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物理实验,二踪示波器设计性实验报告的小论文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波形
(3)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差
主要仪器设备:
YB4320G 双踪示波器, EE1641B型函数信号发生YB4320G 双踪示波器, EE1641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
器
实验原理和内容:
1. 示波器基本结构
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放大和衰减系统、触发扫描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 其中示波管是核心部分。
示波管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个部分组成, 由外部玻璃外壳密封在真空环境中。
电子枪的作用是释放并加速电子束。 其中第一阳极称为聚焦阳极, 第二阳极称为加速阳极。 通过调节两者的共同作用, 可以使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产生明亮清晰的圆点。
偏转系统由X、Y两对偏转板组成, 通过在板上加电压来使电子束偏转, 从而对应地改变屏上亮点的位置。
荧光屏上涂有荧光粉, 电子打上去时能够发光形成光斑。 不同荧光粉的发光颜色与余辉时间都不同。
放大和衰减系统用于对不同大小的输入信号进行适当的缩放, 使其幅度适合于观测。
扫描系统的作用是产生锯齿波扫描电压(如左上图所示), 使电子束在其作用下匀速地在荧光屏周期性地自左向右运动, 这一过程称为扫描。 扫描开始的时间由触发系统控制。
2. 示波器的显示波形的原理
如果只在竖直偏转板加上交变电压而X偏转板上五点也是, 电子束在竖直方向上来回运动而形成一条亮线, 如左图所示:
如果在Y偏转板和X偏转板上同时分别加载正弦电压和锯齿波电压, 电子受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合理作用下, 进行正弦震荡和水平扫描的合成运动, 在两电压周期相等时, 荧光屏上能够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电压波形, 显像原理如右图所示:
3. 扫描同步
为了完整地显示外界输入信号的周期波形, 需要调节扫描周期使其与外界信号周期相同或成合适的关系。 当某些因素改变致使周期发生变化时,使用扫描同步功能, 能够使扫描起点自动跟踪外界信号变化, 从而稳定地显示波形。
步骤与操作方法:
1. 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和频率
对于一个稳定显示的正弦电压波形, 电压和频率可以由以下方法读出
,
其中a为垂直偏转因数(电压偏转因数)(从示波器面板的衰减器开关上可以直接读出)单位为V/div或mV/div; h为输入信号的峰-峰高度, 单位div; b为扫描时间系数, 从主扫描时间系数选择开关上可以直接读出, 单位s/div、ms/div或μs/div; l为输入信号的单个周期宽度, 单位div。
(1) 打开电源开关并切换到DC档, 拨动垂直工作方式开关,选择未知信号所在的通道。
(2) 通过调节“扫描时间系数选择开关”和“垂直偏转系数开关”, 以及它们对应的微调开关, 使未知信号图形的高度和波形个数便与测量。 同时在开关上读出计算所需的a、b值。
(3) 调节“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旋钮,利用荧光屏上的刻度读取l、h值, 并记录。
2. 用示波器直接观察半波和全波整流波形
(1) 将实验室提供的未知信号分别接到整流电路的AB端, CD端送入示波器的CH1或CH2端。
通过调节“扫描时间系数选择开关”和“垂直偏转系数开关”是信号显示在屏内, 分别观察整流后的波形, 并
2. 大学生plc实训报告范文(2)
实训二 交通灯控制实验
一、实训目的:
设计交通灯控制系统。
二、实训要求:
1.能够实现总停止和总启动;
2.红灯亮灯时间为25s,绿的为20s,黄灯闪烁5s; 3.在触摸屏上显示各个灯的倒计时间。
三、实训内容:
编辑触摸屏人机界面,通过触摸屏实现交通灯的启动和停止,利用触摸屏实现交通灯的实时监控,并在触摸屏上显示各路口的亮灯时间。
四、实验设备
1、安装了STEP7-Micro/WIN4.0编程软件的计算机一台。
2、PC/PPI编程电缆一根。 3、锁紧导线若干。 4、24V直流电源一个。 5、WEINVIEW触摸屏一个。 6、安装工具一套。
7、万用表一个。
8、触摸屏与PLC通讯电缆一根。
五、实现方法:
根据实训课题要求,编程思路如下:
1、首先用触点M1.1和M1.2分别控制中间继电器M0.1的得电和失电,按动M1.1,M0.1得电,触点M0.1闭合,计时器T37启动,Q2.0、Q2.3得电,南北红灯、东西绿灯点亮;
2、20S后,T37动作,T38启动,同时Q2.3失电Q2.4得电,即东西绿灯熄灭,东西黄灯点亮;
3、0.5S后,T38动作,T39启动,同时Q2.4失电,东西黄灯熄灭;
4、0.5S后,T39断开,T38断开,Q2.4得电,东西黄灯点亮,T39又闭合,T38重新启动,同时计数器C0加一(振荡电路);
5、当计数器C0计到5(东西黄灯闪烁5S)时,触点C0动作,T37,T38清零,T40启动,Q2.0失电,Q2.5、Q2.1得电,即南北红灯熄灭,南北绿灯和东西红灯点亮;
6、此后东西黄灯闪烁过程与上述相同,当计数器C1计满5次时,触点C1闭合,C0和C1同时清零,触点C0和C1复位,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
7、整个过程中,利用定时器T34 和减法计数器C2、C3,每一秒减一次,并显示在触摸屏上,并利用传送指令,在每个灯点亮时将其倒计时的初值传送给相应的计数器,从而实现倒计时功能;
8、按动M1.2,M0.1失电,触点M0.1复位,程序内所有触点均复位,输出均失电,交通灯停止。
五、实训结果:
1)交通灯控制界面:
通过触摸屏上启动、停止按钮来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时间框显示各个路口信号灯的亮灯倒计时间。
2)交通灯控制程序:
实训三 运动小车的多段速控制实验
一、实训目的:
设计小车的多段速控制系统。
二、实训要求:
小车初始位置在左边,限位开关2为OFF。
限位开关2
限位开关1限位开关
自动过程:
1.按下启动按钮,小车以50HZ的速度向右运行。
2.碰到限位开关1,小车以30HZ的速度向右运行。
3.碰到限位开关0后,小车停止8s,然后以40HZ的速度向左运行。 4.再次碰到限位开关1后,小车以20HZ速度向左运行。 5.碰到限位开关2后,小车停止5s后,重复上述过程。 要求:运行过程中可以随时停止;带有复位功能。
手动过程:
1、按下步进按钮,小车以50Hz的速度向右运行,到达限位开关1后停止;
2、再次按下前进按钮,小车以30Hz的速度向右运行,到达限位开关0后停止,再次按前进按钮无效;
3、按下后退按钮,小车以50Hz的速度向左运行,触碰限位开关1后停止;
4、再次按下后退按钮,小车以30Hz的速度向左运行,触碰限位开关2后停止,再次按后退无效。
要求:小车可以随时停止。
三、实训内容:
通过触摸屏,PLC实现小车的手动、自动控制。
四、实验设备
1、安装了WTEP7-Micro/WIN4.0编程软件的计算机一台。 2、PC/PPI编程电缆一根。 3、锁紧导线若干。 4、24V直流电源一个。
5、24V信号灯6个(红灯、黄灯、绿灯各两个) 6、WEINVIEW触摸屏一个。 7、安装工具一套。 8、万用表一个。 9、台达变频器一个。
10、三相异步电动机一个。
11、触摸屏与PLC通讯电缆一根。
五、实现方法:
根据实训课题要求,编程思路如下: 自动过程:
1、首先用触点M2.0和M2.1分别控制中间继电器M0.3的得电和失电,按动M2.0,M0.3得电,触点M0.3闭合,输出Q1.2和Q1.6得电,电机正转、频率为50HZ;
2、到达限位开关1(按动M4.0),M0.4得电,触点M0.4动作,Q1.5得电,Q1.6失电,电机正转、30HZ;
3、到达限位开关0(按动M5.0),M0.5得电,T37启动,触点M0.5动作,M0.4、Q1.2、Q1.5失电,电机停转;
4、8S后,T37动作又复位,M0.5失电、M0.6得电,相应地M0.5复位、M0.6动作,Q1.2、Q1.3、Q1.4、Q1.5得电,电机反转,频率为40HZ;
5、到达反向限位开关1(按动M4.0)时,M0.7得电,触点M0.7动作,Q1.5失电,电机反转,频率为20HZ;
6、到达反向限位开关2(按动M8.0)时,M3.0得电,T38启动,M3.0动作,Q1.2、Q1.3、Q1.4失电,电机停转;
7、5S后,T38动作又复位,T38清零,M3.0失电,触点M3.0复位,电机重新正转、频率为50HZ,如此循环下去;
8、按动M2.1,M0.3失电,M0.3断开,所有输出均失电;
9、按动M2.3,计数器C1计1,触点C1闭合,此时为手动状态;按动M2.4,C1清零,触点C1断开,此时为自动状态。
手动过程;
执行上述自动过程一个周期后,长按M8.1和M8.3,电机分别以30HZ正转和反转。
I/O表:
五、实训结果:
1)运动小车的多段速控制界面:
触摸屏上的“启动”和“停止”按钮分别控制小车多段速运动的总过程的启动和停止,手动和自动按钮用于自动过程和手动过程的切换,当系统处于手动状态时,小车自动运行一个周期后停止运行,可通过“手动前进”和“手动后退”两按钮手动使小车以30HZ前进和后退。
2)运动小车的多段速控制程序:
实训心得
本次PLC专业综合实训已接近尾声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完满地完成了实训课题,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在这期间,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老师和学长的指导和与同学的交流,以及查阅相关资料,从刚开始的迷茫到慢慢地有了清晰的思路并动手设计、操作,从而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综合实训。
