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漏氯吸收装置、漏氯吸收塔、泄氯吸收装置、泄氯吸收塔、液氯吸收塔、液氯吸收装置哪里有生产厂家
能说的这么全,看来你对这套装置已经是很有研究了,生产吸收塔的厂家在中国有几十家,在华南地区有十多家,代理商就数不胜数了,我是朝阳自来水公司的,我们公司在七八年前装了两台是深圳华泉拓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去年新建了两个水厂也是用他们公司的,使用的不错才继续用他们的,希望我的推荐对你有所帮助。他们公司有个姓温的销售工程师,你可以找他。
2. 关于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尾气吸收装置!
氯与碱反应速度不快,所以不用倒扣漏斗.
与碱液或水反应速度快的必须用倒扣漏斗,比如HCL
3. 漏氯吸收装置 原理是什么
工作原理 当氯库房中发生氯气泄漏时,安装在氯库房内的探头检测到氯气内浓度超标容,设备自动启动,风机将氯库房内的含氯混合气体通过地沟抽送到反应吸收塔,吸收塔内气液两相之间发生传质反应,氯气被吸收液吸收,反应后的液体又流回储液再生箱,经过再生后吸收液又可与氯气反应,循环使用,吸收液无需更换。被吸收后的气体通过专业的布风器送回氯库房中,形成循环布风系统,达到环保、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
4. 漏氯吸收装置的吸收机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漏氯吸收装置,主要吸收机理有两种:
1、利用碱性溶液吸收氯气,属于中和性,反应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
从以上反应式可以看出:由于吸收氯气之后的碱液生成盐类结晶无法再生,堵塞吸收塔喷淋管喷头和填料,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吸收液中氢氧化钠浓度逐渐降低,吸收能力逐渐下降,一次性吸收氯气量有限。
2、利用亚铁盐溶液吸收氯气,属于氧化还原性,反应式为:
吸收(氧化)反应:2Fe2++Cl2=2Fe3+ +2Cl-
再生(还原)反应:2Fe3++Fe=3Fe2+
从以上反应式可以看出:亚铁盐的吸收和再生是同步进行的,一次性可以吸收大量的氯气,远远大于额定的吸收能力(从以上反应式中可以看出原因所在),不需要更换吸收液,也不会产生结晶,但一次性吸收氯气的量也不会无限额的,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吸收的氯气生成三价铁盐(Fe3+)再通过还原反应生成二价铁盐(Fe2+)贮存在再生箱中,再生箱的空间和再生剂是有限的,当装置吸收大量氯气时,只需回收部分吸收液,添加再生剂即可。碱中和型是二十世纪初期对于氯碱工业内氯气泄漏事故而开发的一种传统技术产品,由于吸收氯气之后的吸收液无法再生使用、后续维护量大、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现逐步被氧化还原型漏氯吸收装置所取代。
5. 漏氯吸收装置的选型参数
1、吸收能力是否考虑氯气的吸收速度与气体中氯气的浓度成正比因素。
吸收能力是衡量一套装置性能好坏的重要参数,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氯气的量,它是反映装置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的综合参数。现在市面上销售的产品标明吸收量多少公斤,这个参数是生产厂家在产品出厂时通过试验得出的结果,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装置在常温、常压下、进风口气体中氯气的浓度达到100%时,一个小时内能够吸收氯气的量,当气体中氯气的浓度发生变化时,那么吸收等量的氯气所需的时间就会延长。
2、吸收塔是否选择单塔多层大塔径的结构。
漏氯吸收装置属于化工填料塔的范畴,空塔流速一般都在2~3米/秒。有的片面追求大风量,会造成吸收塔内传质状况恶化,吸收能力下降,甚至会产生液泛。风量过小,吸收时间就长。吸收装置的常见塔体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塔多层(多塔并联),另一种是双塔串连,由于双塔串连塔径小、弯头多、风阻大、系统通过的气量小等缺点,已逐步被单塔多层结构的塔体结构所替代。各种类型装置选用的均是离心式风机,由于该类风机全压低,若系统阻力大,风量就小,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吸收完泄漏的氯气,就应选择吸收塔径较大且设计合理的装置。
3、风量是否满足气体循环次数要求及考虑氯库房体积因素。
氯库房内混合气体与漏氯吸收装置构成一个闭路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气体的循环次数会影响到氯气的吸收效果:在《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 2009中规定:漏氯吸收装置风机风量要满足气体循环次数8-12次/小时,并以此作为设计装置的重要参数。氯气的泄漏是由于氯气钢瓶、管道突然爆裂,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并在地面进行沉积,同时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等特点。要求漏氯吸收装置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氯气的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内。漏氯吸收装置的循环次数在设计上应大于12次/时。因此在选择漏氯吸收装置时,氯库房的大小(由此决定了循环风量)是选择漏氯吸收装置类型的关键因素。以塔径为1300mm的漏氯吸收装置为例,同类型装置对应的氯库房容积及循环风量对应关系如下(表一):
(表一) 序号 型号 系统风量(m3/hr) 适用氯库房体积(m3) 1 500型(单塔) 5465 50~250 2 1000型(单塔) 9580 250~500 3 准2000型(单塔) 12300 500~700 4 2000型(双塔并联) 19160 700~1200 5 3000型(双塔并联) 24600 1200~1800 6 4000型(三塔并联) 28740 1800~2500 7 5000型(三塔并联) 36900 2500~3200 表格中的各参数为氯库房结构较为简单的选型建议,若氯库房结构较为复杂(如在线氯瓶区与空、满瓶堆放间分隔放置或氯库房为双层结构等)的情况下,则根据氯库房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配置。
4、布风系统设计是否合理。
布风系统是“高效”的代名词,是漏氯吸收装置专业度的体现,是氯库房气体循环次数达到8~12次/小时的重要保障之一。以往漏氯吸收装置的布风由简单的吸风管和送风管来完成氯库房内气体的循环,易产生气流死角,影响吸收效率。而布风系统的出现使得漏氯吸收装置具有更高的吸收效率,可以很大程度的缩短泄氯事故的处理时间。布风系统由吸风系统和送风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吸风系统采用面源吸风的方式,在氯库房氯瓶区形成一个整体的负压区,使氯库房内产生含氯混合气体的单向循环系统,促进泄氯吸收系统对氯气的有效吸收;而送风系统采用空间立体布风的方式,对氯库房氯气混合气体产生推动力,使混合气体平稳流动,便于吸收,避免在氯库房出现气流死角的现象。
6. 漏氯吸收装置的介绍
漏氯吸收装置,又称泄氯吸收装置、漏氯中和装置、氯气吸收装置。是一种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时的安全应急设备,可以对泄漏氯气进行吸收处理。
7. 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原理药剂进水怎么办还能用吗
因为氯气是有毒气体,并且在水中会反应生成别的物质(次氯酸和盐酸,均为有害物质),并且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不高,因此会溢出。所以最好用氢氧化钠等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稳定无毒物质的溶液来吸收氯气
8. 实验室制氯气装置图
9. 全自动泄氯吸收装置氢氧化钠的密度
全自动泄氯吸收装置氢氧化钠的密度:氢氧化钠密度:2.13g/cm 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无机化合物,化学式NaOH,也称苛性钠、烧碱、固碱、火碱、苛性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