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铅坠的功能有哪些
铅坠,又叫鱼坠、沉子、坠石、千斤、铅花等。铅坠起配重的调节作用,使浮漂有适合的配重。当鱼咬钩饵时,它会敏感地反映到浮漂上。采用无浮漂的看尖钓法时,铅坠还可张紧钓线,有助于将钩饵甩到良好的钓鱼水域和位置上。它主要由铅或铅锡合金制成,形状各异,分量有几克至几百克不等。1.铅坠的功能铅坠具有多种功能:(1)借助坠重量可将钓组远投到钓点。(2)与相应的浮漂配合可使钓线与钓组垂悬于不同的水层或使钓组落入水底。(3)坠还可使钓线张紧,有利于传递鱼吞饵的信息。(4)在砂底水域沿水底拖钓时坠传动可使水变浑,起到诱鱼的作用。2.铅坠的分类和特点(1)可分为两大类:手竿坠和海竿坠。①手竿用的坠较小,多为枣形、球形,由铅皮卷成。使用时只要对准钩上端的脑线夹入坠体压紧固定即可。②海竿坠分两种:坠体分为可在钓线上滑动的活坠和坠体固定在钓线上的死坠。前者适于底钩钓,后者适于浮钩钓或串钩钓。海竿的坠形状多样,有茄子形、球形、吊钟形、片状角形等,其质量5克~50克不等。圆、球形坠受水阻力小,下沉快,广为钓友采用,但水较浅、淤泥较厚的水域,为避免坠陷入泥中,应选用阻力大些的片形坠。多钩的海竿上常采用带舵的舵坠来防止钓线在流水中卷捻。(2)开口的弹丸形铅坠,按大小分11种,与开口偏圆形坠均适合钳在钓线和钩线上。在急流中圆形弹丸铅坠不会因水流而转动,较扁圆形钓坠更常用。(3)带环的铅坠有茄形、六角形、圆盘形、球形等,用于手竿钓,这是一种不使用浮漂直接用铅坠甩入急流中使钩饵静置于水底的钓法。六角形铅坠在水底较稳定,圆盘形则抛得远。(4)通芯铅坠也叫活动坠,鱼吞食钩饵时直接牵动钓线便于察觉鱼已上钩。铅条可用剪刀任意剪切,便于调节立式浮漂浮于水面的高度。将铅条剪切成三角形,用缝衣针做轴,卷成通芯活动铅坠。小型铅坠用于钓鲫鱼、丁斑鱼等溪流鱼,大型铅坠用于钓鲤鱼等。因此,可根据钓法和目的选用不同的铅坠。3.铅坠的安装和使用一般,铅坠的安装位置在钩的上方,但也有将铅坠装在钩下方的。其方法是在拴好鱼钩之后,多余的线不要剪断,要保留线长10厘米~15厘米。然后将铅坠夹在多余的线上即可。铅坠的重量要稍小于漂的浮力。为了防止铅坠伤线,可用一段空心细软管,线从软管中穿过,在细软管上夹紧铅坠。其优点如下:(1)便于因地制宜地调整铅坠与钩之间的距离。(2)钩饵不易埋入水底的杂草或淤泥中。(3)铅坠在水底被卡住时,可稍用力将钩拉起,使铅坠脱落,另换一坠再钓。4.坠的重量与竿尖的硬度、钓线的粗细和抛线的远近的关系若竿尖硬、钓线粗、抛得远,坠(图2.6)就要重一些,反之,坠就轻些。一般实心玻璃钢海竿,竿尖直径3毫米左右,坠分量50克以下;4.5米以上的长海竿,竿尖细于1.5毫米,坠分量不超过60克。垂钓者也可根据需要,用黄泥、砖或石膏模具和熔化的铅水自制钓坠。图2.6各种钓坠绕线轮绕线框(图2.7)是最原始的绕线轮之一,可使钩和线不乱,可用金属丝、竹片或塑料制成。图2.7绕线框绕线轮(图2.8)是钓竿上的辅助装置,指用于放线或收线,以缓冲鱼的反抗力的工具。绕线轮的使用是现代钓鱼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垂钓大型鱼类时,绕线轮通过放线或收线,使其不易挣脱,从而体现其优越性。1.绕线轮的种类(1)根据要钓的鱼和鱼竿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绕线手轮:抛掷拟饵钩的专用手轮,带有滚珠轴承,性能良好,经久耐用。②横转式手轮:主要用诱饵笼钓鲤鱼、躐鱼等。投抛钓具时将手轮旋转到横向,其缺点是会使鱼线缠绕在一起。图2.8绕线轮③抛拟饵钩手轮:与偏置鱼竿配合使用,适合用拟饵钩钓大型鱼。