通过这次综合实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不仅了解了PLC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充分感受到了PLC功能的强大,也学习到了PLC程序的简单编写和调试,加深了对PLC相关基本知识和软件编程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学习了利用EB8000软件制作触摸屏界面,并把软件与硬件相结合起来,强化了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扩展了思维,还提高了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在这次实训中,我意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还不足,某些方面的能力还是不够。这也让我再次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才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以后的工作。这次专业综合实训为我们以后的深入学习和在工作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2级机械设计5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目录
实训项目一:机械手动作的模拟 实训项目二: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 实训项目三:多层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
实训项目一 机械手动作的模拟
一、实训目的:
利用顺序控制指令实现机械手动作的模拟。 二、实验设备:
THPLC-A可编程控制实验装置。 三、实验内容:
本实验是将工件由A处传送到B处的机械手,当某个电磁阀线圈通电,就一直保持现有的机械动作,例如一旦下降的电磁阀线圈通电,机械手下降,即使线圈再断电,仍保持现有的下降动作状态,直到相反方向的线圈通电为止。它的工作过程如图所示,有八个动作,即为:
四、实验报告
:
2.画出外部接线图:
SQ1 SQ2 SQ3 SQ4 SB2
YV1 YV2 YV3 YV4 YV5 HL
24V
3.用基本指令、顺空指令、应用指令编程:
0 1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6 17 18 21 22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39 40 41 44 45 47 48 49 50 52 53 54 55 56 57 59 60 61 63 64
LD SET STL LD AND OUT ANI AND SET STL OUT LD SET STL SET OUT LD SET STL OUT LD SET STL OUT LD SET STL OUT LD SET STL RST OUT LD SET STL OUT LD SET STL OUT LD OUT RST OUT LD AND OUT RET END
M8002 S0 S0 X002 X004 Y005 Y001 X000 S20 S20 Y000 X001 S21 S21 Y001 T0 T0 S22 S22 Y002 X002 S23 S23 Y003 X003 S24 S24 Y000 X001 S25 S25 Y001 T1 T1 S26 S26 Y002 X002 S27 S27 Y004 X004 Y005 Y005 S0 X004 X006 S20
K30
K20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根据状态转移图写出PLC机械手控制系统步进梯形图 2.根据状态转移图描述机械手的运行步骤
机械手的运行步骤为:
启动开关,机械手由原位向下运动,上限位开关断开,到达下限位开关,执行夹紧动作;下限位开关闭合,机械手上行,到达上限位开关;机械手右移,左限位开关断开,到达右限位开关,机械手下行,到达下限位开关,执行放松动作;机械手上行,到达上限位开关,然后左行,返回原点,一次循环结束。
3.将程序写入PLC,观察现象,写出心得体会。
六、实验心得体会:
实训项目二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
在十字路口交通灯单元完成本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练使用基本指令,根据控制要求,掌握PLC的编程方法和程序调试方法,了解使用PLC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二、实验说明
信号灯受一个启动开关控制,当启动开关接通时,信号灯系统开始工作,且先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当启动开关断开时,所有信号灯都熄灭;南北红灯亮维持25秒,在南北红灯亮的同时东西绿灯也亮,并维持20秒;到20秒时,东西绿灯闪亮,闪亮3秒后熄灭。在东西绿灯熄灭时,东西黄灯亮,并维持2秒。到2秒时,东西黄灯熄灭,东西红灯亮,同时,南北红灯熄灭,绿灯亮,东西红灯亮维持25秒。南北绿灯亮维持20秒,然后闪亮3秒后熄灭。同时南北黄灯亮,维持2秒后熄灭,这时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周而复始。 三、实验面板图
四、实验步骤 1.输入输出表:
2.打开主机电源将程序下载到主机中。 3.启动并运行程序观察实验现象。
五、实验报告 1、画出外部接线图:
G
Y R G Y R
24V
2、写出实验程序:
0 LD 1 SET 3 STL 4 LD 5 SET 7 SET 9 STL 10 OUT 11 OUT 14 LD 15 SET 17 STL 18 OUT 21 LD 22 OUT 23 LD 24 SET 26 STL 27 OUT 28 OUT 31 LD 32 SET 34 STL 35 OUT 36 OUT 39 STL 40 OUT 41 OUT 44 LD 45 SET 47 STL 48 OUT 49 OUT 52 LD 53 SET 55 STL 56 OUT 59 LD 60 OUT 61 LD 62 SET 64 STL 65 OUT 66 OUT 69 STL 70 STL 71 LD 72 OUT 74 RET 75
END
M8002 S0 S0 X000 S21 S31 S21 Y000 T0 T0 S22 S22 T1 M8013 Y000 T1 S23 S23 Y001 T2 T2 S24 S24 Y002 T3 S31 Y006 T4 T4 S32 S32 Y004 T5 T5 S33 S33 T6 M8013 Y004 T6 S34 S34 Y005 T7 S24 S34 T7 S0
K200
K30
K20
K250
K250
K200
K30
K20
3.画出梯形图
六、实验心得体会:
实训项目三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一、实训目的:
1、通过对工程实例的模拟,熟练地掌握PLC的编程和程序调试方法。 2、进一步熟悉PLC的I/O连接。
3、熟悉三层楼电梯采用轿厢外按钮控制的编程方法。 二、实训设备:
THPLC-A可编程控制实验装置。
三、实训内容:
电梯由安装在各楼层厅门口的上升和下降呼叫按钮进行呼叫操纵,其操纵内容为电梯运行方向。电梯轿箱内设有楼层内选按钮S1~S3,用以选择需停靠的楼层。L1为一层指示、L2为二层指示、L3为三层指示,SQ1~SQ3为到位行程开关。电梯上升途中只响应上升呼叫,下降途中只响应下降呼叫,任何反方向的呼叫均无效。例如,电梯停在一层,在二层轿箱外呼叫时,必须按二层上升
呼叫按钮,电梯才响应呼叫(从一层运行到二层),按二层下降呼叫按钮无效;反之,若电梯停在三层,在二层轿箱外呼叫时,必须按二层下降呼叫按钮,电梯才响应呼叫(从三层运行到二层),按二层上升呼叫按钮无效。
四、实验报告:
1.分配输入输出地址,画出分配表:
2.画出外部接线图:
S2 S1 U2
S3 L3 L2
L1 UP
SL3 SL2 SL1
24V
3.用基本指令、顺空指令、应用指令编程: 2)程序思路设计;
1 SET 2 LD 3 SET 4 LD 5 SET 6 LD 7 SET 8 LD 9 SET 10 LD 11 SET 12 LD 13 SET 14 LD 15 SET 16 LD 17 AND 18 SET 19 RST 20 LD 21 RST 22 RST 23 OUT 26 AND 27 LD 28 OR 29 OR 30 OR 31 OR 32 ANB 33 SET 34 RST 35 LD 36 MPS 37 AND 38 LD 39 OR 40 LD 41 ANI 42 ANI 43 ORB 44 ANB
45 SET 46 RST 47 MPP 48 AND 49 SET 50 RST 51 LD 52 RST 53 RST 54 OUT 57 AND 58 MPS 59 LD 60 OR 61 ANB 62 SET 63 RST 64 MPP 65 ANI 66 ANI 67 LD 68 OR 69 ANB 70 SET 71 RST 72 LD 73 RST 74 RST 75 OUT 78 AND 79 LD 80 OR 81 OR 82 OR 83 OR 84 ANB 85 SET 86 RST
M1 X007 M2 X003 M11 X002 M12 X001 M13 X005 M22 X004 M23 M22 M40 M40 X010 M41 M40 M41 M1 M11 T1 T1 M2 M12 M13 M22 M23
M42 M41 M42
X011 M12 M2 M22 M13 M23
M43 M42
X012 M45 M42 M43 M2 M12 T2 T2
M13 M23
M42 M43
M13 M23 M11 M1
M46 M43 M45 M23 M13 T3 T3 M2 M12 M11 M22 M1
M46 M45
K50
K50
K50
