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典型起落装置的组成其主要作用

典型起落装置的组成其主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18 21:02:51

㈠ 飞机主要哪些部件组成各部件作用是什么

大多数飞机都是由下面六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操纵系统和动力装置。它们各有其独特的功用。

一、机身

机身主要用来装载人员、货物、燃油、武器和机载设备,并通过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在轻型飞机和歼击机、强击机上,还常将发动机装在机身内。

二、机翼

机翼是飞机上用来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一般分为左右两个翼面。

机翼通常有平直翼、后掠翼、三角翼等。机翼前后绿都保持基本平直的称平直翼,机翼前缘和后缘都向后掠称后掠翼,机翼平面形状成三角形的称三角翼,前一种适用于低速飞机,后两种适用于高速飞机。近来先进飞机还采用了边条机翼、前掠机翼等平面形状。

左右机翼后缘各设一个副翼,飞行员利用副翼进行滚转操纵。即飞行员向左压杆时,左机翼上的副翼向上偏转,左机翼升力下降;

右机翼上的副翼下偏,右机翼升力增加,在两个机翼升力差作用下飞机向左滚转。为了降低起飞离地速度和着陆接地速度,缩短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左右机翼后缘还装有襟翼。襟翼平时处于收上位置,起飞着陆时放下。

三、尾翼

1、垂直尾翼

垂直尾翼垂直安装在机身尾部,主要功能为保持飞机的方向平衡和操纵。

通常垂直尾翼后线设有方向舵。飞行员利用方向舵进行方向操纵。当飞行员右用航时,方向舵右们,相对气流吹在垂尾上,使垂尾产生一个向左的侧力,此侧力相对于飞机重心产生一个使飞机机头有偏的力矩,从而使机头右偏。

同样,蹬左舵时,方向舵左偏,机头左偏。某些高速飞机,没有独立的方向舵。整个垂尾跟着脚蹬操纵而偏转,称为全动垂尾。

2、水平尾翼

水平尾翼水平安装在机身尾部,主要功能为保持俯仰平衡和俯仰操纵。低速飞机水平尾翼前段为水平安定面,是不可操纵的,其后缘设有升降舵,飞行员利用升降舵进行俯仰操纵。

即飞行员拉杆时,升降舵上偏,相对气流吹向水平尾翼时,水平尾翼产生附加的负升力(向下的升力),此力对飞机重心产生一个使机头上仰的力矩,从而使飞机抬头。同样飞行员推杯时升降舵下偏,飞机低头。

超音速飞机采用全动平尾,即将水平安定面与升降舵合为一体。飞行员推拉杆时整个水平尾翼都随之偏转。飞行员用全动平尾来进行俯仰操纵。其操纵原理与升降舵相同。某些高速飞机为了提高滚转性能,在左、右压杆时,左、右平尾反向偏转,以产生附加的滚转力矩,这种平尾称为差动平尾。

有些飞机的水平尾翼放在机翼前边,这种飞机叫鸭式飞机。这时放在机翼前面的水平尾翼称为鸭翼或前翼。也有一部分飞机没有水平尾翼,这种飞机称为无尾飞机。现在有些飞机还采用了三翼面的布局方法,也就是说既有机翼前面的前翼,也有机翼后面的水平尾翼。

四、起落装置

起落装置的功用是使飞机在地面或水面进行起飞、着陆、滑行和停放。着陆时还通过起落装置吸收撞击能量,改善着陆性能。

早期陆上飞机起落装置比较简单,只有三个起落架,而且在空中不能收起,飞行阻力大。现代的陆上飞机起落装置包含起落架和改善起落性能的装置两部分,且起落架在起飞后即可收起,以减少飞行阻力。改善起落性能的装置主要有起飞加速器、机轮刹车、减速伞等。水上飞机的起落架由浮筒代替机轮。

五、控制系统

飞机操纵系统是指从座舱中飞行员驾驶杆(盘)到水平尾翼、副翼、方向舵等操纵面,用来传递飞行员操纵指令,改变飞行状态的整个系统。早期的操纵系统是由拉杆、摇臂(或钢索)组成的纯机械操纵系统。现代飞机在操纵系统中采用了很多自动控制装置,因而,通常把它称为飞行控制系统。

六、动力装置

飞机动力装置是用来产生拉力(螺旋桨飞机)或推力(喷气式飞机),使飞机前进的装置。采用推力矢量的动力装置,还可用来进行机动飞行。现代的军用飞机多数为喷气式飞机。 喷气式飞机的动力装置主要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两类。

设计制造

大多数飞机是由公司制造的,目的是为客户批量生产。小型涡轮螺旋桨飞机的设计和规划过程(包括安全测试)可持续长达四年,而大型飞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此过程中,确定了飞机的目标和设计规范。首先,建筑公司使用图纸和方程、模拟、风洞测试和经验来预测飞机的行为。公司使用计算机来绘制、规划和进行飞机的初始模拟。然后在风洞中测试飞机全部或某些部分的小型模型和模型,以验证其空气动力学特性。