(2)根据构造特征可分为绕线轴转动型和绕线轴不转动型两种:我国钓者传统使用的叉形齿槽式手拨轮、双轴承和单轴承绕线轮都属于绕线轴转动型绕线轮;旋压式绕线轮、纺车轮和封闭式绕线轮则属于绕线轴不转动型绕线轮。①叉形齿槽式手拨轮。结构简单,重量轻,直接用手指拨动轮齿即可,收放线自如,速度可随时掌握。其缺点是拨竿时绕线轮容易乱线。为了改变上述缺点,可改装绕线轮,线盘直径加大到近40厘米,能缠绕1000余米钓线,可采用自行车的齿轮和链条带动绕线盘。②旋压式绕线轮。这是钓者普遍使用的一种绕线轮,投竿时出线阻力小、速度快、不易乱线,齿轮传动比大多为1:1.5~1:3。传动比越小,缠绕线速度越慢,反之,则快。一般轮体越大,钓力越大。其优点是钓到大鱼时,能自动收线和放线。③双轴承绕线轮。亦称鼓形绕线轮。它用途广泛,性能优良,结构精密,钓力大。轮的轴心两侧均装有轴承,两侧固定有轴心盘,类似鼓形,一般用于深海垂钓和船钓大型鱼类。其缺点是在抛投时绕线轮的回转速度往往快于出线速度,也容易造成乱线。④电动式绕线轮。其优点是钓力大,操作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反应灵敏,有微型数字显示器,鱼上钩后的挣扎力,能使绕线轮自动接通电源,自动旋转收线。其缺点是价格昂贵,体积较大,不便携带,常用于海钓和船钓。⑤密封式绕线轮。其优点是不乱线,泥沙不易进入,有利于保护渔线和绕线盘。其缺点是绕线量有限,不适宜远钓。⑥封闭式绕线轮。绕线轴由一个护罩罩着,钓线通过护罩孔进出。其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且稳定,投竿时不易乱线。其缺点是钓力小,容线量小,投线距离近,不适宜海钓。⑦盘式绕线轮。形状像圆形马蹄表。其优点是钓力大,重量轻,坚固耐用。其缺点是制作粗糙,投竿阻力较大且不灵活。⑧袖珍式绕线轮。其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适宜与手海两用竿匹配。其缺点是宜钓小鱼,不适宜垂钓大鱼和凶狠性鱼类。⑨自制绕线轮。钓者可以选择木料或其他材料,自制个人喜欢、适用的绕线轮。其优点是造价低,形状适合个人口味。其缺点是精密度低,会乱线。⑵ 什么是声纳,它的主要工作原理,它有哪些应用
[编辑本段]释义与简介
声呐就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它是SONAR一词的“义音两顾”的译称(旧译为声纳),SONAR是Sound Navigationand Ranging(声音导航测距)的缩写。
声呐技术至今已有100年历史,它是1906年由英国海军的刘易斯·尼克森所发明。他发明的第一部声呐仪是一种被动式的聆听装置,主要用来侦测冰山。这种技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应用到战场上,用来侦测潜藏在水底的潜水艇。
目前,声呐是各国海军进行水下监视使用的主要技术,用于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进行水下通信和导航,保障舰艇、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声呐技术还广泛用于鱼雷制导、水雷引信,以及鱼群探测、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水文测量和海底地质地貌的勘测等。
和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社会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声呐技术的发展。