87 LD M46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MPS AND LD OR LD ANI ANI ORB ANB SET RST MPP AND SET RST LD RST RST OUT AND MPS LD OR ANB SET RST MPP ANI ANI LD OR ANB SET RST LD OUT LD OR OUT LD OUT LD OUT LD OUT LD OUT LD OUT LD OUT END
X011 M12 M22 M2 M11 M1 M47 M46
K50
X010 M41 M46 M47 M22 M12 T4 T4
M1 M11
M46 M47
M11 M1 M13 M23
M42 M47 M41 Y002 M43 M47 Y001 M45 Y000 M11 Y007 M12 Y006 M13 Y005 M42 Y004 M46 Y003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按照外部接线图正确连接电路。
2. 在程序写入THPLC-A可编程控制实验装置时,注意控制器要处在run指示灯熄灭的状态。
3. 如果用梯形图进行编程时必须进行变换后才能写入控制器。
4. 在使用完实验设备后要将实验设备整理归位,为其他同学做实验提供方便,同时要注意保持实验室卫生。
六、实验心得体会:
3. 实验报告的总结怎么写
实验 报告 是实验过程的 总结 与提升,也是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其重要性往往被忽略,特别是实验数据的总结,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实验报告的总结怎么写,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实验报告的总结怎么写篇一
本学期我们生科专业开设了3门实验课,在实验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不到的东西,尤其是物理光学实验。它教会我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态度,对待科学,对待学习。为期七周的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回顾这七周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 方法 ,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我很感谢能够有机会学习物理实验,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教会了我很多。每次上实验课,老师都给我们认真的讲解实验原理,轮到我们自己动手的时候,老师还常常给予我们帮助,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做出来。有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耽误了时间,老师也总是陪着我们直到最后一名同学做完实验。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一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总结这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取之长、补之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受用。下面我就对我这一年所学到的东西做一个概述:
1、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1.1、 课前预习 :
对于每一次将要进行的实验,我们都要做好预习,通过阅读实验教材,上网搜索资料,自己翻阅其他辅导书,弄清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所要使用的仪器,明确测量方法,了解实验要求及实验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等。这一步至关重要,它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我觉得我对于这一点还是做的不错的,因此每一次实验都能够很顺利地完成。而且我发现我准备地越充分,实验就会越顺利。因为前期的准备可以使我在实验的时候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习也使我充满了信心。因为我做了充分的预习,在实验中就不会遇到突发状况就不知该如何是好。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节省了时间。
1.2、实验操作
我们做实验是在每周周二的下午,先由实验辅导老师对实验进行讲解,老师的讲解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地听。因为老师会讲一些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这会帮我们解决很多麻烦,可以避免很多错误。老实讲解完实验有关的事情后,还会给我们再详细的对实验仪器的使用进行讲解,在对基本实验的装置了解之后,我们对自己动手实验就不会有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了,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很有利,我们可以很投入和很成功的完成实验。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地方是操作的要点,什么可能导致失败。并且物理实验本就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实验完毕,实验数据须经教师审阅、签字,再将仪器整理好。
1.3、实验数据记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我们在研究中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数据,以帮助我们顺利得出结论。同时我们也初步体会到了何谓“严格审慎的科学态度”:科学实验容不得一丝作假,它是永远与“诚实”二字相联系的;即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挫折与失败,也要实事求是。我们不能因为一点虚荣心,就只想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而不想把那些不好的甚至是失败的过程留下。其实这是不好的。殊不知,许多宝贵 经验 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始终挚着地追求科学真理,就能无愧吾心,科学的大门也将为我们敞开!
1.3、整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成果的文字报告,是实验过程的总结。我们是在做完实验的下一周交报告,这样的好处是我们不会为了写报告手忙脚乱而且还会很好的帮我们能复习一下实验内容。实验报告对我们整个大学期间的物理实验都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也是检测我们学生学到什么的重要一步,并且也是考察我们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实验报告我每次都很认真地对待,很认真地去完成。只有将实验报告完成了,才表示本次实验已经完成了。
2、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列表法、作图法、最小二乘法、逐差法)
一般在记录原始数据的时候用列表法,在处理数据的时候有时为了直观会用到作图法,另外两种方法并不是很常用。
在实验中我们还用到了很多原来没有接触过的仪器,我们知道在使用仪器前一定要调整仪器的初态使之处于安全位置,还要对零位作调整如果没有归零的话应使其归零,在做某些实验如:薄透镜焦距的测定(需使用分光计)需要将仪器调整至水平则还需要做这方面的调整,还需要在转动机械摇杆时注意避免空程误差……
总之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但也是因为这些事情让我们能体会到,物理实验需要的是严谨的思维,需要认真的去想,每一步都要做的很严谨,不然就会产生不该产生的误差影响最终的数据结果,导致实验失败。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是我进入大学以来接触的第二门物理实验课,相对于物理电学实验,这一次我有了上次的经验,对于光学实验就更得心应手一些。通过对其长时间的学习与了解,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大学实验的方法与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自己亲自尝试与接触各种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了解到要作为一个合格的实验者,必须具备很多综合素质:1、科学的严谨性;2、解决问题的主动性;3、对知识的探索性。开放实验教会了我许多东西,而这些东西,恰是我今后大学生活乃至日后的科学研究方面所必须具备的。
物理实验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简单,要想做好一个物理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大学物理实验正是这样一门培养我们耐心、恒心和信心的课,让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让我们的科学素养有了很大的飞越。真真正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不管实验成功或是失败,我们都能从中获得很多从 其它 地方得不到的知识,让我们获益匪浅!
