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奶奶家住六楼,腿脚不好,上下楼不方便,社区的“助老爱心”小组帮她想了一个好办法
向上提,动滑轮,用力一半
6.4斤=3.2公斤,六楼15米高
1.w总=G总*h=(3.2*10+6+2)*15=600焦
2.W有=Gh=3.2*10*15=480焦
η=W有/w总=480/600=百分之80
3.
减小篮筐重
减小滑轮重
㈡ 电子科大外骨骼机器人助力老兵重新站立行走,这款机器人的运作原理是什么
这款机器人的运作原理是机械、电子、医学、人工智能之间的高度配合,根据正常人的运动数据来实现人机交互,根据所收集的腿疾患者的数据搭建系统平台,通过数据分析,驱动机器产品的运转,从而实现腿疾患者的行走和运动。科研团队突破了很多难题,逐步建立起了拥有电子科大标签的完整系统平台和核心算法。
电子科大团队日夜奋战,用了五年时间,终于研发出了这个产品,在研发这一款产品的时候,由于我们中国人的身高、体重以及肢体行动方面的数据信息与外国人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电子科大研究团队在没有借鉴知识的情况下,从零开始潜心研究,用时五年,完成了这项设计。这个科研团队还在继续研究,励志要把人工智能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下一个产品要努力完成传感器与数据信息的连接,大大提升智能度。
㈢ 机械手臂有什么好处
机械手臂的好处:够接受指令,精确地定位到三维(或二维)空间上的某专一点进行作业。
基本属介绍:
机械手臂是机械人技术领域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半导体制造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手臂一般有3个运动:伸缩、旋转和升降。实现旋转、升降运动是由横臂和产柱去完成。手臂的基本作用是将手爪移动到所需位置和承受爪抓取工件的最大重量,以及手臂本身的重量等。
㈣ 前苏联援助中国的老机械设备
十、山西省 太原市是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国家级老工业基地,五十年代苏联援建我国“156项”,就有11项在太原。 1.山西柴邮机厂 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是“一五”期间 ...十、山西省
太原市是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国家级老工业基地,五十年代苏联援建我国“156项”,就有11项在太原。
1.山西柴邮机厂
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是“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隶属于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兵工局,是国家150系列、大功率、高速柴邮机唯一生产厂。
2.太原第二热电厂
筹建于1956年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3.太原制药厂
太原制药厂是我国“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由前苏联援建而成。它曾与另外三家药厂并称为中国制药业的“四大家族”。
4.山西潞安洗煤厂
5.大同鹅毛口立井
前身是一九五六年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鹅毛口二号井,当时由115地质勘查队提出精查报告,北京煤矿设计队设计,年生产能力150万吨。后因中苏关系变化和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下马停建。
6.大同市焦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其前身曾是1956年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我公司地质储量丰富,地质结构简单,便于开采,现开采的一号井井田面积5.4平方公里,可采储量9916.4万吨,服务年限90年。尚未开采的二号井井田面积1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5亿吨,储量之多,居大同市地方煤矿之首,发展煤炭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公司生产石炭二迭纪煤,发热量5400大卡左右,含硫0.3%以下,为优质动力煤。现年生产能力45万吨,属市中型重点优势企业。
7.山西新华化工厂
创建于1956年,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隶属于兵器工业总公司,北方化学工业总公司大型一类军民结合型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防化器材生产和活性炭基地。
工厂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尖草坪工业区,占地面积128.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43万平方米,有固定资产万元(原值),机械设背
2304台,现有职工总数521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1人,管理人员376人,工厂下设十八分厂、一个研究所和一个计量测试中心,能够独立完成产品设计、模具加工、产品生产和计量检测全部作业。
十一、江西省
江西建成的大吉山、西华山和岿美山三大钨矿,为原苏联援助的156项项目之一。随后以自力更生建设了20余座国有钨矿基地。