当设计通过这些过程时,该公司构建了数量有限的原型用于地面测试。航空管理机构的代表经常进行首飞。飞行测试继续进行,直到飞机满足所有要求。然后,国家航空管理公共机构授权该公司开始生产。

在美国,该机构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欧盟是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在加拿大,负责和授权大规模生产飞机的公共机构是加拿大运输部。

当零件或组件需要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以用于几乎任何航空航天或国防应用时,它必须符合最严格和特定的安全法规和标准。Nadcap或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承包商认证计划为航空航天工程制定了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全球要求。

运输公共机构的许可。例如,欧洲公司空客制造的飞机需要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认证才能在美国飞行,而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飞机需要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的批准才能在欧盟飞行。

为了应对机场附近城市地区空中交通增长造成的噪声污染增加,法规已导致飞机发动机的噪声降低。

业余爱好者可以自行设计和建造小型飞机。其他自制飞机可以使用预先制造的零件套件组装成基本飞机,然后必须由制造商完成。

很少有公司大规模生产飞机。然而,为一家公司生产一架飞机实际上是一个涉及数十家甚至数百家其他公司和工厂的过程,这些公司和工厂生产进入飞机的零件。例如,一家公司可以负责起落架的生产,而另一家公司则负责雷达。

此类零件的生产不限于同一个城市或国家;就大型飞机制造公司而言,此类零件可能来自世界各地

零件被送到飞机公司的主要工厂,生产线就在那里。在大型飞机的情况下,可以存在专用于飞机某些部件组装的生产线,尤其是机翼和机身。

完成后,将对飞机进行严格检查以寻找缺陷和缺陷。经检查员批准后,飞机将进行一系列飞行测试,以确保所有系统都正常工作并且飞机操作正常。通过这些测试后,飞机就可以接受“最终修饰”(内部配置、喷漆等),然后就可以为客户做好准备了。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飞机

㈡ 飞机主要哪些部件组成各部件作用是什么

一,飞机的原理飞行
飞机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当飞机飞行在空中,就会产生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飞机就是靠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
二,飞行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用
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特殊形式的飞机外,大多数飞机都由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1.
机翼——机翼的主要功用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稳定和操作作用。在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操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可使升力增大。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机、起落架和油箱等。不同用途的飞机其机翼形状、大小也各有不同。
2.
机身——机身的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将飞机的其他部件如:机翼、尾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
3.
尾翼——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动的升降舵组成,有的高速飞机将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合为一体成为全动平尾。垂直尾翼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尾翼的作用是操纵飞机俯仰和偏转,保证飞机能平稳飞行。
4.起落装置——飞机的起落架大都由减震支柱和机轮组成,作用是起飞、着陆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时支掌飞机。
5.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主要用来产生拉力和推力,使飞机前进。其次还可为飞机上的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源等。现在飞机动力装置应用较广泛的有:航空活塞式发动机加螺旋桨推进器、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除了发动机本身,动力装置还包括一系列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系统。
*飞机上除了这五个主要部分外,根据飞机操作和执行任务的需要,还装有各种仪表、通讯设备、领航设备、安全设备等其他设备。

㈢ 轮式起落架由哪些部分组成

【直升机起落装置的分类】 在陆地上使用时,直升机起落装置有轮式起落架和滑橇式起落架两种。如果要求直升机具备在 水面起降或应急着水迫降能力,一般要求有水密封机身和保证横侧稳定性的浮筒,或应急迫降浮筒。对于舰载直升机,还需装备特殊着舰装置,如拉降设备等。现详述如下:
1、轮式起落架缺棚: 和固定翼飞机相似,直升机轮式起落架由油气式减震器和橡胶充气机轮组成。优点是可以收放,有利于减小飞行阻力;地面滑行、移动方便,对起降地点有很好的适应性。缺点是结构较复杂,重量较大,容易损坏;不适合小型直升机使用。
2、滑橇式起落架: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可靠性肢搭高,不易损坏。缺点是无法收放,容易增大阻力;地面滑行、移动不便,且对起降地点适应性差;不适合大中型直升机。
3、浮筒式起落架:主要用于水上降落,可以看作滑橇式的衍生。
【直升机起落装置】是直升机上用于地面停放时支撑重量和着陆时吸收撞击能量的部件。主要作用是吸收在着陆时由于有垂直速度而带来的能量,减少着陆时撞击引起的过载,以及保证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地面共振”。此外,起落装置往往还用来使直升机具有在地面运动的能力,减少滑行时由于地面不平而产生的撞击与颠簸。
直升机起落架减展器除了具有吸收伏饥则着陆能量、减小撞击等功能以外,还需要通过减震器弹性和阻尼的配置消除“地面共振”。为了在所有使用状态减震器都能提供阻尼,消除“地面共振”的发生,直升机上普遍采用双腔式减震器。