当然对于这门课程,我也有一些想法,我们所做的六个实验都是按照已经设计好的路子走下来的,有点变化也不怎么大,如果这门课程可以变成一门开放的课程就更好了,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查阅资料,自己去想办法做好一个实验,或者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些理论,这样的话这门课将会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的明显。
回顾六个实验的过程,总的来说收获还是很多的。最直接的收获是提高了实验中的基本操作能力,并对各种常见仪器有了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操作。但感到更重要的收获是培养了自己对实验的兴趣。还有,就是切身的体验到了严谨的实验态度是何等的重要。本学期的实验也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在喟叹先人的聪明才智之余,更激发了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求知与探索。而且这才实验也是对我们进入大学后的又一次系统的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的培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培养与提高了我们的科学实验能力以及科学实验素养。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批理科的学生,对于我们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对于物理我们并不是理解的很透彻的,实验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更直观地去理解科学,理解物理。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自然科学的根本,大学物理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为我们动手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次之外,大学物理实验使我们认识到了一整套科学缜密的实验方法,对于我开发我们的智力,培养我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科学的 逻辑思维 的形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感谢大学物理光学实验,让我收获了许多。也非常感谢所有的实验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
实验报告的总结怎么写篇二对某种 教育 现象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即谓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实验报告可分为三部分:①前言。②实验过程和结果。③讨论及结论。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教育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出有无阅读价值。
(2)单位、作者。应写明研究者的工作单位,或写明某某课题实验者或牵头人、组长、撰稿人,其他人员可写在报告的结尾处。以示对实验报告的负责,并便于读者与之联系。
(3)课题部分。是实验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实验报告的核心。课题的表述要具体、清楚,明确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并说明课题来源、背景、针对性及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的价值。
(4)实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关于实验方法主要应交代:①怎样选择被试,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应范围。②实验的组织类型(方法)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还是轮组实验;采取这种实验类型的依据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试成绩及评分标准;基础测定及测定内容等。③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④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要注意原因变量一定要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不能产生于结果变量之后,否则先果后因,实验就不成立了)。这里,要对两个变量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也应交代清楚:是口头测定,书面测定还是操作测定;是个别测定还是集体测定;有无后效测定的时间等。因此,在实验前,就应对与效果变量测定内容相关的原因变量进行测定,以便与效果变量对比。只有经过这样的对比,才能发现共变关系。⑤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只有严格控制无关因子的作用,才可运用统计检验来消除偶然因子的作用。
(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严格核实,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典型事例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6)分析与讨论。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有:①由实验结果来回答篇首提出来的问题;②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③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找出得失优差;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本实验存在的问题,使以后的研究方向更明确,少走弯路。
(7)结论。它是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它直接来自实验的结果,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下结论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适用的范围应同取样的范围一致。
(8)附录和参考文献。附录是指内容太多、篇幅太长而不便于写入研究报告但又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如测试题、评分标准、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统计检验等内容;参考文献是指在实验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及出版时间。如引用未经编译的外文资料,用原文注解,以资查证。
实验报告的总结怎么写篇三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
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
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 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
1.格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用户名se____ 学号 姓名 学院
① 实验名称:
② 实验目的:
③ 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
④ 源代码:(.c的文件)
⑤ 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
2.对c文件的要求:
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 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 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 请注意:过时不候哟!
四、实验报告内容
0.顺序表的插入。
1. 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
1. 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 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3. 提交到个人空间中的内容应是上机实验中的全部内容。
实验报告的总结怎么写篇四【引言】