1.大吉山
2.西华山
3.岿美山三大钨矿
十二、安徽省
1.淮南谢家集中央洗煤厂
西北部地区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和其他限额以上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考虑到资源等因素,将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化工企业等,选在矿产资源丰富及能源供应充足的中西部地区;将机械加工企业,设置在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在最后投入施工的150
个项目中,包括民用企业106个,国防企业44个。在106个民用企业中,除50个布置在东北地区外,其余绝大多数布置在中西部地区,即中部地区29个,西部地区21个;44个国防企业,除有些造船厂必须摆在海边外、布置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有35个。150个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投资87亿元,占实际投资领的44.3%,其余绝大多数资金都投到了中西部地区,即中部地区64.6亿元,占32,9%;西部地区39,2亿元,占
20%。106项民用企业在西部地区建设的21个项目中,能源项目有:铜川玉石凹立井、西安热电站、乌鲁木齐热电站、酃县热电站、兰州热电站、成都热电站、重庆电站、个旧电站;有色金属项目有:云南锡业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东川矿务局、会泽铅锌矿;石邮化工企业有:兰州炼邮厂、兰州合成橡胶厂、兰州氮肥厂;机械制造企业有:兰州石邮机械厂、兰州炼邮化工机械厂、西安高压电瓷厂、西安开关整流器厂、西安绝缘材料厂、西安电力电窗容器厂。由于每一个重点建设项目还需要安排一系列其他配套项目,因此,“一五”时期对西部地区的大规模的投资,极大地改变了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并且为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这其实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西部地区的大规模开发。
十三、云南省
1. 开远电厂
装机7万千瓦的开远电厂是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是云南第一座半自动化中型火力发电厂。
2.云南锡业公司
3.东川矿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把东川铜矿列为"一五"期间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组织大规模的"万人探矿"和基本建设。
4.会泽铅锌矿
5.个旧电站
十四、四川省
50年代初,中国与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一系列友好互助合作协定,苏联政府决定帮助中国新建、改建重点工程156项,其中安排在四川的有两批
11项。第一批6项,1952年起陆续动工,1958年前后建成投产。第二批5项,1958年动工,后因中苏发生分歧,苏方中止合同,撤走专家,停止供应关键设背和技术资料,受援项目被迫调整方案,压缩规模,延长工期,最迟樟辛1965年才建成投产。
1. 重庆发电厂
为国有大型一档企业。始建于1952年,为当时苏联援助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54年第一台1.2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历经7次扩建形成目前总装机容量80万千瓦的大型火力发电厂。有高温高压20万千瓦机组3台,中温中压5万千瓦机组4台,年发电量为40亿千瓦时。1995年末有职工2990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3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33亿元,累计发电679.43亿千瓦时。1995年销售收入万元,实现利税2584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1993年获电力部"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企业"称号,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企业"、"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
2. 锦江电机厂
1954年筹建,1958年12月正式投产,从苏联引进机械加工设背和各种仪器1000余台,以及6个型号的雷达样机和全套技术资料,还从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瑞士购进机械设背13台,约用外汇415万美元。聘请格·阿·索特尼柯夫等8名苏联专家到厂工作,工厂派出郭克等58名管理、技术干部赴苏联对口企业进行培训和实习。通过引进技术、仿制产品和技术培训,工厂初步掌握了雷达整机制造技能。
3 .新兴仪器厂
1954年4月筹建,1956年6月正式投产。从苏联引进机械加工设背和仪器908台(套),聘请戈尔什果为组长的32名苏联专家到厂指导工作,工厂派出57名管理、技术干部赴苏联对口企业进行培训和实习。
4. 西南无线电器材厂