[编辑本段]工作的原理
声波是观察和测量的重要手段。有趣的是,英文“sound”一词作为名词是“声”的意思,作为动词就有“探测”的意思,可见声与探测关系之紧密。
在水中进行观察和测量,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只有声波。这是由于其他探测手段的作用距离都很短,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们也只能看到十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电磁波在水中也衰减太快,而且波长越短,损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频电磁波,也只能传播几十米。然而,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衰减就小得多,在深海声道中爆炸一个几公斤的炸弹,在两万公里外还可以收到信号,低频的声波还可以穿透海底几千米的地层,并且得到地层中的信息。在水中进行测量和观察,至今还没有发现比声波更有效的手段。
[编辑本段]结构与分类
声呐装置一般由基阵、电子机柜和辅助设备三部分组成。基阵由水声换能器以一定几何图形排列组合而成,其外形通常为球形、柱形、平板形或线列行,有接收基阵、发射机阵或收发合一基阵之分。电子机柜一般有发射、接收、显示和控制等分系统。辅助设备包括电源设备、连接电缆、水下接线箱和增音机、与声呐基阵的传动控制相配套的升降、回转、俯仰、收放、拖曳、吊放、投放等装置,以及声呐导流罩等。
换能器是声呐中的重要器件,它是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如机械能、电能、磁能等相互转换的装置。它有两个用途:一是在水下发射声波,称为“发射换能器”,相当于空气中的扬声器;二是在水下接收声波,称为“接收换能器”,相当于空气中的传声器(俗称“麦克风”或“话筒”)。换能器在实际使用时往往同时用于发射和接收声波,专门用于接收的换能器又称为“水听器”。换能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某些材料在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发生伸缩的压电效应或磁致伸缩效应。
声呐的分类可按其工作方式,按装备对象,按战术用途、按基阵携带方式和技术特点等分类方法分成为各种不同的声呐。例如按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按装备对象可分为水面舰艇声呐、潜艇声呐、航空声呐、便携式声呐和海岸声呐等。
主动声呐:主动声呐技术是指声呐主动发射声波“照射”目标,而后接收水中目标反射的回波以测定目标的参数。大多数采用脉冲体制,也有采用连续波体制的。它由简单的回声探测仪器演变而来,它主动地发射超声波,然后收测回波进行计算,适用于探测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鱼群、水雷和关闭了发动机的隐蔽的潜艇;
被动声呐:被动声呐技术是指声呐被动接收舰船等水中目标产生的辐射噪声和水声设备发射的信号,以测定目标的方位。它由简单的水听器演变而来,它收听目标发出的噪声,判断出目标的位置和某些特性,特别适用于不能发声暴露自己而又要探测敌舰活动的潜艇。
[编辑本段]安装及运用
传统上潜艇安装声呐的主要位置是在最前端的位置,由于现代潜艇非常依赖被动声呐的探测效果,巨大的收音装置不仅仅让潜艇的直径水涨船高,原先在这个位置上的鱼雷管也得乖乖让出位置而退到两旁去。
