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钢管的自动在线探测装置设计

钢管的自动在线探测装置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23 17:57:22

① 有什么装置可以探测到钢管中的东西呢前提是钢管不能打孔

有!请采用γ-射线探测器。
γ-射线是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一种射线。它是不带电的高速运动的光子流,射程和穿透力相当大。但是,射线粒子在物质中运行时,与物质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光子数目逐渐减少,因而达到辐射探测器的射线强度减弱,r-射线料封控制器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进行料位测量和料封控制的。
γ-射线式料封控制器,由放射源——探测器——电子线路——可控硅整流开关等部件组成。
密封在铅灌内的放射源与探测器(计数管),分别置于钢管两侧。在射线透过的直线上,放射源处于工作状态。当钢管内的物料低于射线高度,射线刚刚穿过中空部分的钢管,除小量被钢管铁皮吸收外,大量射线穿透而过,被封装在钢管另一侧正对射线方向的探测器所接收。它把射线能变成电脉冲信号,经电子线路再把这脉冲系列变成相应的直流电位,钢管内没有物料阻挡而突然提高。当直流电压超过预先设计的触发电压时,设备不工作。机器继续下料,落入钢管,料位高于射线,并减弱射线,探测器发出的电脉冲信号衰减,经电子线路控制可控硅,使其开启,机器又开始工作。

②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一、单选题,共11题,每题2分。

[单选题] 1.入侵报警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经________或认证合格。 C、法定机构检验

[单选题] 2.周界可根据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要求分为________。 A、外周界和内周界

[单选题] 3.线缆由建筑物引出时,宜避开避雷针引下线,不能避开处两者平行距离应不小于________,交叉间距应不小于1m,并宜防止长距离平行走线。在间距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对电缆加缠铜皮屏蔽,屏蔽层要有良好的就近接地装置。 D、1.5m

[单选题] 4.基于市话网电话线入侵报警系统:不大于________。 A、20s

[单选题] 5.防区较少,且报警控制设备与各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________的场所,宜选用分线制模式。 C、100m

[单选题] 6.入侵报警系统的防护区是________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的区域或部位。 A、允许

[单选题] 7.采用集中供电时,前端设备的供电传输线路宜采用耐压不低于交流________的铜芯绝缘多股电线或电缆,线径的选择应满足供电距离和前端设备总功率的要求。 C、500V

[单选题] 8.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应按照________的流程进行。 C、编制任务书->现场勘察->初步设计->方案论证->正式设计

[单选题] 9.壁挂式报警控制设备在墙上的安装位置,其底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________。 A、1.5m

[单选题] 10.报警状态是系统因探测到________而作出响应并发出报警的状态。 B、风险

[单选题] 11.入侵报警系统利用________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譬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C、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

二、多选题,共题,每题2分。

[多选题] 1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综合应用________.系统集成等先进而成熟的技术,配置可靠而适用的设备,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配套的入侵探测报警应用系统。  A、电子传感(探测)   B、有线/无线通信   C、显示记录   D、计算机网络

[多选题] 13.入侵报警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置________。  A、紧急报警装置   C、探测器

[多选题] 14.报警控制设备在入侵报警系统中,实施________,并对探测器的信号进行处理以断定是否应该产生报警状态以及完成某些显示.控制.记录和通信功能的装置。  A、设防   B、撤防   C、测试   D、判断   E、传送报警信息

[多选题] 15.入侵报警系统的施工图纸应包括________及必要说明,并应符合相关规定。   B、系统图   C、平面图   D、监控中心布局图

[多选题] 16.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要求,纵深防护体系包括________。   A、周界   B、监视区   C、防护区   D、禁区

[多选题] 1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前,________应进行现场勘察,并编制现场勘察报告。  A、设计单位   D、建设单位

[多选题] 18.入侵报警系统应根据________等要求,选择传输介质。  A、信号传输方式   B、传输距离   C、系统安全性   D、电磁兼容性

[多选题] 19.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________  A、每个/对探测器应设为一个独立防区。   B、周界的每一个独立防区长度不宜大于200m。   C、不同单元空间不得作为一个独立防区。   D、覆盖范围边缘与防护对象间的距离宜大于5m。   E、应避免相互干扰。

[多选题] 20.面控式入侵探测器包括________:   A、振动入侵探测器   B、声控振动双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

[多选题] 21.室内重要部位的入侵报警系统可选用________宜设置两种以上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   A、室内用多普勒微波探测器.   B、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   C、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   D、振动入侵探测器。

[多选题] 22.禁区应设置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应设置________。  A、紧急报警装置   B、声音复核装置   C、入侵探测装置   D、视频探测装置

[多选题] 23.入侵报警系统的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________。  A、设计说明   B、设计图纸   C、主要设备器材清单   D、工程概算书

[多选题] 24.传输方式的确定应取决于________等,宜采用有线和无线传输相结合的传输方式。   A、前端设备分布   B、传输距离   C、环境条件   D、系统性能

[多选题] 25.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________。  A、技术先进   B、经济合理   C、实用可靠

[多选题] 26.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________

[if !supportLists]A、[endif] 根据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环境条件.功能要求.安全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因素,确定系统的规模.系统模式及应采取的综合防护措施。

[if !supportLists]B、[endif]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建筑平面图和现场勘察报告,进行防区的划分,确定探测器.传输设备的设置位置和选型。  