今宏明无线电器材厂,1955年动工兴建,1958年3月正式投产,先后从苏联引进加工机械、专用设背、仪器、仪表等509项、3600多台(套)和技术资料、电子元件样品等,组建成电阻�、电位器、电容器等阻容元件8大类38个品种、年产量3700万只的生产线,共用外汇194万美元。尼·达·高尔波夫为组长的41名苏联专家来厂指导工作,工厂派出厂长夏明文等69名管理、技术干部赴苏联对口企业进行培训和实习。开工第一年,产量达到设计能力的80%;第二年产量即超过设计能力85%以上,其产量占全国该类产品总产量的20%左右。
5 .成都发电厂
扩建工程成都发电厂第二期扩建工程由苏联援建,1956年4月动工,1958年7月建成投产。装机两台2.5万千瓦机组,苏联派出华西列夫等10名专家到现场指导。可发电、供热(向成都东郊13厂供热),建成后更名为成都热电厂。
6 .重庆肉类联合加工厂
主厂房等设计由苏方承担,主要设背由苏联供应,并派索洛维约夫、斯捷潘洛夫等3名专家帮助选址建设。主厂房等原定1956年11月开始施工,由于中方改变建设方针,将苏方设计的大型厂改为中型厂,至1957年11月才动工兴建。1958年5月,又扩建9000吨冷库1座,新建制药车间和熟食品车间各1
个,1960年9月竣工投产。
7 .红光电子管厂
1958年11月破土动工,设计规模为显像管、指示管、示波管、摄像管4大类、11个品种,年产60万只。原定引进各类设背、仪器4412台,1960年7月以后苏方停止供应,实际到货2214台,只占应到数的
50%,11名苏联专家全部撤离。对此,工厂重新调整规模,采用代用设背、小型配套等办法,组建3条显像管生产线,核定年产量15万只,于1961年底基本建成。PT红光的前身为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是前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重大项目之一,早期主要从事军工用真空显示器件生产,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军转民生产黑白玻壳,并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引进彩色显像管用玻壳生产技术与设背.
8. 国光电子管厂
1958年9月动工建设,聘请21名苏联专家来厂指导工作,培训技术人员。1960年,苏联停止供应设背,撤走专家,到货设背也缺少关键部件。工厂按到货情况,重新调整方案,削减产量,1963年12月基本建成投产。
9.成都电机厂
1958年6月破土动工,先后聘请苏联专家肖霍夫、高洛沃夫等9人到厂帮助设计,指导生产。1960年8月,苏联专家撤走,供应的设背、仪器仅占原计划的40%,其中一部分还不适用。工厂被迫压缩产品品种和产量,于1965年9月正式投产。
10.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
是我国大型国有独资公司,原四川无线电厂,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机载歼击火控雷达研制基地,至今仍承担着国家重大的军品研制和生产任务。总部位于中国西部新兴的科学电子城绵阳市。公司目前拥有多个事业部,包括南通长虹、吉林长虹等多家控股、参股公司,现有员工3万多人,拥有包括博士后、博士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千多名,拥有国家的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多家世界级大公司组建了联合实验室,拥有强大的技术开发实力。同时,也拥有覆盖全国各地的一万多个营销服务网点,具有强大的营销实力,产品畅销美洲、澳洲、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海外享有胜誉。长虹品牌价值245亿元,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
11.四川九洲应用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位于四川省新兴的科学电子城——绵阳市,该公司是中国电子工业大型骨干企业;国家”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1999年公司被叫为520户国家重点企业
12.成都773厂
是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大工程之一。它是一个开发制造电子束管的专业化大工厂。
13. 狮子滩电站
长寿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解放后发展速度加快,今已初具规模,成为重庆市化工轻纺卫星城。解放初,中央将苏联援建的156年项目中的狮子滩电站和
1958年11月国家重点工程之一的长寿化工厂氯丁橡胶生产设背装置定点长寿,陆续重点投资发展能源、交通,布点新建扩建一大批工厂。1956年,国家在长寿建成当时西南最大的水力发电站狮子滩电站。
十五、陕西省
在156个项目中,陕西获得了24项,西安就有了17项,成为接受项目最多的城市。
有16个安排在西安(其中东郊韩森寨工业区6个,灞桥工业区2个,西郊电工城4个,航工城2个,北郊1个,南郊1个)
1.西安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
是中国西电集团下属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其前身为西安高压电瓷厂,是“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我国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始建于1956年,59年建成投产,是国内电瓷避雷器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年产值3亿元。西安高压电瓷厂是我国生产、研制高压电瓷、避雷器的大型骨干企业,是“一五”计划期间原苏联援助我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两项
