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是什么
装置是铁架台,铁夹,酒精灯,两个大试管,棉花。
反应方程为:2NH4Cl+Ca(OH)2=2NH3+2H2O+CaCl2,条件是酒精灯加热,同时管口塞上少量棉花。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主要是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然后将气体收集起来。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主要是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然后将气体收集起来。
氨气
氨气(Ammonia),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H3,分子量为17.031,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 0.7710g/L。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
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氨气
Ⅱ 制造氨气的原料,原理,装置,装置图,和干燥方法
下面的网站有演示
http://www.tse.net/syys/chuhuashiyan/chsy20020124_1.htm
实验室制取氨的方法
实验装置
由反应原理可知,实验室制取氨气是固体和固体反应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应采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装置如图。
铁架台,铁夹,酒精灯,两个大试管,棉花;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
实验原理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注意:
a. 一般用Ca(OH)2,而不用NaOH,因NaOH碱性太强,对大试管腐蚀比Ca(OH)2强。
b. 选用Ca(OH)2时要检验消石灰是否变质, 因经过长期存放后消石灰部分变成碳酸钙,最好用新制的消石灰。
c. NH4CL与Ca(OH)2质量比5:8为宜,如用 (NH4)2SO4代替NH4CL,则质量比为1:1,消石灰过量,以防止生成氨合物。
a. 试管口(盛固体药品的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b. 固体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
c.导出氨气的导管要短,收集氨气的导管要长,伸入试管底部;
d.为使氨气收集更多,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收集氨气的试管,在试管口防一块,但不能堵死
e.酒精灯加热用外焰,先均匀加热,后对固体加热。
收集方法: 用向下排气法取气法收集。因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干燥氨气: 用碱石灰,不能用浓硫酸和氯化钙干燥氨气。 检验氨气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室制取氨气也可采用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的方法来制氨,只要将浓氨水滴入盛有固体烧碱的烧瓶中,待冒气泡较多时,即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
Ⅲ 高一化学实验室制取氨气各实验装置图,有选项,求解释,谢谢
①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气体进入干专燥管的机会不多,故①错误;②氨属气极易溶于水按照装置图水会发生倒吸,故②错误;③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浓氨水中的氨气逸出,故③正确;④装置中试管口处应塞一团棉花,氨气易溶于水防止与空气对流,得不到纯净的氨气,故④错误;故选B.
Ⅳ 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是什么
装置是铁架台,铁夹,酒精灯,两个大试管,棉花;药品是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
氨气制法指的是制取氨气的方法。氨气是实验室与生产中的常用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主要是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然后将气体收集起来。制备氨气的工艺流程有很多方案,世界各国采用的也不尽相同。
氨气
氨气,Ammonia, 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MPa,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氨气
Ⅳ 如图是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图,请回答: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②收集氨气用______
(1)2NH4Cl+Ca(OH)2=加热=CaCl2+2NH3↑+2H2O
(2)向下排空气法
(3)碱石灰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5)氨气逸出,污染环境
①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碱石灰反应制取氨气,即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加热=CaCl2+2NH3↑+2H2O。
②应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所以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③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水,使氨气中混有水蒸气,可用碱石灰吸收水蒸气,但是不能用氯化钙和无水硫酸铜,因为它们均与氨气反应。
④检验氨气是否集满,可以利用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即用“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也可以用氨气遇浓盐酸产生白烟,即“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瓶口,产生白烟”。
⑤在收集氨气时氨气温度比空气温度高,收集的氨气的浓度小,容易逸出,因此在瓶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环境,一般利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堵住试管口。
(5)制氨气的实验装置图棉花扩展阅读:
氨气的化学性质:
(1)跟水反应,氨在水中的反应可表示为:NH3+H2O=NH3·H2O
(2)跟酸反应,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
(3)在纯氧中燃烧,4NH3+3O2==点燃==2N2+6H2O
(4)催化氧化,4NH3+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
(5)与碳的反应,NH3+C=加热=HCN+H2(剧毒氰化氢)
(6)液氨的自偶电离为:,2NH3==(可逆)NH2+ NH4K=1.9×10^-30(223K)
(7)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一种形式是氨分子中的氢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生成一系列氨的衍生物。另一种形式是氨以它的氨基或亚氨基取代其他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基团,例如:
COCl2+4NH3==CO(NH2)2+2NH4Cl
HgCl2+2NH3==Hg(NH2)Cl+NH4Cl
这种反应与水解反应相类似,实际上是氨参与的复分解反应,故称为氨解反应。
Ⅵ 制甲烷的实验装置图为什么没用棉花
主要原因如下:
1、制氨气反应剧烈一些,而甲烷制备很慢
2、要棉花的目的内是为了不让固体进容入到导管中,由于反应不剧烈,就不需要棉花!
3、氨气制备对固体的干燥要求低,而制备甲烷要求用无水醋酸钠,实验过程中,假如有水分太多就根本得不到甲烷的!
4、氨气制备用棉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防止空气中水进入试管,影响实验!而甲烷“不怕”水的!
Ⅶ 化学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图,高悬赏
实验室,常用铵盐与碱作用特性制备氨气: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实验说明:
1.建议在做氨的制取实验前,增加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为避免残留在导管里的水影响下一步的实验,可在导管的末端连接带有玻璃弯管的胶皮管。
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氨时,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易与氨结合生成氨合物CaCl2·8NH3而损失部分氨。因此在反应中氢氧化钙应稍过量。反应混合物要迅速混合均匀,以防止氯化铵在加热过程中分解产生氯化氢和氨,使收集的气体中有白烟(NH4Cl)。
制取氨时最好用新制备的消石灰。放置较久的消石灰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钙,这样的消石灰不适用。如果用生石灰粉末代替消石灰,制得的氨比较干燥。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2.因为氨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玻璃导管口应伸到试管的底部,以利于排净试管中的空气。试管口堵一小块疏松的棉花,目的是为了防止氨逸出。装有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物的大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以防止试管在加热过程中炸裂。
3.用小火加热,以免产生的氨的速率过大。
4.收集满氨后,在玻璃导管口上盖一小块蘸有稀硫酸的棉花,目的是为了使硫酸与氨反应生成(NH4)2SO4,防止氨逸出。
Ⅷ 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利用图1中的A装置还可
(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