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小丽实验中的错误是:①______;②______.(2)
(1)由图一知,视抄线未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
(2)由图2知,甲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图象.乙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图象.
此实验要探究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所以还需要用到秒表;
(3)要缩短实验所用的时间,可以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
(4)①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②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
水的沸点低于100℃,可能是由于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而造成的;
移走酒精灯,水将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
③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
故答案为:(1)①温度计碰到容器底;②读数时,视线没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甲;秒表;(3)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4)①图象如上;②98;保持不变;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停止;吸;③将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
② 上课时,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某个小组的实验装置及读数方法如图1:(1)如图1,他们实验中的错误是_
(1)如图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有两处: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二内是读数的方法是错误的,容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2)对水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沸腾时,气泡不断上升,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迅速到达液面破裂.所以乙是水沸腾前的情况,甲是沸腾后的情况;
(3)①由统计数据知,在第6min水温比前后温度都低,所以此数值错误,应该也是98℃;
②水保持沸腾的条件是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该液体的沸点;
③依次找出不同时间对应的温度点,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甲;
(3)①6;98℃;②吸;保持不变;沸点;③见上图;(4)水的质量大(或水的初温太低).
③ 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1)如图所示,他所组装的实验装置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______
(1)此图中的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底部.
(2)先描点,再连线,具体结果见答案内.
(3)要缩短沸腾容前的加热时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加热的水量不要太多、水的初温不要太低、烧杯上要盖纸板等等.
(4)沸腾时,大量的水转化为水蒸气,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上升的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不断汇集过来,所以气泡是越来越大.如果是还未沸腾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水,水蒸气反而会液化成水,气泡会不断变小.
故本题答案为:
(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
(2)
(3)①水太多;②水的初温过低;
(4)a
④ 观察如图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处于甲图所示状态时,
吸气过程复:吸气时,膈肌与制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甲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中乙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
A、甲图表示呼气,比较人的气管、肺泡、和外界气压的大小为:肺泡>气管>外界,不符合题意;
B、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C、当处于乙图吸气时,胁间外肌收缩,膈肌也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不符合题意;
D、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出或吸入肺的气体总量.它与肺容量相比,能更全面地反映肺通气功能.呼吸深度越大,肺的通气量就越大,呼吸深度越小,肺的通气量就越小.所以增加肺的通气量,最有效的办法是加深呼吸.符合题意.
故选D
⑤ 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温度的方法如图甲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①_
(1)①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瓶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内容器底或容器壁,只容有这样才能够测出液体的真实温度;
②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测出液体的温度.所以甲图中出现了: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没有正视读数.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秒表;
(3)由乙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此时的读数为94℃;
(4)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判断第12min的温度95℃是不正确的;
(5)沸腾前的现象:产生少量的气泡,上升,变小.水在沸腾过程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最后破裂.所以丙图中先后顺序为:BDAC.
故答案为:
(1)①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②没有正视读数;
(2)秒表;
(3)94;
(4)95;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5)BDAC.
⑥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1)中装置小明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______.(2)为了节约
(1)温度抄计在使用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 故答案为: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了. (2)适当减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温,都可以减少水的加热时间. 故答案为:减小水的质量;用热水进行实验. (3)a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c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液体中. 故答案为:b. (4)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A是沸腾时的情景.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景. 故答案为:A. (5)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故答案为: ![]() (6)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要沸腾首先要吸热升温达到沸点. 故答案为:吸热;温度达到沸点. |
⑦ 如下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图①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______.(2)为了节
(1)由图①知,来温度计的玻璃源泡碰到了烧杯底,这样测量结果不准确;
(2)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减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等措施;
(3)图②中,ac温度计的玻璃泡都未保留在水中,不正确,b正确;
(4)图③中,B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
(5);
(6)水沸腾的特点是:①温度到达沸点;②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烧杯杯底接触了;
(2)给烧杯加个盖(或适当的减少水量等);
(3)b;
(4)B;
(5)见上图;
(6)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⑧ 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小丽在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指出这两处错误
(1)如图,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读数时,眼睛俯视温度计示数,会使测量值偏大.
(2)体温计的量程在35℃~42℃,家用寒暑表的量程是-30℃~50℃,实验用温度计的量程为-10℃~11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应选择实验用温度计;故选B;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3)(a)图,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是水沸腾过程.(b)图,气泡上升时过程中不断变小,是水沸腾前的过程.
(4)实验中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要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
(5)描出时间和温度对应点(0,90)(2,92)(3,94)(4,96)(5,98)(6,98)(7,98)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
(6)由图象知,水在沸腾时,保持98℃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7)造成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水的初温太低,加热时烧杯没有加盖造成了热量的散失等.
故答案为:(1)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眼睛俯视温度计示数;(2)B;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3)a;(4)秒表;(5)如上图;(6)98;不变;小于;(7)水量太多;水的初温太低.
⑨ 请观察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操作中是 否存在错误。若有,请指出并改正。 (1)滴加溶液
(1)试管倾斜,胶头滴管插入试管内部;应竖直试管,胶头滴管不专伸入试管内 (2)没有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属管内液体体积超过了试管容积的 ![]() (3)冷凝管进水口和出水口颠倒了;应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4)玻璃棒下端没靠在三层滤纸处而是放在滤纸的上方;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处 |
⑩ 认真观察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这是一个用来证明植物体______作用的实验装置.(2)这个实验装置
(1)在阳光下来植物的蒸腾作用源比较旺盛,会在②塑料袋内出现许多小水珠,因此这个装置可用来证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 (2)由于塑料袋把花盆也包在里面了,花盆中的土壤内的水分也会蒸发到塑料袋内,分不清塑料袋内的小水珠是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还是土壤水分的蒸发.若要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应把塑料袋应扎在花盆以上的植物茎上,以免土壤水分的蒸发进入塑料袋内. (3)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的表面有透光不透水的角质层,因此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上的气孔来进行的. (4)植物在蒸腾作用过程中,水变为水蒸气时需要吸收热能,因此,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特别是高大的植物,假如没有蒸腾作用,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过程便不能产生,植株较高部分也无法获得水分,因此蒸腾作用促进根对土壤中水分的吸收. (5)蒸腾作用通过叶片上的气孔 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从而对当地的气候有调节作用. 故答案为: (1)蒸腾; (2)塑料袋应扎在花盆以上的植物茎上; (3)气孔; (4)降低;水分; (5)增加降雨量(减轻干旱);调节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