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叁』 现有一混合气体,其成分为CO、H2、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以上四种气体确实存在
要验证混合气体是由CO、CO2、H2、水蒸气四种气体组成,要先验证水蒸气,再验证二回氧答化碳,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后,最后验证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存在.
只要验证水,就必须先通过硫酸铜,再验证其它气体,所以混合气体先通过J1,这样既可以检验水的存在,又可以除去水分;然后再I1接E1,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再
F1接C,除去二氧化碳;再D接B除去经过前面装置中带入的水分;再A接G,检验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存在,再H接J2,检验水的生成,从而证明氢气的存在,并除去水分;再I2接E2,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从而证明一氧化碳的存在.
故答案为:J1、I1接E1、F1接C、D接B、A接G、H接J2、I2接E2
『肆』 某同学用下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氯气的性质.请回答:(1)②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2)③中的
(1)浓硫来酸具有吸水性,自常用作干燥剂,在实验中吸收气体a中的水蒸气,
故答案为: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干燥氯气;
(2)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有色布条褪色;次氯酸;
(3)氯气可用碱溶液来吸收:Cl2+2NaOH=NaCl+NaClO+H2O,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0,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0.
『伍』 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写各接口的字母
①由该实验可知,应选择制取二氧化碳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回置→一氧化碳的制答取装置→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原实验装置→验证实验产物的装置来选择接口,且除杂时导管长进短出,故答案为:N→LM→JK→HI→FG→DE→BC→A; ②因盐酸容易挥发,则二氧化碳中混有HCl,则NaHCO 3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Cl气体,故答案为:吸收HCl气体; ③因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铜都具有吸收性,则起干燥作用的物质为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铜,故答案为: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铜; ①因氢氧化钠在还原实验装置之前,为排除对还原实验产生检验的影响,应将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除去,则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溶液在还原实验装置之后,则可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吸收CO 2 气体;证明氧化产物是CO 2 ; ②因实验中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条件为高温,则反应为C+CO 2 2CO,故答案为:C+CO 2 2CO. |
『陆』 用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层制得水煤气,其主要成分是CO H2和少量CO2 H2O,如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证
(1)为除去混在水煤气中少量CO2 H2O,应将混合气体首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然后通过浓硫酸吸收水而进行干燥;除去二氧化碳和水的影响后的气体通过加热的氧化铜,使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的白色粉末、澄清的石灰水,以检验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达到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的实验目的;
(2)为使装置C、D、E中的试剂达到除去或检验的目的,气体应通过装置内的溶液,因此气体必须从装置的长管通入;
(3)装置A内的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水、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装置A的作用为使一氧化碳、氢气与氧化铜发生反应;装置B内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可用于检验与氧化铜反应后生成水,以证明水煤气中含有氢气;装置C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用于吸收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以除去;装置D内的石灰水通常用于检验气体二氧化碳,该实验中检验与氧化铜反应后生成物二氧化碳以达到检验水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装置E内的浓硫酸能吸收水,可用于除去原混合气体中的水.
故答案为:
(1)CEABD;
(2)长管;
(3)A:与CO和H2发生反应;B:证明水煤气中有H2(还原CuO后生成水);C:吸收原混合气中的CO2;D:证明水煤气中有CO(还原CuO后生成CO2);E:吸收原混合气中的H2O.
『柒』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此外还含有水蒸气和CO2.请用下列装置图设计一个
(1)由分析可知抄,为袭了验证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所以实验仪器的连接先后顺序为:除二氧化碳→除掉水分→还原装置→检验水分→检验二氧化碳.①先吸收二氧化碳除掉二氧化碳的干扰;再除掉水分,排除原有水分的干扰;②还原氧化铜以后,先检验水;再检验二氧化碳;此顺序不能颠倒.
(2)因为氢气具有还原性,所以确认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铜,无水硫酸铜变蓝.
故答为:(1)EF→DC→AB→JI→HG (2)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铜,无水硫酸铜变蓝
『捌』 若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左右的方向)是
(1)因从溶液中反应生成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所以产生的气体首先经过干燥装置Ⅴ,然后版再进行二氧化硫气体权的催化氧化即经过装置Ⅱ,然后是收集S03,S0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所以选择装置Ⅳ进行冷却,使三氧化硫与二氧化硫分离,最后在Ⅲ中吸收未反应的SO2,故答案为:h;i;b;c;f;g;d;
(2)为保证产生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三氧化硫,应先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故答案为: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
(3)装置IV处是用来冷却三氧化硫气体,使之变成液态或固态,从而收集得到三氧化硫,所以可以在Ⅳ处看到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故答案为: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
(4)n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生成nmol二氧化硫,当反应结束时,Ⅲ处增重的部分为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则转化了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n-m,所以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100%,故答案为:
×100%.
『玖』 为测定由CO、NH3、CO2、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装置不能重
(1)由于CO通过②时,会转化为CO2,应先检验CO2,并除尽,应先通过碱石灰;由于NH3可以回与CuO反应,影响测答定结果,所以用浓硫酸除去;CO和H2,都有还原性,通过灼热的CuO,CO被氧化为,用③吸收,所以,顺序为:④①②③,故答案为:④;②;③;
(2)通过装置③的气体为CO2,可以与Ba(OH)2发生离子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为:CO2+Ba2++2OH-=BaCO3↓+H2O,故答案为:CO2+Ba2++2OH-=BaCO3↓+H2O;
(3)若装置③和④的位置互换,则通过装置③时,会带出水蒸气,被吸收氨气的装置②吸收,则造成巨大误差,故答案为:会造成NH3体积测定时的巨大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