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八年级上册引言物理实验题答案(3和5页全部)急急急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试题一、改正下列错误,写出正确结果。(本题20分,每小题4分)(1)0.01082的有效数字为5位;(2)1.80?104 g=0.18?105 g;(3)用最小分度值为1?的测角仪,测得某角度刚好为60?整,则测量结果表示为:60??1?;(4)P=3169?200 kg;(5)h=27.3?104?2000 km。二、试用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出下列结果,式中有效数字下面加横线表示为估读值。(本题10分,每小题2分)(1) (2) (3) (4) (5) 三、指出测量下列各物理量时,所选用的仪器与其最小分度值是多少?(本题10分,每小题2分)(1)63.74 cm; (2)0.302 cm; (3)0.0100 cm ; (4)12.6 s ; (5)0.2030 s; 四、用仪器误差限为?0.004 mm的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球的直径,在不同方向测得以下数据,请进行数据处理并写出测量结果。(本题20分) 次数 1 2 3 4 5 D(mm) 11.932 11.913 11.922 11.918 11.930 五、求出下列函数的标准不确定度表达式,已知x,y,z的不确定度分别为?x,?y,?z,k、m、n为常数。(每小题5分,共20分)(1)W=x-y; (2)W= ; (3)W= (4)w=sinx 六、经测量,金属环的内径D1=2.880?0.004 cm,外径D2=3.600?0.004 cm,厚度为2.575?0.004 cm,求金属环体积V的不确定度及相对不确定度。(本题20分) 物理实验考试试卷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1 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电位差计”实验中,用滑线电位差计测1#电池的电动势。二. 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指什么?它在单次测量中,有什么意义?三. “牛顿环”实验中,图案中央有可能是暗斑,有可能是明斑,为什么?四.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已知钢丝弹性正常,但添加相同的砝码时,发现从望远镜中测得的刻度变化相差很大,试分析可能的原因。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2 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等厚干涉”实验中,结合自己的预习和讲义,调节出清晰的牛顿环干涉条纹。(调节好后,请教师检查)二. 有一米尺,它的最小刻度为mm,若测量结果单位用m,则小数点后面应有几位有效数字?三. 有一块电压表,表头上标有“0.5”符号,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四. 工厂生产的仪器经鉴定为合格品,用它测量会有误差吗?为什么? 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3 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静态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中,结合自己的预习和讲义,调节光杠杆,使能够在望远镜中,看到清晰的刻度尺的像,且刻度尺的零刻线平行并接近望远镜中十字叉丝的横线。(调节好后,请教师检查)二. 一组测量值,相互差异很小,此测量值的误差很小吗?为什么?三. 有一检测仪器,表头上标有“G”符号,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四. 用示波器检测的信号过大(不引起仪器损坏),则屏上看到什么情形? 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4 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测定铜电阻温度系数”实验中,“讨论为什么 和 交换位置得 能消除滑线式电桥电阻丝不均匀带来的误差。二. 在示波器实验中,如果Y轴信号的频率 比X轴信号的频率 大的多,示波器上看到什么情形?相反,若 比 小得多,又会看到什么情形? 三. 显微镜和望远镜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四. 利用惠斯通电桥,选取不同的比例系数,测量铜电阻室温下的阻值,记录原始数据、写出最后结果,并说明比例系数的选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5 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转动惯量”实验中,结合自己的预习和讲义,测量测量仪做减速转动时的角加速度。要求记录原始测量数据,写出必要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最终结果。二.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望远镜中已看到清晰的刻度尺,但零刻线距叉丝水平线很多,应如何调节,使它们接近或重合。三. 显微镜和望远镜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四. 在“测定铜电阻温度系数”实验中,有同学边加凉水边测量,这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6 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电位差计”实验中,用滑线电位差计测1#电池的电动势。二.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望远镜中已看到清晰的刻度尺,但零刻线距叉丝水平线很多,应如何调节,使它们接近或重合。三. 有一万用电表,“DCA”指的是哪个测量档?四. 在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后,在屏幕上既看不到光点,有看不到扫描线,可能有那些原因?应分别怎样调整? 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7 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示波器使用”实验中,结合自己的预习和讲义,在屏幕上调出稳定的竖直的直线图案波形,要求该直线在正中央,且长度基本占满屏幕的2个刻度格。(调节好后,请教师检查)二. 讨论为什么 和 交换位置得 能消除滑线式电桥电阻丝不均匀带来的误差?三. 改错 。四. 将一钢直尺旁附上一特制的游标,可以成为一游标尺吗?说明原因。 物理实验考试题 1. 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指什么?它在单次测量中,有什么意义? 2. “牛顿环”实验中,图案中央有可能是暗斑,有可能是明斑,为什么? 3.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已知钢丝弹性正常,但添加相同的砝码时,发现从望远镜中测得的刻度变化相差很大,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4. 有一米尺,它的最小刻度为mm,若测量结果单位用m,则应有几位有效数字? 5. 用作图法测量转动惯量一定应注意哪一点? 6. 显微镜和望远镜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7. 工厂生产的仪器经鉴定为合格品,用它测量会有误差吗?为什么? 8.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已知钢丝弹性正常,但无论怎样添、减砝码,发现从望远镜中测得的刻度始终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9. 一组测量值,相互差异很小,此测量值的误差很小吗?为什么? 10. 用示波器检测的信号过大(不引起仪器损坏),则屏上看到什么情形? 11. 转动惯量测量仪转动的角位移 与挡光棒挡光次数 为何存在关系: ? 12.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望远镜中已看到清晰的刻度尺,但零刻线距叉丝水平线很多,应如何调节,使它们接近或重合。 13. 在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后,在屏幕上既看不到光点,有看不到扫描线,可能有那些原因?