对场所内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危险,所以一般是打在手动状态(大多数单位不敢打在自动状态)。
(2)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扩展阅读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常逗祥见故障
(一)主电源故障。检查输入电源是否完好,熔断丝有无烧断、接触不良等情况。
(二)备用电源故障。检查充电装置、电池是否损坏,连线有无断线。
(三)探测器回路故障。检查该回路至火灾探测器的接线是否完好,火灾探测器有无被人取下,终端监控器有无损坏。
(四)误报火警。应勘察误报的火灾探测器的现场有无蒸汽、油气、粉尘等影响火灾探测器正常工作的环境存在,如有,应设法排除。对于误报频繁而又无其他干扰影响正常工作的火灾探穗指察测器,应及时更换。
(五)一时无法排除的故障,应立即通知生产厂家、施工或专业维猜茄修单位尽快修复,恢复正常工作。
⑶ 关于开关状态显示仪,开关状态显示器
一、产品特点
XGKF-H系列开关状态显示器是陕西科飞电器有限责任公司针对电力行业开关柜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模拟动态指示的仪器。它以一体化布局配套于开关柜,简化了过去开关柜的面板结构设计,美化了面板布局。集一次回路模拟图、断路器位置、开关状态、接地闸刀位置、弹簧储能状态、高压带电闭锁、温湿度控制功能于一体,各指示功能也可独立使用。该仪器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并具有三防功能,确保电器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技术指标
电 源:AC/DC220V±10% DC110V50Hz
使用环境:温度-20℃~+70℃ 相对湿度:<95%RH
功 耗:<10W
耐压强度:外壳与端子间大于AC2000V
绝缘性能:外壳与端子间大于100MΩ
高压带电指示部分:
LED启辉电压(KV):额定相电压×0.15~0.65
闭锁启辉电压(KV):相电压×0.65
温湿度控制部分:
传感器路数:一路凝露,一路温度
逻辑关系:当湿度≥93%RH将要形成凝露时启动加热,当温度≤5℃±2℃时,启动加热;
当温度≥16℃±2℃,停止加热。
断线报警:加热器发生断线,报警指示灯亮,报警输出触点闭合。
面板的开关有自动和手动两种状态,通常设置在自动状态,此时温湿度控制逻辑关系
同上,当按下手动开关后,加热器处于强制加热状态。
模拟指示说明
断路器状态指示(无源触点输入):
合闸时,合闸无源触点闭合,红色模拟条亮
分闸时,分闸无源触点闭合,绿色模拟条亮
断路器位置指示(无源触点输入):
工作位置触点闭合时,红色模拟条亮
实验位置触点闭合时,绿色模拟条亮
弹簧储能指示(无源触点输入):
触点闭合,红色弹簧符号亮,表示已储能
触点断开,绿色弹簧符号亮,表示未储能
接地闸刀位置指示(无源触点输入):
触点闭合,红色垂直模拟条亮,表示接地已合闸
触点断开,绿色模拟条亮,表示接地断开
注:失电状态下所有的发光指示灯均不亮,以上触点信号均来自开关设备的辅助触点。
三、型号 主要性能 主要用途 特点
XGKF-H1 具有开关状态动态模拟显示、一次供电方案模拟图。用于3~35KV户内开关柜,取代现有的一次回路模拟图、带电显示器。具有断路器分合闸指示、接地开关指示、自动加热除湿控制器。适用于中置柜、手车柜、固定柜、环网等多种开关柜。 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高可靠性、量身定做、美观精致、塑料壳体、具有三防功能。
嵌入深度:30mm
安装方式:面板式
XGKF-H2 具有开关状态动态模拟显示、带电显示及闭锁接点输出、具有断路器储能/未储能显示、一次供电方案模拟图等功能,侧面接线。
XGKF-H3 具有温湿度控制功能,输入:一路温度和一路凝露传感器,输出:控制一路加热器;具有负载断线报警、开关状态动态模拟显示、带电显示及闭锁接点输出、具有断路器储能/未储能显示、一次供电方案模拟图等功能,侧面接线。
四、使用说明
1、严格按照后视端子的功能定义接线,接好以后先校对,再通电。
2、将各开关量输入端短接一下,观看对应功能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发光或熄灭)
3、在自动加热除湿状态下,用嘴对传感器哈气,模拟凝露产生条件,加热指示灯此时应该亮,同时加热器输出触点闭合(容量5A)。在加热器启动条件下,如果加热器突然有故障产生,那么加热故障指示灯亮,相应的故障报警触点闭合输出。
4、带电指示器的各输入端分别接入对应的高压带电传感器,高压带电指示灯亮。闭锁有效,闭锁灯灭;高压断开后,带电指示灯灭,闭锁解除,绿灯亮。在XGKF-H系列产品中,三相(A、B、C)任意一相带电对应的指示亮,闭锁触点有效。
五、特别提示
1、在做柜体高压试验时,请将传感器插头从仪器上拔下,以免损坏仪器和传感器,待试验完毕后正确复原。
2、建议温控器负载配用150W的加热器。
⑷ 气体灭火系统需要与消防控制室连接吗
这个是一定的,气体灭火可以单独设置分区控制器 ,但是按照规范要求的是必须能在控制室报警主机显示,这个基本上每台气体灭火控制器都可以,只是设置连接线路即可
⑸ 消防手动,自动状态显示装置安装高度
消防手动报警按钮安装高度及间距规范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本规范的第8.3.1条“……从一个防火分区内,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而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第24.5.4.1条,则规定为“……步行距离不宜大于25米。”二个规范在条文中关于距离的表述和数字有些出入,但笔者认为矛盾不大,部标中规定不宜大于25m,在设计中,我们一般把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距离控制在25m左右,这是该规范推荐的较宜的距离。现行的GB0116-98国标是不应大于30m。要求设计时最大距离不超过30m是上限值。所以笔者认为设计中执行那个规范可因不宜大于25m,也是在不应大于30m之内的范围。不相矛盾。当然,若二者规范有矛盾时,应执行现行的国标GB50116-98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提到手动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
消防手动报警按钮安装高度为1.3-1.5米;
每个防火分区最少安装一个手动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
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一个手动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警报装置宜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
消防手动报警按钮安装高度
一、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应牢固,不得有明显松动。
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有显著的标志,安装在墙上时,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
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内接线余量不应小于10cm。
四、每个防火分区内至少应设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临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并应安装在便于人员操作的位置。
消防手动报警按钮间距规范
1、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的和便于操作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