2. 西安立井
由苏联援建的全国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的西安立井,从1950 年开始建设新矿井。
3.西飞集团
控股股东西飞国际的发起人和控股股东西飞集团是“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 个国家重点建设
4.陕西开关整流器厂60年代初建成
5.西安西电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原名西安绝缘材料厂)
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于1958年正式建成投产,是我国大型绝缘材料生厂家。
6.西安电力电窗容器厂
7.西安高压电瓷厂(156项中的4项)组成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
8.西安热电站
9.由苏联援建的西安发动机附件厂、飞机附件厂、宝鸡航空仪表厂、兴平航空电器厂经国家正式验收投产
10、铜川玉石凹立井
十六、甘肃
在前苏联援建的全国156个大型项目中,甘肃省占16项:
1.玉门石邮管理局
2. 中国石邮兰州炼化公司
是中国石邮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分公司。公司的前身—兰州炼邮化工总厂,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1956年4月动工兴建,1958年9月正式建成投产,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炼邮厂。
3.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位于甘肃省。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国家持大型联合企业。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4.西固热电厂
5.兰州机械厂(或兰州石邮机械厂)
6.兰州炼邮化工设背厂相继破土开工建设,后合并成为兰州石邮化工机器厂
7.兰州合成橡胶厂
8.兰州氮肥厂
9.兰州热电站
10.中科院近物所
中科院近物所与俄罗斯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于鹰司长专程到兰州调研,对近物所与俄罗斯几个核科学研究中心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给予充分肯定。近物所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作为援建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近物所从苏联引进了1.5米经典回旋加速器,为我国开展核物理研究提供了条件。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近物所与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JINR)、库尔恰托夫研究院、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核物理研究所(BINP)等3个国际著名的核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了长期合作,并与JINR和BINP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背忘录。20多年来,中俄双方通过合作途径,先后在核科学前沿研究、大科学装置研制、先进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十七、新疆
1.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校本部座落于乌鲁木齐市风景秀丽的鲤鱼山下,其前身为新疆医学院和新疆中医学院,原新疆医学院始建于1954年,1956年建成开院,为苏联援助下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新疆中医学院于1985年在原自治区中医学校、中医医院和中医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1998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
2.乌鲁木齐热电站
3.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原112厂,1951年6月29日,担负飞机修理任务的112厂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
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建设的协议,其中包括112厂从1953年开始扩建,1956年建成年产
1000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制造厂,制造的第一种机型为米格-15比斯等条文。1954年1月
1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由二机部四局拟定的112厂扩建为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的总体设计任务书。1954年7月,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试制成功。紧接着,1956年又试制成功国产第一架喷气歼击机歼5。