应分别怎样调整? 14. 使用光学仪器及光学元件应注意哪些事项? 15. 在“测定铜电阻温度系数”实验中,有同学边加凉水边测量,这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16. 在示波器实验中,如果Y轴信号的频率 比X轴信号的频率 大的多,示波器上看到什么情形?相反,若 比 小得多,又会看到什么情形? 17. 在“测定铜电阻温度系数”实验中,“讨论为什么 和 交换位置得 能消除滑线式电桥电阻丝不均匀带来的误差? 18. 一个双刀双掷开关当作单刀单掷开关用怎么接线?(画出简图) 19. 如何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20. 衡量天平上游码的读数,4个箭头所对应的位置。 21. 在观察波形实验中,示波器的扫描频率远大于或远小于Y轴正弦信号的频率时,屏上图形将会是什么情形?试先从扫描频率等于正弦波信号频率的2(或1/2)、3(或1/3)…..倍,然后推广到n或(1/n)倍的情形。 22. 游标卡尺的主尺是18cm,有没有必要制作主尺长度为1m或2m的游标卡尺,试用相对不确定度概念说明理由。 23. 显微镜对物调焦时,应按怎样的原则进行? 24. 使用毫安表应遵循哪些规则,如何选取量程? 25. 刚体的转动惯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如何通过实验验证? 26. 结合惠斯通电桥实验,说明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线性相关系数r的含义是什么? 27. 天平的横梁不能调平怎么办? 28. 光杠杆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简述其原理。 29. 应如何选取毫安表的量程?量程选取的过大或过小有什么弊端? 30. 在观察波形时,为什么波形会左右移动?什么情况下向左移动?试从垂直输入信号和扫描信号的频率和位相及相位差来分析。 31. 用米尺测量长度,记录结果为:L=98.25 0.02cm,用某种方法测得钢丝直径为:d=0.0097 0.0001cm,两个结果,哪个更准确些,为什么? 32. 等厚干涉相邻两条暗条纹处空气薄层的高度差是多少? 33. 判断正误:(1)35.780+2.4=38.2 ( ) (2)92.5-88.330=4.170 ( ) 34. 在观察利萨如图形时,为什么利萨如图形会转动?什么情况下顺时针旋转?什么情况下逆时针旋转?从两相互垂直的正弦信号的频率、位相及位相差来分析。 35. 若会聚透镜的焦距大于光具座的长度,应如何调节测定其焦距? 36. 数字多用表(例DT-890B型)和指针式多用表(例MF-500型)的红色表笔与黑色表笔与内部电源是如何连接的? 37. 利用mA表1块、电阻箱1个、电键1个、导线若干,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画出实验原理图,简述测量原理即可。 38. 利用MF—500型万用表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记录使用的量程等原始数据,简要处理过程,写出最终结果。 39. 结合自己某次实验的实例,说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有什么意义。 40. 结合自己某次实验的预习情况,说明预习对做好实验的意义。 41. 利用电位差计测量1#电池内阻,已知R3=100Ω可视为常数, , ,求内阻r。 42. 在观察利萨如图形时,为什么利萨如图形会转动?什么情况下顺时针旋转?什么情况下逆时针旋转?从两相互垂直的正弦信号的频率、位相及位相差来分析。 43. 在“转动惯量”实验中,如果被测物体不规则,能否用此装置去测转动惯量,为什么? 44. 电位差计测量公式 ,已知进行了三次测量,长度分别为8.130m,8.090m,8.103m,仪器误差限△INS为5mm,V0=0.2 V/m可视为常数,求Ex测量结果。 45. 用惠斯通箱式电桥测量所给电阻的阻值,并写出最终结果。 46. 结合“牛顿环”实验,谈谈如何写好一份理想的实验报告。 47. 若扫描电压是频率为f的锯齿波,Y轴输入信号为 ,试应用作图法画出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 48. 将一钢直尺旁附上一特制的游标,可以成为一游标尺吗?说明原因。 49. 一只电阻箱有4个接线柱,若将其阻值调为100Ω,接线时接了中间的两接线柱,会有什么结果? 50. 标准电池使用注意哪几点? 51. 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有什么好处? 52. 若要使一台直流稳压电源输出10V直流电压,描述其调节过程? 53. 改错 。 54. 说明处理已定系统误差、未定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方法? 55. 电位差计实验电路如图。叙述R2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56. 测量某线路中的电流,用量程为5mA、准确度等级为1.5的电流表,如指针恰好指在4mA的整数分度线上时,测量结果应是多少? 57. 电位差计实验电路如图。电流标准化后,强调R1固定不动的原因。 58. 电位差计实验电路如图。接通K1,K2倒向Es后,m 、n距离固定在5.093米处,无论怎么调节R1,检流计始终偏向一边,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59. 电位差计实验电路如图。测Ex内阻时需并联R3,若误接为Ex与R3串联,会得什么结果? 60. 能否用示波器观察非周期信号? 61. 电位差计测量公式 ,已知进行了三次测量,长度分别为8.130m,8.090m,8.103m,仪器误差限△INS为5mm,V0=0.2 V/m可视为常数,求Ex测量结果。 请采纳,谢谢~
B. 化学初三溶液练习题(偏难一些的)
200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九单元)
(09眉山)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钡餐
(09眉山)13、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
A、生石灰、氯化钠 B、碳酸钙、氢氧化钠
C、苏打、小苏打 D、硝酸钾、硝酸铵
(09眉山)15、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 g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d g,则d = a –c
B、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升温,硝酸钾固体质量增加
C、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能形成200mL溶液
D、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g
(09重庆)13.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20℃时KNO3的溶解度、80℃时KNO3的溶解度
B.30℃时:NaCl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C. 10 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10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
D. NaOH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NH4NO3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
(09烟台) 13.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水锈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渍
(09烟台) 19.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09福州)10.根据图4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
C.将t2℃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t2 ℃时,80g 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制得饱和溶液
(09南京)8.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和水 B.硝酸钾和水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水