1.3~1.5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
⑹ 消防控制室图型显示装置是什么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是消防报警主机,CRT显示器,打印机,专消防电话主机,属消防广播主机,功放,录音机,手动直接控制器,蓄电池备用电源。
可以显示建筑总平面布局图、每个保护对象的建筑平面图、系统图。能接收监控中心的查询指令并能按规定的通信协议格式将规定的信息传送给监控中心。
(6)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扩展阅读:
设备布置要求
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2、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3、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4、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5、与建筑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并应与其他设备间有明显的间隔。
⑺ 气体灭火系统
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窒息、冷却。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吸热、降低氧浓度。
3.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物理灭火,降低氧浓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高压(5.17MPa)、低压(2.07MPa)。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剂,1301和1211。
3)惰性气体灭火系统:IG01氩气、IG100氮气、IG55氩气和氮气、IG541氩气和氮气和二氧化碳。
1)无管网灭火系统:预制灭火系统,柜式气体灭火装置、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
2)管网灭火系统:组合分配(保护两个以上防护区)、单元独立(保护一个防护区)。
1)全淹没灭火系统
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1)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依靠自身饱和蒸气压力进行输送。
2)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靠瓶组内充压气体进行输送。
3)外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充压气体瓶组按设计压力进行充压。
1.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容器阀、单向阀、连接管、集流管、选择阀、驱动装置、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检漏装置、控制盘、管道管件、喷头及吊钩支架等。(减压装置,针对外储压合或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2.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剂储存装置、总控阀、驱动器、喷头、管道超压泄放装置、信号反馈装置、控制器等。
3.无管网灭火系统:
1)柜式气体灭火装置: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子(可选)、容器阀、减压装置(针对惰性气体灭火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只限多瓶组)、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等。
2)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灭火剂储存容器、启动释放组件、悬挂支架等。
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有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合紧急启动/停止四种控制方式。
1.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与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当防护区方式火灾时,产生烟雾、高温和光辐射使感烟、感温、感光等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探测器将火灾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送到报警灭火控制器,控制器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经过逻辑判断后,启动联动装置,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体瓶组上的容器阀释放驱动气体,打开通向发生火灾的防护区的选择阀,同时打开灭火剂瓶组的容器阀,各瓶组的灭火剂经连接管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内的喷头进行喷房灭火,同时安装在管道上的信号反馈装置动作,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器,由控制器启动防护区外的释放警示灯和警铃。
压力开关检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若启动指令发出,而压力开关的信号未反馈,则说明系统存在故障,值班人员应在听到事故报警后赶到储瓶间,手动开启储存容器上的容器阀,实施人工启动灭火。
2.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控制器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体瓶组上的容器阀释放驱动气体,打开通向发生火灾的防护区的选择阀,同时打开加压单元气体瓶组的容器阀,加压气体经减压后进入灭火剂瓶组,加压后的灭火剂经连接管道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内的喷头进行喷放灭火。
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电气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
1.防护区的划分:管网灭火系统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800㎡,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³;预制灭火系统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³。
2.耐火性能: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延时时间为30s,扑救表面火灾应不大于1min,扑救固体深位火灾不应大于7min。
3.耐压性能: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4.泄压能力:对于全封闭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宜设置在外墙上,对于设有防爆泄压设施或门窗缝隙未设密封条的防护区可不设泄压口。
5.封闭性能:防护区围护构件上不宜设置敞开孔洞,当必须设置敞开孔洞时,应设置能手动或自动关闭的装置。灭火剂喷放前,应自动关闭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