[if !supportLists]C、[endif] 根据防区的数量和分布.信号传输方式.集成管理要求.系统扩充要求等,确定控制设备的配置和管理软件的功能。

  D、系统应以规范化.结构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以保证设备的互换性。

[多选题] 27.项目中的入侵报警系统的误报警率应符合________的要求。  A、设计任务书   B、工程合同书

[多选题] 28.入侵报警系统的防破坏及故障报警功能设计,当下列任何情况发生时,报警控制设备上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报警信号应无丢失:________

  A、在设防或撤防状态下,当入侵探测器机壳被打开时。

  B、在设防或撤防状态下,当报警控制器机盖被打开时。

  C、在有线传输系统中,当报警信号传输线被断路.短路时。

  D、在有线传输系统中,当探测器电源线被切断时。

  E、当报警控制器主电源/备用电源发生故障时。

  F、在利用公共网络传输报警信号的系统中,当网络传输发生故障或信息连续阻塞超过30s时。

[多选题] 29.根据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入侵报警系统宜分为以下模式:___  A、分线制   B、总线制   C、无线制   D、公共网络   E、或是以上组合

[多选题] 30.入侵报警复核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_

  A、当报警发生时,系统宜能对报警现场进行声音复核。

  B、重要区域和重要部位应有报警声音复核。

  C、宜有视频复核功能。

[多选题] 31.入侵报警系统通常由________四个部分构成。  A、前端设备   B、传输设备   C、管理设备   D、显示.记录设备

三、判断题,共题,每题1分

[判断题] 32.入侵报警系统的设防就是使系统的全部防区处于警戒状态的操作。 B、错

[判断题] 33.室内可以用主动红外探测器.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磁开关入侵探测器等。A、对

[判断题] 34.入侵报警系统的传输方式宜采用无线传输为主.有线传输为辅的传输方式。 B、错

[判断题] 35.在撤防状态下,系统不应对探测器的报警状态做出响应。A、对

[判断题] 36.隐蔽敷设的线缆或芯线必须做永久性标记。A、对

[判断题] 37.线缆敷设路径上没有管道和建筑物可利用,也不便立杆时,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B、错

[判断题] 38.入侵报警系统的误报警是操作人员操作失误而发出的报警信号。 B、错

[判断题] 39.当入侵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时,总线电缆宜采用不少于6芯的通信电缆,每芯截面积不宜小于1.0mm2。A、对

[判断题] 40.入侵报警系统的监视区就是实体周界防护系统和电子周界防护系统所组成的周界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之间的区域。A、对

[判断题] 41.置于室外的报警信号线输入.输出端口宜设置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A、对

[判断题] 42.设计任务书是工程设计的依据。在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建设初期,通常由建设单位规划工程的规模.资金来源和实施计划,并编制设计任务书,也可委托具有编制能力的单位代为编制。A、对

[判断题] 43.报警响应时间是从探测器(包括紧急报警装置)探测到目标后产生报警状态信息到控制设备接收到该信息所需的时间。 B、错

[判断题] 44.“紧急报警装置应设置为不可撤防状态”就是要求紧急报警装置要采用24h设防。A、对

[判断题] 45.入侵报警系统的撤防就是使系统的全部防区处于解除警戒状态的操作。 B、错

[判断题] 46.报警发生后,系统应能自动复位。 B、错

[判断题] 47.入侵报警系统的室内线路可采用阻燃硬质或半硬质塑料管.塑料线槽。A、对

[判断题] 48.入侵报警系统供电暂时中断,恢复供电后,系统应不需设置即能恢复原有工作状态。A、对

[判断题] 49.紧急报警是用户遇到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的报警。A、对

[判断题] 50.入侵报警系统供电宜由监控中心集中供电,供电宜采用TN—S制式。A、对

[判断题] 51.入侵报警系统如不具备检测传输线路断路.短路和故障的报警功能,系统将是摆设。A、对

[判断题] 52.入侵报警系统要能独立运行,在管理系统或其他子系统出现故障时,入侵报警系统要能正常运行。A、对

[判断题] 53.探测器是对入侵或企图入侵行为进行探测做出响应并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A、对

[判断题] 54.紧急报警装置应设置为不可撤防状态。A、对

[判断题] 55.当入侵报警系统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联合设置时,中心控制设备应设置在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中心。A、对

[判断题] 56.入侵报警系统应具有自检功能。A、对

[判断题] 57.入侵报警系统应能手动/自动设防/撤防,应能按时间在全部及部分区域任意设防和撤防;设防.撤防状态应有明显不同的显示。A、对

[判断题] 58.探测器的选型应根据防护要求和设防特点来选择不同探测原理.不同技术性能的探测器。多技术复合探测器应视为一种技术的探测器。A、对

[判断题] 59.入侵报警系统必须要接入公安的110报警系统。 B、错

[判断题] 60.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A、对

[判断题] 61.外周界出入口可选用被动式红外入侵探测器.激光式探测器.泄漏电缆探测器等。 B、错

[判断题] 62.入侵报警系统的电源要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其工作时间要按照系统空载工作时进行计算。 B、错

[判断题] 63.报警发生后,系统只能手动复位。A、对

[判断题] 64.报警复核是指安保人员对现场报警的真实性进行的核实。 B、错

[判断题] 65.入侵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宜直接与供电线路物理连接,并对电源连接端子进行防护设计,保证系统通电使用后无法人为断电关机。A、对