(09南京)15.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B.将t2℃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
结晶的方法
(09南京)26.(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盐酸、,10%的盐酸三种溶液。
(1)配制10%的盐酸的步骤打:①稀释 ②汁算 ③装瓶并贴标签 ④量取浓盐酸和水。
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看到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是 。
(3)他们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想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只给他们提供了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和胶头滴管,如果你是小组的成员,请用简便的方法鉴别出三种溶液,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09泉州)9.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09娄底)8.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B
A.食盐B.植物油C.白糖D.食醋�
(09娄底)1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B.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C. 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09临沂)3、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纯碱 C.食盐 D.白酒
(09潍坊)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09泰州)7.下列混合物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40 50 58 68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是25%
B.20℃时,70g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得到不饱和溶液
C.40℃时,75g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5g水后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30%
D.80℃时,84g的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至60℃时有5g氯化铵析出
A.食盐水 B.泥水 C.碘酒 D.澄清石灰水
学科网
(09黔东南)5.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学科网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学科网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科网
(09德州)4、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谷氨酸的钠盐)、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 B、花生油 C、食盐 D、白醋
(09德州)9、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09兰州)4. 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小苏打 B.汽油 C.石灰石 D.面粉
(09扬州)10.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B.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NaOH固体
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
(09扬州)18.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09苏州)1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09苏州)19.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09青岛)18.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
C.在t℃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当a中含少量b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09苏州)26.(3分)
a.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在升高温度后会产生的现象是: ▲ ,此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若向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奖 ▲ (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b.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 ▲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B点代表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 ▲ g氯化钠晶体折出。
26.(3分)
a.(1)出现浑浊 变小 (2)减少 (每空1分)
b.(1)不饱和 (2)不变 (3)3.6 (每空l分)
(09乐山) 9.右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2℃时,b的溶解度比a的溶解度大
C.在t1℃时,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在t2℃时,将20 g a物质加到100 g水中,得到是饱和溶液
(09烟台) 25.(4分)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我国已发现多例输入性病例。
(1)消毒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某机场要用4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则需要用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配制。过氧乙酸能杀灭病毒的主要原理是 。
(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直径为0.08~0.12微米,带有病毒的飞沫直径一般为1~10微米。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上述口罩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更有效的是 (填序号)。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
。
25.(4分)(1)600 过氧乙酸能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2)③ 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或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高于固液分离的正确认识均可得分)
(09南京)28.(13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CO是从煤的气化或合成气得到的。
(1)煤的气化主要反应有:
①2C+O2=2CO ②C+H2O=CO+H2 ③CO+H2O=CO2+H2