6.环境温度: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1.应设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人员30s撤离完毕。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2.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每小时5次。
3.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应设应急照明,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室内气体可通过排风管排至室外。
4.经过油爆炸危险和变电、配电场所的管网,以及布设在以上场所的金属箱体等,应设防静电接地。
5.有人工作的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
6.防护区内的预知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MPa。
7.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
1)启动释放二氧化碳之前或同时,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
2)组合分配系统的二氧化碳储量,不应小于所需储存量最大的一个防护区域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
3)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或者在48h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
1)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度防护区总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2)对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3)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1200Pa。
4)防护区用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5)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7倍,并不得低于34%。
6)当防护区的环境温度超过100℃时,设计用量应在基础上每超过5℃增加2%。当防护区的环境温度低于-20℃时,设计用量应在基础上每降低1℃增加2%。
7)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
8)二氧化碳的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min,当扑救固体深位火灾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7min,并应在2min内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
1)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宜大于3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2)在喷头鱼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4)灭火系统的设计可采用面积法或体积法。当保护对象的着火部位是比较平直的表面时宜采用面积法,当着火对象为不规则物体时,应采用体积法。
5)二氧化碳的喷射时间不应小于0.5min,对于燃点温度低于沸点温度的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的火灾,二氧化碳的喷射时间不应小于1.5min。
1)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2)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
3)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4)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与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5)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h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6)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
7)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装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8)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
9)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且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10)喷头的保护高度最大不宜大于6.5m,最小不应小于0.3m;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m。
11)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
12)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1)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2)灭火浓度:固体表面火灾位5.8%;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宜为10%;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宜为9%;通信机房和计算机房宜为8%。
3)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
4)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其他防护区不应大于10s。
5)灭火浸渍时间: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的电气设备火灾应采用5min;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气体和液体火灾不应小于1min。
6)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采用氮气增压输送,氮气的含水量不应大于0.006%。
7)储存容器的增压压力分级与充装量:一级,(2.5+0.1)MPa,不应大于1120kg/m³;二级,(4.2+0.1)MPa,焊接结构不应大于950kg/m³,无缝结构不应大于1120kg/m³;三级,(5.6+0.1)MPa,不应大于1080kg/m³。
8)管网的管道内容积,不应大于流经该管网的七氟丙烷储存量体积的80%。
1)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2)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28.1%。
3)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60s,且不应小于48s。
