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氧化碳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1)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向玻璃管中通入
开始时,先向玻璃管中通入CO,目的是排尽试管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事故。
实验结束后,还要继续通入CO,目的是防止生成的热的铁与空气接触,又被氧化。
实验过程中,要将尾气点燃,以免CO污染空气。
⑵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图甲中,A叶片割断主叶脉,导管被切断,这样A叶片的前端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因此,A叶片割断处的前端和后端部分就形成以水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B叶片和C叶片,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是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C叶片和D叶片,唯一不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是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水、光、二氧化碳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D装置中叶片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导致D装置中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因此D装置弯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向左(填写向左、向右或者不动).
图乙中,曲线Ⅰ主要在6~18点有光时进行,因此曲线Ⅰ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0~24点都能进行,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D装置内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图乙中的曲线Ⅱ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
(4)B装置中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一段时间后,抽取B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水;光;二氧化碳
(3)向左;Ⅱ
(4)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⑶ 某兴趣小组根据金属镁与C02的反应,推测金属钠也能与C02发生反应,因此他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钠与C0
(1)制取气体的装置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是利用的启普发生器原理分析选择装置;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杂质,通入金属钠的玻璃管前需要除去,B装置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C装置再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Ⅲ;饱和NaHCO3;
(2)避免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影响探究二氧化碳和钠反应的产物分析,需要先把装置中空气排出,打开Ⅲ的导气管活塞,先通一会CO2气,使装置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后再点燃酒精喷灯,
故答案为:打开Ⅲ的导气管活塞,先通一会CO2气;
(3)装置D中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钠和碳,氧化钠和继续通入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生成产物可能为碳酸钠,
故答案为:b;
(4)若D玻璃管中残留的固体是纯净物,则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