㈣ 起落架详细资料大全

起落架是飞机下部用于起飞降落或地面(水面)滑行时支撑飞机并用于地面(水面)移动的附属档案装置。起落架是唯一一种支撑整架飞机的部件,因此它是飞机不可分缺的一部份;没有它,飞机便不能在地面移动。当飞机起飞后,可以视飞行性能而收回起落架。

基本介绍

发展历程,基本组成,综述,减震器,收放系统,机轮和刹车系统,转弯系统,布置形式,前三点式,后三点式,脚踏车式,多支点式,结构形式,桁架式起落架,梁架式起落架,混合式起落架,多轮小车式起落架,缓冲装置,起落架减震器的要求,减震器的类型,故障迫降记录, 起落架装置是飞行器重要的具有承力兼操纵性的部件,在飞行器安全起降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起落架是飞机起飞、着陆、滑跑、地面移动和停放所必需的支持系统,是飞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飞机的使用于安全。

发展历程

1903年12月17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纵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成功飞行。这就是莱特兄弟所制造的“飞行者一号”。然而在这架飞机上,并没有现代起落架的影子,而是有一对类似滑橇的装置。它用带轮子的小车在滑轨衫吵搭上靠落锤装置弹射辅助起飞,如右图所示。 在1906年上天的Santos-Dumont(山度士·杜蒙)的“飞机-14BIS”上,就有了现代起落架的样子。在采用轮式起落架以后,飞机在地面的移动、起飞前滑跑和着陆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右图所示。 然而随着飞机的逐渐成功,飞机设计质量和飞行速度不断增加.提高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飞机已经有了减震的起落架.这些起落架采用把橡皮绳绕在轴上,并把它们固定在支柱上来进行减震。此时的起落架在着陆减震方面进入了角色。 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现代飞机的起落架都要求可收放,以减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因此,起落架的结构形式也由架构式发展为支柱式和摇臂式。

基本组成

综述

为适应飞机起飞、着陆滑跑和地面滑行的需要,起落架的最下端装有带充气轮胎的机轮。为了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机轮上装有刹车或自动刹车装置。此外还包括承力支柱、减震器(常用承力支柱作为减震器外筒)、收放机构、前轮减摆器和转弯操纵机构等。承力支柱将机轮和减震器连线在机体上,并将着陆和滑行中的撞击载荷传递给机体。前轮减摆器用于消除高速滑行中前轮的摆振。前轮转弯操纵机构可以增加飞机地面转弯的灵活性。对于在雪地和冰上起落的飞机,起落架上的机轮用滑橇代替。 美国B-36轰炸机实验履带式起落架

减震器

飞机在着陆接地瞬间或在不平的跑道上高速滑跑时,与地面发生剧烈的撞击,除充气轮胎可起小部分缓冲作用外,大部分撞击能量要靠减震器吸收。现代飞机上套用最广的是油液空气减震器。当减震器受撞击压缩时,空气的作用相当于弹簧,贮存能量。而油液以极高的速度穿过小孔,吸收大量撞击能量,把它们转或拿变为热能,使飞机撞击后很快平稳下来,不致颠簸不碰昌止。

收放系统

收放系统一般以液压作为正常收放动力源,以冷气、电力作为备用动力源。一般前起落架向前收入前机身,而某些重型运输机的前起落架是侧向收起的。主起落架收放形式大致可分为沿翼展方向收放和翼弦方向收放两种。收放位置锁用来把起落架锁定在收上和放下位置,以防止起落架在飞行中自动放下和受到撞击时自动收起。对于收放系统,一般都有位置指示和警告系统。 起落架收放系统

机轮和刹车系统

机轮的主要作用是在地面支持飞机的重量,减少飞机地面运动的阻力,吸收飞机着陆和地面运动时的一部分撞击动能。主起落架上装有刹车装置,可用来缩短飞机着陆的滑跑距离,并使飞机在地面上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机轮主要由轮毂和轮胎组成。刹车装置主要有弯块式、胶囊式和圆盘式三种。套用最为广泛的是圆盘式,其主要特点是摩擦面积大,热容量大,容易维护。

转弯系统

操纵飞机在地面转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主轮单刹车或调整左右发动机的推力(拉力)使飞机转弯;而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前轮转弯机构操纵前轮偏转使飞机转弯。轻型飞机一般采用前一种方式;而中型及以上的飞机因转弯困难,大多装有前轮转弯机构。另外,有些重型飞机在转弯操纵时,主轮也会配合前轮偏转,提高飞机的转弯性能。

