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测小车在斜面上向下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分别到达A、B、C三处时
(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
s |
t |
s1 |
t1 |
0.6m |
3s |
s2 |
t2 |
0.6m |
2s |
s |
t |
B. 中考数学物理化学 压轴易错题
《初中物理易错题汇总-基于学而思在线大数据汇总.rar》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2Jtbq1KKn1VmMUvqzb-ITA
C.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温度自动报警器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当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时
如图,工作原理:当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时,水银与金属丝断开,电磁铁断电没有磁性,绿灯所在电路接通,绿灯亮;
当温度升高,水银达到金属丝下端时,水银是导体,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把衔铁吸引下来,红灯所在电路接通,红灯亮,发出报警信号.电路图如下:
D.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时间,可采取什么措施:___
(1)加热时间长,就是水吸收的热量多,根据Q=cm(t-t0),在水的比热、质量、末温一定时,初温太低会导致水吸收热量多,加热时间长;在水的比热、初温、末温一定时,水比较多会导致水吸收热量多,加热时间长;在比热、质量、末温、初温一定时,吸收热量一定,酒精灯的火力太小会导致加热时间过长.所以实验过程中,水的初温太低、水质量太大、火力不足都能导致加热时间过长,所以使水的初温升高,或是水少一些,或增大火力都可以缩短加热时间.
(2)在坐标系中描出时间和温度对应点(0,85)(1,87)(2,89)(3,92)(4,94)(5,96)(6,97)(7,98)(8,98)(9,98)(10,98),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
(3)酒精灯火焰温度大约是400~500℃之间,锡是晶体,锡的熔点是231.9℃,当壶不装水放在火上烧一会儿,锡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锡熔化,壶被烧坏.
故答案为:(1)使水的初温升高(答案不唯一);(2)如上图;(3)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锡的熔点,当壶不装水放在火上烧一会儿,锡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锡熔化,壶被烧坏.
E. 怎么样才能将保险柜的报警器关闭
方法一、把电池拿出来,就不能报警了,保险箱就强行消除警报器了。
设置保险箱密码。
打开保险箱,里面有个红色的按钮,按一下会有响声。
然后设置密码,在键盘上按上要设置的密码,再按井号键就完成了密码的设置。
生活中离不开保险箱,但它不是万能的,其实防盗还是要靠意识的提高,多掌握家庭防盗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5)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保险箱防盗报警装置扩展阅读
防盗报警器的误报原因及解决方法
1、系统设计不当引起的误报警
设备选择是系统设计的关键,而报警器材种类繁多,又各有自己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选用不当就会引起误报警。例如,接近震源(飞机场、铁路旁)选用震动探测器就很容易引起系统的误报警;在蝙蝠经常出没的地方选用超声波探测器亦使系统误报警,这是因为蝙蝠发出超声波的缘故;
电铃声、金属撞击声等高频声均可引起单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的误报警……,因此,要减少由于器材选择不当引起的误报警,系统设计人员要十分熟悉各种报警器材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同时还必须掌握现场环境情况、气候情况、电磁场强度以及照度变化等,以便因地制宜选择报警器材。
除设备器材选择之外,系统设计不当还表现在设备器材安装位置、安装角度、防护措施以及系统布线等方面。例如:将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对着空调、换气扇安装时,将会引起系统的误报警;
室外用主动红外探测器如果不作适当的遮阳防护(有遮阳罩的最好也作防护),势必会引起系统的误报警;报警线路与动力线、照明线等强电线路间距小于1.5m时,而未加防电磁干扰措施,系统亦将产生误报警。
2、施工不当引起的误报警
这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⑴没有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⑵设备安装不牢固或倾角不合适。
⑶焊点有虚焊、毛刺现象,或是屏蔽措施不得当。
⑷设备的灵敏度调整不佳。
⑸施工用检测设备不符合计量要求。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尽快实行安防工程监理制,这很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减少由于施工环节造成的误报警。
3、用户使用不当引起的误报警
由于用户使用不当常常会引起报警系统的误报警。例如:未插好装有门磁开关的窗户,夜间被风吹开;工作人员误入警戒区;不小心触发了紧急报警装置;系统值机人员误操作;
未注意工作程序的改变等都是导致系统误报警的原因。对用户使用不当进行分析,弄清错误所在,提高使用者的水平,可以大大降低报警系统的误报警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