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气类实验室需要洗眼器吗
电气类实验室需要洗眼器。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紧急喷淋和洗眼器是实验室不可或缺的应急急救装置,中心每个理化实验室内都配有洗眼器,并在实验室门口配有紧急洗眼喷淋器。根据《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的规定,应在实验室(BSL-2和BSL-3)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锡海洗眼装置应安装在室内明显和易取的地方,并保持洗眼水管的通畅,便于工作人员紧急时使用。
『贰』 实验室无洗眼器可用什么办法替代
实验室必须用洗眼器。不能不用洗眼器。
实验室洗眼器:实验室洗眼器是指用在实验室内的安全救护设备,当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因为酸碱物质收到意外伤害时,可以利用实验室洗眼器进行冲眼和冲身以降低酸碱物质的浓度,减少酸碱腐蚀物质附着物,从而降低意外伤害程度。
『叁』 实验室十大常见安全隐患
1、未能及时处理的实验室废弃物;
2、易制爆试剂(如硝酸、锌粉)未放含枝置在全钢安全柜内;
3、实验室化学品不合理堆放占用逃生通道;
4、试剂盖子未完全盖好造成的污染物泄漏;
5、易燃溶剂的大量室内凯裂堆放;
6、应急喷淋与洗眼装置总阀不出水、不巡检;
7、有毒有害实验区与学习区未分开;
8、现场张贴药箱标识,实际实验室内无药箱;
9、应急喷淋与洗眼装置安装位置不正确,比如安装在男/女厕所,安装谈孙敏位置不合理;
10、易制爆化学品硝酸钠散放在货架上。
『肆』 实验室淋洗装置还是淋雨装置
淋洗装置
洗眼装渣改置和紧急淋浴器为保证实验人员在实验工作中受到化学及生盯带物危害时如则判的安全,多在靠近该类实验室的公共走道处设置带有自动或人控开关的喷淋设施
『伍』 下面哪个级别的实验室入口有专门的气
P2、P3实验室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1]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举闷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传染病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是不同的,传染病原分为四个危害等级。第一级危害群微生物:与人类成人健康和疾病无关;第二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所引起的疾病很少是严重的,而且通常有预防及治疗的方法;第三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可以引起严重或致死的疾病,可能有预防和治疗的方法;第四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可以引起严重或致死的疾病,但通常无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如炭疽杆菌、霍乱弧菌、埃博拉病毒、天花病毒等。每一级对应一种实验室。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简称P3实验室,P是英语protect 保护 的缩写。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不会跑到外面而造成污染。 P4实验室是是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的不规范简称,指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作为各类传染病菌(毒)研究操作的基本单元,实验室必须有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制度和正或弯人体防护措施;不同危害群的微生物,必须在不同的物理性防护条件下操作,一方面防止实验人员和其他物品受污染,同时也防止其释放到环境中。P4实验室是全球生物安全最高级别的实验室,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公开的武汉一所在建设中。高危的科研重地,永远是多数人的禁地。鼠疫、炭疽、禽流感、口蹄疫,这些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使容载它们的P3实验室(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充满了危险和神秘感。昨天,记者作为北京第一个媒体代表,走进了中国农业大学P3实验室。
负压设计:空气只进不出如果你在实验室门口点燃一支香,你会看到烟只向屋内飘。中国农业大学P3实验室主任赵德明说,由于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为了保证风只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团启,避免反方向流动造成污染扩散。实验室采用负压设计,即在清洁区、半污染区、核心实验区,气压依次越来越低,最低为负60Pa。消毒严格:送数据靠传真赵德明说,出入核心实验区的任何物体,都要经过严格消毒,连记录实验数据的纸都不能带出来,只能传真到中央控制室。进大门之前,他就要求记者换鞋。他说,按照工作流程,研究人员要在第一更衣室脱去外衣,穿上工作服,在第一个气闸室,风会将身上的附着物都吹掉;在第二更衣室,穿上三层防护服,戴上隔离帽、隔离镜、两层防护手套。之后,全副武装的研究人员才能进入核心实验区。实验结束后,要按照相反的顺序出来,分别脱去防护服和工作服,最后在洗消间淋浴,穿上原来的衣服。所有实验用器皿和动物进出实验室都要经过高压消毒。在核心区没有下水装置,实验用废水必须经过高压消毒之后才能传递出来。在动物实验室,放实验鼠的架子以及装兔和鸡的隔离器,都附有气流控制连接室,两个装置里的空气要经过消毒才会排出。保证安全:玻璃罩下实验据实验室的杨建民博士介绍,实验设施都是为保证研究人员的安全而精心设计的。在核心区的非动物实验室,有一个像大型抽油烟机的核心实验装置,它的玻璃安全罩可以保证病原不扩散:实验之前,先按电源,让里面的气流稳定10至15分钟,再打开安全罩,将实验用器皿放到里面的操作台上,这时安全罩降到只有10厘米高,在研究人员面前形成一个保护屏。这里不能使用尖锐的器械,所有设备都是圆角设计,以防止研究人员被划伤,导致感染。记者注意到,每块区域的地面颜色也不同:清洁区是蓝色,缓冲区和核心实验区是绿色。在缓冲区,有一个黄色的洗眼器,研究人员如果意外将污染物喷到眼睛里,可马上用它冲洗。监控严密:举动尽在掌握 据赵德明介绍,每次实验时,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在中央控制室时刻监控着核心区的一举一动,尤其是研