4)灭火浸渍时间: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的电气设备火灾宜采用10min;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
5)储存容器充装量:一级充压(15MPa)系统,充装量应为211.15kg/m³;二级充压(20MPa)系统,充装量应为281.06kg/m³。
1)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5.17MPa规格,储存装置为无缝钢质容器,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MPa。高压系统储存装置规格又32L、40L、45L、50L、82.5L。
2)高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9MPa±0.95MPa,环境温度应为0~49℃。
3)低压系统的储存装置: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MPa±0.12MPa;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1.8MPa;环境温度宜为-23~49℃;应设检漏装置,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
1)按结构形式:差动式和膜片式。
2)启动方式:手动启动、气启动、电磁启动和电爆启动。
3)启动装置:手动启动器、气动启动器、电磁启动器和电爆启动器。
1)操作方式:电动、气动、机械操作。
2)工作压力:高压系统不应小于12MPa,低压系统不应小于2.5MPa。
3)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动作之前或同时打开。
1)喷头安装在管网的末端。
2)用来控制灭火剂的流速与喷射方向的组件。
3)全淹没系统应在防护区均匀布置,应接近顶棚或屋顶安装。
4)设置在粉尘或喷漆作业场所,应增设不影响喷射效果的防尘罩。
1)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一般设置在选择阀前后,判断各部位的动作正确与否。
1)一般设置在储存容器的容器阀上及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部分。
2)组合分配系统中,选择阀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在容器阀出口处至选择阀进口端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此空间容易形成一个危险高压区,为防止储存器发生误喷射,因此在集流管末端设置一个安全阀或泄压装置。
1)高压系统管道应能承受最高环境温度下二氧化碳的储存压力,低压系统管道应能承受4MPa的压力。
2)在可能爆炸的场所,管网应吊挂安装并采取防晃措施。
3)管道可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或焊接。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
4)管网中阀门之间的封闭管段应设置泄压装置,高压系统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5MPa±0.75MPa,低压系统应为2.38MPa±0.12MPa。
1)管网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储存容器、容器阀和集流管等组成;预制灭火系统应由储存容器和容器阀等组成;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应采用挠性连接。
2)储瓶间和设置预制灭火系统防护区的环境温度应为-10~50℃.
3)操作面距离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拘留不宜小于1m,且应小于储存容器外径的1.5倍。
4)在储存容器和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泄压装置。
5)通向每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压力信号器或流量信号器。
6)组合分配系统的每个防护区应设置选择阀,其公称直径应与主管道的公称直径相等。
7)喷头应有著名型号、规格的永久性标志;设置在有粉尘、油雾等防护区的喷头,应由防护装置。喷头布置应能满足喷放后气体灭火剂能在防护区内均匀分布的要求。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喷头射流方向不应朝向液体表面。
8)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且内外应进行防腐处理;安装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宜采用不锈钢管;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
9)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接;大于80mm时,宜采用法兰连接。
1)安全泄压装置动作压力:一级增压压力为2.5MPa时,应为5MPa±0.25MPa。二级增压压力为4.2MPa,最大充装量为950kg/m³ 时,应为7MPa±0.35MPa,最大充装量为1120kgm³时,应为8.4MPa±0.42MPa。三级增压压力为5.6MPa时,应为10MPa±0.5MPa
2)增压压力为2.5MPa的储存容器宜采用焊接容器;增压压力位4.2MPa的储存容器,可采用焊接容器或无缝容器;增压压力为5.6MPa的储存容器应采用无缝容器。
3)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的管道上应设单向阀。
1)安全泄压装置动作压力:一级充压15MPa系统,应为20.7MPa±1MPa;二级充压20MPa系统,应为27.6MPa±1.4MPa。
2)储存容器应为无缝容器。
1)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选用灵敏度级别高的火灾探测器。
2)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3)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应由不大于30s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时喷射。
4)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反应浓度NOAEL浓度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转换装置。人员进入应能转换为手动控制,人员离开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5)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收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才能启动。
6)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7)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设备的联动操作与控制。
8)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场所,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有关信息应传送给消防控制室。
9)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
⑻ 西安博康气体灭火主机怎么接线