㈤ 宝马2系GC预售价即将公布!奔驰CLA的最强对手来了!
如果你还记得当初6系GranCoupe的美,也一定会对8系GC以及即将到来的2系GC倍加赞叹,2系GranCoupe(F44)将于广州车展正式公布预售价,奔驰CLA将迎来这一领域的最强对手!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BMWSKY宝马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生活中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写出物品名称与用得简单机械的名称)
日常生活中咱们常见的机械装置,最多的就是是杠杆、四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很多东西最终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上面
1,压水井的压水手柄:
利用杠杆原理制成,支点距水井较近,而手柄较长,这样力臂较长,可以省力。但是由杠杆原理可知,杠杆都是省但不省功的。
2,自行车:
自行车上有很多小的机械装置,是生活中最典型的机械装置
比如车闸,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
车蹬实际是一个曲柄机构。
前链轮和后链轮之间由铰链连接,从机械原理学上讲,是一个简单的链传动机构
3,钳子,剪刀
也都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实际上就是两个小杠杆结合到一起,就是一个钳子或剪刀了
4,扳手
仍然是杠杆原理
5,液压小千斤顶
(不知道楼主见过没有,就是街边上很多司机车坏了,从后备厢里拿出来,把车顶起来修车的小东西,是司机常备的物品)
内部结构是一个简单的液压装置。从原理上说也有应用杠杆原理。别看一个液压千斤顶个头很小,但支起一台小轿车很容易的
6,电动筛
这东西在农村用的比较多,粮食放在上面,打开电源,电动筛就自动摇摆,把不用的东西筛下来
其原理就是一个双摇杆机构,在大的分类上属于四连杆。
大地相当于一个杆,两个摇摆支架是第二、第三个杆,筛子是第四个杆
你要学过机械原理就会知道,四连杆机构根据四个杆之间的长短关系,可以形成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
电动筛就是人为制作形成的一个双摇杆机构
7,小轿车的车门
具体结构那当然是很复杂了,但从原理上讲,轿车车门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四连杆机构
8,柱塞泵
不知道你见过没有,就是和自行车的打气筒差不多的,靠里面的柱塞一进一出来抽水或抽油的,
其原理实际上是一个曲柄滑块机构,柱塞相当于滑块。
曲柄滑块机构实际上是属于曲柄摇杆机构的变种,而前面也说了,曲柄摇杆机构在大的分类上又属于四连杆机构
9 电梯
电梯的内部具体结构其实很复杂的,不是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就是一根钢索吊着一个电梯厢。现在的电梯内部集合了各种自动控制装置,各种传感器,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安全保护装置。
但是从机械原理上说,电梯其实就是一个蜗轮蜗杆机构。在大的分类上讲,蜗轮蜗杆机构属于齿轮机构的一种
10 齿轮泵
一种简单的泵,抽水或者抽油用的,生活中很常见的
是典型的齿轮机构
把齿轮泵拆开,里面其实就是两个齿轮而已
齿轮泵的优点是造价便宜,体积小,缺点是工作噪音大,排量较小
先总结这么10个吧!!
其实生活中简单的机械装置很多很多的,可以说无处不在,
如果再举几个复杂的例子那就更多了!
比如汽车的变速箱,你要拆开看看,里面全都是齿轮,这属于轮系,而轮系在大的分类上也属于齿轮机构
建筑工地上的吊车,上面有杠杆,四连杆,齿轮,液压,滑轮组。。。。太多了
车床,见过么??上面几乎包括所有的机械装置
一台小轿车,上面也几乎包括所有你可以想的到的机械装置
㈦ 类似鲁班模仿鸭脚发明鲁板这样的发明还有什么啊
今天,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传说,都鲁班发明的。
刨的发明:
鲁班在长期的木工实践中,需要经常与木头打交道,发现了许多可以进行改进的技术问题。如怎样才能使木板既平整又光滑,在鲁班之前,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木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鲁班根据工作需要,经过反复多次试验,鲁班给“斧头”加块铁片,装上木座,制出世界上首把刨子。有了这种工具,就可以把不平的木头刨平,把不光滑的木料创光滑了,对提高水工技艺很有帮助。其他如钻(打孔的器具)、铲、凿于、墨斗(木工画线用的)和曲尺等,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其中曲尺,后人称之为鲁班尺,是木工用以求直角的,直至今人仍为木工所使用。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在当时有很大影