其他安装在潜艇上的声呐型态还包括安装在艇身其他位置的被动声呐听音装置,利用不同位置收到的同一讯号,经过电脑处理和运算之后,就可以迅速的进行粗浅的定位,对于艇身较大的潜艇来说比较有利,因为测量的基线较长,准确度较高。
另外一种声呐称为“拖曳声纳”,因为这种声呐装置在使用时,以缆线与潜艇连接,声呐的本体则远远的拖在潜艇的后面进行探测,拖曳声呐的使用大幅强化潜艇对于全方位与不同深度的侦测能力,尤其是潜艇的尾端。这是因为潜艇的尾端同时也是动力输出的部分,由于水流的声音的干扰,位于前方的声呐无法听到这个区域的讯号而形成一个盲区。使用拖曳声呐之后就能够消除这个盲区,找出躲在这个区域的目标。
有趣的是,声呐并非人类的专利,不少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声呐”。蝙蝠就用喉头发射每秒10-20次的超声脉冲而用耳朵接收其回波,借助这种“主动声呐”它可以探查到很细小的昆虫及0.1mm粗细的金属丝障碍物。而飞蛾等昆虫也具有“被动声呐”,能清晰地听到40m以外的蝙蝠超声,因而往往得以逃避攻击。然而有的蝙蝠能使用超出昆虫侦听范围的高频超声或低频超声,从而使捕捉昆虫的命中率仍然很高。看来,动物也和人类一样进行着“声呐战”!海豚和鲸等海洋哺乳动物则拥有“水下声呐”,它们能产生一种十分确定的讯号探寻食物和相互通迅。
海豚声呐的灵敏度很高,能发现几米以外直径0.2mm的金属丝和直径lmm的尼龙绳,能区别开只相差200卜s时间的两个信号,能发现几百米外的鱼群,能遮住眼睛在插满竹竿的水池子中灵活迅速地穿行而不会碰到竹竿;海豚声呐的“目标识别”能力很强,不但能识别不同的鱼类,区分开黄铜、铝、电木、塑料等不同的物质材料,还能区分开自己发声的回波和人们录下它的声音而重放的声波;海豚声呐的抗干扰能力也是惊人的,如果有噪声干扰,它会提高叫声的强度盖过噪声,以使自己的判断不受影响;而且,海豚声呐还具有感情表达能力,已经证实海豚是一种有“语言”的动物,它们的“交谈”正是通过其声呐系统。尤其是仅存于世的四种淡水豚中最珍贵的一种-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白鳍豚,它的声呐系统“分工”明确,有为定位用的,有为通讯用的,有为报警用的,并有通过调频来调制位相的特殊功能。
多种鲸类都用声来探测和通信,它们使用的频率比海豚的低得多,作用距离也远得多。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豹、海狮等也都会发射出声呐信号,进行探测。
终身在极度黑暗的大洋深处生活的动物是不得不采用声呐等各种手段来搜寻猎物和防避攻击的,它们的声呐的性能是人类现代技术所远不能及的。解开这些动物声呐的谜,一直是现代声呐技术的重要研究课题。
[编辑本段]影响的因素
影响声呐工作性能的因素除声呐本身的技术状况外,外界条件的影响很严重。比较直接的因素有传播衰减、多路径效应、混响干扰、海洋噪声、自噪声、目标反射特征或辐射噪声强度等,它们大多与海洋环境因素有关。例如,声波在传播途中受海水介质不均匀分布和海面、海底的影响和制约,会产生折射、散射、反射和干涉,会产生声线弯曲、信号起伏和畸变,造成传播途径的改变,以及出现声阴区,严重影响声呐的作用距离和测量精度。现代声呐根据海区声速--深度变化形成的传播条件,可适当选择基阵工作深度和俯仰角,利用声波的不同传播途径(直达声、海底反射声、会聚区、深海声道)来克服水声传播条件的不利影响,提高声呐探测距离。又如,运载平台的自噪声主要与航速有关,航速越大自噪声越大,声呐作用距离就越近,反之则越远;目标反射本领越大,被对方主动声呐发现的距离就越远;目标辐射噪声强度越大,被对方被动声呐发现的距离就越远。