布置形式

前三点式

现代飞机上使用最广泛的是前三点式起落架。两个主轮保持一定间距左右对称地布置在飞机质心稍后处,前轮布置在飞机头部的下方。飞机在地面滑行和停放时,机身地板基本处于水平位置,便于旅客登机和货物装卸。重型飞机用增加机轮和支点数目的方法减低轮胎对跑道的压力,以改善飞机在前线土跑道上的起降滑行能力。 优点 (1)具有滑跑方向稳定性。当机身轴线偏离滑跑方向时,主轮摩擦力的合力将产生恢复力矩,使飞机回到原来的运动方向。侧风着陆时较安全。地面滑行时,操纵转弯较灵活。 (2) 当飞机以较大速度小迎角着陆时,主轮着陆撞击力对飞机质心产生低头力矩,减小迎角,使飞机继续沿地面滑行而不致产生“跳跃”现象,因此着陆操纵比较容易。 (3)由于前起落架远离质心,因此着陆时可以大力刹车而不致引起飞机“翻倒”,从而打打缩短着陆滑跑距离。 (4)由于飞机轴线接近水平,因此起飞滑跑阻力小,加速快,起飞距离短,而且驾驶员前视界好,乘坐舒适。 (5)喷气发动机的喷流不会直接喷向跑道,因而对跑道的影响较小。 缺点 (1)前起落架的安排较困难,尤其是对单发动机的飞机,机身前部剩余的空间很小。 (2)前起落架承受的载荷大、尺寸大、构造复杂,因而质量大。 (3)着陆滑跑时处于小迎角状态,因而不能充分利用空气阻力进行制动。在不平坦的跑道上滑行时,超越障碍(沟渠、土堆等)的能力也比较差。 (4) 前轮会产生摆振现象,因此需要有防止摆震的设备和措施,这又增加了前轮的复杂程度和重量。 尽管如此,由于现代飞机的着陆速度较大,并且保证着陆时的安全成为考虑确定起落架形式的首要决定因素,而前三点式在这方面与后三点式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因而得到最广泛的套用。

后三点式

早期在螺旋桨飞机上广泛采用后三点式起落架。其特点是两个主轮(主起落架)布置在飞机的质心之前并靠近质心,尾轮(尾支撑)远离质心布置在飞机的尾部。在停机状态时,飞机90%的质量落在主起落架上,其余的10%由尾支撑来分担。后三点起落架重量比前三点轻,但是地面转弯不够灵活,刹车过猛时飞机有“拿大顶”的危险,现代飞机已很少采用。 优点 (1)后三点式起落架整体构造比较简单,重量也较轻。 (2)在螺旋桨飞机上容易配置。螺旋桨飞机要产生大的推力桨叶就很大,这不得不迫使飞机设计安装时提高螺旋桨发动机的离地高度,而正好装有后三点式起落架的飞机停留在地面时机头抬起很高迎角很大。 (3)在飞机上易于装置尾轮。与前轮相比,尾轮结构简单,尺寸、质量都较小; (4)正常着陆时,三个机轮同时触地,这就意味着飞机在飘落(着陆过程的第四阶段)时的姿态与地面滑跑、停机时的姿态相同。也就是说,地面滑跑时具有较大的迎角,因此,可以利用较大的飞机阻力来进行减速,从而可以减小着陆时和滑跑距离。因此,早期的飞机大部分都是后三点式起落架布置形式。 缺点 (1)在大速度滑跑时,遇到前方撞击或强烈制动,容易发生倒立现象(俗称拿大顶)。因此为了防止倒立,后三点式起落架不允许强烈制动,因而使着陆后的滑跑距离有所增加。 (2)着陆速度要求高。若着陆速度过大,主轮接地的冲击力会使飞机抬头迎角增加,会引起飞机升力增大而重新离地“跳跃”现象,甚至会跳起后失速,发生事故。 (3)地面滑跑时方向稳定性差。如过在滑跑过程中,某些干扰(侧风或由于路面不平,使两边机轮的阻力不相等)使飞机相对其轴线转过一定角度,这时在支柱上形成的摩擦力将产生相对于飞机质心的力矩,它使飞机转向更大的角度。 (4)在停机、起、落滑跑时,前机身仰起,因而向下的视界不佳。 基于以上缺点,后三点式起落架的主导地位便逐渐被前三点式起落架所替代,只有一小部分小型和低速飞机仍然采用后三点式起落架。