响,它使许多木工工匠从比较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且成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使木工技术的很多方面可以凭借比较简单的工具提高工艺水平和质量。鲁班在木工工具的发明创造上,得到家人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他的母亲和妻子对他的帮助更大。例如,鲁班在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都是由他的母亲拉住墨线的一端,他自己拉住另一端,以便弹墨放线。这样每次放墨斗线都需要他母亲帮忙,很不方便,鲁班也觉得有必要想出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经过他在生面,使木工技术的很多方面可以凭借比较简单的工具提高工艺水平和质量。 鲁班在木工工具的发明创造上,得到家人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他的母亲和妻子对他的帮助更大。例如,鲁班在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都是由他的母亲拉住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试验,鲁班设计了一个小弯钩,拴在木头的一端,这样放线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小弯钩钩住木头的一端,以代替原来的手工操作,只需一个人就行了。从此以后,弹墨线就不用再让母亲帮忙。后来木工就把这个小弯钩称为“班母”,以纪念他的母亲对他的帮助。又如,刨木料时顶住木料的卡口,人们称之为“班妻”。据说这是因为鲁班以前刨木料时候,都是由他妻子扶着木料,后来他发明了卡口,才不用他妻子帮忙了。
鲁班发明石磨
史书记载,鲁班还发明了石磨。自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去掉谷物壳皮和破碎豆麦就成为人们必须的一种烦琐劳动。为此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做出了不懈努力。相传在6000年以前人们就开始用石头将谷物压碎或者碾碎,4000多年以前,人们发明了一种称之为“杵臼”的碾米工具。这种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之为“杵”,它是一个用木头或其他材料做的律枪;另一部分称之为“臼”,它是在石头上凿出一个圆坑。操作时将米放在“臼”中,然后用“杵”宋春捣。这种装置比起直接用石头来碾碎谷物已有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如比较费时,每次只能春少量谷物;比较费力,它全仗手工春搞,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因此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以代替手工赛捣。鲁班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非常了解老百姓的需要和疾苦,因此他决心解决这一难题。为此,他经常到人民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去观察、思考,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在劳动人民智慧的启发下,经过他的刻苦努力,鲁班终于发明了一种更为简单实用的磨粉工具。他用两块比较坚硬、厚实的圆石谷凿上密布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之转动,就能够把谷麦磨成粉末,这就是我国两千多年以来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的石磨。石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巨大进步,它将“杵臼”的上下运动改造成旋转运动,将“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并且可以使用畜力等作为动力,这就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此,将谷物磨成粉就不再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劳动,而成为一项比较容易的日常简单操作,对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起到非常有益的促进作用。
鲁班的机械发明
鲁班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发明家,发明创造了多种简单机械装置。如鲁班曾对古代的锁进行了重大改进。锁在我国奴隶社会的周代就已经出现,其形状象一条鱼,构造比较简单安全性比较差;经过鲁班改进后,其形状、结构均有较大变化,锁的机关设在里面,外表不露痕迹,只有借助配好的钥匙才能打开,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能够代替人的看守。史书记载,鲁班曾用竹子做成一只木鸟、能够借助风力飞上高空,王天不落地,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还有一种传说,说鲁班曾制成机动的木车马,这辆木车马由“木人”驾驶,装有各种机关,能够在路上自动行走,一直到汉代还在流传。后世不少能工巧匠,如三国时的机械发明家马钧、晋朝的区纯、北齐的灵昭、唐朝的马侍封、清朝的黄履庄等,都受到这个传说的影响,对木车马进行过研究、探讨。史书还记载,鲁班曾制作了一种称之为“机封”的装置,可以用机械的方法进行下葬,具有很高的技巧,人们对此很佩服,但由于当时盛行厚葬,这种方法未能得到实施。 在兵器方面,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史书记载,鲁班曾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曾用此兵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越船后退就可以钩住它,越船前进又可以进行阻挡,既能攻、又能守,颇具威力。鲁班还曾将梯改造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越过城墙攻占城地,非常有效。 在雕刻和建筑方面,鲁班也有很多发明和贡献。