⑶ 水产养殖活水机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活水机和耕水机是一样道理。是使被污染的生命之水,利用大自然的能量—风能、太阳能及被激活的水底生物能,使水再净化—用物理的方法来实现水净化的装置。
被风吹动,吸收太阳光并获得氧气的表层水,变成薄薄的层流在水底流动,与水底接触的表层水的比例变高,这样表层水的氧气就能够有效地被供应给水底的淤泥。通过这个流动,沉积在水底的淤泥的表面就成为好气性细菌的过滤床从而变得无害,水底就变成生产浮游生物的田地。那些讨厌的磷、氮、淤泥就是这块田地的肥料。被用于作为宝贵有机资源的浮游生物的繁殖,成为昆虫和鱼贝类的饵食从而被消灭。
为使被污染的水流动起来(流水不腐),只有在外力(外因)的作用才有可能。在活水机旋转划水浆的作用下,使水沿径向排出,流速的加快将活水机回转中心部分的流体压力降低,因此使水流扰动区的压力较周围静止水域为低,从而形成底层水流的上升构成旋流。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死水变为活水的过程。活水机的作用在于加速表层水流向四周扩散以及表层与下层水间的对流,从而达到强化,利用阳光、风力和水底淤泥对水质净化的效果。
在静静的持续流动的循环中,随着水性生物的增加,水池和水坝湖中的生态系统复苏,通过食物链,水藻和恶臭也逐渐消失,水得到了净化,并将通过风、太阳和被活性化的水底的力量将永久地持续下去。
活水机对养殖的作用:
耕水机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1. 能有效地降低或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2. 能有效改变水体底层缺氧,使整个水体溶氧量提高20%以上。
3. 能促进水体中有益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使天然饵料增加,节约投放饵料20%以上。
4.能有效地对沉积的残饵、排泄物、蜕壳、淤泥和腐败藻类等有害物质的分解,改善底质,激活底泥生态功能。
5. 能有效地促进水体循环,消除水体中溶解氧、温度和盐度的分层,稳定水质,增强池塘生态功能,减少应激反
应,有利(促进)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6. 无噪音污染,避免了震动波对鱼虾等苗体保护膜的损伤和易造成疲惫、厌食的养殖弊端。
7. 能有效地增强养殖品种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多次试验证明,在周围养殖品种都发病死亡的情况下,用耕水机养殖
的池塘能延缓病害暴发的时间,其中部分池塘还阻碍了病害的产生,直至养殖顺利成功。
8. 除污效果明显,无二次污染,可节省一部分进、排水等费用,遏制养殖污水排放产生的“面源污染”。
9. 不用或少用为防止水体腐化和养殖物病害而投入的各种化学药品,实现健康、绿色、无公害养殖,提升养殖品种的品质与经营效益。
⑷ 短文第二段中提到的水底收听装置对于渔业捕捞有哪些作用
最大作用就是
吸引于鱼的过来
好更好地对鱼类进行捕捉
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的
⑸ 短文第二段中提到的水底收听装置对于渔业捕捞有哪些作用
最大作用就是
吸引于鱼的过来
好更好地对鱼类进行捕捉
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的