顺磁共振(EPR)又称为电子自旋共振(ESR),这是因为物质的顺磁性主要来自电子的自旋。电子自旋共振即为处于恒定磁场中的电子自旋在射频场或微波场作用下的磁能级间的共振跃迁现象。顺磁共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后广泛的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及医学等领域。电子自旋共振方法具有在高频率的波段上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能深入物质内部进行超低含量分析,但并不破坏样品的结构,对化学反应无干扰等优点,对研究材料的各种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和演变,以及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解电子自旋共振现象,测量有机自由基DPPH的g因子值,了解和掌握微波器件在电子自由共振中的应用,从矩形谐振长度的变化,进一步理解谐振腔的驻波。
【正文】
一、实验原理
(1)电子的自旋轨道磁矩与自旋磁矩 l
原子中的电子由于轨道运动,具有轨道磁矩,其数值为:
l号表示方向同Pl相反。在量子力学中PePl2me,负,因而lB1)B2me称为玻尔磁子。电子除了轨道运动外,其中e还具有自旋运动,因此还具有自旋磁矩,其数值表示为:sePsme。
由于原子核的磁矩可以忽略不计,原子中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的总磁矩:jgej(j1)l(l1)s(s1)Pjg12me,其中g是朗德因子:2j(j1)。
在外磁场中原子磁矩要受到力的作用,其效果是磁矩绕磁场的方向作旋进,也就是Pj绕着磁场方向作旋进,引入回磁比同时原子角动量Pj和原子总磁矩Pjm ,mj,j1,j2,e2me,总磁矩可表示成jPj。j取向是量子化的。Pj在外磁场方向上的投影为:其中m称为磁量子数,相应磁矩在外磁场方向上j。的投影为: jmmgB ;mj,j1,j2,
(2)电子顺磁共振 j。
如果在原子所在的稳定磁场区又叠加一个与之垂直的交变磁场,且角频率满足条件gBB,即EB,刚好满足原子在稳定外磁场中的邻近二能级差时,二邻近能级之间就有共振跃迁,我们称之为电子顺磁共振。 P当原子结合成分子或固体时,由于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常是猝灭的,即j近似为零,所以分子和固体中的磁矩主要是电子自旋磁矩的贡献。根据泡利原理,一个电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若电子轨道都被电子成对地填满了,它们的自旋磁矩相互抵消,便没有固有磁矩。通常所见的化合物大多数属于这种情况,因而电子顺磁共振只能研究具有未成对电子的特殊化合物。
(3)弛豫时间
实验样品是含有大量具有不成对电子自旋所组成的系统,虽然各个粒子都具有磁矩,但是在热运动的扰动下,取向是混乱的,对外的合磁矩为零。当自旋系统处在恒定的外磁场H0中时,系统内各质点的磁矩便以不同的角度取向磁场H0的方向,并绕着外场方向进动,从而形成一个与外磁场方向一致的宏观磁矩M。当热平衡时,分布在各能级上的粒子数服从波耳兹曼定律,即:N2EE1Eexp(2)exp()N1kTkT式中k是波耳兹曼常数,k=1.3803×10-16(尔格/度),T是绝对温度。计算表明,低能级上的粒子数略比高能级上的粒子数多几个。这说明要现实出宏观的共振吸收现象所必要的条件,既由低能态向高能级跃迁的粒子数比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粒子数要多是满足的。正是这一微弱的上下能级粒子数之差提供了我们观测电子顺磁共振现象的可能性。
二、实验装置
微波顺磁共振实验系统由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隔离器,可变衰减器,波长计,魔T,匹配负载,单螺调配器,晶体检波器,矩形样品谐振腔,耦合片,磁共振实验仪,电磁铁等组成,为使联结方便,增加了H面弯波导,波导支架等元件。
(1)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
是一种使用体效应管做振荡源的信号发生器,为顺磁共振实验系统提供微波振荡信号。
(2)隔离器:
位于磁场中的某些铁氧体材料对于来自不同方向的电磁波有着不同的吸收,经过适当调节,可使其哦对微波具有单方向传播的特性。隔离器常用于振荡器与负载之间,起隔离和单向传输作用。
(3)可变衰减器:
把一片能吸收微波能量的吸收片垂直与矩形波导的宽边,纵向插入波导管即成,用以部分衰减传输功率,沿着宽边移动吸收可改变衰减量的大小。衰减器起调节系统中微波功率以及去耦合的作用。
(4)波长表:
波通过耦合孔从波导进入频率计的空腔中,当频率计的腔体失谐时,腔里的电磁场极为微弱,此时,它基本上不影响波导中波的传输。当电磁波的频率满足空腔的谐振条件时,发生谐振,反映到波导中的阻抗发生剧烈变化,相应地,通过波导中的电磁波信号强度将减弱,输出幅度将出现明显的跌落,从刻度套筒可读出输入微波谐振时的刻度,通过查表可得知输入微波谐振频率。
(5)匹配负载:
波导中装有很好地吸收微波能量的电阻片或吸收材料,它几乎能全部吸收入射功率。
(6)微波源:
微波源可采用反射式速调管微波源或固态微波源。本实验采用3cm固态微波源,它具有寿命长、输出频率较稳定等优点,用其作微波源时,ESR的实验装置比采用速调管简单。因此固态微波源目前使用比较广泛。通过调节固态微波源谐振腔中心位置的调谐螺钉,可使谐振腔固有频率发生变化。调节二极管的工作电流或谐振腔前法兰盘中心处的调配螺钉可改变微波输出功率。
(7)魔 T:
魔 T是一个具有与低频电桥相类似特
征的微波元器件,如图(2)所示。它有四个臂,相当于一个E~T和一个H~T组成,故又称双T,是一种互易无损耗四端口网络,具有“双臂隔离,旁臂平分”的特性。利用四端口S矩阵可证明,只要1、4臂同时调到匹配,则2、3臂也自动获得匹配;反之亦然。E臂和H臂之间固有隔离,反向臂2、3之间彼此隔离,即从任一臂输入信号都不能从相对臂输出,只能从旁臂输出。信号从H臂输入,同相等分给2、3臂;E臂输入则反相等分给2、3臂。由于互易性原理,若信号从反向臂2,3同相输入,则E臂得到它们的差信号,H臂得到它们的和信号;反之,若2、3臂反相输入,则E臂得到和信号,H臂得到差信号。当输出的微波信号经隔离器、衰减器进入魔 T的H臂,同相等分给2、3臂,而不能进入E臂。3臂接单螺调配器和终端负载;2臂接可调的反射式矩形样品谐振腔,样品DPPH在腔内的位置可调整。E臂接隔离器和晶体检波器;2、3臂的反射信号只能等分给E、H臂,当3臂匹配时,E臂上微波功率仅取自于2臂的反射。
(8)样品腔:
样品腔结构,是一个反射式终端活塞可调的矩型谐振腔。谐振腔的末端是可移动的活塞,调节活塞位置,使腔长度等于半个波导波长的整数倍lpg/2时,谐振腔谐振。当谐振腔谐振时,电磁场沿谐振腔长l方向出现P/2个长度为g的驻立半波,即TE10P模式。腔内闭合磁力线平行于波导宽壁,且同一驻立半波磁力线的方向相同、相邻驻立半波磁力线的方向相反。在相邻两驻立半波空间交界处,微波磁场强度最大,微波电场最弱。满足样品磁共振吸收强,非共振的介质损耗小的要求,所以,是放置样品最理想的位置。在实验中应使外加恒定磁场B垂直于波导宽边,以满足ESR共振条件的要求。样品腔的宽边正中开有一条窄槽,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可使样品处于谐振腔中的任何位置并可以从窄边上的刻度直接读数,调节腔长或移动样品的位置,可测出波导波长。
三、实验步骤
(1)连接系统,将可变衰减器顺时针旋至最大, 开启系统中各仪器的电源,预热20分钟。
(2)按使用 说明书 调节各仪器至工作状态。
(3)调节微波桥路,用波长表测定微波信号的频率,使谐振腔处于谐振状态,将样品置于交变磁场最强处。
(4)调节晶体检波器输出最灵敏,并由波导波长的计算值大体确定谐振腔长度及样品所在位置,然后微调谐振腔的长度使谐振腔处于谐振状态。
(5)搜索共振信号,按下扫场按扭,调节扫场旋钮改变扫场电流,当磁场满足共振条件时,在示波器上便可看到共振信号。调节仪器使共振信号幅度最大,波形对称。
(6)使用高斯计测定磁共振仪输出电流与磁场强度的数值关系曲线,确定共振时的磁场强度。
(7)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出g因子。
实验报告的总结怎么写篇五(在所做过的实验内容里挑选一个自己最有收获,最有感想的实验内容)
综合实验报告标题(可与实验名称不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
(一)实验内容。
(二)实验电路:画出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简单实验电路。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步骤:
(1)对实验内容和实验电路进行分析,理出完成实验的设计思路。(2)列出程序设计所需的特殊标志位、堆栈sp、内部ram、工作寄存器等资源的分配列表,分配列表时注意考虑资源在程序执行过程可能会出现冲突的问题。
(3)画出程序设计流程图,包括主程序和各子程序流程图。
(4)根据(2)、(3)的内容写出实验程序。
(5)调试程序(可以使用模拟仿真器)。
a、根据程序确定调试目的,即调试时所需观察的内容结果。
b、根据各调试目的分别选择调试所需的方法,如单步、断点等命令,分别列出各调试方法中所需要关注记录的内容。
c、调试程序,按各种调试方法记录相应的内容。
d、分析调试记录的内容和结果,找出程序中可能出错的地方,然后修改程序,继续调试、记录、分析,直到调试成功。
(四)实验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四、实验后的经验教训总结。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实验报告的总结怎么写”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4. 求一篇“二极管点阵显示器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实验报告
哥们,建议查阅下这方面的书籍,有条件可以自己实验一下,写起来就容易多了,现成的模板没有啊!
不管怎么样,我想告诉你:
不要等爱变成爱过才觉悟
不要等拥有变成了失去才后悔
祝你好运!