脚踏车式

还有一种用得不多的脚踏车式起落架,它的前轮和主轮前后布置在飞机对称面内(即在机身下部),重心距前轮与主轮几乎相等。为防止转弯时倾倒,在机翼下还布置有辅助小轮。这种布置型式由于起飞时抬头困难而较少采用。 脚踏车式起落架 优点 解决了部分薄机翼飞机主起落架的收放问题。 缺点 (1)前起落架承受的载荷较大,而使尺寸、质量增大。 (2)起飞滑跑时不易离地而使起飞滑跑距离增大。为使飞机达到起飞迎角,需要依靠专门措施,例如在起飞滑跑时伸长前起落架支柱长度或缩短后起落架支柱长度。 (3)不能采用主轮刹车的方法,而必须采用转向操纵机构实现地面转弯等。 由于以上的不利因素,除非是不得以,一般不采用脚踏车起落架。目前仅有少数飞机采用这种起落架布局形式,如英国的“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等。

多支点式

这种起落架的布置形式与前三点式起落架类似,飞机的重心在主起落架之前,但其有多个主起落架支柱,一般用于大型飞机上。如美国的波音747客机、C-5A(军用运输机(起飞质量均在350吨以上)以及苏联的伊尔86客机(起飞质量206吨)。 波音777-300的起落架 采用多支点式可以使局部载荷减小,有利于受力结构布置;还能够减小机轮体积,从而减小起落架的收放空间。

结构形式

根据承受和传递载荷的方式,即结构受力形式,可将起落架分为桁架式、梁架式和混合式三种形式。

桁架式起落架

桁架式起落架由空间杆系组成的桁架结构和机轮组成。构架式起落架的主要特点是:它通过承力构架将机轮与机翼或机身相连。承力构架中的杆件及减震支柱都是相互铰接的。它们只承受轴向力(沿各自的轴线方向)而不承受弯矩。因此,这种结构的起落架构造简单,质量也较小,在过去的轻型低速飞机上用得很广泛。但由于难以收放,通常只用在速度不大的轻型飞机或直升机上。 桁架式起落架

梁架式起落架

梁式起落架通常由受力支柱、减震器、扭力臂、支撑杆系、机轮和刹车系统等组成。其主要承力构件是梁(支柱或减震支柱),根据支柱梁的支撑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支柱式、撑杆支柱式、摇臂式和外伸式等多种形式。 简单支柱式 简单支柱式起落架 支柱式起落架的主要特点是:减震器与承力支柱合而为一,机轮直接固定在减震器的活塞杆上。减震支柱上端与机翼的连线形式取决于收放要求。对收放式起落架,撑杆可兼作收放作动筒。扭矩通过扭力臂传递,亦可以通过活塞杆与减震支柱的圆筒内壁采用花键连线来传递。这种形式的起落架构造简单紧凑,易于放收,而且质量较小,是现代飞机上广泛采用的形式之一。 支柱式起落架的缺点是: (1) 质量轻,容易收放,结构简单。 (2)可以用不同的轮轴,轮叉形式来调整机轮接地点与机体,连线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和起落架的高度。 (3)由于是悬臂式,因此支柱根部弯矩较大。由于杆与筒不能直接传递扭矩,因而杆与外筒之间必须用扭力臂连线。 (4)机轮通过轮轴与减震器支柱直接连线,减震器不能很好的吸收前方来的撞击。 (5)减震支柱本身是一个承受弯矩的构件,因此密封性较差,减震器内灌充的气体压力受到限制,使减震器行程增大,整个支柱较长,质量增加,并且在伸缩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滞。 撑杆支柱式 撑杆支柱式起落架 主要构件是减震支柱、扭力臂、机轮、收放作动筒和斜撑杆,与简单支柱式不同的是多了一个或几个斜撑杆。在收放时,撑杆可以作为起落架的收放连杆,有时撑杆本身就是收放作动筒。 当受到来自正面水平撞击,减震支柱不能很好地其减震作用,在着陆时,支柱必须承受弯矩,减震支柱的密封装置易受磨损。 摇臂式 摇臂式起落架 摇臂式起落架主要是在支柱下端安有一个摇臂,摇臂的一端支柱和减震器相连,另一端与机轮相连,这种结构多用于前起落架。 摇臂改变了起落架的受力状态和承受迎面撞击的性能,提高了再跑道上的适应性,降低了起落架的高度。构造和工艺比较复杂,质量大,机轮离支柱轴线较远,附加弯矩较大,收藏空间大。 外伸式 外审式起落架 外伸式起落架由外伸支柱、减震器、收放机构、收放作动筒、垂直支柱和机轮等组成。为了增加了轮距,将起落架向外伸出,收起时则收藏于机身内。 由于斜撑杆式的支柱受有很大弯矩,收放机构比较复杂,因此支柱和收放机构质量大。

混合式起落架

混合式起落架由支柱、多根斜撑杆和横梁等构件组成,撑杆铰接在机体结构上,是桁架式和梁架式的混合结构。支柱承受剪下、压缩、弯矩和扭矩等多种载荷,撑杆只承受轴向载荷,撑杆两端固定在支柱和横梁上,既能承受轴向力,又能承受弯矩,因此大大提高了支柱的刚度,避免了摆振现象的发生。 混合式起落架