⑹ 森林报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林中轶事有趣的植物池塘里几乎长满了浮萍。有些人说,是长满了水藻。可是水藻是水藻,浮萍是浮萍。浮萍是一种有趣的植物,和其他的植物可不一样。它的根细小,绿色小圆片儿浮在水面上,上面带有椭圆形的凸起物。这些凸起物就是它的茎和枝,一个个就像圆圆的小饼。浮萍没有叶子。有时候也开花,但极其罕见。浮萍不需要开花,它繁殖起来很简单,很迅速。只要从一个圆片儿型的茎上脱落下来一个圆片儿型的枝,一株浮萍就变成了两株。浮萍生活得自由自在,什么东西也不能束缚它。当野鸭从它身边游过时,它就紧紧地贴在鸭子的脚蹼上,随着野鸭从一个池塘游到另外一个池塘。巴甫洛娃狐狸怎样把獾从家里撵出去狐狸家遭殃了:洞里的顶子塌了,还差点儿把小狐狸压死。狐狸一看,事情不妙,得赶紧搬到别的住处了。狐狸来到了獾的家。獾的洞相当出色,是它自己挖的。出入口左一个右一个,侧洞旁洞纵横交错,以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獾的洞很大,能住下两家子。狐狸请求借住,可是獾不同意。它这个房东要求可高:爱整齐,爱干净,家里要一尘不染。来这儿住还带着孩子怎么能行呢!它把狐狸赶走了。“哼!”狐狸想,“你这样呀!走着瞧吧!”狐狸装出离开的样子,自己却躲到灌木丛后,坐在那里等着。獾探头往外一看,狐狸走了,就从洞里爬出来,到森林里去找蜗牛吃。这时,狐狸一下子钻进了獾洞,在地上拉屎,把洞里搞得一塌糊涂,完事儿就溜走了。獾回来了,“我的老天爷,好臭啊!”它沮丧地哼了一声,就到别的地方给自己挖洞去了。这正中狐狸下怀。狐狸把小狐狸叼来,在舒适的獾洞里开始生活了。有求必应在草地上和林间空地上开满了绛紫色的矢车菊。每当我看见它们,就会想起伏牛花,因为它们跟伏牛花一样,都会变小小的戏法儿。矢车菊的花不是一朵朵的,而是头状花序顶生。它那漂亮蓬松的叉状小花儿,都是无实花。真正的花在中间,是很多深紫色的管状花。一根雌蕊和几根会变戏法的雄蕊就在这些管状花的里面。只要你碰一碰这些绛紫色的小管子,它们就会歪向一旁,从小管子的细孔里冒出一小团花粉。过一会儿,你再碰一下这些小花儿,它就又摇摆起来,又冒出一团花粉。就是这么一套小把戏!这些花粉可不是白白浪费的,它对每一种昆虫都有求必应,要,就给一份花粉。拿去吧,吃吧,沾到自己身上也行,只要能把一点点花粉带到其他的矢车菊上去就成。巴甫洛娃神秘的夜行大盗森林里冒出一个神秘的夜行大盗。森林的居民都惊恐不安。每天夜里,都有几只小兔子失踪。一到晚上,小鹿啊、琴鸡啊、松鸡啊、兔子啊、松鼠啊都觉得不安全。无论是灌木丛中的鸟儿,还是树上的小松鼠,或者地上的老鼠都不晓得,在哪儿会受到攻击。这个神秘杀手有时会突然从草丛里现身,有时会在灌木丛出现,有时会从树上跳下来。也许,它不是独行杀手;也许,它们是一个团伙呢!几天前的一个晚上,獐鹿爸爸和獐鹿妈妈带着两只小獐鹿在林间空地上吃草。雄獐鹿站在离灌木丛八步远的地方放哨,雌獐鹿带着小獐鹿在空地中央吃草。突然,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从灌木丛里蹿了出来,直接就扑到了雄獐鹿的背上。雄獐鹿倒了下去,雌獐鹿带着小獐鹿逃向了森林深处。第二天清晨,雌獐鹿回到林间空地上的时候,雄獐鹿只剩下了犄角和蹄子。昨天夜里遭袭击的是麋鹿。它走在僻静的森林里,发现好像在一棵树的树枝上,有一个难看的大木瘤。麋鹿是森林巨人,它怕过谁呀?它的那对大犄角,大得连熊都不敢攻击它。麋鹿走到树下,刚想抬头仔细看看树上长了一个什么样的木瘤,突然,一个什么可怕的家伙,体重足有一普特(合16.38公斤)重,一下子扑到了它的脖子上。由于出其不意,麋鹿当然吓坏了,它把头猛摇了一下,把杀手从背上甩了下来,然后头也不回地就跑掉了。它到底也没弄清楚,夜里究竟是什么东西袭击了它。我们这森林里没有狼,况且狼也不会上树。