古书记载,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石刻地图。《列子·新论·知人篇》中记载了鲁班雕刻凤凰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鲁班刻苦钻研、勇往直前的精神。传说有一次,鲁班雕刻一只凤凰,当他还没有雕成时,就有人看了讥笑道,你刻的凤凰一点都不象,脑袋不象脑袋,身体不象身体。鲁班听了非常生气,但并没有灰心丧气和停止工作,他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他人的讽刺。因此他更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经过他的木懈努力,最后终于将凤凰刻成。他刻出的凤凰栩栩如生、非常逼真,赢得了众人的赞誉,那些曾经讥笑他的人也不得不佩服鲁班的高超技艺和刻苦精神。史书还记载,他曾制作了安装门环的底座,也深受人们的欢迎。
鲁班的妻子发明了雨伞
鲁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据史书记载,伞就是由她发明的。她看到鲁班和很多工匠成年累月在外给人盖房子,经常是风吹、雨淋、日晒,没有什么东西遮挡,很是辛苦。于是她决心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她开动脑筋,反复试验,终于做成一把伞,让鲁班出门做工的时候带上,这样不论走到那里,也不论是刮风下雨,都不会受到风吹雨淋的袭击了。
直至今天,伞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关于鲁班发明创造的故事和传说很多很多,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这些传说和故事虽然不一定全部真实,却表达了人们对鲁班的敬仰和怀念,歌颂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鲁班被人们现为技艺高超的古代工匠的化身,成为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㈧ 告别鼠年打一种机械名称
您好,是机器人 我可以为您介绍一种机械名称,叫做机器人。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操作的机械装置,它能够根据程序指令自主完成某些任务。机器人的操作原理是,它们能够接收外部信号,并根据程序指令来控制机械装置的运动,从而完成特定的任务。机器人可以分为电动机器人和液压机器人,电动机器人是通过电动机来控制机械装置的运动,而液压机器人是通过液压系统来控制机械装置的运动。机器人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保健、家庭服务等领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㈨ 七、现在有没有一种设备,可以帮助老年人爬楼梯将其绑在腿上或以其他什么方式固定,
国际上的发达国家早就有了,欧洲、日本、美国是先进代表国家,都有类似产品。
因为单位重量下的输出功率密度比高才有实际意义,不是中国的工业基础所能达到的。电动机构、液压机构、燃油发动机动力转换为液压机构都有,而且主要作为军事国防发展为战略目的。
普通的直齿轮传动机构、行星减速齿轮传动机构、谐波减速器、蜗轮传动机构、杠杆传动机构、履带传动机构、星轮组传动机构都没有发展意义。
起码要用RV减速器,一个RV减速器就1万元人民币,国产的稀少,还有高性能电动机、液压泵、液压执行器等等,那么多的关节、自由度、驱动部位,所以西方发达国家都是百万元人民币一套,也普及不起来。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端义肢体可以是几十万元人民币一套,给国内精英同样的钱也做不成。
其实,完全有可靠、安全、低价的解决方案,作为人大代表的残疾人自身十分清楚,他们也不哼声。这完全要看胡军、蒋述卓是否开禁。
本人稍微一动,物业管理部门的保安们就蜂拥而上,如果本人不收手,公安、武警接着就到。所以帮不了你,无能为力,走简易可普及途径所需的设备长期闲置,养着大批人员看管着。
你去找汪洋、朱小丹批准吧。
下面是相关网络检索资料: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新型外骨骼、“外骨骼机器人”、机械作战服、可穿戴式外骨骼机械作战服、
几十年来,美国军方一直在开发有动力装置的外骨骼服,可以让士兵携带重型装备参加行动,帮助实施救援任务、工程作业、受伤康复。2000年以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根据“增强人类性能的外骨骼”项目,资助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包括对雷神萨柯斯(Sarcos)研究团队的支持。他们开发的机器名为“XOS”,重150磅(约合70公斤),可以带在人的手臂、胳膊和背部。日本CYBERDYNE公司研究人员发明了钢铁侠式的人体外骨骼,辅助实施物理治疗,称为“机器人服混合辅助肢”((HAL)。日本筑波大学已经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种商业外骨骼机器人,也可以说是混合辅助腿。这种装置能帮助残疾人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行走,毫不费力地爬楼梯。“混合辅助四肢”系统,由日本Cyberdyne公司研制。“大力服”借助电池电力运转,整套装置重约7公斤。