多轮小车式起落架

多轮式起落架由车架、减震支柱、拉杆、阻尼器、轮架和及轮组等组成,一般用于质量大的运输机和客机上,采用多个尺寸小的机轮取代单个大几轮,提高了飞机的漂浮性,减小了收藏空间,在一个轮胎损坏时保证了飞机的安全。 多轮小车式起落架

缓冲装置

飞机在着陆和起飞时,地面要对飞机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和颠簸振动,对飞机的结构和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飞机上常采用缓冲装置来减小冲击和振动载荷,并吸收撞击能量。减震器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冲击能量,使传到机体上结构上的冲击载荷步超过允许值,在吸收能量过程中,减震器通过来回振荡,把吸收的能量变成热能耗散掉。

起落架减震器的要求

满足飞机机构设计要求 (1)强度,刚度要求; (2)疲劳,耐久性要求;(3) 损伤容限;(4)维修性要求;(5)适航性要求;(6)合理选材;(7) 工艺要求;(8) 经济性要求;(9)重量要求 ;(10)防雷击要求 ;(11)抗腐蚀要求。 满足起落架的功能要求 (1)在压缩行程(正行程)中,减震装置所承受的载荷,应随压缩量的增大而增大。 (2)减震装置在吸收的过程中,应尽量产生较大的变形来吸收撞击能量,以减小机体受到的撞击力,并且有较好的热耗作用。 (3)在伸展行程(反行程)中,减震器应把吸收的大部分能量转化成热能耗散掉。 (4)减震装置要有连续接受撞击的能力。

减震器的类型

减震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固体减震器,如橡胶减震器、弹簧减震器、摩擦块减震器等;二是气体、液体或气液混合减震器。固体减震器效率低,能量耗散能力较小,常用于低速或轻型小飞机的不可收放起落架。油气减震器效率高,常用于高速,大型飞机上。全油式减震器结构紧凑,尺寸小,效率可达75%~90%,但压力过大,密封困难,温度变化对其影响大,目前只有少数飞机使用。 弹簧式减震器 利用弹簧变形吸收能量,在减震器内筒上加装摩擦垫圈,以增大热耗作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橡皮减震器 利用橡皮的弹性变形吸收撞击能量,并利用橡皮伸缩来消耗能量,飞机会产生较强的颠簸跳动,只有用于一些减震要求不高的飞机上。 油液弹簧式减震器 在起落架伸展和压缩的过程中,油液被迫高速流过小孔产生剧烈摩擦来耗散能量,在压缩过程中,弹簧变形吸收能量,伸展过程中,将积蓄的能量释放出。 油气式减震器 利用气体的压缩变形来吸收能量,并利用液体高速流过小孔时的摩擦来消耗能量。质量较轻且体积较小,吸能效率较高,是现代飞机上套用最广的减震器形式。 全油式减震器 它主要是利用液体在高压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来吸收能量,利用液体高速流过小孔时的摩擦来消耗能量,这种减震器体积小,密封非常重要,一般用于军用飞机和高速重型飞机上。

故障迫降记录

1998年9月10日,中国东方航空一架MD-11型客机因前起落架无法展开,被迫在上海虹桥机场迫降。事后此事件被改编成一部纪实电影《紧急迫降》。 中国东方航空迫降现场 2005年9月21日,美国捷蓝航空一架空客A320型客机因前起落架无法收回机腹内,起落架扭曲90度。被迫在洛杉矶国际机场迫降。 2007年3月13日,全日空一架庞巴迪DHC8-Q400型客机因前起落架无法展开,被迫在高知机场迫降。迫降时未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 2007年4月9日,印度航空一架空客A310“空中皇宫”客机从中国上海飞往印度新德里客机因前起落架无法展开,被迫在新德里国际机场迫降。机上所有人员安然无恙。但是机场的两条主要跑道因此受阻,造成大量航班延误。 2009年2月28日,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航空一架SAAB2000型客机因前起落架无法展开,被迫在蒂米什瓦拉机场迫降。机上所有人员安然无恙。 前起落架正常但缺右侧主起落架的“瘸腿” 2010年1月10日,在美国新泽西纽瓦克国际机场,一架美国联邦航空公司的客机在准备降落时发现右侧主起落架出了故障,无法放下,经过几次失败的尝试后只好迫降,无人员伤亡。

㈤ 飞机的翅膀叫什么名字

飞机的翅膀叫机翼。

翼主要是指飞行动物的翅膀,但是飞机是由人类制造出来的飞行器械,而且飞机的翅膀发生的作用与飞行动翅膀的作用是不同的,为了区别这两种不同我们把飞行动物的叫做翅膀把飞机的叫做机翼。