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填序号)。
(2)合成气可通过天然气的重整得到,如CH4+H2O=CO+3H2 合成气可制二甲醚,二甲醚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合成气还可用于冶炼金属,用它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示意如下:
①二甲醚(CH3OCH3)可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制的。用合成气制二甲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常温为液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合成气在冶炼铁的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Ⅰ.甲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与过量的木炭粉混合后,用下图所示装置以合理的操作步骤测定(假设杂质始终不发生变化)。
①实验中持续通入干燥的氮气。加热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其作用是 。
②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以防止倒吸?为什么?
。
③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完全的,那么甲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最变化测定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原因是 。
Ⅱ.乙同学取矿石样品10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盐酸109.5g过滤得到滤渣2 g(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请你和乙同学—起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09重庆)23.(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称取ag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
②取一张质量为bg的滤纸,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
③待①中反应充分后,过滤。
④取沉淀连同滤纸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后,称量,质量为cg。
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里。
(2)如何判断①中反应已进行充分?
。
(3)过滤中发现滤液出现浑浊,应如何处理? 。
(4)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 、玻璃棒、干燥器等。
(5)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是(用a、b、c表示)。
(6)老师指出,③、④之间缺少一个步骤,使得实验结果偏大。该步骤是 。
23.(6分)(1)左(1分)(2)滴入盐酸时不再产生气体(1分)
(3)重新过滤(1分)(4)漏斗(1分)
(5)c-ba ×100%(1分)(6)洗涤沉淀(1分)
(09肇庆)18.(3分)右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
线。请回答:
(1)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 g,此时它比
氯化铵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2)当把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混合饱和溶液从50℃降
到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18.(3分)
(1)(2分)50(1分) 大(1分) (2)(1分)硫酸钠(或Na2SO4)
(09肇庆)19.(5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 g氯化钠固体。
①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右图的
(填字母)。
②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
到d和 仪器(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 仪器(填序号)。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药匙、g.蒸发皿。
(2)在粗盐提纯中,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有较多量固体析出后,应 ,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
19.(5分)
(1)10 ① B ② c a (2)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
(09娄底)26.在农村,有时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若要配制50kg 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 44 kg氯化钠, 45 kg水。
26题. 44. 7.5 45. 42.5 �
(09湖州31 .图1 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 时,分别将20 克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人到盛有100 克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 ℃ 时出现图2 所示的现象。则t2℃ 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 克。
(09嘉兴)23.右图是根据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绘制的溶解度曲线。
(1)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图中b表示 ▲ 的溶解度曲线。
(2)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09兰州)31.(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
(3)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
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
方法 (任填一种方法)。
(09泉州)21.(4分)医疗上常用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体液。现有0.9%生理盐水500g,该溶液含溶质氯化钠 g,可由10%的氯化钠溶液 g稀释得到。
21.(4分)4.5 45 (各2分,共4分)
(09徐州)43.(6分)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使反应容易进行,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现用45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产生lg氢气。计算:
(1)被电解的水的质量。
(2)电解后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
2H2O通电2H2↑+O2↑ 1分
36 4
x lg
36/x=4/1g 1分
(1)x=9g 1分
(2)电解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g×8%/(45g-9g)l00%=10% 2分
答:被电解的水的质量是9g,电解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l0%。
设、答完整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