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的注意事项
其实没啥重要的,考试时候考点在于排水集气(因为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中间浓硫酸除个水,最后尾气气球收了,发生装置固液加热(同氯气)。
2.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的制备方法求装置图收集方法注意事项等
利用铜和硝酸的反应,一氧化氮的话就用排水法,顺便可以除掉二氧化氮的杂质,二氧化氮的话就用长进短出的收集瓶,要接一个尾气处理装置,收集装置利用的就是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还有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
3. 用稀硝酸和铜片制一氧化氮 方法和装置
铜与稀硝酸反应,由于产生的无色一氧化氮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从而无法判断出铜与稀硝酸到底是生成一氧化氮还是二氧化氮,为此,笔者对该实验作了以下设计:
方案
1 仪器及药品
U形管、长颈漏斗、圆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单孔2个双孔一个)、止水夹、橡皮管、活塞(直形)、铜丝(绕成螺旋状)、稀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按图1组装好仪器,先从长颈漏斗往U形管中装入稀硝酸至与橡皮塞下端齐平(铜丝浸没在稀硝酸中),并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微热U形管(靠铜丝一端) ,待U形管中产生均匀气泡后即移开酒精灯,片刻后U形管中的液体因气体产生而被压向另一端,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最终使U形管中的液体与铜丝相分离,U形管中的无色气体即为一氧化氮,此时打开活塞使气体进入圆底烧瓶中,可看到圆底烧瓶中充满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U形管中因气体进入圆底烧瓶中压力减小液体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若关闭活塞则U形管中的液体又会被压向另一端,如此连续几次,待烧瓶中的氧气消耗得差不多时,打开止水夹,然后手捂住烧瓶,片刻后放开,则圆底烧瓶中可形成喷泉。
4. 求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的方法及收集,要装置。
原理: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收集:只能用排水法,因为一氧化氮会和氧气反应,2NO+O2==2NO2,而二氧化氮可以和水反应得到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
装置:制取装置和制氢气一样,收集用排水法。
(4)制取一氧化氮装置中水的作用扩展阅读:
在J型管的橡皮塞上固定一片宽约l厘米、长约3厘米的铜片,J型管中装入稀硝酸至橡皮塞的导管中。收集气体用的针筒通过橡皮管与J型管相连。
连接装置后打开止水夹,另取一支针筒在橡皮管处将管内剩余的空气抽尽。用酒精灯在J型管左侧微热,反应产生的NO无色气体即进入收集用的针筒内。若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反应产生的气体便将酸液压向J型管右侧。铜片与酸液分离,反应即停止。
利用此装置可做如下NO气体的性质实验:用一支针筒收集氧气后慢慢注入收集有NO气体的针筒内,即有红棕色的NO。
气体生成:然后用另一针筒吸取蒸馏水后,慢慢注入。红棕色褪去即有硝酸生成;此时如注入紫色石蕊试剂。溶液显红色。
5. 一氧化氮实验室制取方法和化学方程式
原理: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收集:只能用排水法,因为一氧化氮会和氧气反应,2NO+O2==2NO2,而二氧化氮可以和水回反应得到一答氧化氮,3NO2+H2O==2HNO3+NO
装置:制取装置和制氢气一样,收集用排水法
这里有一题是制取一氧化氮的
http://resource.ahe.cn/statics/tbfd/gzpdx/gkzt/CHEMISTRY/CHEMISTRY09/d7.htm
浓度要求不是很严格,因为即使是浓硝酸,得到的二氧化氮也会和水反应得到一氧化氮
实验室就用这个方法,没有别的了
6. 一氧化氮的制备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一氧化氮气体发生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扩散式混合器,扩散式混回合器分别与液氨处答理单元、空气处理单元和氨氧化炉相连接,液氨处理单元由依次相连接的液氨罐、水浴蒸发器和气体质量计量控制器A组成,空气处理单元由依次相连接的空压机、布袋除尘器、气体质量计量控制器B和电加热器构成,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A和电加热器分别与扩散式混合器相连接。分别经液氨处理单元和空气处理单元得到的氨气和空气,在扩散式混合器内充分混合,于氨氧化炉内发生燃氨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本发明装置,适用于化工、环保和医药等行业,保证这些行业在进行某些试验时,对一氧化氮气体的需求。
7. 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用铜和稀硝酸来制备:在实验室中,通常用铜和稀硝酸反应来制备一氧化氮。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这种制备的一氧化氮可能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氮和少量氮气。在硝酸浓度和反应温度较低时,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氮气也较低。如用铜和稀硝酸在其凝固点之上进行反应,以维持溶液不凝固,反应生成的气体几乎为纯的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