[判断题] 66.独立设置的入侵报警系统,其监控中心的门.窗可以采取实体防护措施以加固。A、对

[判断题] 67.入侵报警系统的盲区是指在警戒范围之外的区域。 B、错

[判断题] 68.当入侵报警系统采用分线制时,宜采用不少于5芯的通信电缆,每芯截面不宜小于0.5mm2。A、对

[判断题] 69.紧急报警装置用于紧急情况下,由人工故意触发报警信号的开关装置。A、对

[判断题] 70.在设防状态下,当多路探测器同时报警(含紧急报警装置报警)时,报警控制设备应依次显示出报警发生的区域或地址。A、对

[判断题] 71.入侵报警系统不得有漏报警。A、对

[判断题] 72.入侵报警系统的漏报警就是入侵行为已经发生,而系统未能做出报警响应或指示。A、对

0);�5���w

③ 管件的相关标准

关键标准包括以下分类 GB/T10752-1995船用钢管对焊接头
GB/T12772-1999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
GB/T 8803-2001 注射成型硬质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管件热烘箱试验方法
GB/T 880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GB/T 18251-2000 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
GB/T 18474-2001 交联聚乙烯(PE-X)管材与管件交联度的试验方法
GB/T 18475-2001 热塑性塑料压力管材和管件用材料分级和命名总体使用(设计)系数
GB/T 18742.3-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
GB/T 18991-2003 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
GB/T 18993.3-2003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3部分: 管件
GB/T 18998.3-2003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3部分: 管件
GB/T 19228.3-2003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用橡胶O形密封圈
GB/T 19278-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GB/T 19473.3-2004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
GB/T 12459-2005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GB/T 19712-2005 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PE)鞍形旁通抗冲击试验方法
GB 15558.2-2005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
GB/T 13663.2-2005 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
GB/T 19806-2005 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挤压剥离试验
GB/T 19807-2005 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管材和电熔管件组合试件的制备
GB/T 19808-2005 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GB/T 19809-2005 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PE)管材/管材或管材/管件热熔对接组件的制备
GB/T 19810-2005 聚乙烯(PE)管材和管件热熔对接接头拉伸强度和破坏形式的测定
GB/T 13401-2005 钢板制对焊管件
GB/T 19993-2005 冷热水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管材管件组合系统热循环试验方法
GB/T 5836.2-2006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
GB/T 15819-2006 灌溉用聚乙烯(PE)管材由插入式管件引起环境应力开裂敏感性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GB/T 20201-2006 灌溉用聚乙烯(PE)压力管机械连接管件
GB/T 20207.2-200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压力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
GB/T 20674.2-2006 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系统熔接设备第2部分:电熔连接
GB/T 20674.1-2006 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系统熔接设备第1部分:热熔对接
GB/T 8801-2007 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坠落试验方法
GB/T 21300-2007 塑料管材和管件不透光性的测定
GB/T 21409-2008 玻璃设备、管道和管件检验、安装和使用的一般规则
GB/T 21408-2008 玻璃设备、管道和管件15mm~150mm口径管道和管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GB/T 14383-2008 锻制承插焊和螺纹管件
GB/T 13295-2008 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GB/T 6567.3-2008 技术制图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管件
GB/T 22051-2008 交联聚乙烯(PE-X)管用滑紧卡套冷扩式管件
GB/T 6567.5-2008 技术制图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管路、管件和阀门等图形符号的轴测图画法
GB/T 11618.1-2008 铜管接头第1部分:钎焊式管件
GB/T 12772-2008 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及附件
GB/T 3420-2008 灰口铸铁管件
GB/T 11618.2-2008 铜管接头第2部分:卡压式管件
GB/T 23241-2009 灌溉用塑料管材和管件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
GB/T 23682-2009 制冷系统和热泵软管件、隔震管和膨胀接头要求、设计与安装
GB/T 24452-2009 建筑物内排污、废水(高、低温)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和管件
GB/T 17457-2009 球墨铸铁管和管件水泥砂浆内衬
GB/T 24596-2009 球墨铸铁管和管件聚氨酯涂层
GB/T 24672-2009 喷灌用金属薄壁管及管件
GB/T 5135.19-201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9部分:塑料管道及管件
GB/T 26002-2010 燃气输送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及管件
GB/T 26120-2010 低压不锈钢螺纹管件
GB/T 26081-2010 污水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GB 26255.2-2010 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系统的机械管件第2部分:公称外径大于63mm的管材用钢塑转换管件
GB 26255.1-2010 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系统的机械管件第1部分:公称外径不大于63mm的管材用钢塑转换管件
GB/T 26500-2011 氟塑料衬里钢管、管件通用技术要求
GB/T 19228.2-2011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第2部分: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
GB/T 19228.1-2011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第1部分:卡压式管件
GB/T 27684-2011 钛及钛合金无缝和焊接管件
GB/T 27891-2011 碳钢卡压式管件 1)《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 12459—2005
2)《钢板制对焊管件》GB/T 13401—2005
3)《电站钢制对焊管件》DL/T 695—1999
SH 3408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SH 3409 钢板制对焊管件
SH 3410 锻钢制承插焊管件
HGJ514-87碳钢、低合金钢无缝对焊管件 ASME/ANSI B16.9 工厂制造的无缝钢管制对焊管件
ASME/ANSI B16.11 承插焊和螺纹锻造管件
ASME/ANSI B16.28 钢制对焊小半径弯头和回头弯
ASME B16.5 管法兰和法兰配件
MSS SP-43 锻制不锈钢对焊管件
MSS SP-83 承插焊和螺纹活接头
MSS SP-97 承插焊、螺纹和对焊端的整体加强式管座
ASME B16.3-1998可锻铸铁螺纹管 1 原劳动部[1996]140号文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2 国质检锅[2002]235号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和管理规则
3 质技监局锅发[1999]143号文 关于加强液化石油气站安全监察与管理的通知
4 质技监锅字[1999]59号 关于贯彻《关于加强液化石油气站安全监察与管理的通知》有关问题的意见
5 原劳动部[1996]276号文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6 原劳动部[1997]74号文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7 原劳动部[1993]356号文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8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文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9 GB4962-1985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10 GB6222-19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11 GB11984-1989氯气安全规程
12 GB13348-19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13 SY6186-1996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14 SY5737-1995 石油管道输送安全规定
15 DL/T561-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16 DL/T709-1999 压力钢管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1 GB50160-92(1999年局部修订条文)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