对于国内的相关信息,可以检索 数字液压缸、光电编码器、先进控制、机器人等等词汇。
电动自行车电动机笨重、没有控制精度、是开环粗糙装置,无法应用于此。
通俗地说吧,用完全国产的机电装置、传感器、通用计算机也能实现你的要求,整机重量能够小于200公斤就是很大的贡献啦。具体专业解释,你去问院士、博导嘛。
㈩ 助听器的发展史是哪些
从1878年,美国科学家Bell发明了第一台炭精式助听器到现在,已经有137年的历史了。
助听器的发展历程:
1878年,美国科学家Bell发明了第一台炭精式助听器。这种助听器是由炭精传声器、耳机、电池、电线等部件组装而成。
1890年,奥地利科学家Ferdinant Alt制备出了第一代电子管助听器。
1904年,丹麦人Hans Demant与美国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资批量生产助听器。到二十世纪40年代,已经有气导和骨导两种类型的助听器了。这个时期的助听器在技术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虽然能够满足一些聋人的需要,但是,还有许多缺点,如噪声太大,体积笨重如17寸电视机,不易携带,等。
1920年,热离子真空管(热阴极电子管)问世不久,就出现了真空管助听器。随着真空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听器体积逐渐变小,实现了主机和电池的分离。1921年,英国生产了第一台商业性电子管助听器。由于电子管需要两个电源供电(一是加热电子管中的灯丝,使之发放电子;二是驱动电子通过电栅到达阳极),因此这种助听器体积大而笨重,虽然增益和清晰度较好,但几乎无法携带。随着时间的推移,汞电池代替了锌电池,使电池的体积显著减小,电池与助听器终于可以合为一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如印刷电路和陶瓷电容等新技术材料,使得一体式助听器的体积显著缩小,这样,助听器就可以随身携带了。逐渐地,助听器也采用了削峰(peak clipping,PC)和压缩( 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等技术。
1943年,开始研制集成式助听器,将电源、传声器和放大器装在一个小盒子内,为现代盒式助听器的雏形。同年,丹麦建立了两家工厂批量生产助听器,一家是Oticon,一家是Danavox。助听器的体积也越来越小,最后,竟能像香烟盒一样大,携带已非常方便。
1948年,半导体问世,电子工程师们立即将半导体技术应用于助听器,获得较好效果。采用一部分半导体元件,可以使助听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如果全部采用半导体元件,声反馈将不可避免。
1953年,晶体管助听器问世,使助听器向微型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现了眼镜式助听器。为了避免声反馈,设计者将接受器和麦克风分别装在两边的眼镜腿上,但未能实现双耳配戴。1955年,推出了整个机身都在单个镜腿上的眼镜式助听器,使双耳同时配戴助听器成为可能。
1956年,制成了耳背式助听器,不仅体积进一步减小,优越性也超过了眼镜式和盒式助听器,成为全球销售量最大的助听器。
1957年,耳内式助听器问世。新的陶瓷传声器频率响宽阔平坦,克服了以往压电晶体的不足。钽电容的出现,使电容体积进一步减小,晶体管电路向集成电路这一小型化方向快速发展。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助听器的体积进一步减小,耳内式助听器出现以后不久,半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相继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心理和美观上的需要。
1958年,中国开始生产盒式助听器。
1988年出现的可编程助听器,利用遥控器变换多个聆听程序,以达到最舒适的听觉感受。可编程助听器采用广角麦克风和指向性麦克风助听器,可在日常生活中和嘈杂环境中运用不同的聆听模式,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配带指向性助听器的人虽然目光未投向您,但是,他在专心收听您的讲话,故似乎有监听的特殊用途。据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配戴这样的助听器。
集成电路的问世又迅速地取代了“晶体管助听器”,集成电路IC于1964年问世,其体重小,低耗电,稳定性更高。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助听器也逐步向智能化、体内化发展:1982年“驻极体麦克风”的问世实现助听器微型化,灵敏度及清晰度更是达到了新的水平;而1990年随着“电脑编程助听器”的问世,助听器增益初步智能化调整,又让助听器达到了另一新水平。1997年,“数字助听器”的增益智能化调整,使用极为方便,性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又推出了“数码”助听器,数字信号处理能力极强,为选配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进入21世纪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可实现100%的隐形助听器。
最后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今天的助听器已经有了隐形助听器、耳内式、耳背式、盒式、眼镜式、发卡式、钢笔式、无线式等多种形状,助听效果明显提高。 收起
回答中可能包含不适合内容,正在人工审核中哦,请您耐心等待一小时,审核结果请在消息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