机翼是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与尾翼一起形成良好的稳定性与操纵性。另外可以在机翼内部装载弹药、设备和油箱,在机翼上可以安装起落架、发动机、悬挂导弹、副油箱以及其他外挂设备。

飞机的各部位名称

1、机翼

机翼—主要功用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稳定渣缓闷和操作作用。

在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操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可使升力增大。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机、起落架和油箱等。

2、机身

机身—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将飞机的其他部件如:机翼、尾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

3、尾翼

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动的升降舵组成,有的高速飞机将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合为一体成为哪培全动平尾。垂直尾翼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尾翼的作用是操纵飞机俯仰和偏转,保证飞机能平稳飞行。

4、起落装置

起落装置—飞机的起落架大都由如弯减震支柱和机轮组成,作用是起飞、着陆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时支撑飞机。

5、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主要用来产生拉力和推力,使飞机前进。其次还可为飞机上的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等。



㈥ 谁能跟我讲解飞机上的各部件作用

超轻型飞机-蟋蟀
蟋蟀的原型机(注册号F-WTXJ)装有两台137cc的单缸二冲程Rowena6507J发动机,单台重6.5公斤,输出功率9马力。作为当时最小的双引擎飞机,蟋蟀的载重比是最高的,有效载荷达空重的1.7倍!由于特殊的设计使得整架飞机的拆装只要5分钟,其极小的尺寸和重量也便于运输。
蟋蟀的首飞是在1973年7月19日,是由有12000小时飞行经验的68岁老飞行员Robert Buisson试飞的,在15天的时间里共试飞了13个小时,动作包括了横滚、急上升转弯、半滚倒转、倒飞等特技动作!试飞中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20公里/小时。试飞得出飞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飞行员不需要特殊的技术就可以驾驶。难得的是蟋蟀操纵起来象一架单发飞机,它的单发飞行性能特别棒,这主要得益于发动机装配很一致、座舱盖巧妙的避开了螺旋桨的滑流,而且尾翼的设计使得单发停车时不会带来危险的操纵问题(众所周知,双发飞机单发停车后的横侧操纵很麻烦)。当把一台发动机的油门收到最后,手脚松开杆舵,蟋蟀只会缓慢的进入柔和的转弯。
以下是蟋蟀的一些详细资料:
类型:
双发单座微型飞机,最大使用载荷+10g,-5g
机翼:
悬臂式矩形下单翼,翼型相对厚度21.7%(按弦长48厘米算,最大厚度在10.4厘米),机翼上反角4度,翼根安装角1度,翼尖-30秒,无后掠角。机翼为单梁盒型结构,主梁是两块缘条铆接在一块腹板上,均为AU4G铝制作,梁沿翼展方向带一定的扭转角,一端是类似滑翔机上的“叉舌”,用来和机身快速连接(只需2分钟)。翼肋是由Klegecell(一种聚胺酯泡沫塑料)切割而成,总共70块。蒙皮是单块的AU4G铝板,前缘是预成型的(直接蒙是很困难的),之后被粘接到翼肋和梁上。每块机翼的两端各是一个铝翼肋。在机翼的后缘连接了两块全展长的襟副翼(用作襟翼时上偏5度,下偏30度;用作副翼时上偏8度下偏5度),为无梁硬壳式结构,每块有4个金属翼肋(两端和两个连接处各一个),全展长填充了20%弦长的Klegecell泡沫塑料,每块襟副翼在根部都有一个球型连接用来和操纵系统相接。除了带翼尖副油箱的改型有一根铝输油管贯穿翼盒外,没有操纵刚索或连杆通过。
尾翼:
悬臂式T型尾翼,包括一块带后掠角的垂尾和一块平直矩形 全动平尾,结构都类似机翼结构,没有调整片;平尾是硬式连杆操纵,而方向舵则是软式刚索操纵。平尾的载荷感觉由一根弹簧绳提供。
机身:
简单的全金属盒型结构,分前后两段,后段的截面呈倒三角形,前段则是矩形,前后两段通过四个角片连接在一起;机身中粘接有Klegecell泡沫塑料的加强隔框;AU4G的骨架在机翼、起落架、尾翼、发动机支杆等连接处都有接头。
起落架:
不可收放的前三点式,前轮装在一个弹簧减震器上,并且与方向舵操纵系统相连。主轮装在玻璃钢制的悬臂式支柱上。主轮尺寸为210-70,前轮为200-50,刹车为炭片盘式。三个轮子都装有整流罩(原型机没有)。
动力装置:(适用MC-12)
两台单缸二冲程活塞发动机,单台排量120cc,最大输出功率12hp/5300rpm,重量9公斤,驱动一副双叶螺旋桨,薄膜式化油器准许飞机倒飞;油箱装在机身中。后来的改型装有各类发动机,甚至喷气发动机!
座舱:
巨大的透明座舱盖向右打开,左座舱壁上有通风口,没有加温装置。
尺寸:
翼展(有或没有副油箱): 4.90米
翼弦(包括襟副翼,等长): 0.63米
翼弦(不包括襟副翼,等长): 0.48米
机翼总面积: 3.10平方米
展弦比: 7.75
机长: 3.91米
机高: 1.20米
平尾展长: 1.55 米
主轮距: 1.10 米
前主轮距: 1.15 米
螺旋桨直径: 0.75米
螺旋桨中心距: 0.95米
座舱
长: 1.30米
最大宽度: 0.55米
最大高度: 0.82米
重量:
空重: 75公斤
最大起飞着陆重量: 180公斤
主油箱载油量: 20公升
副油箱载油量: 24公升
最大翼载: 58.1公斤/平方米
最大功载: 10.06公斤/千瓦
性能:
最大允许速度: 293公里/小时
最大平飞速度: 220公里/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75%功率): 195公里/小时
失速速度:
襟翼放下: 77公里/小时
襟翼收上: 93公里/小时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 336米/分钟
单发海平面最大爬升率: 80米/分钟
升限: 4600米
起飞滑跑距离: 170米