熊现在也钻进密林里去了,正懒得动呢,再说它也不会从树上跳到麋鹿的脖子上去。这个神秘的杀手究竟是谁呢?暂时还没有答案。勇敢的小鱼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雄刺鱼在水底下搭建了个什么样的巢。巢造好以后,雄刺鱼就为自己挑选了一条雌刺鱼,带回了自己的家。鱼儿进门后,产下鱼卵,马上就游走了。接着雄刺鱼又去找了第二条雌刺鱼,然后是第三条、第四条,可是所有的雌刺鱼都离开了它,把产下的鱼卵留给雄刺鱼照料。现在就留下雄刺鱼自己保护家园了。家里放着一大堆鱼卵。在河里有许多爱吃新鲜鱼卵的家伙。可怜的身材短小的雄刺鱼,不得不保护自己的家园,免遭水下这些凶猛的怪物的侵犯。不久前一条贪吃的河鲈袭击了刺鱼的家。弱小的主人勇敢地投入了与怪物的搏斗。刺鱼竖起身上的全部的五根刺——三根在背上,两根在腹部——机智地向鲈鱼的鳃刺去。鲈鱼的全身包裹着坚硬的鱼鳞铠甲,只有鳃没有受到保护。鲈鱼被勇敢的小家伙吓坏了,仓惶逃窜。夜莺的蛋不翼而飞我们的通讯员找到了一个夜莺的窝。巢窠里躺着两枚鸟蛋。当有人靠近它的时候,夜莺妈妈从蛋上飞了起来。我们的通讯员没有动它的巢,只是悄悄地在这个地方做了个记号。过了一小时,他们又回到了这里,可是巢里的蛋却不见了。又过了两天,他们才弄明白鸟蛋去哪儿了:原来是夜莺妈妈用嘴把蛋叼到别的地方去了,它担心人们会来捣毁它的窝。六只脚的“鼹鼠”我们《森林报》的一位通讯员从特维尔州向我们发来一份报道:“为了体育锻炼,我在地上竖了一根杆子。挖土的时候,顺带着挖出了一只小野兽。它的前掌上有爪子,背上有两片薄膜,像翅膀一样,身上长着棕黄色的绒毛,像兽毛一样又短又密。这只小动物身长有五厘米,又像黄蜂,又像鼹鼠。根据它长着六只脚这个特征,我知道这是一种昆虫。”编辑部的说明:这只独特的昆虫确实长的像小兽儿。难怪它有一个野兽一样的名字:蝼蛄。蝼蛄长得最像鼹鼠。它们的前掌都很宽大,都是掘土的能手。此外,小蝼蛄的两条前腿长得像剪刀一样。在地下行走的时候用它来剪断植物的根。像这样一些植物的根,强壮的鼹鼠一般要用有力的爪子或者牙齿才能弄断它。蝼蛄的两颚上,生着一对弯弯的薄片,像牙齿一样。蝼蛄的生活大多在地下度过。它像鼹鼠一样,在地下挖掘通道,在那儿产卵,还在上面堆个土堆,就像鼹鼠堆的一样。此外,蝼蛄还有柔软的大翅膀,并且飞得很出色,在这方面鼹鼠可是望尘莫及。在特维尔州很少见到蝼蛄,在我们这儿就更少了。可是在南方的各个州,蝼蛄则有很多。谁想找到这种独特的昆虫,就让他去潮湿的土里找吧,最好是在水边、果园里或菜园里。可以这样来捉蝼蛄:每天晚上都往一个地方浇水,用木屑把这个地方覆盖起来。夜里,蝼蛄就会钻到木屑下的稀泥里。蜥蜴在林子里的一个树桩旁,我捉到了一只蜥蜴,然后把它带回了家。我往一个大玻璃罐里放上了细沙和石头子儿,把蜥蜴养在罐里。每天我都更换罐子里的草、土和水,还往罐里放苍蝇、小甲虫、幼虫、蛆虫和蜗牛给它吃。蜥蜴每次都张开大嘴,狼吞虎咽。它特别喜欢吃白菜里生长的那种白蛾子。它迅速地把头转向白蛾子,张开嘴,伸出叉子一样的小舌头,然后跳起来,像猎狗一样扑向自己的美食。有一次,我在小石头子儿间的细沙里,发现了十几个椭圆形的小白蛋,外壳又薄又软。蜥蜴给它们选在太阳光恰好可以照到的地方。过了一个多月,蛋破壳了,一条条灵巧的小蜥蜴从蛋壳里爬了出来,长得非常像它们的妈妈。现在这一家子全都爬上了石头子儿,悠闲地享受日光浴呢!救命恩人——刺猬一大早玛莎就醒来了,自己穿上连衣裙,光着小脚丫,就跑到林子里去了。林子里的小山丘上长着许多草莓果。玛莎麻利地采了一小篮子草莓,踩着沾满露水的冰凉草墩子,蹦蹦跳跳的往回走。可是突然她脚下一滑,疼得大叫起来:她的一只赤裸的小脚丫滑下草墩,扎到什么坚硬的刺儿上,出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