究人员的操作规程。在实验室入口上方有四个显示实验区状态的灯,红色代表非工作状态,黄色代表有污染,绿色代表正在使用,深红色报警灯表示出现了紧急状况。通过对讲系统,控制室可以与研究人员实时沟通,并且对核心区内的压力、风速、污染情况等进行监控。晨报记者徐丽梅P3实验室P3实验室,即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是我国内地最高安全级别的实验室,其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据介绍,中国农业大学的P3实验室是农业系统在北京建立的第一家经过认可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经过3个月试运行,已进行了3个细菌实验和两个病毒实验,效果良好。6.2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6.2.1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6.2.1.1 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I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6.2.1.2 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I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上述材料的离心操作如果使用密封的离心机转子或安全离心杯,且它们只在生物安全柜中开闭和装载感染性材料,则可在实验室中进行。6.2.1.3 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6.2.1.4 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6.2.1.5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6.2.2 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6.2.2.1 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必须满足本标准6.1.2中各款的要求。6.2.2.2 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6.2.2.3 应设置洗眼装置。6.2.2.4 实验室门宜带锁、可自动关闭。6.2.2.5 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6.2.2.6 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6.3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6.3.1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6.3.1.1 实验室中必须安装Ⅱ级或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6.3.1.2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当这类操作不得不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时,必须采用个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的综合防护措施。6.3.1.3 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设备。6.3.1.4 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6.3.1.5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6.3.1.6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6.3.1.7 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6.3.2 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6.3.2.1 选址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与其他用途房屋设在一栋建筑物中,但必须自成一区。该区通过隔离门与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6.3.2.2 平面布局a)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核心区包括实验间及与之相连的缓冲间。b)缓冲间形成进入实验间的通道。必须设两道连锁门,当其中一道门打开时,另一道门自动处于关闭状态。如使用电动连锁装置,断电时两道门均必须处于可打开状态。在缓冲间可进行二次更衣。
c)当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设自动控制装置时,缓冲间面积不宜过大,不宜超过实验间面积的八分之一。d)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实验间入口,避开工作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6.3.2.3 围护结构a)实验室(含缓冲间)围护结构内表面必须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消毒清洁。所有缝隙必须加以可靠密封。b)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均可自动关闭。c)除观察窗外,不得设置任何窗户。观察窗必须为密封结构,所用玻璃为不碎玻璃。d)地面应无渗漏,光洁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砖和水磨石等有缝隙地面。e)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均为圆弧形且可靠密封,施工时应防止昆虫和老鼠钻进墙脚。