5. 74LS00的空载导通电流Iccl
Vcc端采样电阻100Ω 实测约2.65mA
6. 数字电路设计实验报告(5选1即可)
目录
1 设计目的 3
2 设计要求指标 3
2.1 基本功能 3
2.2 扩展功能 4
3.方案论证与比较 4
4 总体框图设计 4
5 电路原理分析 4
5.1数字钟的构成 4
5.1.1 分频器电路 5
5.1.2 时间计数器电路 5
5.1.3分频器电路 6
5.1.4振荡器电路 6
5.1.5数字时钟的计数显示电路 6
5.2 校时电路 7
5.3 整点报时电路 8
6系统仿真与调试 8
7.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实验作品附图 10
数字钟
摘要: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目前,数字钟的功能越来越强,并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
从有利于学习的角度考虑,这里主要介绍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钟的方法。
经过了数字电路设计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特别经过了关于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部分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设计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能力,借由本次设计的机会,充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钟,基本要求为数字钟的时间周期为24小时,数字钟显示时、分、秒,数字钟的时间基准一秒对应现实生活中的时钟的一秒。供扩展的方面涉及到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定时广播、定时启闭路灯等。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1 设计目的
1.掌握数字钟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方法。
2.熟悉集成元器件的选择和集成电路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掌握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
4.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
2 设计要求及指标
2.1基本功能
1)时钟显示功能,能够正确显示“时”、“分”、“秒”。
2)具有快速校准时、分、秒的功能。
3)用555定时器与RC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一个标准频率(1Hz)的方波脉冲信号。
2.2扩展功能
1)用晶体振荡器产生一个标准频率(1Hz)的脉冲信号。
2)具有整点报时的功能。
3)具有闹钟的功能。
4)……
3、方案论证与比较
本设计方案使用555多谐振荡器来产生1HZ的信号。通过改变相应的电阻电容值可使频率微调,不必使用分频器来对高频信号进行分频使电路繁复。虽然此振荡器没有石英晶体稳定度和精确性高,由于设计方便,操作简单,成为了设计时的首选,但是由于与实验中使用的555芯片产生的脉冲相比较,利用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更加的稳定,同过电压表的测量能很好的观察到这一点,同时在显示上能够更加接进预定的值,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较少,一定程度上优于使用555芯片产生信号方式。我们组依然同时设计了555和晶振两个信号产生电路。(本实验报告中着重按照原方案设计的555电路进行说明)
4、 系统设计框图
数字式计时器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在本设计中555振荡器及其相应外部电路组成标准秒信号发生器,由不同进制的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组成计时系统。秒信号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数,把累计的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时’显示由二十四进制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构成,‘分’、‘秒’显示分别由六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5、电路原理分析
5.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在此使用555振荡器组成1Hz的信号。
数字钟原理框图(1.1)
5.1.1振荡器电路
555定时器组成的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为1Hz的方波信号。其中OUT为输出。
5.1.2时间计数器电路
时间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及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电路构成,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而根据设计要求,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5.1.3分频器电路
通常,数字钟的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较高,为了得到1Hz的秒信号输入,需要对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
通常实现分频器的电路是计数器电路,一般采用多级2进制计数器来实现。例如,将32768Hz的振荡信号分频为1HZ的分频倍数为32768( ),即实现该分频功能的计数器相当于15级2进制计数器。
5.1.4振荡器电路
利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接通电源后,电容C1被充电,当电压上升到一定数值时里面集成的三极管导通,然后通过电阻和三极管放电,不断的充放电从而产生一定周期的脉冲,通过改变电路上器件的值可以微调脉冲周期。
5.1.5数字时钟的计数显示控制
在设计中,我们使用的是74**160十进制计数器,来实现计数的功能,实验中主要用到了160的置数清零功能(特点:消耗一个时钟脉冲),清零功能(特点:不耗时钟脉冲),在上级160控制下级160时候通过组合电路(主要利用与非门)实现,在连接电路的时候要注意并且强调使能端的连接,其将影响到整一个电路的是否工作。
电路的控制原理如下:
秒钟由个位向十位进位: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实现个位的计数,采用的是置数的方式(利用RCO端口),当电路计数到1001的时候采用一个二输入与非门接上级输入的高位和低位输出作为下级的信号,实现了秒区的个位和十位的显示与控制。设计中注意到接的是一个与非门而不是与门,目标在产生一个时钟脉冲。实现正确的显示。
由秒区向分区的显示控制:
基本原理同上,在秒区十位向时区个位显示的时:0000—0001—0010—0011—0100—0101产生了六个脉冲的时候向下级输出一个时钟脉冲,利用的还是与非门,目标仍是实现正确的计时显示。
分区的显示及整体电路反馈清零:
当数值显示达到:23:59的时候要实现清零的工作,采用CLR清零的方式反馈清零。具体设计接出控制端的9,5,3,2用十六进制表示后高电平对应引脚接与非,将非门输出信号的值反馈给各个160芯片的清零端(CLR)既可以实现清零了。
5.2 校时功能的实现
当重新接通电源或走时出现误差时都需要对时间进行校正.通常,校正时间的方法是:首先截断正常的计数通路,然后再进行人工出触发计数或将频率较高的方波信号加到需要校正的计数单元的输入端,校正好后,再转入正常计时状态即可.
根据要求,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
在实验实现过程中使用的是通过开关(普通开关)来实现高低电平的切换,手动赋予需要的高低电平来实现脉冲的供给,将脉冲提供到所需要的输入(CLK)端口,实现校时,仿真过程中能够正常校时并且在校时的时候达到了预定的效果;而在我们进入实际电路连接的时候,利用开关(手控导线点触实现)来实现校时再不像仿真那样的精确了,原因分析是由于使用的是普通的开关同时利用的是手动的对CLK端口赋予脉冲信号,在实现手动生成脉冲信号的过程中产生了扰动,即相当于产生了多个的脉冲信号对需要的数码管进行校时,如此,并没有达到仿真的精确效果,但是在实验中通过改进电路的校时方式,不是用手触开关产生脉冲信号(如若需用手触则需要使用一个锁存器实现去抖动,才能够在脉冲生成时候不产生干扰的脉冲,实现正常的校时),而是使用信号发生器实现信号的提供,对需要校时的数码管在相对应的CLK端口提供脉冲信号实现校时,利用此方式实现校时则比手触开关方式效果要好。
5.3 报时的实现
报时功能的实现原理较为简单,即对所需要报时的输出量进行控制,并对控制产生的信号作为LED显示的信号源,电路连接中要注意到的是在实现LED显示的时候最好连接上一个保护电阻对LED灯器到保护的作用。例如我们的校时时间是 23:59,0010—0011—0101—1001;利用相应的门电路实现满足端口输出是上述条件的时候进行报时即可。
6、系统仿真与调试
7、结论
学贵以致用,通过几天的数字钟设计过程,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会了初步的电子电路仿真设计,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无疑也是对自己自身专业素质的一种提高。当最终调试成功的时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在当前金融危机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增加自身砝码的不仅仅是一纸文凭证书,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大潮流的需要,契合企业的要求即又较硬的动手操作及设计能力。此次的设计作业不仅增强了自己在专业设计方面的信心,鼓舞了自己,更是一次兴趣的培养,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方向的明确了重点。
另外在这次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最终一一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在实验设计中我们曾遇到多块芯片以及数码管损坏的情况造成了数字钟的显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是根本不显示,通过错误排除最终确认是元件问题,并向老师咨询跟换元件最终的到解决。在我们曾经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利用网上的资源,搜索查找得到需要的信息。
62
7. 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组装望远镜
⒈ 光具座导轨:用来放置光学元件座,正侧面附有1mm分度的米尺,用以指示光学元件的位置,本仪器各元件的位置坐标可读到毫米位,由于指针比较粗和光学元件靠螺钉固定,误差在mm量级,因此不需要估读。
⒉ 光凳:用于夹持光学元件的支座。在底部的正侧面(或背面)开有读数窗,内有一指针或红色指示线。上部有一固定光学元件夹持杆的锁紧螺钉。有的光凳侧面有横向移动的调节螺旋,用以微调光学元件的横向位置。
⒊ 透镜:透镜盒内装有几片凸透镜和凹透镜,其中大而较薄者,已标出焦距f=20cm,用于组装望远镜时构成无穷远处物体使用。
4.该实验还配有光源、箭孔屏(测焦距时作物体)、象屏(黑白屏)、平面镜、透明标尺(组装望远镜、显微镜时作物体)等
找了好久才找到的,带图http://physics.scu.e.cn/lab/syjx/kj/TouJingjiaoju/TJWXshiyan.htm
8. 实验报告心得范文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 方法 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实验 报告 心得 范文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实验报告心得范文1
经历了四周共八个学时的焊接学基础实验,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大二的时候自己也在金工实习的时候学过电焊,但是那时候自己对焊接原理是完全不了解,到现在基本学习完了焊接学基础的理论教学再来做实验的我感觉轻松了,因为我懂得了很多焊接学的原理。也知道了焊接不只是电焊,另外还有气焊等等。
这四周的焊接学实验我们总的来说学习了气焊和电焊,气焊中也分了对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焊接,我们在焊接过程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对于高中低碳钢的难易明显不同!