㈦ 遥控飞机主要组成部分在飞行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遥控飞机的飞行原理是根据空气动力学来设计的,在设计的时候要遵守这三个守恒定律.质量守恒是只有在气体的速度高至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时此定律才会失效。动量守恒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可得。能量守恒在不考虑粘性时,即机械能守恒;在必须考虑粘性的情况下,即机械能和热能的守恒。这样方可保证飞机在空中能保持不下落的状态,大多数遥控飞机都是由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五个主要部分组成.这五个部分在飞行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1. 机翼—机翼的主要功用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稳定和操作作用。在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操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可使升力增大。不同用途的飞机其机翼形状、大小也各有不同。 2. 机身—机身的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将飞机的其他部件如:机翼、尾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 3. 尾翼—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动的升降舵组成,垂直尾翼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尾翼的作用是操纵飞机俯仰和偏转,保证飞机能平稳飞行。 4.起落装置—飞机的起落架大都由减震支柱和机轮组成,作用是起飞、着陆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时支撑飞机。 5.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主要用来产生拉力和推力,使飞机前进。

㈧ 民航客机起落装置大多都是可收放式的对吗

飞机起落架系统简介;起落架是飞机的重要部件,用来保证飞机在地面灵活运;后三点式起落架具有以下优点:(1)在飞机上易于装;时的姿态与地面滑跑、停机时的姿态相同;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点:(1)在大速度滑跑时,遇;(3)在起飞、降落滑跑时是不稳定的;前三点式起落架的主要优点有:1)着陆简单,安全可靠;接地时,作用在主轮的撞击力使迎角急剧减小,因而不;2)前起落架。
起落架是飞机的重要部件,用来保证飞机在地面灵活运动,减小飞机着陆撞击与颠簸,滑行刹车减速;收上起落架减小飞行阻力,放下支持飞机。本文将简要介绍现代民用飞机起落架的组成及工作。 一、起落架的作用 起落架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用于支撑飞机重力,承受相应载荷的装置。概括起来,起落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 1、承受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的重力; 2、承受、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与地面运动时的撞击和颠簸能量;3、滑跑与滑行时的制动;4、滑跑与滑行时操纵飞机。二、起落架的配置形式 起落架的布置形式是指飞机起落架支柱(支点)的数目和其相对于飞机重心的布置特点。目前,飞机上通常采用四种起落架形式: 1、后三点式:这种起落架有一个尾支柱和两个主起落架。并且飞机的重心在主起落架之后。后三点式起落架的结构简单,适合于低速飞机,因此在四十年代中叶以前曾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这种形式的起落架主要应用于装有活塞式发动机的轻型、超轻型低速飞机上。

阅读全文

与典型起落装置的组成其主要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关于骨科什么仪器检查最好 浏览:286
水流量标准装置设计 浏览:335
轴承怎么挑选视频 浏览:115
凝汽器冷却装置的作用 浏览:637
报停暖气关几个阀门 浏览:89
开家小型面馆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837
射精阀门受损是什么症状 浏览:673
阀门硬密封用什么符号表示 浏览:212
cnc宝龙机床攻牙加什么 浏览:685
卖炸鸡汉堡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683
砼打磨电动工具 浏览:671
实验室氨气装置 浏览:247
上海电动工具有 浏览:864
把脸部螨虫吸出来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816
摩托车前轮轴承更换要多少钱 浏览:974
工业管道阀门安装标准 浏览:472
氟利昂制冷机组带弹簧的叫什么 浏览:169
外租区域怎么单独收制冷费 浏览:61
电动工具充电机 浏览:789
五金机电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 浏览: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