6.3.2.4 通风空调a)必须安装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向和压强梯度。该系统必须确保实验室使用时,室内空气除通过排风管道经高效过滤排出外,不得从实验室的其他部位或缝隙排向室外;同时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进风口和排风口的布局应使实验区内的死空间降低到最小程度。b)通风空调系统为直排系统,不得采用部分回风系统。c)环境参数:相对于实验室外部,实验室内部保持负压。实验间的相对压强以-30Pa~-40Pa为宜,缓冲间的相对压强以-15Pa~-20Pa为宜。实验室内的温、湿度以控制在人体舒适范围为宜,或根据工艺要求而定。实验室内的空气洁净度以GB 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所定义的七级至八级为宜。实验室人工照明应均匀,不眩目,照度不低于500lx。d)为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实验室内不应使用双侧均匀分布的排风口布局。不应采用上送上排的通风设计。由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经内部高效过滤的空气可通过系统的排风管直接排至大气,也可送入建筑物的排风系统。应确保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的压力平衡。e)实验室的进风应经初、中、高效三级过滤。
f)实验室的排风必须经高效过滤或加其他方法处理后,以不低于12m/s的速度直接向空中排放。该排风口应远离系统进风口位置。处理后的排风也可排入建筑物的排风管道,但不得被送回到该建筑物的任何部位。g)进风和排风高效过滤器必须安装在实验室设在围护结构上的风口里,以避免污染风管。h)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中,在进风和排风总管处应安装气密型调节阀门,必要时可完全关闭以进行室内化学熏蒸消毒。i)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中所使用的所有部件均必须为气密型。所使用的高效过滤器不得为木框架。j)应安装风机启动自动联锁装置,确保实验室启动时先开排风机后开送风机。关闭时先关送风机后关排风机。k)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装分体空调器。6.3.2.5 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a)必须在主实验室内设置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其安装位置应满足6.3.2.5d)中的要求。b)连续流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物理抑制设备之中,该装置应能将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出。在实验室内所必须设置的所有其他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的排风均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方可排出。其室内布置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c)实验室中必须设置不产生蒸汽的高压灭菌锅或其他消毒装置。d)实验间与外部应设置传递窗。传递窗双门不得同时打开,传递窗内应设物理消毒装置。感染性材料必须放置在密闭容器中方可通过传递窗传递。e)必须在实验室入口处的显著位置设置压力显示报警装置,显示实验间和缓冲间的负压状况。当负压指示偏离预设区间必须能通过声、光等手段向实验室内外的人员发出警报。可在该装置上增加送、排风高效过滤器气流阻力的显示。f)实验室启动工作期间不能停电。应采用双路供电电源。如难以实现,则应安装停电时可自动切换的后备电源或不间断电源,对关键设备(生物安全柜、通风橱、排气罩以及照明等)供电。g)可在缓冲间设洗手池:洗手池的供水截门必须为脚踏、肘动或自动开关。洗手池如设在主实验室,下水道必须与建筑物的下水管线分离,且有明显标志。下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洗手池仅供洗手用,不得向内倾倒任何感染性材料。供水管必须安装防回流装置。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设地漏。
网络文库VIP已帮您省69元现在恢复最低仅需0.3元/天
立即续费
P2、P3实验室标准
P2、P3实验室标准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1]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第 1 页
传染病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是不同的,传染病原分为四个危害等级。第一级危害群微生物:与人类成人健康和疾病无关;第二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所引起的疾病很少是严重的,而且通常有预防及治疗的方法;第三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可以引起严重或致死的疾病,可能有预防和治疗的方法;第四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可以引起严重或致死的疾病,但通常无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如炭疽杆菌、霍乱弧菌、埃博拉病毒、天花病毒等。每一级对应一种实验室。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简称P3实验室,P是英语protect 保护 的缩写。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不会跑到外面而造成污染。 P4实验室是是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的不规范简称,指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作为各类传染病菌(毒)研究操作的基本单元,实验室必须有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制度和人体防护措施;不同危害群的微生物,必须在不同的物理性防护条件下操作,一方面防止实验人员和其他物品受污染,同时也防止其释放到环境中。P4实验室是全球生物安全最高级别的实验室,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公开的武汉一所在建设中。