图示气体灭火系统为不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系统,该系统的报警与联动信号都有消防主机发出,气体灭火控制器执拆判行灭火喷洒动作。气体灭火系统应由专用的气体灭火控制器控制。气体灭火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由同一防护区域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或防护区外的紧急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探测器的组合宜采用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各类探测器应按规范的规定分枯御纤别计算保护面积。2气体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任一防护区域内设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其他类型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次报警信号;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发出联动控制信号,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同一防护区域内与首次报警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相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于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3联动控制信号应包括下列内容:1)关闭防护区域的送咱们风机及送咱们风阀门:2)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3)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4)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可设定不大于30s的延迟嗤射时间。4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应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按本条第3款规定执行除启动气体灭火装置外的联动控制;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没仿应启动气体灭火装置。5气体灭火防护区出口外上方应设置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警报器,指示气体释放的声信号应与该保护对象中设置的火灾声警报器的声信号有明显区别。启动气体灭火装置的同时,应启动设置在防护区入口处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警报器;组合分配系统应首先开启相应防护区域的选择阀,然后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灭火控制器不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自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气体灭火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2气体灭火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和联动控制均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气体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应设置气体灭火装置的手动启动和停止按钮,手动启动按钮按下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执行符合规范规定的联动操作;手动停止按钮按下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停止正在执行的联动操作。2气体灭火控制器上应设置对应于不同防护区的手动启动和停止按钮,手动启动按钮按下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执行符合规范规定的联动操作;手动停止按钮按下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停止正在执行的联动操作。气体灭火装置启动及喷放各阶段的联动控制及系统的反馈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系统的联动反馈信号应包括下列内容:1气体灭火控制器直接连接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2选择阀的功作信号。3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在防护区域内设有手动与自动控制转换装置的系统,其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的工作状态应在防护区内、外的手动和自动控制状态显示装置上显示,该状态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⑼ 报警主力怎么联动泡沫罐电磁阀
消防水炮其主要特点是:全天候主动火灾监控,全方位的主动射水灭火。当其保护的现场一旦发生火灾,装置及时启动、并进行全方位扫描,分享消防卧式泡沫罐知识全解在30秒的时间内判定着火点,并精确定位射水灭火,同时发出信号,启动水泵、打开电磁阀、消防报警器等系统配套设施。自动消防水炮灭火装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价格共安自动消防水炮一、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消防水炮消防水炮的原理若火灾发生,人员发现火灾可以直接按下其他报警信号或从现在控制盘上进行灭火。
按照设计联动逻辑,在同一防护区内模拟两类不同的火灾探测报警信号,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确认及联动指令发出情况,逐一检查预作用装置(雨淋报警阀)、电磁阀、电动阀、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和消防水泵的动作情况,以及排气阀的排气情况。4)按照湿式报警阀组的要求测量水力警铃声强值。分享消防卧式泡沫罐5)打开末端试水装置,待火灾控制器确认火灾2min后,读取并记录其压力表数值。6)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对应现场各个组件启动情况,核对其反馈信号以及联动控制逻辑关系。
对于火灾探测器控制的雨淋报警阀组,试验前关闭报警阀系统侧的控制阀,在同一防护区内模拟两类不同的火灾探测报警信号,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分享消防卧式泡沫罐确认及联动指令发出情况,逐一检查报警阀、电磁阀、压力开关和消防水泵等动作情况。5)并联设置多台雨淋报警阀时,按照3)或者4)的步骤,在不同防护区域进行测试,观察各个防护区域对应的雨淋报警阀组及其组件的动作情况。
开启末端试水装置的控制阀,待压力表指针晃动平稳后,读取并记录压力表数值。4)水泵自动启动5min后,读取并记录压力表数值,观察其变化情况。分享消防卧式泡沫罐关闭末端试水装置,系统复位,恢复到工作状态。1月16日,由中国电科院自主研制的锂离子电池模块自动灭火装置,顺利通过***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的产品检验。填补了我国电池储能系统安全消防产品领域的空白,对于保障储能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⑽ 消防控制室图型显示装置是什么
消防控制室图型显示装置是消防报警主机,CRT显示器,打印机,消防电话主机,消防广播主机,功放,录音机,手动直接控制器,蓄电池备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