2 GB5044-1985 职业接触性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
3 GBJ16-87(2001年局部修订条文)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 GBJ73-8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5 GB/T3840-1991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6 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
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7 GB50183-1993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8 GB50187-19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
GB50338-2003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9 HG20532-1993 化工粉体工程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10 HG20571-1995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
11 HG20667-1986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HGJ6×
12 HG/T20687-1989 化工企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程 HGJ21×
13 SH3024-1995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
14 SH3047-1993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1 GB/T1415-1992 米制锥螺纹
2 GB/T7306.1~.2-2000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3 GB/T7307-2001 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4 GB/T12716-2002 60o密封管螺纹
5 GB/T985-19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6 GB/T986-19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7 GB/T324-19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8 HG/T3204-1981石墨管螺纹系列 通用标准类
1 GB13-86(97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2 GB14-87(97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3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4 GB50028-1993(2002年版)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98修订
5 GB50030-1991 氧气站设计规范 ×
6 GB50031-1991 乙炔站设计规范 ×
7 GB50041-1992 锅炉房设计规范 ×
8 GB50049-1994 小型火力发电站设计规范
9 GB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10 GB50177-1993 氢氧气站设计规范 ×
11 GB50195-1994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
12 GB50251-20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13 GB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14 GB/T50265-1997 泵站设计规范 ×
15 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16 GB50029-2003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17 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
18 HG20695-1987 化工管道设计规范 HGJ8
19 HG20519-1992 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
20 HG20546-1992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 *
21 HG/T20549-1998 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 *
22 HG/T20645-1998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 *
23 HG/T20646-1999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规定 *
24 HG20581-1998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
25 HG20582-1998 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
26 SHJ9-89 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
27 SH3011-2000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设备布置设计通则
28 SH3012-2000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
29 SH/T3041-2002 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30 SH3007-1999 石油化工企业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SHJ7
31 SH3034-1999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SHJ34
32 SH3059-1994 石油化工企业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
33 SY/T0015.1~.2-1998 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34 SY/T0075-2002 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34 SYJ13-86 原油长输管道工艺及输油站设计规范
35 SYJ14-85 原油长输管道路线设计规范
36 SY/T0325-2001 钢质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做法
37 SY/T0518-2002 油气管道钢制对焊管件设计规程
38 SY/T10043-2002 泄压和减压系统指南
39 SY/T10044-2002 炼油厂压力泄放装置的尺寸确定、选择和安装的推荐做法
DL5000-199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
36 DL/T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37 SDGJ6-90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
38 CJJ34-2002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噪声控制、防静电、隔热、防腐、抗震、夹套类
1 GBJ44-82 室外煤气热力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
2 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3 GB/T4272-1992 设备和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4 GB7231-1987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
5 GB/T8175-1987 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6 GB/T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7 GB/T11790-1996 设备和管道保冷技术通则
8 GB12158-199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801-199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9 GB/T15586-1995 设备和管道保冷设计导则
10 GB50264-19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11 HG20503-1992 化工建设项目噪声控制设计规定 *
12 HG20560-1994 化工工艺防静电设计导则
13 HG/T20675-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HGJ28
14 HG/T20679-1990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 HGJ34
15 HG25043-1991 管道涂色规定
17 SH3022-1999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与管道涂料防腐设计与施工规范 SHJ22
18 SHJ39-91 石油化工企业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
19 SHJ40-91 石油化工企业蒸汽伴管及夹套管设计规范
20 SHJ43-91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与管道表面涂色和标志
21 SH3010-2000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和管道隔热设计规范
22 SH3097-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23 SYJ7-84 钢制管道及储罐防腐蚀工程设计规范
24 SYJ8-84 埋地钢质管道石油沥青防腐涂层技术标准
25 SY0007-1999 钢制管道及储罐

④ 套管检测

在深井钻探过程中,由于钻杆柱在套管内的长时间旋转运动,钻杆接头等部位与套管内壁研磨,导致套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钻井时间越长,钻杆作用在套管上的侧向力就越大,由此引起的套管和钻柱摩擦与磨损问题就越来越突出;同时化学腐蚀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对套管质量和使用中套管质量的检测对超深井钻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套管检测包括:套管质量地面检测和套管磨损井内检测。