有一次课程我们学习的是铸铁的焊接,对于铸铁的流动性也明显可以感受到比较差!每次体验实验之前老师总是给我们介绍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实验内容!通过老师的介绍和之后亲身的体验可以说我们对于每次实验的内容都有很好的理解和体会。
对于这次的电焊实验我的记忆尤其深刻,因为在试验过程中我出现了很多问题,老师总会给我详细解释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比如有一次的试验内容是薄板钢的对接。两块薄薄的钢板,我很认真的摆放在试验板上焊接,我本以为这是最简单的焊接了,但是结果却不如意,当我用平焊的方式把这两块钢板焊接完以后才发现焊接后的钢板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原本平的钢板变得翘起来了!而且由于焊接技术不好使得焊缝很不平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焊穿的现象,面对这样的焊接产品我真是无地自容!但是老师给我详细解释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比如钢板翘起来了是因为焊接过程中的散热不均匀,这些现象可以用 经验 解决。对于焊穿的那个窟窿老师握着我的手一点一点的把它填上了,老师告诉我这是由于汉弧太短以及焊接速度太慢造成的!他还鼓励我别灰心,我特感动!
我十分懊恼自己有一身的理论知识却还是焊接处这么差的效果,所以我觉得这次的实验是很必要的,对于我们这些学了很多理论知识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它使得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经验的不足,以后需要勤奋的学习的同时多注重实际的运用,这样才应该是全面实际的应用型人才!
实验报告心得范文2
透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正因这次实验个性是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用软件编程,并且用电脑显示输出。能够说是半自动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资料,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处理,等等。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样记录数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在这次实验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加强了我的动手潜质,并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潜质。个性是在做实验报告时,正因在做数据处理时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例如:数据处理时,遇到要进行数据获取,这就要求懂得labview软件一些基本操作;还有画图时,也要用软件画图,这也要求懂得e_cel软件的插入图表命令。并且在做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实验,获取数据时,注意读取波形要改变采样频率,等等。当然不只学到了这些,那里我就不多说了。
还有动手这次实验,使测试技术这门课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刻了我对测试技术这门课的认识,巩固了我的理论知识。
但是这次实验虽好,但是我认为它安排的时刻不是很好,还有测试技术考试时刻,正因这些时刻安排与我们的课程设计时刻有冲突,使我不能专心于任一项,结果不能保证每一个项目质量,因此如果有什么出错请指出!
实验报告心得范文3
在第一学期的专业导论课程之后,我们初步认识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个专业,所以在这个学期,我们脱离幻灯片,脱离那些图片,文字,看到了真正的实验室,船舶就是这样造出来的。每个星期的星期四下午,两点开始,拖着尚未完全清醒的身体,我们游走于各个实验室,听老师娓娓道来,每一个实验室的 故事 ,每一个实验室的作用。这是上个学期专业导论之后,在我看来,应该是一次实践吧,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我们的专业,虽然其中老师说的很多专业名词我还是没有听懂,但是认真听听还是会觉得,我有再进一步了解了这个专业,可是说专业导论的延续外加实践。
前几个星期,我们在性能实验室中听老师介绍了一些有关船性能方面的知识,参观了大型船模拖曳水池,大型深浅操纵水池,当时还看见学长学姐在做实验来着,估计过一年两年就到我们了吧。虽然这些实验室现在看起来有些陈旧,虽然我们现在看见的只是一些钢啊,铁啊,水槽啊,更加确切一些的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些生了锈的钢铁,还有感觉里面很脏的水槽,可是这些实验室里东西当年可都是国内很先进的实验室装备,大型船模拖曳水池:1,深浅两用,且能作船队试验,在国内独具特色;2,大型深浅操纵水池:为亚洲人工操纵水池之最;3,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造船工艺与设备实验室,其“肋骨冷弯机器人”实验设备为国际水平;4,大型结构试验平台与完备的静力、动力加载与分析系统国内同类高校第一;5,循环水槽、风洞、24单元造波机、计算机工作站及相关软件等高水平研究平台。这些实验室都是研究船体性能,船舶性能,广义上指船舶各种性能的总和;狭义上指船舶静力性能和动力性能的概括。狭义的船舶性能与船舶的主要尺寸、形状及载装情况等有密切关系。在理论研究中,以流体静力学为基础研究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浮性、稳性及抗沉性等,以流体动力学为基础研究船舶的快速性、适航性及操纵性等,这些都是船舶最基本的性能。听完之后真的觉得船舶也是一样很神奇的东西,在那样的风浪中,居然还可以载着这么多的物品航行,另外那些军舰什么的更是厉害了,这么大的体积还可以有这么快的速度,不禁对造船工作者肃然起敬,克服了这么多的阻力,造出这么厉害的船舶。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有关船舶构造的实验室,构造决定性能,所以船舶的构造可以说是相当于人的身体一样,皮相当于船壳,骨头相当于船体骨架等等,都是一一对应很重要的。通过老师讲述,我们初步了解到一般船舶是由船壳、船体骨架、甲板、船舱和上层建所组成。船壳又称船壳板,船的外壳,它包括船侧板和船底板。船体的几何形状是由船壳板的形状决定的。船体承受的纵向弯曲力、水压力、波浪冲击力等各种外力首先作用在船壳板上。船体骨架是由龙骨、旁龙骨、肋骨、龙筋、舭龙骨、船首柱和船尾柱构成,它们共同组成了船舶骨架。甲板位于内底板以上的平面结构,用于封盖船内空间,并将其水平分隔成层。甲板是船梁上的钢板,将船体分隔成上、中、下层。甲板对保证船体强度及不沉性有重要作用,而且提供了布置各种舱室、安置武器装备和机械设备的面积。甲板数量多少视船舶的大小,取决于舰艇的类型、使命和主尺度。通常小型舰艇有1~3层;中型舰艇有3~5层;大型舰艇有5~_层。船舱是指甲板以下的各种用途空间,包括船首舱、船尾舱、客舱、货舱、机舱、锅炉舱和各种专门用途船舱。上层建筑是指主甲板上面的建筑,上层建筑位于上甲板围成、主要用于布置各种用途的舱室,如工作舱室、生活舱室、贮藏舱室、仪器设备舱室等。供船员工作起居及存放船具。上层建筑部分有首楼、桥楼、尾楼、甲板室及各种围壁建筑。当然,以上大多是我上网查的,老师虽然向我们做了介绍,但不至于这么详细。
然后就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船舶操作的轮机实验室了,轮机实验室的老师很负责的在介绍船上有什么设备,分别是什么作用,虽然我们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不是轮机工程,按道理来说我们更关注的应该是船舶构造,但是我们还是听得很有意思。轮机综合实验室主要系统有:主推进系统,船舶管系,船舶电站系统,机舱自动化系统,柴油机数字化监测与诊断系统。其中我们详细认识了船舶管系,有机舱燃油系统,机舱润滑油系统主海水和主淡水管系,压缩空气系统,机舱舱底水,压载水,消防水系统。首先向我们介绍的是机舱燃油系统,船上一般有柴油和燃油当然还有润滑油,老师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用汽油而是用柴油呢?汽油要点燃,柴油是压燃,为了安全起见所以选用柴油。离岸的时候耗能量少,靠岸的时候耗能量多,原因是靠岸的时候需要调用多种系统,但是离岸的时候就不用这么多,所以靠岸的时候耗能量比较多。还有我们了解到原来还有重油和轻油之分,重油通过管道的时候要加热,这样才能顺利在管道中游走,否则就会凝固在管道中,所以在离岸的时候通常是用重油,在靠岸的时候通常用轻油,为的是保护机器,如果用了重油,凝固在管道中将为下次启动带来很大的麻烦。接下来介绍的是主海水和主淡水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为了冷却机器。为什么还分海水和淡水,原来海水中盐含量高,容易腐蚀机器,于是要把海水先进行淡化,首先我们想到的是盐水分离,但是老师说这样盐分还是太高了,最后他告诉我们,一般来说,是用蒸馏这种方法将盐水转化成淡水。冷却本来目的是要带走能量的,但是柴油机主要靠获得高温来为系统提供能量,如果能量被都带走了,那就不符合经济效益,所以是用高温淡水对机器进行降温。高温淡水用完之后盐水再对其进行降温,之后循环利用,达到降温目的。油水系统介绍完毕后,我们看到压缩空气系统,压缩空气系统,顾名思义是通过空气压缩机来产生的热量,供其他部件使用。
最后我们简单了解了一下船舶种类,通常按用途分类:一般运输船舶客船、杂货、散货等。专用运输船舶集装箱船、木材船、滚装船、冷藏船、油船、液化天然气船等。多用途船舶矿散、矿油等。特种用途船科考、破冰、救助等。其中我们最感兴趣的当然就是豪华游轮,超级豪华游轮通常是指排水量在_0,000吨以上的超级游轮,截止到20_年年底,这样的超级游轮已经超过15艘,其中的游轮要数20_年12月进行处女航的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的“海洋绿洲”号。该游轮长约360米,宽约47米,吃水线以上高约65米,共16层甲板,设有2700间客舱,能搭载搭载6360名乘客及2160名船员。排水量22.5万吨,被誉为“活动城市”。真是非常向往这样的超级豪华游轮!