『陆』 洗眼法用具有哪些
洗眼法手法
1.应用主要用于结膜与角膜炎症和各种眼病治疗。
2.具体使用用具(1)洗眼用器械:冲洗器、洗眼瓶、胶帽吸管等,也可用20 毫升注射器代用。(2)常备点眼药或洗眼药:0.1%盐酸肾上腺素溶液、3. 5%盐 酸可卡因溶液、0.5%阿托品溶液、0.5%硫酸锌溶液、2%〜4%硼 酸溶液、1%〜3%蛋白银溶液、0.01%〜0.03%高锰酸钾溶液及生 理盐水等。
3.方法柱栏内站立保定好羊只,固定头部,用一手拇指与食指翻开上 下眼睑,另一手持冲洗器(洗眼瓶、注射器等),使其前端斜向内 眼角,徐徐向结膜上灌注药液冲洗眼内分泌物。或用细胶管由鼻孔 插入鼻泪管内,从胶管游离端注人洗眼药液,更有利于洗去眼内的 分泌物和异物。如冲洗不彻底时•可用硼酸棉球轻拭结膜囊。洗净 后,左手拿点眼药瓶,靠在外眼角眶上斜向内眼角,将药液滴人眼内,闭合眼睑,用手轻轻按摩1〜2次以防药液流出,并促进药液 在眼内扩散。如果用眼膏时,也可用玻璃棒一端蘸眼膏,横放在上下眼 睑之间闭合眼睑,抽去玻璃棒,眼膏即可留在眼内,再用手轻轻按摩 1〜2次,以防流出。或直接将眼膏挤人结膜囊内。4.注意事项防止羊骚动,点药瓶或洗眼器与病眼不能接触,与眼球不能成 垂直方向,是为了防感染和损伤角膜。点眼药或眼膏应准确点人眼内, 防止流出。
『柒』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注意事项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注意事项有:
(1) 实验室主人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实验室主人口的门应有进人控制措施。
(2) 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
(3) 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
(7) 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
配置备用电源。
P2实验室指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是生物实验室安全等级的一个分类,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
该等级实验室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研究实验,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
『捌』 当不慎接触到化学品时,可以用什么装置冲洗眼睛
可以利用便携式洗眼器清洗各种化学物质。
便携式洗眼器能够有效清洗人面部、眼部的化学物质喷溅,是一种很好的紧急洗眼器械。不过化学物质的种类也有很多,并不是每种都可以靠简单的清洗就能消除,有的还需要辅以一些其他清洗手段。
紧急喷淋、洗眼器是我们实验室标配的防护器具,当眼睛受到化学危险品伤害时,可先用紧急洗眼器对眼睛进行紧急冲洗,严重时尽快去医院治疗;当大量化学品溅洒到身上时,可先用紧急喷淋器进行全身喷淋,必要时尽快到医院治疗。
使用方法
1、 洗眼器可用于眼部、面部紧急冲洗。使用时,握住洗眼器手推阀拉起洗眼器,打开洗眼器防尘盖,用手轻推手推阀,清洁水会自动从洗眼喷头喷出来。用后须将手推阀复位并将防尘盖复位。
2、 紧急洗眼喷淋器有洗眼器和喷淋器两套装置,即可用于眼部、面部紧急冲洗,也可用于全身淋洗,其中洗眼器的使用方式与理化室内的相同。使用喷淋器时,要站在喷头下方,拉下阀门拉手,清洁水会自动从喷头喷出。喷淋之后立即上推阀门拉手使水关闭。
『玖』 洗眼喷淋装置使用寿命多久
洗眼喷淋装置使圆卜用寿命为五到六年。洗眼器橘迹穗的使用寿命根据美国ANSIZ35812004洗眼器标准的规定:洗眼器使用寿命州饥为5到6年时间。
『拾』 实验室常用安全设施不包括
实验室常用安全设施不包括 Ⅰ级生物安全柜等专用安全设备。
实验室是开展实验的主要场所,也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和学生完成学业的必备条件。但是,由于安全意识的疏忽,导致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所以,实验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牢记安全规范,是实现实验室成为一个良好的实验场所的重要方法。
存在可能受到化学和生物伤害的丛液袜实验区域,需配置应急喷淋和洗眼装置。
应急喷淋安装地点与工作区域之间畅通埋斗,距离不超过30米;应急喷淋安装位置合适,拉杆位置合适、方向正确;应急喷淋装置水管总阀处常开状,喷淋头下方无障碍物;不能以普通淋浴装置代替应急喷淋装置。
实验室安全设施:
1.消防设施与逃生通道。
2.应急喷淋与洗眼装置。
洗眼装置接入生活用水管道,水量水压适中(喷出高度8-10厘米),水流畅通平稳。有检查记录(每月启动一次阀门,时刻保证管内流水畅通);每周擦拭洗眼喷头,无锈水脏水。
3.通风系统。
有需要的实验场所配备符合设计规范的通风系统,管道风机需防腐,使用可燃气体场所应采用防爆风机;实验室通风系统运行正常,柜口面风速0.35-0.75 米/秒,定期进行维护、检修;屋顶风机固定无松动、无异常噪声。
a室外通风系统。
b净气型通风橱。
通风橱的配置合理,根据需要在通风橱管路上安装有毒有害气体的吸附或处理装置(如活性炭、光催化分解、水喷淋等);任何可能产生高浓度有害气体而导致个人曝露、或产生可燃、可爆炸气体或蒸汽而导致积聚的实验,都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进行实验时,可调玻璃视窗开至据台面10-15厘米,保持通风效果。
并保护操作人员胸部以上部位;不能随意渗激拆卸通风橱内挡板;玻璃视窗材料应是钢化玻璃;实验人员在通风橱进行实验时,避免将头伸入调节门内;不可将一次性手套或较轻的塑料袋等留在通风橱内,以免堵塞排风口;通风橱内放置物品应距离调节门内侧15厘米左右,以免掉落。
4.门禁监控。
重点场所(剧毒品、放射源存放点等)需安装门禁和监控设施,并有专人管理。监控不留死角,图像清晰,人员出入记录可查,建议视频记录存储时间大于1个月;停电时,电子门禁系统应是开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