4.1.1 套管质量检测

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尽管套管生产厂在套管出厂前进行过在线检测,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有约3.5%~5.5%有缺陷的套管出厂。因此,在超深井钻探施工中,必须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对所用套管进行可靠的缺陷检测。套管质量检测需采用无损伤检测方法。

(1)超声波探伤方法

超声波探伤仪的种类繁多,但在实际的探伤过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应用最为广泛。一般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这种不连续往往又造成声阻抗的不一致,超声波在两种不同声阻抗的介质的交界面上将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的大小与交界面两边介质声阻抗的差异和交界面的取向、大小有关。

超声波探伤常用的仪器设备是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科声技术公司研制生产的多通道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它能满足从多个探伤面同时进行多种缺陷的全面检测的需要,并能实现自动扫描、数字化控制和数据采集,从而提高了探伤的速度和超声波探伤的可靠性,可实现对被检测件的自动探伤。

应用多通道数字式超声波自动探伤技术进行原油套管的自动化检测,应从如下3个方面考虑:①具有满足石油套管进行自动探伤的超声波自动探伤仪;②为石油套管自动探伤设计合理的超声波探伤方法;③具有满足自动探伤技术要求并配套的机械设备。目前,除螺纹和接箍部分的探伤需要进行试验研究以外,其他部分均为较成熟的或可以实现的技术。

科声公司生产的多通道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具有5个特点,是应用超声波自动检测必须具备的条件:①仪器具有较高的重复频率,能保证实现较高的检测速度和探伤密度;②各个通道性能一致,确保读数精确、可靠。在检测过程中,对同样的缺陷在不同的通道检测时,应有同样的结果,这样就不会漏检和误检,以便于缺陷的定量和设立探伤工艺标准;③适应能力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使用不同的工作频率、不同的量程范围和不同的灵敏度,探伤仪能适应这些场合的探伤工作;④能自动进行伤波识别和报警,在自动探伤场合探伤人员监测伤波是不可取的,所以探伤仪的功能已经从对超声回波的拾取、显现,引申到了自动读数、自动补偿、自动定量、自动识别、自动报警;⑤抗干扰能力强,在工业现场往往有行车、电机等的存在,自动探伤机受电磁干扰、电源波动、机械振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自动探伤仪能在这种环境下连续工作,排除杂波干扰,能减少误判和漏检,进行自动探伤。

(2)漏磁探伤方法

漏磁探伤方法是继超声波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探伤技术,探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外加强大的磁场对铁磁性材料进行磁化,当被磁化的铁磁材料存在缺陷时,即在材料表面形成漏磁场,通过检测线圈或霍尔元件检测到的漏磁场电流或电压大小,反映出缺陷的大小和位置。其中直流局部磁化方法应用较多。

国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实用的漏磁探伤设备,以后推出了多种漏磁探伤仪,比较有名的厂家是德国的Forster公司和美国的Tupboscope公司。目前国内使用漏磁探伤仪的厂家有上海宝山钢管厂和成都无缝钢管厂。分别使用Forster公司和Tupboscope公司的产品。

宝钢套管、油管检测是在其两端未加工螺纹和未装接箍之前的光管上进行的,检测速度为3根/min,用漏磁检测套管两端不可检测的盲区为10mm,然后用专用的磁粉探伤设备再检测套管两端350mm的部分。磁粉探伤5根管子同时进行,在1min内完成,然后用人工观察缺陷。宝钢的漏磁探伤设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探头固定不动,管子直线通过;另一种是探头直线运动,管子原地旋转。宝钢用漏磁探伤套管、油管时,严格执行API SPE 5CT标准,对各种规格、钢级的套管、油管都按标准做出人工标准伤样管,当被检管子的规格和钢级发生变化时,就要用样管对仪器和探头校准。宝钢的漏磁探伤采用直流周向磁化的方法对套管、油管进行磁化,能检测到管体内外表面及内部的纵向缺陷,如果发现表面有划伤等缺陷时,要进行表面修磨,然后再进入检测线检测,如果剩余壁厚大于87.5%t(t为套管壁厚),可以作为合格管出厂,否则报废。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无损检测中心开发研制了旋转式漏磁探伤设备,并用于旧油管和旧钻杆的检测。这套检测设备在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投产并通过鉴定。这套自动探伤系统的特点是:①检测速度10m/min,每2min检测一根管;②分两组探头,一组检测接箍,一组检测管体,管体部分由8个探头组成,管体旋转速度和探头移动速度合理匹配,保证覆盖管体全表面;③磁化方法采用直流周向磁化,能检测到内外壁的纵向缺陷;④对于旧油管、钻杆,由于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滨南采油厂暂定为剩余壁厚小于70%t时判废,并以此标准制作人工伤样管;⑤设备具有声光自动报警、波形记录、对缺陷处自动作标记并具有数据统计、打印报表等功能;⑥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及可编程控制作为整个机械设备的动力和控制手段;⑦磁化装置至少连续工作10h不发热,经退磁后,被检测管子可以吸不住M3的螺母。

