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图及步骤及指出每个部分的主要作用
(1)制备氯气应来用浓盐酸,条件源为加热,洗气时应长进短出,进气管插入液面以下,应该先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再除去;
故答案为:①不能用稀盐酸,而应用浓盐酸;
②应有加热装置,应用酒精灯加热;
③盛浓硫酸和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位置颠倒;
④两洗气瓶里进气导管和出气导管的长短不对;
(2)从发生装置中出来的氯气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然后通过浓硫酸除去水,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①除去Cl2中的氯化氢;②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③吸收多余的氯气.
⑵ 制取氯气装置
用MnO₂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的装置图:
⑶ 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实验现象
(1)实验室制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氯气;除杂时先除去氯化氢版,再除去水蒸气权,最后收集;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时应从长管进短管出;
故答案为:稀盐酸改用浓盐酸;B应在A的左边;C中进气管应该长,排气管应该短;
(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 2 +H 2 O=HClO+HCl,盐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用于漂白,所以溶液红色褪去,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HCl+AgNO 3 =AgCl↓+HNO 3 ,所以在E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有白色沉淀生成;Cl 2 +H 2 O=HClO+HCl、HCl+AgNO 3 =AgCl↓+HNO 3 ;
(3)氯气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应用碱液来吸收:Cl 2 +2OH - =ClO - +Cl - +H 2 O;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Cl 2 +2OH - =ClO - +Cl - +H 2 O.
⑷ 制氯气装置中某装置的作用
那个就是反应的发生装置啊!!!圆底烧瓶里头有装的固体的二氧化锰。。。长颈漏斗里头是浓盐酸,浓盐酸不是直接到进圆底烧瓶的,而是通过长颈漏斗加进去!!!
⑸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在图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吸收氯化氢,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干燥,
采用加热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2H2O+Cl2↑,加热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时,产生的氯气中容易混有氯化氢气体,要除去氯化氢气体,所选的除杂试剂只能吸收氯化氢而不能吸收氯气,故可以使用饱和食盐水将其除去,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氯气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防止其造成空气污染.
所以本题答案为:吸收氯化氢,干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⑹ 制氯气装置
提一种思路
可能是当你夹上夹子的时候氯气还在产生,可以排到该装置中防止整个装置气压过大。
该装置中液体是水,反正不可能是吸收氯气的液体,不然就跟收集装置抢氯气了。
⑺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是什么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是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洗气装置,集气装置。
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收集Cl2的集气瓶瓶口,若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若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收集满。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若观察到整个集气瓶中充满黄绿色的气体,则证明已收集满。
氯气的性质
氯气,化学式为Cl。是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被用作处理饮用水、市政污水以及游泳池的生物灭杀剂。氯气中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
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如PVP)、合成纤维、染料、农药、消毒剂、漂白剂溶剂以及各种氯化物。
⑻ 实验室制氯气导管的作用
有利于排净空气。
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导管插入管底有利于排净空气。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在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实验结束后,多余的氯气不能直接排放,应该使用尾气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