此次的认知实验我收获了很多,从以前到现在任何科研无一不是经过实验的验证的,也可以说,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决不能容忍自己读死书,死读书,只是在理论上去分析而缺乏实践,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动手动脑,再辅之以勤奋和坚持,必能不断提高我们的实干能力,必能不断的创新,为我国的造船事业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验报告心得范文4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十分重视的,这一问题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我国 教育 界人士的广泛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做相关实训并完成单片机实验报告,在实验的形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从单片机实验心得中学生就可以 总结 出大量的经验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学习单片机这门课程,要掌握单片机指令系统中汇编语言各种基本语句的意义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单片机与其他设备相连接的输入输出中断等接口技术。使学生从硬件软件的结合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掌握单片机的应用。
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认识、基础、综合3个阶段。以往的单片机实验是进行软件的编制和调试,与实际应用中的硬件电路相脱节。使学生缺乏硬件设计及调试分析能力,对单片机如何构成一个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缺乏认识。单片机实验板,通过计算机连接仿真器在实验板上把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一起调试,
软件的修改也非常方便,软件和硬件调试都通过后,把程序固化在eprom当中,插上8051单片机构成一个完整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一、单片机实验板的构成及基本功能
单片机实验板,它由8031、8155,eprom2764,ma_232键盘及 显示器 组成。其中8155片内有256个ram单元,接6个7段码显示器和8个按键作输入。串行口连接ma_232串行口转换芯片,p1口留出作为一些控制量的输入输出用以扩展使用。在实验板上可编写键盘扫描程序、显示程序、时间的设定及计时程序、从键盘上输入两个加数或减数显示结果程序、位变量的逻辑运算程序及串行口和上位机通讯程序等,还可和 其它 课程相结合,进行实验。例如,《电子测量》课程中各种频率的测量,可通过8031单片机p1口输入被测量,由单片机来进行检测和显示,把几门课程结合在一起学习,使课程有延续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p1口通过插座引出,也可外部扩展a/dd/a等其他接口芯片,以构成新的应用系统。
二、单片机实验板的衍生功能
此单片机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板是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有键盘输入和显示输出,在这个基础电路上通过p1口对不同检测或控制对象还可衍生出各种应用来。例如:时间的设置及显示、温度的检测及控制等,在此实验板上,编写相应的软件即可,否则,只在计算机上模拟调试软件,则无法了解单片机接口中各种控制信号的使用。还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单片机实验报告中都要体现出来。
实验报告心得范文5
_月_日,在学院理事会办公室主任__的带领下,学院财务、审计、教务及各系实验室负责人一行,奔赴__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就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 财务管理 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交流学习。
此次参观学习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聚焦应用型、复合型,实验实训条件完备,紧密贴合行业企业需求。机电工程系是学院重点建设系部之一,共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六个专业。在校生1944余人,计60个教学班级。教学设备先进,实验实训条件优越,有电工、电子、液压传动、自动检测、自动控制、CAD/CAM、PLC、电机与拖动等近十个专业实验室,有可编程控制室、模具设计与工艺编程演练室、机加工中心和数控加工中心等专业实训中心。通过与(来自:ACT)、PE2400型PCR仪、GENEGENIUS全自动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许多仪器多带自动进样装置,只要在计算机上设好数据就可自动工作,很省事。中心最忙的地方是前处理室。现在仪器分析的化学的发展方向是前处理,在这儿我有了这个认识。在这儿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设备先进管理严格,人员素质高。
_月_号我们参观了陕西农业厅农药检验检定所。工作也比较简单主要是依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检验检测农药是否合格或接受委托检测果蔬类的农残是否超标。这项工作也要求工作人员严谨求实负责任的态度,每一项数据都关系到农民或企业根本利益。在本系校友带领讲解下,我们先后参观了液相色谱仪和高效气相色谱仪,气质连用色谱仪,及前处理室,遇到不明白地方都得到详细的解释。接着单位领导在会议厅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单位的管理制度,使我们对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有了一定了解。还有这儿每年要接受国家的检验,确定盲样所含那几种农残及其含量。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一个刚 毕业 的本科生能够作到的,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我深刻体会到了我知识的不足,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
_月_日我们参观实习了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站是国家一级监测站,负责对空气水污染的检察监测,下设三个地方站。这儿有很多职员是西大的校友。在校友前辈的陪同带领下参观了水污染几空气污染处理室。通过校友的介绍了解到如今国家对环保工作越来越支持,他们的试验条件和十年前有了很大改善试验条件及设备越来越好。
_月_日,我们到了最后一站到了集团有限公司,这是我们此次实习的一家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年8月由原__省____总厂整体改制而成的省属国有大型化工企业,同年由集团公司控股,联合11家投资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了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_7万平方米,现有员工3600余人,总资产12.5亿元,注册资本4.1亿元。年产合成氨20万吨、尿素30万吨,硫酸15万吨、磷酸二铵14万吨,甲醇3万吨,三元素复合肥5万吨, 编织 袋_00万平方米。以前以为生产化肥尿素没什么值得参观的,到了厂里我发现我错了,生产尿素远没有我认识的那么简单,不是一简单的方程式,生产过程涉及到很多化学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我们依次参观了沼气车间,合成车间,控制室,及厂里的实验室最后到了尿素合成车间。一进厂,厂里的校友就一再向我们强调安全问题。厂里在一些显眼位置都有 安全生产 的 标语 ,还有考查岗位的工作情况,一些在岗位上打盹,或精神不振被点名批评,的确安全生产是第一位。进入公司企业后不能再自由散漫了。
经过短暂的四天实习使我获益不浅。第一,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书面知识多么深厚,理论掌握的多么牢固,最重要的还是要联系操作联系生产实际,需要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同时还需要有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第二,使我积累了一定的生产工作经验,认清了就业方向及就业特点;第三,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自己认识到我自身的不足,争取在未来通过努力学习,是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第四,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眼界得到了拓宽,学会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生产实习机会,让我们更好地锻炼自己,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
几天的实习期很快就过去了,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纵即失。在此,我要感谢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领导老师们,感谢你们这么多天的照顾和帮助。相信这次珍贵的实习经历会一直伴随着我以后的工作生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会通过这次实习,更加懂得知识和实践的积累,不断充实自己。
实验报告心得范文相关 文章 :
★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3篇
★ 个人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 实训报告心得体会6篇
★ 实训报告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 实训报告心得体会范文3篇
★ 实验报告总结范文
★ 实训报告总结范文5篇
★ 实训心得范文精选五篇
★ 实验报告的总结怎么写