(3)涡流探伤方法

涡流探伤是用一个高频振荡器供给激磁线圈激磁电流,并在被检测件周围形成激磁磁场,该磁场在被检测件中感应出涡状电流。涡流又产生自己的磁场,涡流磁场的作用抵消激磁磁场的变化。由于涡流磁场中包含着套管状况不等的各种信息(如钢管材料中存在的各种缺陷),仪器通过检测线圈把涡流信号检出,进行滤波、鉴相、放大等处理,并抑制非缺陷的各种噪声信号(如材料性能的差异、运动不平稳等),以此来判别套管中缺陷的存在。涡流探伤有点探头式和穿过式两种基本方法。

涡流探伤应用于套管自动检测生产线主要应考虑这样几个问题:①由于套管壁厚一般大于7mm(各种规格套管的壁厚不等),而涡流探伤的灵敏度是随着缺陷的埋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因此,要采用磁饱和技术提高涡流检测的穿透深度,实现对整个套管壁厚的检测;②由于涡流检测对许多因素都很敏感,其中有些是由加工工艺造成的,如电导率、化学成分、磁导率以及几何形状等的变化;而另一些则是与管材无关的测试因素,如耦合状况的改变,探头与管子之间的振动等,因此,涡流探伤的信号处理和分析技术与漏磁技术相比要复杂一些,特别是对于像套管这样大直径的钢管更是如此。

国内有很多单位,如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设计院、厦门涡流检测技术研究所等,相继研究成功多种规格的涡流探伤仪,这些设备的技术性能都能满足常规的探伤要求,某些先进设备的技术性能已达到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4.1.2 套管磨损检测

在井内的套管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是损坏,一般包括机械损伤和化学损伤两种。套管的机械磨损是由与套管内壁相接触摩擦的其他物体引起的,主要是钻杆、钻杆接头、底部钻具组合、钢缆及尾管等,而旋转引起的磨损程度远远大于滑动导致的磨损;井内泥浆和地层流体会对套管造成一定的化学损伤,随泥浆的化学成分和地层流体特性,对套管的腐蚀程度不同。随着钻井周期的延长,套管磨损程度加剧,如不采取措施,则会出现套管先期损坏的现象,严重的会使井报废。套管损伤对井内安全影响很大,因此,超深井套管损伤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

工程测井很多仪器都有套管质量和固井质量检测功能,其性能和功能见表4.1。国外测井仪器耐温、耐压指标都较高,耐温指标多为175℃。相比而言,国内仪器耐温、耐压指标较低,应注重研发耐温超过150℃的仪器。

(1)MID-K测井仪

MID-K测井仪器是俄罗斯生产的进行多层套管伤害探测的测井设备,MID-K测井仪器共有3个测量探头,包括1个纵向探头和2个横向探头(图4.1)。纵向探头是对套管沿轴向的伤害进行测量;横向探头对套管横切面上的损伤进行测量。测量的信息是感生电动势的衰减谱,对衰减谱进行采样得到多条不同时刻记录的曲线,不同时间与管柱的径向位置相对应。该测井仪根据不同位置管柱对应的不同衰减时间段对衰减谱进行放大,从而达到对不同位置管柱的探测,以3层管柱为例,可分为远区、中区和近区,分别对应外层、中间和内层管柱。

表4.1 工程测井仪器一览表

图4.1 MID-K仪器结构示意图

MID-K测井仪共记录了5个不同区间和方向的感应电动势时间衰减谱,包括3个不同时间区间的纵向探测器探测的感应电动势衰减谱以及2个横向探测器探测的感应电动势衰减谱,由270条感生电动势曲线组成,曲线间的采样间隔为2.5ms(图4.2)。

(2)PIT套管检测仪

PIT(Pipe Inspection Tool,套管检测仪)是一种磁法测井仪器,采用多个推靠式极板,用同时测量漏磁通和涡流的方法检测套管内外壁的缺损(漏磁通法测量套管壁总的缺损,涡流法检测内壁缺损),解释腐蚀和穿孔状况。由于采用极板,PIT仪器分3种规格,以适应不同的套管直径。适应5in套管的仪器有8个极板,可分辨5mm孔眼,耐温175℃,耐压104MPa,长4.7m,质量160kg,最小通径110mm,推荐测速1100m/h。PIT仪器的前身技术产品是国内早已引进的斯仑贝谢公司20世纪70年代仪器PAT。PAT仪器使用上下两套极板组,对每个极板组只记录两个数据,即涡流量和漏磁通量。与PAT仪器的不同在于PIT对每个极板都记录涡流量和漏磁通量,能显示井周方向上套管腐蚀和穿孔的细节。仪器对套管变形不敏感。

图4.2 MID-K测井解释成果图

(3)MIT多臂井径成像仪

MIT(Multifinger Imaging Tool,多臂井径成像仪)是英国Sondex公司生产并由哈里伯顿公司代理的40独立臂井径仪,采用相互独立的机械测量臂带动40个LVDT(线性变化差动变压器)传感器分别测量套管内径。仪器质量28kg,长1.6m,耐温150℃,耐压104MPa,外径70mm,测量范围76~190mm,半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为0.76mm和0.08mm,推荐测速540m/h,纵向分辨率2.5mm。与老式多臂井径仪器不同,MIT对每一个测量臂分别给出测量结果,同时输出40条半径曲线以及最大、最小、平均半径。仪器还有测量斜传感器,测量精度为4°。

(4)CAST-V井周声波扫描仪

CAST-V(Circumferential Acoustic Scanning Tool-Visualization,井周声波扫描仪)采用脉冲超声回波方法对井壁进行扫描,可用于裸眼井和套管井,在套管井中可同时检测套管和评价水泥胶结质量。CAST的旋转探头旋转速度10周/s,每转1周发射和接收200次超声波,回波到达时间和幅度用于套管内壁成像,回波共振频率用于计算套管壁厚,回波共振衰减时间用于评价套管-水泥环界面(I界面)胶结状况。仪器长5.5m,外径92mm,质量143kg,耐温177℃,耐压138MPa,可用于114~330mm井眼,垂向分辨率7.6mm,推荐测速360m/h(图4.3,图4.4)。

(5)DHV井下可见光电视

DHV(Down Hole Video,井下可见光电视)的工作原理与常规摄像头相同,采用光学聚焦系统和CCD传感器把可见光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电缆传送到地面;井下仪器还携带了照明光源。近年来DHV技术发展较快,镜头焦距可调,采用不沾油涂层和光源后置技术使图像更清晰,广角镜头在水中视角可达55°,信号传输由光缆改为普通单芯电缆,仪器耐温、耐压指标提高到了177℃、104MPa,外径仍然为43mm。

图4.3 超声成像套管测井解释

图4.4 套管片状腐蚀与点状腐蚀的超声波成像

DHV相当于在井下仪器上安装了人的眼睛。在井下流体透明度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清楚地见到井下落物的鱼顶、套管射孔孔眼及有无石油或天然气产出。如果有石油产出,可以见到油泡在射孔孔眼处断断续续地冒出;如果有天然气产出,可以见到断断续续的白色泡状产出物,如泉眼里冒出的气泡一样;如果套管有破裂或错断,还可以见到破裂或错断口,甚至可以见到破裂口或错断口处流体进入情况(图4.5)。

图4.5 套管破裂井下电视照片

(6)数字化套管探伤仪

DVRT可以确定套管是内伤还是外伤,损伤穿透深度,损坏点准确位置等。对孔洞直径为9.5mm,相对穿透深度为30%以上的损伤均能做出正确判断。

DVRT套管探伤仪(图4.6)是由美国Atlas Wireline Services最新研制生产的数字化套管探伤仪,它由一个安装在心轴保护箱内的电磁铁和探测器及三部分电子线路组成。其中两个电子线路部分(分为上下两部分)也安装在心轴保护箱内,另一个控制器部分电子线路安装在一个单独的保护箱内,并与心轴的顶端相连,电子线路部分是经过特殊设计,可适用于4种不同心轴尺寸的DVRT仪器。

DVRT仪器的心轴由许多独立的极板组成,并以两个一组相互搭接的方式排列,以保证对套管四周进行全方位探测,每个极板上装有两个直流通量泄漏测试器及两个涡流测量线圈(EC)。

数字化套管探伤仪通过测量直流通量的泄漏来确定套管损伤的穿透程度。为了保证能对套管四周的腐蚀损伤程度进行全面而完整的测量,DVRT采用了很高的采样速率,可同时记录12道或24道测量数据。测量时根据仪器心轴的大小可进行12道或24道涡流(EC)测量,用来确定直流通量泄漏是发生在套管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从而进一步确定套管是内伤还是外伤。其中114mm和140mm两种心轴同时记录12道FL(直流通量泄漏)和12道EC,而178mm和219mm两种心轴记录24道FL和24道EC。每一道波形记录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所有波形均在井下数字化后传至地面,再经测井分析专用软件进行现场分析或后处理,在提供高质量显示结果的解释报告同时,可帮助现场进行决策,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7)数传工程测井组合仪

数传工程测井组合仪由仪器头、磁性定位器、扶正器、方位仪、遥测仪、井壁超声成像测井仪及声波井径仪几个部分组成。

图4.6 DVRT测井仪器

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外径Φ90mm;工作环境温度-35~150℃;耐压75MPa;方向角范围及精度为0°~360°、±6°/h;声波井径精度±1.5mm;声波井径范围90~180mm;孔眼分辨能力≥8mm;纵向裂缝的分辨能力≥2mm;适用介质为油、水、泥浆(密度≤1.4g/cm3)。

数传工程测井组合仪进行多参数组合,能准确地指示出井身状况及套损方向,更直观、形象、具体地检测出各种程度和各种类型的套损及其方位,可为油水井套损机理、预防、修井、报废等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

⑤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本书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及《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2010)等国家现行标准编写。 本书共分为11章,包括:术语、厂房和仓库、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民用建筑、建筑构造、灭火救援设施、消防设施的设置、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木结构建筑、城市交通隧道等。本书既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及消防行业管理等方面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折叠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1术语1
2厂房和仓库10
2.1火灾危险性分类10
2.2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15
2.3厂房和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22
2.4厂房的防火间距30
2.5仓库的防火间距37
2.6厂房和仓库的防爆40
2.7厂房的安全疏散47
2.8仓库的安全疏散51
2.9丙类仓库建筑防火案例56
2.9.1工程概况56
2.9.2仓库和厂房分类57
2.9.3仓库的耐火等级和防火构造57
2.9.4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57
2.9.5防火间距57
2.9.6丙类仓库内办公室、休息室布置57
2.9.7安全疏散57
3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58
3.1一般规定58
3.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59
3.3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64
3.4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70
3.5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74
4民用建筑75
4.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75
4.1.1民用建筑分类75
4.1.2民用建筑耐火等级78
4.1.3耐火等级应用实例83
4.2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87
4.2.1总平面布局87
4.2.2平面布置89
4.2.3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应用实例105
4.3防火分区和层数106
4.3.1防火分区的类型106
4.3.2防火分区设计标准107
4.3.3防火分区应用实例118
4.4安全疏散和避难119
4.4.1疏散安全分区119
4.4.2安全疏散距离120
4.4.3避难134
4.4.4安全疏散距离应用实例137
5建筑构造138
5.1防火墙138
5.1.1防火墙的定义与分类138
5.1.2防火墙构造139
5.2建筑构件和管道井143
5.3屋顶、闷顶和建筑缝隙151
5.4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154
5.5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167
5.5.1防火门167
5.5.2防火窗172
5.5.3防火卷帘173
5.6天桥、栈桥和管沟175
6灭火救援设施177
6.1消防车道177
6.2救援场地和入口的设置184
6.3消防电梯的设置186
6.3.1消防电梯的构造要求186
6.3.2消防电梯的联动控制188
6.4直升机停机坪189
7消防设施的设置190
7.1室内消火栓系统190
7.1.1消火栓系统的组成190
7.1.2消火栓系统的给水方式192
7.1.3消火栓按钮安装193
7.1.4消火栓系统的配线194
7.1.5消防水泵的控制194
7.2自动灭火系统196
7.2.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96
7.2.2泡沫灭火系统229
7.2.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235
7.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41
7.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241
7.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242
7.3.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过程245
7.3.4火灾探测器246
7.3.5手动报警按钮263
7.3.6火灾报警控制器266
7.4防烟和排烟设施268
7.4.1防烟设施268
7.4.2排烟设施271
7.5某体育场馆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实例274
7.5.1工程简介274
7.5.2消防给水排水设计274
7.5.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75
7.5.4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276
7.5.5室外消防系统276
8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277
8.1一般规定277
8.2供暖279
8.3通风和空气调节280
9电气282
9.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282
9.1.1消防电源系统组成282
9.1.2消防用电设备283
9.1.3主电源与应急电源连接286
9.2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289
9.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290
9.3.1消防应急照明290
9.3.2疏散指示标志293
10木结构建筑294
11城市交通隧道302
11.1一般规定302
11.2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305
11.3通风和排烟系统307
1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08
11.5供电及其他309
参考文献310
阅读全文

⑥ 火探管是什么装置来的,原理是什么

一、工作原理:火探装置是由装有灭火剂的压力容器、容器阀及能释放灭火剂的火探管和释放管等组成。将火探管置于靠近或在火源最可能发生处的上方,同时,依靠沿火探管的诸多探测点(线型)进行探测。一旦着火时,火探管在受热温度最高处被软化并爆破,将灭火介质通过火探管本身(直接系统)或喷嘴(间接系统)释放到被保护区域。其中,火探管是高科技领域开发的新品种,是一种高科技非金属合成品。它集长时间抗漏,柔韧性及有效的感温性于一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爆破,喷射灭火介质或传递火灾信号。
二、装置特点
1、发生火灾时自动灭火功能
发生火灾时,探测器探测到火灾的同时灭火器自动工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早期灭火。
2、停电时也能正常工作
系统内有内置应急电源,停电或由于主电源发生故障电源被切断时,装置自动转换到应急电源,系统正常工作,应急状态下系统也能够自动应对。
3、多种检测功能
此装置本身具有检验探测功能(烟感和热感),还可以按不同的需要自己增加探测部件,达到对防火区域的多方位全面监控。
4、数字化分析、控制方式
发生火灾时的热、烟、温度等探测信息在分析、处理、传输方面的数字化,相比现有的模拟方式,其可信性、扩展性更加优秀,提供多样、精密的数据,最大限度提高了设备的管理效率。
5、不受位置的影响
探火管具有柔性,不受任何位置的影响,可伸进各种狭小和复杂易燃空间或设备中,该特点弥补了现有消防产品不能扑灭此类火源的缺陷.
6、费用低廉,使用安全
将传统大空间全淹没灭火改为针对潜在着火点的局部全淹没或局部灭火方式,距离被保护物最近,灭火效率高,费用低廉;灭火剂用量较传统方式降低80%以上,使用更加环保,对人员更加安全。
7、设计简单,安装简便
设计简单,安装简便,不占用户的有限空间,无需另外设置气瓶间。

阅读全文

与钢管的自动在线探测装置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跟水流指示器在一起的阀门是什么 浏览:447
汽车仪表台避光垫什么材质高档 浏览:882
超声波意思是什么呢 浏览:548
丁蜀镇五金装潢市场 浏览:994
笔记本机械硬盘一般多少钱 浏览:563
氨吸收塔比其他设备有什么优势 浏览:604
一般冰箱不制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浏览:460
巧开水表三角阀门没有怎么开水 浏览:228
商场中央空调每平方制冷量多少 浏览:727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浏览:199
广州连锁电动工具 浏览:971
仪表总成多少钱 浏览:579
尼尔机械纪元有哪些语音 浏览:345
仪表盘上有个小扳手标志是什么意思 浏览:253
自动重合闸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浏览:844
铝件超声波清洗为什么变黑 浏览:905
深圳顺景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70
减速器机械效率是多少 浏览:698
高压氧气阀门常见 浏览:673
原油电脱盐实验室装置 浏览: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